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既无欢喜 > 第13章 识局

既无欢喜 第13章 识局

作者:南雁寻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3 01:46:44 来源:文学城

“公子,太后有请。”一早便有宫侍传话。

自上次一番折腾,舒望璋似是又冷落了他,隔许久也不见他来一次,但频频以各种借口送来不少东西,有补品也有器物,甚至还有的是宫外的一些珍奇玩意,纪承毓都让人收着,一次也没看过。过了些日子,舒望璋突然发话允离殿走动,只是需得带着帷帽,免得叫人看出什么。纪承毓虽然疑惑,但他也并不会多问什么,只默默答应了。

纪承毓点了点头,一旁服侍的奴婢为他更衣梳洗,找出帷帽将容貌遮掩,随后出了宫门向寿安宫而去。一路上有人替他抱着琴,他走在前面低眉垂首,姿态唯喏像极了受惊的兔子,只敢怯怯地将自己缩成一团,躲避着世上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

寿安宫其实离得并不太远,按理说不需太久便能到,但前提是此人需得身康体健,再不济也要乘个辇舆,但那是宫中贵人才有的东西,如今皇帝并无三宫六院,有权使用的便只有太后皇后。“无欢公子”这般身份只能步行前去,再加上纪承毓如今身子虚弱,以至于这段路程硬生生走了许久才远远看见个宫殿的轮廓,而此时的纪承毓已然有些体力不支,脸色苍白,额上沁出些冷汗。

但他并不能停下,相反还要咬着牙加快脚步,否则让贵人等着便是他的罪过,恼一恼以他现在的地位丢了命都无人追究。

一路上还有人向这边指指点点,他们虽然看不见这人容貌,但冲着架势及传闻也能知晓这便是那个神秘的“无欢公子”,但前车之鉴令他们不敢多言,只能忍不住偷瞄着。纪承毓只作不见,伸手又挡了挡帽纱,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终于硬撑着到了寿安宫外,宫人入内通禀,纪承毓默默垂首等候,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方有人出来传他们进去。

纪承毓调匀了呼吸走入殿内,双膝跪倒俯首磕头,礼数完备尽显恭谨。他不能言语,一旁边有人代为开口:“奴无欢,参见太后娘娘,贵太妃娘娘。”

贵太妃?纪承毓听着这个陌生的称呼心下疑惑,终于在记忆深处寻得一点印象——先皇淑妃、四皇子生母白氏,新帝登基封赏之时封其为贵太妃,居于寿安宫侧殿与太后相伴。白氏出身南疆王族,庆和八年嫁入昌朝和亲,其后得一子便是四皇子舒望辰。其人温婉娴静,鲜与人争,故而在这宫里的日子也算是平顺。

他止住思绪,此时太后齐氏开口道:“起吧。”

“谢太后。”宫侍陆陆续续站起,纪承毓慢了半拍急忙跟随,突然眼前一黑身子一晃,险些没再栽下去。幸而旁边正好有人,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才不致在贵人面前失了礼。

贵太妃发现了这一点,轻声问道:“这可就是那乐师?怎得这般虚弱,快叫人看座,也去了那帷帽透透气。”

纪承毓执礼再拜以示谢恩,从旁有人解释:“乐师身有旧疾不能言语,请太后、贵太妃恕罪。”

太后点头,贵太妃自也是不会多想。

落了座,纪承毓犹豫片刻,还是缓缓解下帷帽,双手交叠放于腿上,敛眸垂首,盯着地面发呆。旁边有人几度欲要阻拦,却看见贵太妃笑盈盈盯着这边,只是那眸子看得直叫人心中没来由地发毛,便知其意思不敢再拦。

“早先便听闻这宫里添了个乐师,且抬头叫哀家看看。”太后说道。

纪承毓闻言,扬起脸。目光却没敢上扬。

太后和贵太妃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但她二人似乎都不怎惊奇,面色平静,似是还有些感慨的意味。两个人不着痕迹地交换了个眼神,随后贵太妃道:“当真是个美人胚子,只怕是京里面再找不出第二个的好容貌。”她们谁也不曾提及那个名动天下的纪大将军,像是完全不知这其中的关窍似的,只谈论着如今的无欢公子是如何的名声在外。

