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一个基佬 > 第34章 第 34 章

嫁给一个基佬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鱼鱼鱼的毛绒小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4:51 来源:文学城

自从柳仲郎被送走,解决了心头这个大麻烦,祁玉嵘只觉得这段时日过得极为舒畅。更让他惊喜的是,他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有楚若玄在场,沈娆对他便不再像之前那般生疏回避。只要不提及那夜之事,沈娆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会笑着与他说话,偶尔还会打趣两句。

如今的祁玉嵘,对楚若玄早已没了半分往日的异样遐想,只将他视作最可靠的至交好友,还由衷感激他为自己和沈娆做的一切,若不是楚若玄收留柳仲郎,若不是他常在两人之间缓和气氛,他与沈娆的关系怕是还僵着。因此,他便时常主动邀约楚若玄来别院一同用膳。

每当傍晚,他与楚若玄骑着马并肩返回别院时,总能看到沈娆站在院门口等候的身影,她脸上满是期待的笑意,转身便去厨房吩咐加菜,将膳食安排得妥妥帖帖。三人围坐在桌前,说说笑笑,偶尔小酌几杯,聊些书院趣事或是朝堂见闻,气氛格外融洽。若是玩得太晚,楚若玄便留在仙客居歇息,第二日一早,沈娆还会早早来到院门口,笑盈盈地送他二人一同离去,那笑容明媚又真切,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楚若玄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只要他和祁玉嵘待在一起,沈娆看他的眼神总是格外明亮,带着不加掩饰的欢喜。因此,面对祁玉嵘的每一次邀约,他从来都不推辞,哪怕手边有琐事要处理,也会暂且放下,对他而言,能多些机会见到沈娆,便是眼下最要紧的事。而且他也意外地发现,三人这样相处竟格外和谐,谈天论地、饮酒作乐间,那种轻松热闹的氛围,是他从前独来独往时从未体会过的,让他觉得十分有乐趣。

心情畅快,连带着对柳仲郎,楚若玄也没了之前的狠厉心思,没有刻意惩戒。他只让人好好照料柳仲郎养伤,还亲自去看过两次,温言劝慰了一番,甚至承诺:“你且安心养伤,往后跟着先生学些本事,若是将来学有所成,我便让你回去,做郡主身边的暗卫,护她周全。”

当沈娆从楚若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脸上满是惊喜的笑容,连声道谢,眼神里的感激毫不掩饰。看着她这般模样,楚若玄只觉得心头一阵愉悦,那种因她的笑容而产生的暖意,是从前从未有过的情感。

就这样,三人维持着一种在外人看来极其诡异的关系。他们心照不宣,很有默契地没有去打破这难得的平衡,只愿这样的日子能多延续些时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到了五月下旬。别院的石榴花谢了又开,蝉鸣声渐起,三人维持的微妙平衡,竟安稳地延续了近月余。

这日午时刚过,沈娆正躺在揽月轩的软榻上翻话本,指尖还捏着块未吃完的绿豆糕,空气里满是午后的慵懒。突然,别院的侍卫急匆匆冲进院来,脚步踉跄,声音都带着慌乱:“郡主!不好了!国公府来人了,说……说国公夫人突然晕倒了!”

“什么?”沈娆心头猛地一紧,猛地从软榻上坐起来,手边的话本“啪”地掉在地上,她顾不上捡,声音都发了颤:“花奴!快!赶紧派人去书院给六郎传话,就说我即刻回府,让他别担心!”说罢又转头对着侍卫急声道:“备马!马车太慢,我骑马回去!”

不多时,沈娆已换上一身利落的玄色骑装,长发高高束起。她翻身上马,带着几名侍卫疾驰而去。

沿途的百姓纷纷探头张望,低声议论:“这不是镇国公府的嘉裕郡主吗?听说前些日子嫁了人,还以为会收敛些性子,没成想还是这般张扬。”

沈娆顾不上旁人的目光,快马加鞭赶回国公府。

一到老夫人居住的华胥堂外,只见堂内人头攒动,除了婆婆罗轻竹没有看到,之前见过的几位伯母、嫂子都已到场,脸上满是忧色。

“郡主回来了!”不知是谁高声喊了一句,廊下的众人纷纷侧身,对着沈娆躬身行礼。沈娆虽心急如焚,匆匆抬手回了礼,脚步不停,径直快步走到世子妃陈氏面前道:“大伯母,祖母现在情况如何?怎么会突然晕倒?”

陈氏见她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额角还沾着一层薄汗,连忙伸手帮她轻轻捋了捋鬓边的碎发,温声安抚道:“你先别急,太医还在里面给老夫人诊脉,具体是什么病因,眼下还没说呢。”说着,她朝一旁站着的丫鬟使了个眼色,正是老夫人身边贴身服侍的秋霜。

秋霜立刻上前一步,屈膝回话:“启禀郡主,老夫人早些时候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画牡丹,画到一半,不知从哪飞来一只拇指大的胡蜂,嗡嗡地绕着老夫人转,丫鬟们怎么赶都赶不走,最后那胡蜂竟直接朝着老夫人面上撞去!老夫人惊叫一声,当下就晕过去了!”

