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急诊室不宜心动 > 第14章 Chapter 14

急诊室不宜心动 第14章 Chapter 14

作者:陈年明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1:08:38 来源:文学城

午后,UCLA医学院,空气中那股人造橡胶模型特有的塑料味儿,混合着刚擦过的地板散发出的酒精气息,刺激得人鼻腔发痒。

几个黑眼圈明显的实习生掩着鼻子皱眉小声抱怨,但大多数人只是习惯性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这已经成了医学生活的一部分,像咖啡因和失眠一样不可避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院有个传统,让所有医学生和住院医一提起就头皮发麻——R.S.D.(Random Simulation Drill),全称是“随机模拟演练”。

不设预警、不公布题型、不准任何迟到,抽调人员即刻编组,现场才揭晓“具体任务内容”,从病情设置到人员配置,全部随机。

必须保证是最真实场景下的演习,也是关于临场反应、心理承压、协作默契的高压考核。

更直接一点说,这是他们履历表上的隐形注脚,导师、基金委员会、甚至顶级实验室会暗中查阅的那种。

此时,许天星站在教研楼三层的走廊上,白大褂随风而起,连口罩都戴得比别人高一些,他靠在墙边,手插在大褂口袋里。

Sophia踩着快节奏的脚步赶来,平板电脑在她手里晃得飞快,“Evan, The list has changed. You're moving to Group B now”说着翻了下平板,语气没放慢:“Technical guidance for external coordination,they said it's a joint test to assess the new system's response capabilities(外部联动的技术指导,说是联合测试新系统的响应能力)。”

许天星眉头一动,眼神沉了几分,说着跟着Sophia快步走着,只轻声问了句:“Who is the leader?”

“Dr. Gu。”这三个字落地,仿佛击中什么敏感神经。

许天星的手指在病例卡边缘停顿了一瞬,嘴唇紧抿,面上却没什么起伏,只有眼神微妙地暗了一度。他没说话,只是低头整理了下大褂下摆,像是在调整盔甲。

“What's the topic”他平静地问,语气如常,但背部已经绷紧。

“Nobody knows,”玛丽朝他扬了扬手里的平板,“Everything gets revealed on site — medical gear, monitors, patient details, even your teammates' identities, all randomized. Don't worry, it's gonna be plenty exciting.(现场公布,所有医疗物资、监护仪器、患者信息、队友身份,都随机,放心,够刺激。)”

顾云来早已站在那里,随性的UCLA蓝色T恤,白大褂敞开穿着,与周围人整齐划一的刷手服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群制服笔挺、整齐划一的实习医生中显得格外突兀,他不像是来指导医疗演练的专家,倒更像是刚从早上睡过头,随手套上一件T恤抓着白大褂就来了。

他抬头的瞬间,目光从屏幕上利落掠起,精准落在许天星身上,眉梢轻挑,唇角含笑,藏着他惯有的调侃与试探,“Good to see you again, Dr. Xu。”

许天星看了他一眼,又很快收回,面无表情地走到位,伸手从旁边实验助理那儿接过模拟病人的病历卡,低头翻看一秒,语气冷淡得毫无感情:“扣子。”

他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补了一句:“系上。”

白大褂前襟敞得过分的那位顾博士愣了一下,随即轻轻一笑,那笑里,有种毫不掩饰的“被抓包”感,还有一点点,只有许天星听得懂的,故意让他破防的坏心思。

“开始吧。”顾云来轻声说,声音里透着一丝许天星从未注意过的紧张,像是一位钢琴家在重要演出前的那种微妙情绪。

演练正式开始,病房门被猛地推开,一个仿真度高得令人毛骨悚然的模拟病人被急匆匆地推了进来。

氧气面罩歪斜地挂在病人扭曲的脸上,病人参数立刻在大屏幕上鲜红地跳出:“男性,52岁,突发胸痛昏迷,呼吸骤停,伴有既往心脏病史”。

心电图在监护仪上狂乱地跳动,血压数值如断崖般急速下滑,指脉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每一次波动都代表生命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在无声地逼近死亡的边界。

原本宽敞的模拟室突然变得狭小而闷热,空气似乎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实习生们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慌乱,手指微微颤抖。

就在这一刻,许天星的声音切入,低沉而清晰:“左侧建立静脉通道,准备1毫克肾上腺素,心电监测走1导联。”他的指令简短而精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顾云来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平板上切换到急救模式,同时用脚勾住去颤仪的支架,将它滑向许天星,动作行云流水:“你来按压,我调参数。模型显示心室颤动趋势,需要立即除颤。”