太后身边随侍的宫女里,有个年岁不过十五六的小姑娘瞧着霎是讨喜,平日里也最得太后疼爱,任她不必遵守宫规只当是亲生女儿般地宠着。此时她像是想插话,又碍着外人在场不好随意坏了规矩,只转着眸子欲言又止。

贵太妃此时转过脸,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温和一笑:“小榴儿可是想到了什么,且说出来,就当做是消遣,谁也不会怪罪你。”她与太后相伴在这寿安宫中,自然也是疼着这小宫女的。

小榴儿便是那个宫婢,名唤榴玉,亲呢些唤她便是如此,足见得其受宠。得了准允,她开口:“太后娘娘和贵太妃娘娘居于宫中少有走动,有所不知,这外面有人编了两句口令,便说的就是乐师呢。”

“哦?”太后笑着指了指榴玉,“当真是小孩子脾性,一看便是又偷着犯懒跑去打听闲话儿了。且说说是什么?”

榴玉有点羞赧地缩了缩,而后清清嗓:“都是民间编的杂话儿,上不得台面。‘无欢殿前痴妄面,终是不得窥真颜’,公子平日鲜少见人,偶尔出宫也是带着帷帽遮掩,这次我们是沾了太后和贵太妃的光,才能见着乐师的真容呢。”

纪承毓突然想起在场的尚还有太后身边的宫侍,下意识地便要低头遮掩,但事已至此他再想起已是无用,只能继续保持着姿势。但他还是悄悄抬眼扫了一圈,却发现那些奴婢也都是面色如常,只有榴玉表现出了好奇,却明显也是没见过当年的侯爷的。

他心下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无从询问,只将这疑惑暂且压下。

这时太后笑了几声:“哀家倒觉得有意思的很,这么说哀家和宁儿也算是有福,能瞧见这天下人都好奇的样貌呢。”

纪承毓闻言,慌忙离座跪倒伏地叩首,瞧着颇为惶恐。贵人这么言语要是叫外面听见了,自己的身份怕是要受罪责。

太后面色如常,像是完全没见到他的举措似的,也不叫起,继续和贵太妃聊着天。幸而方才一段时间的休息已让纪承毓恢复了不少体力,否则再这么跪上一段时间,非得出事不可。

似乎无欢公子的事情已经不值得贵人们再如何挂心,叫他来也只是想见见人样子而已,太后已然换了别的话题,彻底将他晾在了这里。然而他也不能对此做出任何的违抗,只能一动不动跪在下面等着贵人忆起,然后随便将他打发了。

额上渐渐又见了汗意,随他而来的宫侍几次想上前却又不敢,然而坐上的两位却丝毫不见反应。

纪承毓突然动了。他仰起头,直了身子,而后在众人震惊的视线中慢慢站了起来。不过他也并没有再直接坐回去,而是躬身平揖执礼,姿态不卑不亢,稳稳立在那里,只细微处看出他略有颤抖——终究是太过虚弱,经历前面一番折腾,现在他还能如此已经是全靠意志强撑着。

见状,太后终于转过脸,举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贵太妃摇摇手中的团扇,微风撩动些许发丝。她二人神情中丝毫不见着恼,相反还有些掩饰在平静表象下的欣慰。

“你们都出去吧,无欢乐师留下。”太后放下茶盏,对宫侍吩咐道。

“太后娘娘恕罪,陛下叫奴婢们不得离开无欢公子……”一直名为随侍、实为监视纪承毓的人中有宫女急忙道。

贵太妃不等她说完,便打断道:“太后娘娘是陛下母后,陛下那边娘娘自会派人去说,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

“可是……”那宫女还欲再说,太后发了话:“你可是觉得,哀家的懿旨已经无用了不成?”

