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既无欢喜 > 第1章 暗流

既无欢喜 第1章 暗流

作者:南雁寻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3 01:46:44 来源:文学城

“听说没?城西那来了个画师,画的东西那叫一个妙!”

“就你这消息还出来说呢?一点都没讲到点子上!”

“那你说说,怎么才算是‘点子’上的?”

“这你们可真是浅薄了,只看画像不见画意啊!这画师只画人,不画物,你们可知为何?”

“诶呦你就别卖关子了,可真是要急死个人!”

“好好好,我说我说。”

这画师的画哟,是有灵性的。只要你描述出个人样子,经这画师的手画出来,再拿上这画,就定能找到这画中人。

…………

“不过是众人谣传罢了。以讹传讹,当不得真。”

最后一笔落下,传说中那个神乎其神的画师将笔搁在一边,把册子递给对面的人,其上墨迹尚未干透,在光下仍隐隐泛着亮。

“但先生所言怕也不全实。”那顾客扫了眼纸上的字迹,将册子放下,又继续道,一双眼直直盯着画师,像是要将这容貌烙印在脑中似的。“非是寻不得人,只是这人有要求罢。”

画师无奈一笑,点点头,将方才那册子取回,翻了新的一页,提笔蘸墨继续书写。

这字迹隽秀清逸,又隐隐有一种锋锐气势,仿佛雅士行于江湖之上,闲时自如潇洒,迫时亦可收扇执剑,锋芒挑山河。

这边正写着,那顾客终于忍不住,也不等上个问题的答复了,轻轻开了口,带着一丝莫名的怯惧,声线微哑:“先生的嗓子……可是有疾?”

短短几字,却似是耗尽了他全部的气力,以至于尾字几乎要教人听不清楚。

画师笔一顿,手稍往下动了动,在纸上空出一行,换了一处写道:“早年轻狂,伤了。”

而后,只象征性的让那客人看了眼字,又将册子收回,继续写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仿佛刚刚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毫无意义。

“轻、狂。”客人微微失神,呢喃了一句,不再作声。

室内一时安静了下来。不过并不长——画师写完了,将册子递给那客人,纸张掀起时发出些许的响声。

“所求之人,须是祈画者之至亲至爱,亦或至仇至恨。”纸上如是写道。

客人盯着纸上的内容,嘴里轻声念着,抓着册子的手不觉加大了力度,皱痕侵染上原本平整的纸面,指腹上的薄汗沁进书页。

“至亲至爱,至仇至恨?那我和他算得上什么……”

终究是画师轻敲了敲桌面才使客人缓过神来,赶忙放下册子,又使抚了抚皲起的页面试图将其压平,发觉实在无法才将书册递还给画师。

他神情看上去极为不自在,甚至有些狼狈,“抱歉,污了先生的东西,是我失态了。”

画师摇了摇头,报之一笑,示意他没关系,而后将册子取回,写下几字,“贵人可要祈一幅画?”

客人几乎脱口便是一个“不”字,像是极为畏惧什么。

但只刚要开口,他又生生顿住,而后闭上了眼,过一会儿似是鼓足了勇气,艰难开口道:“好……麻烦先生了。”

画师并未注意到客人的异常,又或者说他并不在意——来这里祈画的人,谁身上没有故事呢?他点点头,又翻了新的一页,将册子和笔墨一并推至客人面前,示意他写下所求之人的容貌装束。

客人习惯性地伸出右手,但犹豫了一下,又缩回右手,换成左手执笔。似乎是因为太久不曾用左手写字,取笔蘸墨时的手法略显生疏,但绝非是刚学不久,必是先前认真习练过多年,却因为什么缘故放弃了。

他对着纸张沉默了很久,似乎是在脑中描摹所求之人的音容相貌,一遍一遍反复勾勒,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个合适的形容。

直到笔尖上的墨渐渐坠成一点珠圆,“啪”地一声轻轻滴落在纸上,客人叹了口气,放下笔,将染了墨的册子与笔墨一并还了回去。

他抬起头看着画师,双眸中隐隐泛着红,仿佛像是强压抑着什么,声音微颤:“可否麻烦先生,随意画上一幅。我不求通灵,只求一画作珍藏。”