没有多余的解释,一个负责主要操作,一个负责辅助和监测,配合得如此默契,仿佛他们已经共事多年。

“去颤一次后,心率转为室颤。”助手紧张地提示,声音微微颤抖,手中的注射器差点滑落。

许天星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白大褂的背部已经被汗水浸湿一片,但眼神依然冷静得如同冬日的湖面:“继续胸外按压,10秒后再上一次电,肾上腺素再推一次,剂量减半。”

顾云来低声应道:“好。”他的手指在平板上飞速滑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模拟室内除了仪器的滴滴声,只有两人短促却精准的交流,像是某种只属于他们的密码:

“快了。” 许天星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压得太浅,深一点。” 顾云来迅速指正,目光始终没离开屏幕。

“睁眼了,反应慢,瞳孔还是散的……” 许天星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希望。

“肌注,稳住他。” 顾云来递过一支已经准备好的注射器,手指不经意间碰触了许天星的手背,两人都像触电般微微一颤,但都没有停下动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模拟室内除了仪器滴滴作响,只剩下两人短促却精准的交流。空气里紧张得像绷紧的琴弦,却也莫名有种奇妙的节奏感。

“快了。”许天星低声开口,语气里带着急促的冷静,像是在给自己也给对方一个暗示。

“压得太浅,深一点。”顾云来站在监控屏前,声音清晰利落,没有丝毫犹疑,像是在指挥某场他已无数次预演过的数据仿真。

“睁眼了,反应慢,瞳孔还是散的……“许天星扶住模拟人头部,眼神一瞬不离。

“肌注,稳住他。“顾云来直接递出注射器,手势准确得像机器。

他们的手在空气中交错,指尖碰触,冰凉一瞬,没有人说话,但那短短的电流像是点亮了什么。

顾云来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动作,而许天星则低头,装作没察觉。

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三句话不到就已经摆明了意见不合,谁都没想着配合,谁都带着各自的锋利和傲气。

但偏偏,他们配合得出奇得好,每一句话都像提前写好台词,每个动作都无缝衔接得像排练千遍。

观测室里的技术主管皱眉低声:“他们之前合作过吗?“

“没有,临时抽调的。“另一个答,“不过这默契……像是复制粘贴了脑回路。“

十分钟后,模拟病人的各项指标开始稳定,心电图上的波形由混乱逐渐变得规律,血氧饱和度缓慢上升,苍白的面色也开始泛起血色。

“病人心跳恢复,意识清醒,初步脱离危险。“系统冰冷的女声宣布,“抢救成功,总耗时9分47秒,存活率预测85%,高于平均水平。”

许天星摘下已经被汗水浸湿的手套,随手扔进垃圾桶,动作里带着一种释然的疲惫。他抬手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白大褂领口,指尖还残留着刚才心脏按压的酸麻感。

深吸一口气,他准备离开这个充满了紧张氛围和消毒水气味的房间,回到自己熟悉的节奏中去。

就在这时,顾云来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轻而坚定:“许医生。”那声音里没有了平日的玩世不恭,也没有刻意的距离感,只有一种让许天星无法忽视的真诚。

许天星停下脚步,身体微微僵硬了一瞬,然后缓缓转身。

顾云来依然站在原地,,一副科技精英误入医学院的模样,午后的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间斜射进来。

他直视着许天星的眼睛:“你配得上那句话,临床,是靠你这种人扛起来的。”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沉重地砸进了许天星平静的湖面。

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质疑、争论甚至排斥,却从未真正习惯认可,尤其是来自这个人的认可。

他微微一怔,眉头舒展又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困惑和不习惯,好像自己长年生活在不见天日的房间中,突然被阳光直射,既渴望又不适应。

许天星没有回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的冰霜消融了一瞬,他转身推开门走了出去,肩膀不再紧绷,步伐比来时轻松了许多。

门关的瞬间,露出了笑脸,像是冬日阳光下冰面的一道裂痕,春天或许不远了。

一天的急诊模拟演练结束,医学院走廊上渐渐恢复了喧嚣,医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讨论复盘,脸上的紧张感被释放成轻松的笑容和夸张的手势。

有人笑着描述自己刚才如何手忙脚乱地找不到静脉注射点,有人则夸张地揉着酸痛的手臂,抱怨心肺复苏实在太耗体力。

“感觉我的肱二头肌都要废了,”一个高个子实习生呻吟着,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笑声和抱怨此起彼伏,在走廊的白墙间回荡,冲淡了刚才紧张到窒息的气氛。

身边忽然有脚步声靠近,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刻意控制过的节奏,像是某种无声的试探。