“奴婢不敢!太后娘娘的旨意奴婢自当遵从!”宫女急忙跪倒谢罪。

太后哼了一声,道:“还不退下。”

“喏。”殿里人再也不敢多言,纷纷退了出去,最后两个小太监将殿门关好,如今便只剩下纪承毓和太后、贵太妃。至于那些被太后强行驱离的宫侍如何去通禀皇帝,还是后话。

殿内一时间冷了场。纪承毓不能言语,而太后与太妃则是沉默着打量他许久。

良久,太后终于开了口:“平身吧。终于是看见了点影子,也算是不枉折腾一圈。”这话没头没尾,若是叫旁人听了去只怕是会满头雾水。

但是显然,这个“旁人”并不包括在场的任何一人。

“那边有纸笔,在抽匣里,你且取出来吧。”贵太妃淡淡笑着,对纪承毓说道。

纪承毓再行礼谢过,按着太妃的意思走过去,果然发现了一套文房四宝,瞧品质皆是上乘,不愧是太后宫里的东西。他坐到桌旁,清水早已备好,他只需按部就班研磨润笔即可。

纪承毓从容不迫地准备,太后二人也就静静看着,时不时交换个眼神,虽不曾言语也已经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思。

终于一切完备,纪承毓起身拱手施礼,示意太后。

太后点点头,言道:“哀家先只问你一个问题,若是答错,接下来的话自也就无再说的必要了。”

纪承毓点头,提起笔。

太后盯着他的双眼,虽然上了年纪,常年又体弱多病,但身为后宫之主的气势也分毫不减,一双眼似能直直看破人心,所有算计在她眼中似都昭然若揭。“哀家问你,你是谁?”

纪承毓手一抖,笔尖上的墨甩下一大滴,在纸上晕开一片。

太后也不着急,贵太妃微微板正了姿势看着这边。

纪承毓其实已经料到她会问这个问题,心中有了准备,只是到了近前才发现自己仍是慌乱万分。

上次服药之事过后,饶是楚燕然也来委婉劝诫过他,他的心结却仍是日益加重。从最开始的仍存傲骨,到后来被尽皆挫碎,以至于如同寻常奴婢一般卑躬屈膝,对旁人审视的目光避之不及,到最后几乎彻底忘记了属于纪承毓的一切,在他心里只剩下一个“无欢公子”的身份,时刻都在提醒着自己不能逾矩不可犯上,却忘记他本该是翱翔于九天的雄鹰。

舒望璋不再禁锢他的行动,他却将自己彻彻底底锁在了宫闱深处,画地为牢不过如此。

所以他来寿安宫时走在宫道上会畏怯,受着折磨也不敢吭声,宁可硬撑着几欲昏厥也不敢忤逆一点上位者的心思。

然而事情出现了转变。太后的故意冷落,贵太妃的几句言语,避而不谈的纪侯爷和“无欢公子”,外加之前深宫浑噩度日如年,宁可服药自毁也不愿开口的一点骨气,种种积压在一起让他最后突然选择站了起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在方才突然暴发,但是他知道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他只感受到了无限畅快。

正和了太后那一句“终于是看见了点影子,也算是不枉折腾一圈”。

她想看见的,是当朝大将军、一品昭远侯的影子,而不是奴籍贱骨弹琴弄曲的倌儿。

“纪承毓。”

他终于提笔,也不嫌弃方才墨汁染纸,就以此为起落下三字,收势落笔时再见那三字无端多了些狂傲气概。

已经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他是纪承毓,不是乐师无欢,这些足以说明一切。

太后似乎颇为满意。“好。那便听哀家接着念叨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吧,只希望纪公子莫要嫌烦。”太后对纪承毓的称呼也就此改变。

“哀家怀上璋儿那年,先帝尚还居于东宫。起初他是极高兴的,每日都要来我宫中陪我叙叙家常。那些个莺燕不服却也无法,本宫是齐相嫡长女,又是圣上钦点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能废了本宫的只有景帝。”景帝便是当今之祖,文帝之父。

这短短一段话,太后转换了两次自称,从哀家到我,再到本宫,时间似乎亦随之而倒流。

贵太妃静静听着,摇扇的手渐渐止住。

太后接着道:“但事情逐渐有了转变,先帝来的频次不减,但越往后他越显得焦躁,有时不过看一眼便走,本宫甚至来不及下榻行礼。”

