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假扮宿敌遗孀后 > 第7章 屠亲族

假扮宿敌遗孀后 第7章 屠亲族

作者:衔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11:15:02 来源:文学城

进奏院

康苏勒派去寻找书生的人日暮方归。

然而把乱葬岗都翻遍了,也没找到书生半片衣角。

果然,那书生亦是诈死脱身!

康苏勒愈发觉得萧沉璧所言不虚——这书生定是被那姓陆的蛊惑了。

怒火夹杂着隐秘的妒火,他怒气冲冲去提审这个姓陆的。

对此结果李修白早有预料,毕竟,徐文长比他被抬出去早了半个时辰,只要他不算太蠢,立即找个地方躲起来,定然会安然无恙。

可惜自己时运不济,恰被那个女子撞上了。

面对康苏勒的厉声质问,李修白神色格外沉静:“郎君多虑了,如白日所言,某和这书生只有一面之缘,某也是效仿这书生行事而已,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又怎知他藏匿何处?”

康苏勒一听也觉有理,纵然此人再是机敏,也难在瞬息之间操纵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吧!

郡主虽聪慧,却也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特点——多疑。

她向来是宁可错杀三千,也绝不放过一个可疑之人。

这些年来,她为魏博谋划奔走,确实立下不少功绩,却也树敌众多,早已引得不少牙兵牙将暗自不满。若非如此,都知岂能在一月之内便顺利夺权?

看来,女子终究难脱闺阁之气,纵有才智,也难成大事!

念及此,他便不再深究书生之事。

毕竟,这书生被买进来时蒙着眼睛,丢出去时裹在麻袋里,从头到尾也没看见这是何处,遑论知晓他们底细了。

他下令让属下不必再追查。

但对眼前这个人康苏勒却按捺不住嫉恨,单手揪住他衣领:“姓陆的,此事我可以不跟你计较。日后你莫要耍诡计,再让我抓到必叫你生不如死!还有,今日这位贵女的话你也听到了吧,她说得出做得到,向来是杀人不眨眼的,手段比我可狠辣多了,你最好安分些!”

后背剧痛袭来,李修白却窥见了对方眼中的妒意。他唇角微勾:“在下受教,必当谨守本分。”

那眼神,竟莫名与萧沉璧有几分相似。

康苏勒心头那点隐秘心思仿佛被窥破,顿感狼狈。他手一松,将李修白摔在地上:“识相便好。这几日,你安分待着吧!”

李修白再次顺从应诺。

康苏勒这才拂袖离去。

早春的夜尚有些清寒,像极了在魏博的时候。

康苏勒在月下独行,越走越寂寞,不知不觉竟行至院门处。他驻足西望,目光投向长平王府的方向。

——若是他当初没有投靠都知大人,兴许,日后与萧沉璧亲密无间的人便是他。

可惜,可惜……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戴的红宝石,拢紧身上的狐裘披风,踏着月色回到了进奏院深处。

——

进奏院,西厢房

徐文长没被抓回来,这间房便只有李修白一个人住。

至于那八个奴仆,则已于当夜被转卖他处。

夜深人静,月照西窗,李修白终于得以静下来捋一捋自己如今的处境。

此间庭院陈设华美,被带入者皆需蒙眼,说明这女子惧怕身份泄露,其身份必非寻常。

再者,这女子发式盘结,乃是已婚妇人装扮。是以豢养面首这等事,自需掩人耳目。

深闺妇人养男宠这种事在民风开放的长安并不少见,但这女子尚且年轻,按理不该如此。

今日诈死时,他又隐约听见了这女子与男子的对话。

虽听不太清,但从语气和后来男子对他的妒意来看,这男子显然对那女子心怀觊觎,并以势相逼,迫其就范。而那女子,大约是不愿屈从,才挑中了病体支离的他。

所以,这女子尽管对他语气轻挑,却并不是心甘情愿。

或许……她可成为自己脱困的一线契机?

