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敌国皇帝后带球跑路了 > 第6章 受罚

嫁给敌国皇帝后带球跑路了 第6章 受罚

作者:斐烟淼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1 03:21:38 来源:文学城

今日朝会,各部官员早在年前就处理完事物,除了例行报告,并无什么议论,早早就散了朝。

散朝后,贺璟被请去养心殿,段熠正翻看手中一本折子,其上记载着各式物品数目,先是问他今日上朝感受如何,有无困惑之处,贺璟一一回应。

“你父王年后又送来一堆宝贝,一会儿让李忠带你去看看,有什么喜欢的。”

“多谢陛下厚爱,只是这是父王特地进献给陛下的,臣不敢僭越。”

段熠笑道,“朕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你克己还是迂腐,你帮朕整理典籍,合该赏你,也罢!你从小在金罗王宫长大,这些东西也见多了,下次若是有南洋、西疆的稀奇物件,朕再赏你就是了。”

“谢陛下,陛下此般优待,臣今后定当更加勤勉奉上,不负陛下一番栽培,臣也有一物奉上。”

段熠闻言合上手中折子,示意他继续说。

贺璟抬手,身后侍从便呈上来一锦盒,李忠忙去接过。

一打开,就见这盒中放着一种绿油油的糕团,表面光滑油亮,凑近还有一股淡淡青草的香气。

“这是……青团?”他惊讶问道,

贺璟温柔笑道,“陛下也知道此物?这本是大周的一种民间小吃,在江南一带流行,没想到陛下也知道。”

“幼时尝过,许久未见过了,都忘了是什么味道,”说到这时,男人的语气明显变得缓和,想起了从前的一些事情。

皇室规矩森严,这样的街边食物就是在宫里都鲜少能见,何况入口,只是那时的他能饱腹就行了,若是没有那几块青团,他怕是要死在他国了。

“臣识一故人,极爱此物,幼时如此,至今未变,臣也就渐渐喜欢了。”

见贺璟说到此时,目光柔和,眼中似有笑意荡漾,段熠笑道。

“看来这位故人对你很重要,能得你赏识,想必也是位贤才,有机会给朕引见一番,”

“我这位故人生性不喜束缚,洒脱放纵,随性得就像草原上的一阵风,说去哪里就去哪里,臣也架不住她,只怕要陛下失望了。”

说道这时,贺璟眼尾荡开柔情,随后笑意便戛然而止,只可惜那阵风终究还是被搅散了。

“如此还真是可惜,无妨,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忠端来试膳太监试过的青团,他拿起一个放入嘴中,入口的豆沙香甜,赤豆香味瞬间扩散至整个口腔。

这味道……竟与记忆中的别无二致。

他忽然想到什么,开口问道,

“今日二月中,似不是艾草生长的季节,哪里来的艾草制作这青团?”

“说来怕陛下笑话,臣抵不住这口腹之欲,让下人们在府中辟出一间屋子改造一番,专门用来培育这艾草,白日里阳光照着,夜里拿布裹住漏风处,悉心照料,方才存活下来一些,都被拿来做了青团,臣的侍从还拿着一些在殿外候着,还请陛下笑纳”

“你既然喜爱这东西,都给了朕,可舍得?”他继续试探问道。

“臣听说过此物的来历,一说古朝有人‘割肉奉君’,君王为纪念臣下舍我之恩,设下寒食节,民间百姓便研究出此种冷食,在节日食用,名曰‘青团’,。”

皇帝审视的目光在面前垂首之人的身上停留,随口开口道,

“以后私下见朕不必在意那些君臣礼节,一切随性即可,”

岂料贺璟闻言,连连后退几步跪下,慌张道,

“君臣有别,臣不敢僭越,周国有句俗语礼轻情意重,若陛下不嫌弃这寒酸之物,念及臣一片心意,若能收下,臣也就心满意足了。”

段熠满意地看着他,进退有度,人情通达,是个混迹官场的好苗子,只可惜碍于他的身份,不得不有诸多顾虑。

他朝旁吩咐道,“传令让花房去寻艾草,越快越好!”

两人俱是推心置腹,交谈甚欢,殿内香漏不知不觉烧尽,李忠盯着,趁说话间隙,悄声提醒主子。

皇帝要处理政务,贺璟也借机寻了个由头告退。

人走后,李忠对剩下的糕团犯了愁,询问段熠的意思,

段熠瞥了一眼那锦盒,边上还有贺璟方才令人留下的,拢共有好几盘,心意倒是挺足的,可他就是再喜欢也不能全吃完,思索过后,他随口道

“放久了会坏,留下一碟,其余的你按例赏给各宫吧。”

皇帝赏赐膳食给各宫以示君恩,只是这份量的多少又是另一番意思了。

“是”,李忠便着人撤下那些多余的食盒。

段熠找到锦衣卫递上来的密报,打开后,磁青纸上有几行小字,贺璟入周国后,每隔几日便会有锦衣卫上报他的行踪概括。

“久居修文院不出,弹琴着棋,侍弄花草,并未与旁人来往。”

