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祭如在 > 第44章 同类

祭如在 第44章 同类

作者:鹤同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9 00:05:00 来源:文学城

第四十四章同类

良久的静默之后,符言遂突然低声笑了一下,“臣早该知晓,夫人的心意。”

他着重念了“夫人”二字。

乐真自然听得明白他的意思,道:“太多人中途易辙,不怪符大人。”

“尚书院目前,所有的全部消息,也只有那一封血书。”符言遂有些歉然,“且那血书至今还不知是何人送来。”

乐真道:“是她所写,便已足够。”

符言遂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眼乐真,面纱固然覆盖了她的大半张脸,但是她也从不靠面纱来遮掩情绪。

她在人前一直是一副没什么情绪的样子。

再温柔的句子,再长情的话,从她口中说出,都像是带着来自数九寒冬的冰冷气息。

听不出是对情人所说,还是对仇人所说。

“其实一直有一事想要请教符大人。”乐真少有不确定的事情,与其说是不确定,倒不如说是希望得到支持。

符言遂拱手道:“夫人不必客气,但说无妨。”

乐真问道:“记述这些,是必须的吗?”

符言遂想了想,觉得她询问地应该是记述那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事情,毕竟追查真相似乎并不在史官的责任范围内。在大多数人心中,史官能如“实”记录便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至于这个“实”有几分真,几分假,那是另一回事。甚至于许多史官而言,若是记“实”需要付出一定代价,那反倒不如隐约其辞。

但他并不赞同,如果知道,便该照实写下来。

于是他答:“若知,则记。”

乐真追问道:“若不知呢?”

符言遂也确实有过这个疑惑,很多时候,他再用心,也多只能看清浮于表面的事件,并不能完全探知深埋其下、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照理说,这些复杂的关系也该被记述。可若是每件都要去查,费功夫倒是没什么,主要是有些不切实际。

谁都没有那个功夫去查清每一件事。

而且,到底查清没查清,如何判断,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我会去查。”但是若是他遇到了,他想,自己还是会去查清楚。比如这次,如果是他探知军中有蝇营狗苟之事,他也会坚持记下,且九死不改。

“哪怕最后留下来的只有真相?”乐真的语气很平静,比她的眼神更没有起伏。

这几乎不能算是一个问句。

像是祭词,在奠以身殉道的那些人。

“应该说,哪怕最后真相都留不下来。”符言遂轻叹了一声,略有些自嘲地道:“虽然很笨拙,很愚钝,看起来也很无用,但这才是史官应该做的。”

“虽然很笨拙,很愚钝,看起来也很无用。”乐真看了一眼身前立着的神像,“这话总像是形容祭司的。”

符言遂知道,京城水灾迟迟无解,祭司们每日祭神毫无用处,遭逢了许多非议。而且,不知是何人乱传消息,城中甚至有人在责备尚书院。

说什么史官若是不执意记这一笔,兴许不会上达“天听”,祖宗便也不会降下洪涝以为祸端。

他想乐真必然也是听到了,不然不会问这些。

他道:“可能是形容一类人。”

乐真听后,心中突然得了莫大的安慰。

如是说,她和祝雩,就是同一类人。

是很相似的。

人人皆知,若问心无愧,则无需顾及他人目光。可是真正做起来,确实相当艰难的。大多时候,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的。不说品行,也不说能力,单就是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去努力做成的那些事情。

祝雩决意写下真相之事,尚书院从未给过嘉奖,朝廷也从未有过表彰,乐真虽然从未申诉,也从未对人抱怨,但是心中其实有些闷闷的。

她自己虽对声名无所求,却觉得祝雩该拥有。在城中竟然反倒开始责怪起祝雩来的时候,她甚至希望雨再下得大些。

可是,若她这样想,祝雩该会不开心。

而今,符言遂说他若遇到该记之事,必然记;遇到该查之事,当去查。

她心中的沉闷顿时一扫而光。

有时,一人的认可,能压过千万人的非议。

“多谢。”她必须得郑重地道一声谢。

符言遂知她在谢什么,故而没有避开她的礼,过后,也郑重地拱手回了一礼。

是为致歉。

他道:“其实臣也没做什么,甚至从未能够劝夫人答应先去安全的地方。”

“符大人一再劝我回西峰国。可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苦衷?”乐真见他神情惆怅,担心尚书院给他施压。

符言遂其实并无苦衷,他大哥也没有说要他务必做成此事。只是他觉得,若这是祖灵在上对东壑国的惩罚,那该为此付出代价的人,不是祝雩,更不是乐真。

“夫人到底是西峰国的定国长乐公主,京中水患暂时难息,西峰国那边又已经……”

乐真难得出言打断人,道:“若是我能平息水患呢?”

