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 > 第3章 多吃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 第3章 多吃

作者:花不棱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6 14:47:41 来源:文学城

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喝完水放下碗的付东缘亮着眼睛问周劲一会儿吃什么。

周劲脑袋没反应过来,身子先动了,大步走向装有米面的陶瓮,开盖,弯腰,探手,抓了一把白面出来,放进粗瓷大碗里,嘴上答:“汤饼。”

这一瓮白面昨天跟着牛车一道从县城里来,是岳丈给的。周劲家一穷二白,吃不上这样的好东西。

想着是给缘哥儿吃的,周劲靠近陶瓮,又抓了一把出来,放进碗里,然后回到灶台边,从水缸里打了点水,淋在白面上,一手扶着碗,一手将白面揉搓成絮,再成团。

汤饼这道吃食,对付东缘来说并不陌生,他穿来这几天,吃过许多回。想是原身喜欢,付家酒楼的厨子经常给付东缘做。

按照付东缘的理解,周劲口中的汤饼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面片汤。加盐揉面,揉好之后,醒一会儿,醒好之后就可以把面团揉捏成各种形状的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

原身喜欢精致的吃食,酒楼的厨子投其所好,会弄出荷叶形的、花瓣形的、月牙形的汤饼,佐以各种汤汁和糖水,既好吃又好看。

付东缘吃过,觉得不错,但很好奇,周劲手里捏出来的汤饼会是什么滋味?

农家应该不吃这个,费时费力不说,吃起来也挺费劲的,需要去碗里一个个逮。煮好的汤饼浸入汤汁以后,十分滑溜。

醒面时,周劲也没闲着,坐在灶口的长板凳上,把另外两个灶的柴火生起来了。

他将柴火烧旺,然后叫付东缘过来坐。

付东缘小时候住爷爷家,最喜欢这个位置,只是他爷爷家的三个灶常用的是大灶,另外两个灶不怎么用,就用水泥把灶口封起来了,所以很难看到大、中、小三个灶一起工作的模样。

周劲同时烧了三个,是想一次做三道菜吗?

烧得火红的灶口后面,映出了付东缘白里透红的脸。他坐在板凳边缘,探出脖子,扩大目光,好奇地搜寻周劲的身影,想看他现在在干嘛。

来到视线中央的人正步履飞快地走着,他把小灶上的铁锅撤了,换了一个熬药的砂罐上去。砂罐似乎已经盛了东西,放下之后调整一下柴火就可以直接开始煮了。

闻到味道,付东缘分辨出来,这似乎是靠谱郎中开的给他治疗风寒的药。他连吃几天了,效果很好。

这个药方里,有几味药需要提前浸泡,周劲什么时候把这些药放进砂罐里泡着的?一进厨房就弄了?

可自己跟他几乎是前后脚进来的,怎么没看到他做这些?

付东缘努力回想,手脚不停的周劲提起砂罐的盖子,又往里头加了三根带根须的葱、三片生姜、三颗大枣和一块红糖。

毫无疑问,这些也是现洗现切的,可付东缘根本没看到前头的准备动作,只看到了放。

他这位新婚夫君,不仅脚力好、脚程快,手上的动作也很快,做什么都干脆利落。

“周劲,你弄慢点,我想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周劲揉面很快,揪面团也很快,付东缘没看清他的手是怎么动的,一朵圆润生动的梅花就出现在案板上。

付东缘想看,周劲就放慢速度弄了几片。付东缘瞧清楚了,夸道:“你是第一次弄吗?弄得真好。这梅花漂亮得我都舍不得下嘴吃了。”

周劲揉捏花瓣的动作有了明显的停顿,耳根微微地红了。

确实是第一次做。没进县城,没去付家酒楼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汤饼是什么。农家不吃这个,也舍不得用白面做吃食,更别说像现在这样,用两顿饭的时间在这一片一片地按压,一片一片地揉捏成型。

做起来并不难,周劲去后厨学一次就会了,就是要耐心。

在后娘陈翠蓉的家里,餐食一时半刻没上桌就会被打骂,不管弄成什么样,能吃就行。

在新婚的夫郎面前,周劲不敢那么急,岳父交代说,哥儿喜欢精致的东西,又有些洁癖,很多东西要讲究。

周劲不怕讲究,只要是缘哥儿喜欢的,他就都能弄。

“要不要先去饭桌前坐着?”汤饼已经放入锅中煮了,很快就好,水煎的药也由武火转为了文火,再煎一会儿就可以倒出来浸汤饼了。周劲怕付东缘站久了腿不舒服,想让他去凳子上坐着歇息。

付东缘看来看去,只看到了自己的药和晚餐,不见周劲的,问:“你晚上吃什么?”