“但本宫心里清楚,哪有什么改变,不过是从头到尾都一个样子,只是期间他‘大发慈悲’送了本宫一段梦。本宫也确实沉沦过,但既知其假,清醒过来也就快得很。”

“所以本宫明知补药有问题也喝了下去,明知此举对腹中孩儿不利也不曾后悔,只是求个清闲日子,省得他们纠缠不休,怒极时再换成致命的玩意,本宫防着也太累了些。但这并不代表本宫不惜命,于是也让母家寻了方子调理,便一直维持着这个模样。”太后眸光平静,似乎全然看不出这话里话外的凶险。

“此后先帝便顺势冷落了本宫,本宫也乐得眼前干净,林氏耀武扬威全做不见,只一心一意看顾着璋儿。再往后便是景帝驾崩、先帝登基,他算是还惦念着皇家体面,也或许是有那么些许的愧疚,皇后的位置仍是本宫的,身为嫡长子的璋儿也成了太子。”

贵太妃抬眼看着太后,眼中情绪复杂不明。

这个女人经历的太多也太清醒,有的时候旁人甚至会希望她稍微糊涂一点,但又恍然发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于是最后还是只能让她维持原状。

太后似乎察觉到贵太妃的目光,转过脸轻点了点头,似是安抚,又接着说:“或许是本宫福运当真如此好,先帝例行召本宫几次便叫本宫再度有了孩子。然而这次较先前不同,周围那些人都安分的很,甚至还像是在护着本宫。”

“只可惜本宫只需略一打探,这背后的事情就遮不住——林氏像是认定了本宫此胎必是皇子,便打上了他的主意。生产那日稳婆抱着孩子急匆匆离开,本宫虽虚弱但也能阻拦,只是本宫不愿。如果这孩子被换走后,不论是他还是本宫与璋儿都能过得舒心,那或许也算不得坏事。”

这段宫闱秘辛纪承毓早先已听过一遍,然而此时再听仍旧是感觉惊心动魄——讲述人的身份变换使得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太后走至今天,看这些往事只留下感慨,毕竟她已经站在了至高处,至于那些人早已黯然退场。

其话语无怨,无恨,无喜,无悲,平淡的仿佛只是这场大戏的看客。

纪承毓静静听着,笔尖墨早已干涸,他瞥了一眼,默默将笔放下。

太后这次停顿了很久,终于再次开了口,这次话题的中心变了:“哀家这一生也就如此,到现在算是享了清福,此后便是子孙辈的事了。”

纪承毓似有所感,抬起头看向太后。

“哀家亲生的孩儿,自是最清楚,他的脾气秉性还真是在某方面像极了先帝。”

太后云淡风轻地说着,但字字都如同钢针狠狠扎在纪承毓身上,只令他左手微颤,又强忍着不教人看出端倪,表面还要装作毫不在意。

“但这或许也怪不得他,生在帝王家,若是个软性子好拿捏的,早晚都要被这吃人的地方吞个干净。他不争,他的好父皇便要他疯癫让位;他不抢,后宫的人心叵测要将他剥皮拆骨。哀家亦不会令母家出力助他,不过是因为他和他父皇实在是太像了,让哀家看着便头疼。”

太后这时也看向纪承毓,与他对视,道:“这场局中,谁都不是傻子,但总有人会成为垫脚石——下一场棋若是连丢子都没有,这局棋也未免保守得太过无趣。”

“皇帝故意与你接近,将你网入其中,再最后弃子完局,哀家不会出手干预,但皇帝的一举一动哀家心中也有一本明账。”太后改变了对舒望璋的称呼,纪承毓隐隐察觉出什么,但并没急于落笔问询,只接着听。

贵太妃忽然毫无征兆地开口,但太后似乎早有预料,只有纪承毓对此微讶。只听她道:“这后辈之间的事当真是复杂,我们这群老人都要看不懂了。明明下了狠心要杀,最后却又改成了囚;明明已经决定不闻不问,又忍不住地时时看着。”

这话说的是什么,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不过是因为,若要编造出天衣无缝的谎,首先须得骗过自己罢了。白日里见人要说一遍,夜里做梦也要叮咛自己一遍,到头来那还那么容易分得清真假。”太后接道。