李修白凝神思索,旋即又否定了此念。

这女子尽管不情愿,心肠却异常狠辣,为了查探他是否诈死竟毫不迟疑地一脚踏上他胸膛,随后又下令抓到书生当场格杀,还警告他不许外逃,生怕泄露一丝身份。

是以,她绝无可能助他脱身,更不会轻易放过他。

她的所谓“中意”,更像是一种戏谑,将他视作搪塞他人的借口,抑或是身陷困境时聊以自遣的玩物罢了。

李修白贵为亲王,历经朝堂风波、沙场诡谲,被女子如此戏弄,倒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此女之乖张狡猾,较之那位永安郡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修白眸色转冷,在脑海中搜寻长安城中的世家贵女,试图勘破此女身份。

他向来过目不忘,此女容色殊丽,若曾见过,必有印象。

然则搜肠刮肚良久,竟无一人能与之对上号。

看来,此女并非长安人士,当是自外郡嫁入京中的新妇。

偏巧他失踪已近一月,对期间长安的婚丧嫁娶一概不知,一时之间实难猜出此女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修白半生坎坷,惯于蛰伏隐忍。此番虽陷囹圄,暂无性命之虞,他倒不甚忧虑脱身无望。

他忧虑的是母亲和手底的那些心腹们。

他失踪月余,只怕众人皆以为他已身死。原先定下的诸般谋划恐怕已因此中断;多年苦心孤诣的筹谋,亦恐将付诸东流……

李修白深深蹙起眉头。

他从不信天命之说,但与那位永安郡主,或许当真八字相冲?

否则她何以屡屡坏他大事?

不过,那日燕山雪崩如排山倒海,那位郡主怕也难逃此劫。

若真如此,魏博藩镇失了主心骨,日后倒是少了一个劲敌,此番遭难,也并非全无益处。

当务之急,是设法尽快脱身。

而欲脱身,必先养好这身伤病。

想到这里,李修白端起案上那碗犹带余温的药汁一饮而尽。

比起前些日子那些聊胜于无的汤药,此番医工所开之方,倒是对症了许多。

——

夜色渐深,宵禁之后,长安城大街上空无一人,坊市内也渐渐安静下来。

直至次日放禁之后,大街上才重新热闹起来。

长安无一日不繁华,各种大事小情,随风飘散,酒肆茶坊向来不缺谈资。

而长平王突逢变故,为国尽忠要算近来的头等大事了。

三日后便是长平王下葬之期。这位亲王英年早逝,且死因蹊跷,隐隐指向河朔三镇,坊间议论愈发热烈。

连带着魏博进奏院门前,也多了许多探问消息或借机攀谈之人。

康苏勒对此早有预料。他将买来的奴隶尽数安置在后院西厢房,严加看管,光是通往此处的门便设了三道重锁。

因此,尽管前厅访客络绎不绝,却无一人知晓后院隐秘。

同样,被关在西厢的李修白,也彻底断绝了与外界接触的可能。

此刻,因为长平王的丧仪,萧沉璧也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身为长平王的遗孀,这是她首次在长安的宗室贵戚面前正式露面,礼数容不得半分差池。而她假冒的身份——幽州叶氏女,不过是个五品刺史之女。

王府上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不谙皇族规矩,老王妃特遣来女官对她进行严苛的教习。

其实,萧沉璧身为魏博节度使之女,三岁开蒙,五岁便得外祖延请名师教导,所受教养绝不逊于长安贵女。

只是魏博地处河朔,胡汉杂处,其礼仪规制与长安世家大族确有不少差异。

她心中虽不屑于这些繁文缛节,但为了维持对“亡夫”的一片“深情”,不得不耐着性子跟随老王妃身边的女官从头学起。

所幸她天资聪颖,两日下来便已掌握七八分,赢得府内一片赞誉,连向来古板的老王妃,面色也稍稍和缓了些。

实则,萧沉璧心中早已盼着李修白早日入土为安。

毕竟停灵一日,她便需守灵一日。

日日假意哭灵,再这般哭下去,她怕要挤不出眼泪了!

——

终于,下葬的日子到了。

素来幽静的长平王府宾客如云,车马盈门。往来者穿朱着紫,不是皇亲,便是国戚。

连圣人也遣了内侍省重臣、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成前来致祭。

这样大的场合,因丧子悲痛病倒的老王妃自然也要出面。

她出身博陵崔氏,乃是头等士族,虽面带病容,但礼数无一处不周全。

萧沉璧随侍在崔王妃身旁,神色哀静柔婉,但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无一丝小家子气,应对得体。

最令众贵妇娘子惊异的是,这位新寡的夫人竟生得如此明艳照人,堪称国色天香。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简直移不开眼。