画师脸上闪过一抹讶然,他在册子上写道,“为何?我所画者,若无通灵之用,则绝不能与值得珍藏之大作相提并论。贵人之气度断不是寻常人堪比,想来得一幅好画也并非难事,何至于来敝舍?若是贵人不愿祈画寻人,自去便是,我不画寻常人物。”

这次写字画师似乎有些莫名的烦躁,也或许是太过惊诧,字迹略显潦草,但写的速度快了不少。

“不,我只想要先生画一幅。”客人此时却不像方才那般神态了,反倒多了种尘埃落定的坦然,像是心中的执念终于打开了一个宣泄口,因而也不至于太过痛苦。

他直勾勾看着画师,“先生只管画,说不准有奇事。”

画师刚欲拒绝,客人站了起来,背过身不再看画师,一字一顿缓缓念道,“‘银枪烈火定黄沙,玉笔泼墨览天下。’先生可敢,画这一人?”

画师的手猛地一抖,又一滴浓墨溅落纸上,与先前客人不慎洒下的那一点遥相应和。他脸上本温和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眼睑微垂,眸中暗潮汹涌。

客人没有再多说什么,似也不再强求什么,迈步向外走去,身上玉佩和随身携带的佩剑相撞,叮当作响。

画师也不起身,就坐在那里,默默低着头。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他方起身走到屋外,看了看天色,云雾渐浓,应是快要下雨了。

他来到院门口,这里放着一盆绿植,叶片舒展,青翠欲滴,一小丛长势喜人,煞是好看。

画师将它捧起带回屋中,又捧起一盆兰花走到院门,放在原来放着绿植的那个位置。

刚要离开时,他脚步一顿,但并没太长时间,随后关上院门,转身回到屋中,木门合拢,落锁不出。

…………

“你可知什么时候能寻这画师祈画?你且看那蘭院门外,若是其他别的什么花草,那就是你运气好,正赶上机会;可若是盆兰花,不论是什么品种,你便只能打道回府。”

“这有什么讲究?”

“那可不!兰花,就说明这画师已经定下了祈画者,此后一月不再见人;亦或是画师有旁的事要做——这种情况可就不巧了,谁也不知这画师何时才会再开放蘭院。或许一两天,或许几月几载,又或者……以后都不开了呢?”

…………

大雨滂沱。门外兰花萎蔫——本就是盆将死的。

远处一道人影缓缓离去,伞抓在手里,却没撑开。

蘭院的门也没打开。

——————————

若是说起当今最有能为的青年才俊,非镇国大将军纪封之长子纪承毓莫属。

纪家大公子自幼习武读书,十四随父从军,十五战功卓著,十六率兵破城,十七银枪镇敌,武能定邦安国开疆拓土,文能指点江山博古论今。

圣上听闻,龙颜大悦,御前钦点赏金千两,特封定远将军,只待冠礼过后便可另开纪小将军府。风光无两,前程似锦。

庆和二十五年夏,纪将军旧伤复发不得不卸甲,圣上念及纪将军多年征战忠心为国,加封其为镇国公,纪承毓为镇国公世子,又拜镇西大将军,代其父统帅军马守卫西北边疆。

本有人以为纪承毓尚还年轻,当时不过方才及冠,怎能官升一品掌西北神威军,况青年人总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说好听是如此,说不好听便是鲁莽,若是冲动之下损兵折将,再追责岂不是也悔之晚矣。

可很快这些人就闭了嘴。

同年暮秋初冬,西戎过冬衣食不足,再次打上了大昌的主意,再加上听说神威军统帅换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便愈加猖狂,几番商议过后便发兵突袭大昌边疆。

纪承毓彼时尚在京城,听闻边疆战事突起,连夜进宫面见圣上请征塞外。圣上龙颜大悦,深感镇国公后继有人,当即拟旨命镇西大将军纪承毓掌虎符,即刻起身赶赴止云关。

三天后,就在胥城守将面对来犯敌军再次决定固守城内时,一袭红衣银甲的纪承毓恍若天神一般策马赶到,手中一柄破军枪立于城墙之上,于阳光之下熠熠生辉。

不需要多余的言语,仿佛只要他纪承毓站在这里,神威军便有了破敌的无限底气。

他身后没有千军万马,只有纪家亲卫八人,先援军一步抵达胥城。没有人知道这一路上他跑死了几匹好马,又是如何日夜兼程风餐露宿而来。

敌军并没料到昌朝大将会如此之快地赶来,原本料定胥城守将不敢出兵,因而此次派来的也并不是主力,主要只为骚扰而来。当胥城城门突然开启,打头阵那一杆银枪扫来之时,西戎将领只来得及看清那一抹亮光过后自己颈部喷涌而出的鲜血,便再没有了声息。