“那祖母没被蛰到吧?”沈娆的心瞬间又提了起来,她小时候在北疆见过胡蜂,知道这东西毒性烈,若是被蛰到要害,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危及性命。

秋霜连忙摇了摇头:“方才奴婢和赵嬷嬷给老夫人检查过了,脸上、手上都没见蛰痕,想来是没被蛰到。可就是不知道为何,老夫人一直醒不过来。”

“我进去看看。”沈娆还是放心不下,转身往内室走。刚推开门,就见定国公祁银茂背着手站在床边,眉头皱得紧紧的,脸色凝重地盯着正在诊脉的太医;赵嬷嬷站在床尾,手里攥着帕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念叨“老夫人可千万要没事”;而老夫人杜氏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面色惨白得像张纸,连嘴唇都没了血色,往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嘴角,此刻紧紧抿着,看着格外虚弱。

那诊脉的太医年约四旬,穿着一身藏蓝色官服,手指搭在老夫人腕上,皱着眉把了半天脉,最后却只是收回手,对着祁银茂摇了摇头,叹气说道:“国公爷,老夫人脉象紊乱,时强时弱,臣……臣暂时查不出病因,只能先开些安神的方子试试。”

沈娆心中一沉,知道这太医是没辙了,当即转身对跟花奴道:“你去见青姑,把祖母的情况都跟她说清楚,请她尽快过来!”

花奴领命,脚步匆匆地往外走,刚转过回廊,差点与赶来的祁玉嵘撞个正着。

祁玉嵘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径直冲进内室,一眼就看到躺在床上毫无生气的祖母,以及满屋面色凝重的人。他瞬间满面惊恐,额头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嘴唇都泛了白,连手指都开始微微颤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力气,站在原地动弹不得。

沈娆见状,连忙快步上前,轻轻牵住他冰凉的手,将他往旁边的侧室拉:“六郎,你先别慌,祖母只是暂时没醒,太医还在想办法,青姑也在路上了,你先调整下呼吸。”

进了侧室,沈娆让祁玉嵘坐在椅子上,自己站在他面前,双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声音放得极柔:“跟着我,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对,就是这样,别着急,我们都在呢。”她一边温声安慰,一边用拇指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背,眼神坚定又温柔,像一束光,稳稳地落在祁玉嵘慌乱的心上。

在她的引导下,祁玉嵘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急促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眼神里的惊恐也淡了些,看向沈娆的目光里,多了几分依赖。

两人携手回到内室时,祁银茂看了眼恢复镇定的祁玉嵘,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旁人不知道,他却再清楚不过:他家这六郎,在外人眼里看着是个完美无瑕的如玉郎君,可前两年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染上了惊悸之症,发起病来还会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几天不出门。若不是追问修竹,都不知道这孩子何时染了这种病。如今看来,沈娆倒能安抚住他的症状,这孩子总算有人怜惜了。

就在这时,门帘被“哗啦”一声掀开,花奴快步走在前面,身后跟着一身暗紫衣裙的青姑。月余未见,沈娆只觉青姑身上的寒意更甚了,看她的眼神也更加冰冷。沈娆假装没察觉这份疏离,连忙上前迎了两步,声音带着急切:“姑姑可算来了!祖母今日被胡蜂冲撞后突然晕倒,太医查不出病因,您快给看看!”

青姑一言不发,径直走到床边。她俯身抓起杜氏的手,眼帘微垂,神色专注。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片刻后,青姑收回手,声音冷淡地问道:“胡蜂撞在了哪里?”

“回青姑,撞在老夫人面上了!”一旁的赵嬷嬷连忙上前回话。

青姑听罢,俯身仔细查看杜氏的面部,却没发现任何异常。她又示意赵嬷嬷上前,轻轻扶起杜氏的头部,自己则伸出手指,在杜氏的头皮、发际间细细摸索。指尖划过耳后时,她的动作顿了顿,随即指着杜氏耳后一寸处的发际边缘,对众人道:“这里。”

沈娆连忙凑上前,只见那处有一个极细微的针孔,周围的皮肤已经泛出淡淡的红肿。她心头一沉:原来祖母还是被蛰到了,只是伤口太过隐蔽,难怪太医和赵嬷嬷都没察觉。

沈娆连忙凑上前,只见那处有一个极细微的针孔,周围的皮肤已经泛出淡淡的红肿。她心头一沉:原来祖母还是被蛰到了,只是伤口太过隐蔽,难怪太医和赵嬷嬷都没察觉。

“姑姑,这蜂毒可解?”沈娆转头看向青姑。

青姑从怀中摸出一个白瓷瓶,递给沈娆,语气平淡:“蜂毒易解。”她顿了顿,话锋一转,眼神扫过床上昏迷的杜氏,又补了一句:“但中风难治。”