周劲早上用杂粮做了馒头,留了两个给中午,但中午没吃,晚饭也就有了着落,一会儿贴在锅沿热一下就能吃。

中药版的汤饼出锅。这是靠谱郎中教的吃法,既能治病,又不会伤胃。

加了葱根、生姜和红糖的缘故,这药喝起来甜甜辣辣的,缘哥儿自小身体不好,看过许多大夫也搜罗过许多药方,这味药在他喝过那些的药里,绝对算是好喝的,因而身体上接受得很愉悦,再泡上这些被煮得滑溜又长得讨喜的汤饼,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付东缘低头吃了几个,抬头时发现两个被煎得金黄酥脆的蛋不知何时被摆在了自己面前。视线再抬高些,看向对面垂着视线默默啃馒头的人,以盘子离两人最近的距离来算,这两颗蛋大概率都是给他的。

付东缘身随心动,拿了勺子与筷子,上下夹住一颗蛋往周劲那头送。

周劲正在喝汤,这面汤就是刚才煮汤饼剩下的水,被他舀来了配黑黑黏黏的杂粮馒头。

坐在对面的哥儿手伸得老长要给他送煎蛋时,周劲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他不甚惶恐,一手移开汤碗,一手扣住装有馒头的粗瓷碗,将它带离了桌面。

“我们一人一个。”胳膊伸得老长的付东缘说。

“两个都是给你的。”周劲回望着面容白净的哥儿道。

“我吃不了这么多,”付东缘俊秀的眉皱起,“我还要留着肚子喝药。”

周劲:“这是给你补身子的。”

周劲家没养鸡,自然也没有蛋,这蛋也是岳父给的。周劲都盘算好了,一天给哥儿吃两个,吃见底之后,刚好春耕结束,他去买几只鸡崽回来,养着,等能下蛋了,给哥儿续上。

中间断的这几个月,他会去给人做帮工,用帮工的钱给哥儿买蛋吃。

在周劲脑袋里,盘算好了的东西就是死理,结果付东缘来了一句:“这个家不仅我要补身子,你也要补。”

周劲愣了一愣,剑眉下的睫毛扑闪,透着不解。他的身体好着呢,为什么要补?

付东缘说:“你现在不到十七,还在长身体,要多吃才能长个儿。”

河源村普遍的少年身高是一米七到一米八,周劲被后娘磋磨,常年饥一顿饱一顿,没到骨瘦如柴的地步,但比同龄人消瘦不少,个子也比同龄人矮上一截。

现在年纪小,还能长,当然要多吃些。

付东缘前世活到二十二,身高常年保持在一七五左右,上学时嫌自己矮就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他,他错过了发育的年龄,骨骺线已经闭合,长不高了。

这次穿来,缘哥儿与他同龄,连生日也是同一天,想长高也没法。

但周劲不一样,他还小,有继续发育的机会。现在不多吃些,像他一样过了十八岁再想挽回,就难了,所以付东缘很坚定地把这个蛋送到周劲碗里。

周劲小麦色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身子往后移得更厉害,嘴上道:“我不需要长个儿。”

付东缘坚持:“你不长个怎么做人家夫君?”

他和周劲站一起,他还比周劲高两公分。

周劲后移的身子定住了,看着缘哥儿筷子底下的鸡蛋,犹豫不决。

付东缘知道这话对周劲有用。

这两天在县城里,他都是用这样的话来刺激周劲多吃东西。

这人好像习惯把好吃的、想吃的东西让出去了。明明桌上有那么多吃的,他却只将肚子装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空着,就饿着。

“你要这么想,吃饱了,长个儿了,力气更大了,就可以赚更多的钱。多赚的钱不就可以把这一个鸡蛋的空缺补上?不亏也不浪费。”

周劲慢慢将碗放回桌面,脑袋想的是哥儿前头的那句话。

付东缘赶紧把煎蛋舀给他,还趁机从手边的碗里舀了些没浸入药汁的汤饼给他。

碗里的吃食越堆越多,周劲回过神来以后,赶紧叫停,说:“我、我够了。”

付东缘不再给他添,喜滋滋地将自己碗里的吃食吃完,又把药喝得一滴不剩。

吃饭时,外头就在下雨。

雨落在横屋顶头的杉树皮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周劲本想趁雨小,把割来的草叶切一切,担到屋子后面的秧塘里,踩入泥中弄成青肥。

但雨越下越大,天被乌云遮着,很快就黑了,什么活也干不成,周劲只能在屋里待着。

在村子里,夜间会点蜡烛或松油照明,但多数人家舍不得用,天黑以后便不再劳作,早早上床休息。

元宵之后,春耕开始了,白天活计重,夜里也要休息好了第二天才能使出全部的力气,就歇得更早了。举目望去,笼罩在雨幕下的耕种人家,点灯的没几户。

周劲家西面的横屋里放着一对大红喜烛,新的,没拿出来用过。

如果付东缘有需要,周劲会把它拿出来点上,可付东缘吃完药后迷糊劲就上来了,早早上床躺着,点了也没用处。

于是周劲洗漱一番,也上床躺着。

一个床板两床被子,付东缘裹新的,周劲裹旧的。

一个睡里边,一个躺外面。

两人为什么不挨着?

周劲答应过岳父,在哥儿病好之前,绝不动手动脚,所以从昨夜起两人就不在一个被窝。

雨声是付东缘的助眠剂,他听着一墙之隔的屋檐有节奏的落雨声,很快就睡着了。

“滴——滴——督——”

“滴——滴——督——”

周劲也听到了寂静黑夜里,屋檐聚水后落在地面坑槽里的声音。富有节奏,轻重不一。

他睁着眼睛,看着房顶,脑袋又开始想着哥儿吃饭时说的那些话。

他这样的不能做阿缘的夫君吗?

阿缘喜欢个子高的?

周劲想着就侧转过身子,看着哥儿睡着之后影影绰绰的轮廓。他悄悄伸出手,把自己躺的稻草枕往上推了一推,再移过自己的身子,枕了上去。

这样他就比缘哥儿高上一些。

黑暗中,周劲将自己的视线转回屋顶,心里想的是,明天中午他不能饿着了,他得多吃些。

他要长高。

阿周:夫郎喜欢个子高的,我要长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多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