符言遂一愣,“夫人说什么?”

乐真不语,只是看着他。

见他良久不作答后,又道:“我只问,若我能做到,东壑国还会劝我回去吗?”

符言遂发现,她问的并不是自己还会不会劝,问的乃是东壑国。他突然有些懵,好半响才理清楚思绪,道:“京城水灾乃是内涝,且东壑国没有白微郡,无法疏解积水。固然现在已经在加紧引渠排水,但是周边郡县的田地恐还是会受到影响,如何安抚还是个大问题。”

他说了这么多,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朝中觉得甚是棘手,没有万全之策。

乐真道:“符大人只需回答,是劝,还是不劝?”

符言遂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答道:“若当真如此,臣还是会继续劝夫人。”

是,他还是觉得不值当。

于公,他该爱民。

可是于私,愚民可恶。知晓天象、堪称灵通的大司农正是因为民间谣言才被问斩,不然本可以做出预警,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

至于他自己,则是更加可憎的。大司农出事时,他尚且年幼,人微言轻,说不上话,倒也罢了。但这次去南境,本该是他去,祝雩是主动替他的。

所以他不希望乐真再牺牲什么。

民无可救,他亦难辞其咎,自然也不走。

他们,一起承受这灾殃。

但是乐真不必。

乐真悠悠地道:“可是和亲公主本就是为了‘和’而来,我若能平水患,两国之间,自然会更好。”

符言遂开始扯谎:“并非为此。而是因为,这本是东壑国的事。”

乐真道:“东壑国也祭奠过白微郡守。”

“可是夫人不是白微郡守。”符言遂忍不住道:“而且,这里头也还有今上纵容姑息惹出来的祸端。”

是的,他刚刚漏算了皇帝——君无可恕。

乐真道:“大人不该如此说。”

符言遂道:“未能在朝堂上直言,已然有愧。若是对夫人都不能说一句实话,我实在……”

“大人的真心,实在是弥足珍贵。”为了真心的人,乐真愿意做不值当的事情。

更何况,这是祝府护着的人所居之处,是祝雩护着的道所行之地。

她斩钉截铁道:“不必再劝。”

“巫者,事鬼神,禳解以治病求福音也。”

祭司和巫,如在黑白两端。乐真之前很少学习有关巫术之事,且巫术不同于神祠中事,有专门的书记载,可以照着学习。所以她在此番下定决心后,再次去了酆都,并在那酒肆中探听了些消息。

有一位知情的鬼,名叫长鬿。他也是那酒肆的主人。

长鬿告诉她:巫的传承相当隐秘,请鬼驱鬼的术法,比起祭司所学的仪式仪轨,更为艰难。若没有好的师父领进门,是不可能自学成才的。且巫极为重视血统,祭司是以灵伺神,而巫则是以魂饲鬼。

强大纯正的血,方能养出足以驱策万鬼的魂。

这其实算是一无所得。

因为乐真自觉她的血统,绝不是巫的血统。故而巫所用的方式,她也用不了。

可是她却也不是白跑一趟,若是驱策破坏秩序之鬼,需要巫以血与魂为祭。那召唤能够守护秩序之神,或许也是需要祭司献上比牺牲更为甘美的贡品。

请神恩赐福祉之事,她主理过许多,那时候的贡品已近乎是举国之所能。请神破除灾殃之事,需要在那些贡品之上继续加码的话……

便只有人祭了。

于是她托长鬿辗转找来相关的书籍,仔细研究了一番有关的仪轨。

三日后,她出发前往东壑国边境处的弱水。

弱水之神,是自然化生的神祇,拥有最强大的司水之能。她若是愿意出手相助,必能解此患难。

这次前往鬼界,她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如何驾驭鬼力。她没带任何人随行,也没备车马,孑然一身,借长风之力,飘行了七日后,来到弱水河畔。

乐真理了理身上的祭司礼服,虔诚地在河畔行了一个大礼。

她的血液在水中扩散,她的声音亦随风远行。

“弱水之神在上,祭司乐真有求。”

鬿q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同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