“中风?!”两个字像惊雷般在屋内炸开,众人皆大惊失色。祁银茂身子晃了晃,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还好身旁的祁玉嵘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他的胳膊。

沈娆却抓住了话里的关键,上前一步追问:“姑姑的意思是,难治,但能治,对吗?”她眼神亮得惊人。

青姑沉默着抬了抬眼,目光落在沈娆脸上,没有说话,却算是默认了。

“还请青姑救救内子!”祁银茂缓过神来,推开祁玉嵘的手,对着青姑深深作揖,腰弯得极低,往日里的国公威严荡然无存,只剩满心的恳求;祁玉嵘也跟着躬身,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请姑姑救救祖母!”

沈娆也上前一步,语气恳切:“姑姑,你救救祖母,以后您说什么我都听你的!求求你了!”

“真的什么都听?”青姑忽然一挑眉,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她心中的猜疑越发浓烈:眼前的沈娆,实在不像自己从小带大的那个郡主。那个孩子冷漠又高傲,从不会红着脸低声下气地求人,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从她落了水后开始的。这些日子她反复观察,沈娆后腰窝的痣都跟从前一模一样,分明就是本人,可性子为何变了这么多?难不成真是撞到头的关系?如今正好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二。

“当真!”沈娆毫不犹豫地答应。

青姑点了点头,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好,从今日起,每隔两日就要为老夫人施针,你来帮我递针、擦药。”

“好的,好的!多谢姑姑!”沈娆连忙应下,祁银茂和祁玉嵘也跟着连连道谢。

待赵嬷嬷喂杜氏服下瓷瓶里的解毒药,青姑便遣退众人,只留沈娆在身边。

青姑从自带的药箱里面取出一卷深蓝色的布帛。布帛展开,里面整齐排列着长长短短、粗细不一的银针,针尾都刻着极小的篆字,在光线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沈娆的目光不由自主落在银针上,青姑看在眼里,故意开口问道:“郡主莫不是连这些针都不记得了?”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

沈娆盯着那些熟悉的银针,脑海中竟自然而然浮现出它们的名字,她摇了摇头,如实道:“记得,只是忘了怎么使针。”穿越过来后,原主的部分记忆时有时无,关于这些银针的印象,却意外清晰。

青姑心中暗忖:原本也没指望她真能上手施针,听她还认得出,便顺着话头继续试探:“不用你使,帮我递针就行。等会我要施针时,你先把‘角’和‘危’递给我。”

这套银针共二十八种,每一种都用二十八星宿的名字命名。当年她教沈娆认星宿时,怕她记混,便给银针起了这些名字,这事只有她们两人知道,连花奴都不清楚,如今用来试探,再合适不过。若是沈娆还拿“失忆”当借口,她便只能另想办法。

谁料沈娆听完,没有半分犹豫,目光在银针间一扫,便精准地从针轴上捏住两支银针的尾部,递到青姑手中。她的动作流畅又自然,仿佛从前做过千百遍,连递针的角度都恰到好处,正好方便青姑接过后直接使用。

青姑接过银针,指尖微微一顿,眼神终于有了明显变化:先是闪过一丝震惊,随即转为不易察觉的欣慰,最后又染上几分无奈。她望着沈娆的侧脸,心中已然有了判断:或许是因为嫁了人的关系,从前那个冷漠高傲的姑娘,如今竟变得这般温顺。这般想着,青姑对沈娆的猜疑,也淡了几分。

施针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待青姑拔出最后一根银针时,窗外的日光已西斜。沈娆走出内室时,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后背的衣衫也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连脚步都有些虚浮。

“郡主!”祁玉嵘早已在廊下等候,见状连忙上前,伸手扶住她的胳膊,轻轻将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带,让她靠在自己肩头。

沈娆顺势倚着他,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浓郁的兰香,全身的疲惫感瞬间消散。她轻声道:“六郎,你放心,姑姑说祖母等会儿就会醒了。”想着自己为救治祖母忙碌了半日,如今能靠在祁玉嵘怀里歇一歇,也不算过分,毕竟之前为了避嫌,她已克制许久,不敢与他有过多肢体接触。这般想着,她悄悄伸出手,搂住祁玉嵘的腰,将头轻轻靠在他怀里,享受这片刻偷来的温暖。

祁玉嵘脸颊瞬间泛起微红,心跳也快了几分。他轻轻拍着沈娆的后背,声音温柔:“辛苦你了。”自从那夜之后,两人之间总带着些疏离,她已经许久未跟自己这般亲近了,这份失而复得的暖意,让他心头满是欢喜。

这时,青姑收拾好药箱走出内间,掀开门帘便看到躲在廊下角落相拥的两人。她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心下越发肯定了自己此前的推断,郡主定是因为这祁六郎,才彻底改了性子。青姑只淡淡咳了一声,便提着药箱自行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