“许医生。”顾云来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比平时少了几分锋芒,多了几分低缓。

许天星转身看过去,顾云来在他身侧站定,两人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他穿着简单的灰色短袖和随意披着的白实验服,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呼吸还带着刚结束演练的余热,鬓角有一缕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皮肤上,不同于平时一丝不苟的精英形象、

此刻的他多了几分真实的疲惫和生活气息,少了几分学术会议上的咄咄逼人。

他的手里拿着两杯咖啡,其中一杯递向许天星,“喝一杯?”他说。

许天星转头看了他一眼,片刻的停顿后,他伸手接过了那杯咖啡,对许天星这样一个以冷漠著称的人来说,这样的回应已经算得上非常罕见的示好。

顾云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容,终于在漫长的拉锯战后找到了一个和解的契机、

他没再多说什么,只是举起自己的咖啡杯,向许天星轻轻示意,然后转身离开,步伐从容而坚定,却比来时轻松了许多,像是卸下了某种长久以来的重担。

许天星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低头啜了一口咖啡,冰的,香草拿铁?他微微一愣,又低头看了眼杯子,他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口味?

思绪还没理清,视线已经下意识追了过去,远处,落地窗前的长椅边,顾云来独自坐着。

白天的喧嚣渐渐散去,整个教学楼三层被傍晚的光线静静包围,他没有穿实验服,和下午的顾博士判若两人。

整个人随意地倚靠着,肩膀微斜,身体前倾,一只手臂撑在膝盖上,目光落在笔记本电脑上,神情专注。

阳光从他身后斜斜照来,在他周围投下柔和的金色晕圈,仿佛这个角落成了与外界隔绝的一小块独立空间。

一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在额前,随着呼吸轻轻颤动,却始终没人去拨开。他的侧脸在逆光里淡成一抹温柔轮廓,连眉骨都笼上了一层模糊的光。

他就那样静静坐着,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眼睛紧盯着跳动的心电波形,偶尔停下来,放大某一段异常数据,再一点一点拖动分析,像是在与复杂的生命节律进行无声对话。

许天星站在走廊拐角,安静地看着这一幕,像是无意间闯入了一座秘密花园,那个平日里在会议上自信从容、在走廊上用玩笑话激你一把的“顾少爷”,此刻竟然如此安静,如此投入,带着一种几乎让人移不开的认真。

他从没想过,当没有观众的时候,顾云来竟是这副模样,认真得近乎固执,专注得像在替一个真实的病人争取时间。

那一瞬,他忽然想起几个月前的那个凌晨,走廊尽头的身影,那句近乎低喃的解释,“不是系统,是医生救了你的儿子。”

原来那不是为AI辩护的说辞,也不是某场技术宣讲会上的策略话术,那是他,真正的顾云来。

他那点用技术拯救生命的理想主义,藏在这些没人注意的细节里,藏在每一帧心电波形后面,藏在那件褶皱的T恤下,藏在这个连咖啡口味都记得的人心里。

许天星没有走近,他只是站着,默默看了几秒钟,然后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咖啡,咖啡的冰已经开始化了,但香草的甜香仍在,醇厚而温柔。

他忽然觉得,也许他们之间的冰,也开始悄悄地,融化了。

也许,有些事,他真的看得太早了,或者,更准确地说,看得太片面了。

骄傲让他不愿承认,固执让他不肯回头,但也许,那个他一直视为对立面的人,其实与他本质上是相似的。

他们都在与死神赛跑,只是选了不同的跑道。

一个穿着白大褂,在手术台上用双手抢时间,一个披着算法模型,在黑暗里用技术争光,他们从未真的站在对立面,只是站在了不同的光下。

这一刻,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他心中悄然松动,冰层下暗流缓缓浮动,没有声响,却在缓慢而坚定,撼动着他以为牢不可破的东西。

这种感觉说不上来,有些陌生,却又说不清为何觉得熟悉,像是多年来绷紧的弦,终于松了半分,空气里第一次多出一点空间可以呼吸。

许天星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背影,那个此刻安静得近乎孤独的人,他没有打扰,没有出声。只是轻轻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

但在转角的瞬间,他几乎想回头,只差一点点,他就会回头,可最终,他还是没有。

走廊尽头的光影将他慢慢吞没,只留下手中渐凉的香草拿铁,和空气中那缕未散的温柔余香。

就在那一刻,有什么无形的东西,悄然改变了方向,或许是命运的齿轮轻轻偏了一毫米,又或许,只是他心里的冰,第一次,有了化开的痕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