他看完后,便随手将字条丢进香炉里化成烟灰。

连着几封密保都是这大差不差的概述,当真是看不出一点可疑的地方出来。

国子监那群花天酒地的公侯之子,平日里刁蛮刻薄,于是他有意放纵他们肆意妄为,借此来试探贺璟的为人,如今看来倒是个可塑之才,只可惜是金罗国老皇帝的儿子,不过他若是在大周能安分守己,自己也不妨给他机会让他入政历练,物尽其用。

西宫宝华殿——门上匾额高悬,金漆锃亮,殿内香烟袅袅,香案上擦拭得干干净净,佛像庄严肃穆,金光闪烁。

“咳!”一老嬷嬷重声提醒,席垫上的人猛一激灵,将支撑不住而弯曲的身板挺直,作虔诚参拜的模样。

“太后娘娘让兰才人侍奉佛像,兰才人可得端直了,若是有个什么疏忽,传出去又要说您不敬佛祖,到时候可不就只是罚跪这么简单的事了。”

老嬷嬷见人已清醒,没好气地斜眼瞪着,便继续眯着眼假寐。

兰婳鬼灵精怪朝四周望去,确认没有其他人,方气鼓鼓地小心捶打后腰。

已是午饭时,殿内洒扫的宫女、侍奉佛像的比丘尼在后殿用饭,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可还有个不知道何时睡醒的嬷嬷守着,张口便是不善,她只能时不时像做贼一样盯着她。

在佛像众目睽睽注视下显得格外心虚。

“早饭没来得及吃,这下连午饭也没了,晚饭更是指望不上,原来嬷嬷说的生存危机是粮食危机啊,”兰婳小声嘀咕,唯恐惊醒某人。

“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虽苦,可母亲从未不让我饿着……”她双眼木木的,乌黑的瞳孔泛着泪光。

此刻脑海中俱是她在金罗国的记忆,那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有牛羊成群,有碧空绿草,天际的山脚下有她和母亲弟弟居住的房子,没有含光殿琳琅的装束,也没有皇城宫道的曲折弯绕,更没有许多难以应付的人和事,简简单单的一幢木屋,却成了她再难见到的地方。

想着想着,鼻尖一酸,满腔哀怨涌上心头,想放肆大哭一场又怕惹来那嬷嬷的不满,抬头看见柱子后面有一个人影,下衣一角露出来,哭泣的意头戛然而止。

徐嬷嬷说过,在宫里不要让别人看到你怅然失意的样子,外头就是门面,哪怕是再委屈也不能让人看扁了去。

抬手抹去眼泪,她打量起了那个身影,比之靠在石柱上打鼾的老嬷嬷,这道黑影略窄,且短了不少,看上去倒像个孩童。

正当兰婳想近前来察看,双腿从席团上离开,脚下传来一阵酥麻没了力气,连带着席团向前倒去,踉跄几步,摔了个脸朝天。

该死!跪久了腿麻,这下好了,不敢想象此刻自己的模样有多么好笑。

老嬷嬷被动静吵醒,睁眼便是她毫无姿态可言地倒在团坐上痛呼。

“兰才人,你这是要干什么!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正找您呢,我的小祖宗你怎么在这儿呢!快跟老奴回去吧,没伤着哪里吧……”一道带着急切的声音将老嬷嬷怒气冲冲的话打断。

从佛堂后门跑进一个老妇人,约莫四十来岁的模样,衣着素净,却是干净利落,循着声音望去,她正牵着那柱子角落里的孩童,眼神关切,前后仔细察看一番后,确认人安然无恙后方要起身离去。

老嬷嬷起初被打断话显得很不高兴,待看清来人以及那孩童的样貌后,面上不耐的表情转瞬即逝,也不过问,任由他们离开,甚至于在两人离开后,兰婳清楚的感觉到她眼神中还带着丝不屑。

太后娘娘几时有这么个孩子?怎么没听徐嬷嬷说过,太后育有两子,而当今贤王尚未婚配,皇帝也无子嗣,这孩子也不能凭空生出来。莫非这个孩子是……

兰婳腿脚是缓过劲儿来了,可推测出这一想法,惊讶得嘴唇微张,脑中一片混沌,俨然不知一旁的老嬷嬷正用凶神恶煞的眼神盯着她。

老嬷嬷无语地看着这一诡异的画面——天子后妃,如此没有规矩,毫无礼节形象。

“兰才人!您若再不端正态度,老奴可不嫌麻烦跑一趟,去向太后娘娘禀报!由她老祖宗亲自过来看着您。”

老嬷嬷嘴上催促着却仍站在原地,丝毫没有搀扶一把的意图,兰婳只好自己蛄蛹着爬起来坐好。

再次双腿折叠起来,那股酸胀难受的感觉迅速攀爬至全身,浑身像爬满虫一般疼痒难耐。

一个时辰后,双腿已渐渐失去知觉,就连上半身也难以支撑,在有人监视下,兰婳只得僵硬着动作,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她哪里还能去想别的,只觉每一秒都如此难熬。

如此这般已近四个时辰,就在她几乎要支撑不住后,宝华殿外走进一个宫女,附耳对那老嬷嬷交待着什么,随后她耳中响起那不善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