纪承毓犹豫片刻,终了提笔蘸墨书写着,待到写完将之呈上令太后二人瞧得分明:“半真半假,特为尤甚。”

“纪公子说的不错。长久地陷入其中,假的也该变成真的了。”太后点头。

这时贵太妃看着纪承毓,忽地乐出了声。

纪承毓不解望去。

就见贵太妃抬手示意他走近,他依着过去,贵太妃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出手便要搭他的腕。

纪承毓忙向后一闪。虽说以贵太妃的年岁已是可以做他母亲了,他也不习惯与陌生女子有接触。

贵太妃笑得更开心了,道:“无妨,若是纪公子觉着别扭,便隔层衣料也好。我不过是想替你诊一诊,顺便看看自己这些年医术可有荒废。”

纪承毓这才点头,搬过椅子坐到近前,将手放在桌上。贵太妃探手搭脉,过了许久轻轻一笑,只是这笑声怎么听怎么戏谑。

不待纪承毓作何反应,太后先问:“如何?”

贵太妃收回手,眼神中竟露出几分怀念:“倒是好久不见这东西了,看来辰儿当真是长了本事,竟能弄到这东西还瞒了我许久。”

说着她看向纪承毓:“你应知道,我来自南域瑶国,如今辰儿驻守的也正是两国交界之处。”

纪承毓忽然想起先前楚燕然对他说的话,微微瞪圆了眼。

“看起来你知道些什么,但我记得你不通医理,那便是有哪位出手相助了。只可惜她发现的太晚,不然也不至于令你走到今天的地步。”贵太妃能在后宫走到今天,察言观色不过是小菜一碟,结合纪承毓的表现就能猜个大概。

而后她接着说:“但是这人或许并不知道这是哪种蛊,更不知该如何解,只是用了些手段令其不再发展。但她不知,我知——没有人可以质疑南疆瑶国二公主的能为。”

纪承毓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但是这只是一时犹疑,随后他便目光探询看向贵太妃,神情坚定。他如今早就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无非就只剩下一条命在,若是赌赢了或还有重见天日之机,赌输了也不过是就此长眠,虽心有不甘但也算是解脱。

贵太妃拾起扇子摇了摇。“偃蛊。母蛊控子,如偃师行傀儡戏,中蛊者若能始终守得清明还好,一旦有了丝毫情愫,便会愈演愈烈,最终母蛊便可以此为托将人牢牢控在手心。运气好的,蛊主人心软到后来也就给解了;运气差点,这蛊在体内留上几年,到后来整个人都得教它磨了心志抑郁而终。”

纪承毓带来的那架琴琴弦突然崩裂一根,“铮——”一声长鸣在殿中显得格外突兀。

纸笔尚还在那边桌上,纪承毓此时没了可以传达意思的工具,也并不打算为之作何评判。

早有预料的事,如今只不过是被挑明了。

到头来,那些过往是假的,就连这情都是半真半假。

他只觉得想笑,于是他也真的这么做了,尽管这笑声比鬼哭还刺耳,断断续续混杂着气音——彻底毁了的嗓子能发出声音已是万幸。

“不过,”贵太妃再次开了口,强行打断了纪承毓的笑声,也成功地在他陷入癫狂的前一刻将人唤醒。“这蛊还有个名字,唤为‘守心’。”

纪承毓漠然抬眼望去。

就听贵太妃道:“这蛊听着好,也总得有点风险在,才对得起它的价值。”

“蛊主人要是没守住心,贸贸然动了真情,那么谁先疯还不一定呢。”

贵太妃的声音逐渐放低放轻,宛如勾人的鬼魅在纪承毓耳边呓语:“说着凶险,要解于我也不过是几天的事。”

“现在选择在你。解,还是不解?”

第二根琴弦应声而断。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建议看之前先回顾前文否则会忘(bushi)

我并不想把纪崽塑造成恋爱脑,再说纪崽征战沙场统帅千军,也不可能是个见到谁就疯狂降智的主,所以这些违和都是有原因的。

至于接下来要干什么,其实已经有暗示了对吧,再结合前情……

猜猜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识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