此一战,昌军大捷,敌军被俘千余人,只有一小部分残兵败将逃回大营。

其后一月,纪承毓以雷霆之势率军击退敌军,十万军马硬生生逼的西戎狼狈溃逃,最后戎狄首领不得不派使官前来议和。边关捷报频传,京城皇宫内圣上大喜,连遣官员携重赏赴神威军,一道明黄圣旨皆是称赞纪家大公子乃天降武曲。

待到谈判之时,昌朝派御史陈正康前来与西戎使节交涉。陈正康年不满三十然青年有为,于金殿上舌战百官亦不畏惧,此时与西戎谈判自是不在话下。

可谁料,戎狄使节临了猛然发难,混迹人群中乔装打扮的死士突然窜出,直奔陈正康和一旁端坐的纪承毓而来,显然一早便是做好了此番同归于尽的准备。

千钧一发之际,纪承毓从座上猛地站起旋身躲开,抽出身侧长剑,寒光闪过,离得最近的那个死士当场毙命。剑随身转,纪承毓一剑挑开刺客射向陈正康的短匕,随即窜身上前又夺了那人性命。

其余尚未来得及近身的人,被下首众将领擒获,纪承毓缓缓走向那些人,剑尖在地上划出一道血线。

那些俘虏被强压着跪在地上,眼中尽是不甘与怨毒,恨恨盯着纪承毓似是要在他身上戳出几个窟窿来——终究是妄想,只能看着纪承毓宛如嗜血阎罗一般走来。

为首的西戎使节死咬着牙关,下决心宁可舍了命也不能吐露一丝一毫的东西,大可以将不满谈判意图报复的罪名全揽到他一人身上,撇清与西戎王室的关系,如此下来,料想昌朝虽然有怨却也不能名正言顺地发兵征讨西戎,自己的家人因为自己的牺牲在西戎也能受王室照拂。

然而他终究是想错了。纪承毓走到近前,根本没打算拷问,直接一剑砍下了使节的头颅,随即扫了一眼被事态懵住的其他俘虏,示意周围将领,淡淡吐出两字:

“杀了。”

手起刀落,几颗脑袋尽数落地,鲜血将帐中长毯染成猩红色。纪承毓命士兵将这些头颅用油布包好放入锦盒,并上一封书信送还西戎。

西戎王颤着手打开信,纸上字迹一笔一画尽是锋芒,恍若沙场交锋之刀剑,字字怒斥戎狄不遵信用不守两国邦交之原则,若无交代,神威军铁骑必将踏平西戎国都。

虽说西戎有胆量使大军突袭止云关,却也是在认为止云关守将是软柿子好捏的情况下。此番见到纪承毓如此威势,西戎掠夺不成,反被昌军逼至西戎国境边界退无可退,想要拼死一搏又最终落空,西戎王哪还敢继续做小动作,连忙又派遣了一队使节。

重新谈判过后,约定二十年不得再犯昌朝,昌帝仁慈,念及西戎百姓严冬难捱,故不要求西戎一次赔付许多,只十年内每年进奉以作赔罪。

纪承毓此役大捷,班师回朝之时边关百姓夹道相送,万民讴歌。与战报一同传回京师的,还有那一篇《讨西戎檄》,洋洋洒洒二百七十八字尽显大将之威风并大国之气概,一时间不论士族寒门人人传颂。

御案前,圣上抚掌大笑,御笔亲题赠镇国公世子、镇西大将军纪承毓一十四字——

银枪烈火定黄沙,玉笔泼墨览天下。

BE,BE,BE,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希望会有小可爱喜欢我的文呐~

注:文内涉及的一切官职、地名全部架空,品阶和职务内容也可能不对,千万别较真QA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暗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