萧沉璧也趁机与在场的公主、郡主及各世家娘子攀谈结交。

她深知长安贵戚关系盘根错节,多结一份善缘,日后便多一条门路。

她如今的身份是长平王遗孀、忠臣之后、圣人亲封的乡主,在长安也算一时风头无两的人物。

加之她姿态谦和,贵妇娘子们倒也乐于与她攀谈。

但也有例外。

譬如,当下争储争得最火热的两位亲王的王妃——岐王妃和庆王妃,对她就颇为冷淡。

瑟罗在萧沉璧的巧妙安排下,已成功留在她身边做了贴身女使。

对于这两位王妃的冷淡,瑟罗很是不满。

对于萧沉璧不主动上前结交两人,她更是不满。

毕竟,康苏勒给她的任务就是监视萧沉璧,顺便,帮她促成二王相争,从中渔利。

趁着众人寒暄之际,瑟罗忍不住低声质问萧沉璧:“不是说要挑动那两位王爷争斗吗?他们的王妃就在眼前,你为何不去结交?不结交,如何探听消息,搅浑这池水,为咱们魏博谋利?”

萧沉璧听得她这带着几分孩子气的质问,只轻声一笑:“我自有我的道理。”

“什么道理?”瑟罗颇不服气,语带威胁,“我看你就是像康苏勒说的那样,不肯好好办事。我武功高强,你若不听命令,我自有法子溜出去告诉康苏勒!”

“哦?”萧沉璧冷笑,倒也不吝啬教她几句,“你武功确是不错,只是心思太过直白。须知人与人之间无利不起早,你只有对别人有价值,别人才会与你结交。越身处高位,越是如此。你能予旁人几分价值,便得几分交情。那二位王妃如今风头正劲,炙手可热,而我不过是个闲散亲王的遗孀,娘家又非显赫门第,于她们而言,我有何价值?你以为仅凭几句好话,便能攀上关系?”

瑟罗顿时哑口无言。

萧沉璧放下茶盏,目光微凝,接着道:“何况,你怎知我无所作为?我所做的,远比你所想的更为深远。早在来长安之前我便已着手布局。这二位王妃的出身、性情,我比在场任何一人都要清楚。”

瑟罗讶然:“你说得当真?”

萧沉璧嫣然一笑,指向坐在上首那位身着间色裙的女子:“那位,是岐王妃。她出身范阳卢氏,乃一等高门之女。家中如今虽无显宦在朝,然‘卢’姓本身便是贵胄的象征。故此,她素来目下无尘,唯有同属‘五姓七望’的士族之女,方能入她青眼。”

“至于什么县主、郡主,便是公主之尊……”萧沉璧语气略带嘲讽,“她心底也未必真正看重,遑论叶氏女这等五品微末小官之女?你且细看,她攀谈最勤的,是否正是咱们的老王妃?而对一旁的宁国县主,那笑意可曾达及眼底?”

瑟罗仔细观察了一番,忍不住点头:“还真是。”

萧沉璧眼中讥诮之色更浓:“这便是了。老王妃出身博陵崔氏,门第底蕴比范阳卢氏犹胜半分。所以,你瞧,一个人面上功夫做得再足,心底的喜恶是藏不住的!我现在的出身只是一个五品小官之女,她不会真的看得起我,要想笼络她,须得另辟蹊径。”

瑟罗暗自佩服,嘴上仍不示弱:“那另一位呢?右边那位,可是庆王妃?她对谁都一团和气,难道也难相与?”

萧沉璧浅啜了一口茶汤,反问道:“我笑得也多,你觉得我好相与么?”

瑟罗顿时语塞。

萧沉璧扑哧一笑:“逗你的!至于这位庆王妃么……她的底细有些复杂。”

萧沉璧压低声音,“庆王妃表面上亦是士族出身,自称弘农杨氏之女。然而据我所知,这身份只是伪托。她实则是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成的养女,去年冒认了杨氏一支旁系的名头,才得以嫁入庆王府。”

瑟罗久在漠北,对长安波诡云谲的局势所知有限,闻言大惊:“王守成不是宦官吗?宦官养女竟能冒名嫁与亲王?庆王若知晓,岂不震怒?!”

“你以为庆王不知?”萧沉璧挑眉,“正因她是宦官王守成的养女,庆王才会娶她。”

瑟罗还是听不明白。

萧沉璧日后还需她的协助,因此也不厌口舌之劳,解释道:“此事说来话长。自打安史之乱和泾原兵变后,李唐天子对武将猜忌日深,刻意扶持宦官参与军政,甚至将十万神策禁军尽付宦官之手。宦官势力逐渐如日滔天,前几任皇帝公然纵容宦官收养子女,甚至有将宦官养女封为皇妃的。”

“当下也是如此,王守成身为左神策军中尉,乃长安一等一的权势人物。庆王欲争储位,岂能不极力笼络于他?娶其养女,便是最佳的投名状。故而,庆王妃这身份虽然不光彩,其实际权柄,却远非岐王妃那自视甚高的五姓女可比!”

“原来竟有这般多弯绕……”瑟罗大为震撼,“可……你刚刚不是说这些士族最看重出身么,庆王就毫不介意王妃的出身?”

“自然介意!”萧沉璧冷笑,“世家大族最重脸面,既垂涎宦官权势,又恐公然与之结交遭人非议。于是庆王便想了个折中之法——将这宦官养女送入弘农杨氏门下,假托为杨氏旁支女,再以士族身份嫁入王府,如此便能掩人耳目。”

瑟罗又奇道:“但这宦官权势滔天,难道甘愿让养女认别人当爹?”

“王守成这种一等一的大宦官光养子便有上百,一个养女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当今圣上多疑,虽倚重宦官,却也不喜宦官越过皇权。庆王要争储,王守成即便支持他也不能摆在明面上,养女假借弘农杨氏的身份出嫁撇清干系对两人都好。”

瑟罗听得入神,喃喃道:“这长安果真复杂!可这种事也算秘闻了吧,你远在魏博是如何知晓的?”

一提到这茬,萧沉璧又头痛起来。

这些消息的确难打听,便是全长安也没几个人知道,是她安插了多年的暗桩多方探寻才搜集到的。

这庆王妃也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得知有机会成为嫁入王府,甚至有朝一日封后,为绝后患她竟亲手毒杀了所有亲族!

母亲兄弟皆死于她手。

之后,她一把火将旧宅烧了干净。

不过,她那生父却诈死侥幸逃走了。

她生父是一个赌徒,从前赌输了钱,手指被剁了一根,只有九指。

从火灾中逃生后身上也可能有烧伤。

凭借这些打听到的和猜测的特征萧沉璧在长安的暗桩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这人,并将其关了起来。

萧沉璧原本打算将这个赌徒送给庆王的死对头——岐王,借刀杀人的。

但叔父又蠢又坏,把她在长安的暗桩全部拔除了!

这个赌徒也不知所终。

什么证据都没有,她还怎么挑拨离间?

简单解释一通,瑟罗摸了摸鼻子,略有些尴尬。

这回,轮到萧沉璧诘问了:“分明是你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如今反倒怪我?”

瑟罗闷闷不敢辩驳,片刻,她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你说,这个庆王妃生父只有九根手指,身上还有烧伤?我似乎在进奏院里看到过这样的杂役……”

萧沉璧眼眸忽然抬起:“你说什么?”

瑟罗仔细回忆:“没错,是有这么一个人!一月前来长安的时候,康苏勒的确让我去处理过一些人,他没告诉我原因,我只是照办,也许这些人就是你说的暗桩。然后我们又带回来一些人,将他们关在了进奏院里,其中就有一个九根手指、且脸上有烧疤的,因为特殊,我多看了一眼,便记住了。”

“若真如此,这个人恐怕就是庆王妃的生父。找到他……这长安便可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萧沉璧沉吟。

日久生变,夜长梦多,看来等不到约定的第五日了。

她必须尽快去一趟进奏院了——

这算是半乱世哦,成王败寇,所以男女主都不是善男信女,当然,配角们也是“类人群星闪耀时”,比如杀自己全族什么的[小丑]

注:1.左神策军中尉——唐朝权力最大的宦官,唐中后期的宦官权势很大,掌握兵权,可以娶妻,养子养女成百上千,甚至还形成了家族可以联姻。

2.五姓七望: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两支称为望——来自百科[菜狗]

不用去记,我只要在提这个人姓氏之前加了地名,就表示他出身很好啦。当然我也不是故意设置很多人出身好,唐朝就是这么个背景,毕竟那个时候能受教育的人不多,能留下姓名的大多是贵族。很多王公贵族虽然打来打去但其实都有姻亲关系,比如隋文帝夺了自己外孙的皇位,唐高祖又抢了自己亲表兄弟——隋炀帝的皇位[狗头]后面再说,本章继续随即掉落20个,以后都是早9点更新,随时可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屠亲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