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既见青禾 > 第6章 第6章

既见青禾 第6章 第6章

作者:炩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6:33:40 来源:文学城

宁禾不退反进,身子一偏,反手扣住这人握刀的脉门,四两拨千斤一带,一招“流云拂月”借势旋身。

黄衫翩然荡起,恍若风中转荷,已轻飘飘转至来人身后。

这人变招也很快,翻腕挣脱,刀锋回扫。

但显然宁禾更快一筹,后仰躲过,在他扭身挥刀之际,一脚蹬在他后背。

她内力深厚,这一脚下去,青衣人控制不住身形,踉跄前冲数步,手中刀势尽散。

不待他回气,宁禾第二腿又至,重重踏在他后心。青衣人撞倒了晾衣服的竹竿,扑倒在地。

宁禾提气飞身,踏住在他脊背,力道一沉,青衣人身下尘土飞扬,彻底动弹不得。

他怎么都没预料到,这看似俏丽灵动的女郎,竟有这么一身惊人武功,仅仅三招就把他踩在脚下。

堂堂太子暗卫,居然被个江湖人打败了,奇耻大辱!

宁禾的剑尖抵在他后心,眼看就要扎下去。

“宁娘子且慢!”

段沉玉从屋里快步走出,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穿青色劲装的护卫。

“他是我护卫,无意冲撞娘子,还请你剑下留情。”

宁禾脚下力道没松,冷道:“你护卫?为何不分青红皂白动手?”

段沉玉走到她跟前,玉面薄红,歉声道:“我让断岳在门边守着,哪知他性子莽撞,突然破门而出。”

说着他拱手作揖,“实在对不住,玉替他给娘子赔不是了。”

宁禾这才松了脚,收剑打量着沈玉。

断岳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一张娃娃脸涨得通红。

段沉玉神情温和,扫了眼断岳,“给宁娘子道歉。”

断岳头皮一凉,赶紧走到宁禾面前,抱拳鞠躬,诚恳道:“是断某的错,察觉到有人翻墙而入,以为是贼……”

宁禾:“……”

她自己家,怎么就不能翻墙了?明明他们才是不速之客。

段沉玉轻飘飘一眼,断岳抖了三抖,腰又往下弯了点,大声道:“是在下鲁莽,望宁娘子海涵!”

宁禾懒得理这种莽夫,摆了摆手。

她扫了几眼三个护卫,很快摸清了他们的路数和底子。

功夫上乘,也就只是上乘而已,甚至比不得鬼阁那老狗金玉刀。

她看着沈玉,“你故意让他试我。”

她不是个能忍的性子,在可控范围内,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沈玉让断岳试探她的武功深浅。

旁边扶晾衣杆的断岳浑身一僵,竖起耳朵听。

段沉玉收了笑,定定看她一眼,两颗如水眼珠映着浓烈的霞光。

“是。”

“倘若我不敌他,你待如何?”

“付清银钱,离开吴郡。”

段沉玉君子六艺皆属上乘,骑射算大晋士族里一等一的,只是到底比不得江湖高手。

他只知道宁禾厉害,却不知她到底多厉害。

若她真敌不过断岳,那便祭了他的刀。

身处乱世,死了也是她的命。

段沉玉少有美名,才华横溢,待人接物温和有礼。

身为储君,他引臣子为知己,从谏如流;身为兄长,关怀皇弟皇妹衣食住行;身为儿子,也曾多次衣不解带,照料卧病在床的母后。

他是众人口中的“温君”、“贤君”。

可只有他自己知晓,他从不因情而动,行为处事只为攘权夺利。

少年白衣如雪,眉眼平和,坦然回望着她。

宁禾心头的怀疑散去,她没兴趣继续问,哦了一声,伸手摊开:“酬劳。”

段沉玉微微侧头,身后方脸阔面,神色冷肃的护卫拿来个木匣子,放在小臂上打开。

十二枚银锭,六百两。

比之前说好的酬劳要多五百两。

宁禾没接,皱眉道:“无功不受禄,你什么意思?”

段沉玉眼神黯然下来,“家中叔伯已占尽家产,我欲前望秦地寻外祖相助。”

他抿唇,突然拱手作揖,鬓边碎发滑落:“玉想请宁娘子一路护送。”

宁禾不解:“你不是有护卫吗?”

段沉玉站直身子,苦笑一声:“我父亲的死有蹊跷,他们得留在大晋暗查。”

他神情真挚,态度诚恳:“宁娘子,若你能护送玉某往秦,定千两相报。”

宁禾毫不犹豫拒绝:“我不去。”

段沉玉还想说什么,宁禾已经从匣子中拿了两块银锭,转身往屋子走。

“后日黄昏前离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毫不客气的逐客令。

段沉玉不觉得恼怒,微微一笑:“既然宁娘子不愿,玉也不会强人所难。”

*

第三日清晨,宁禾下夜值回家。

薄雾朦胧,晓风微微。

宁禾推开院门,见庭中寂寂,梧桐沙沙,竹竿上晾着她的衣衫,还在往下滴水。

少年身影已不再。

她闻见一股淡淡的米香,混着莲子的微苦的气味。

脚步顿了顿,走到厨房门口,见锅里正煨着莲子粥,锅盖缝里冒着细白的热气。旁侧竹蒸笼里温着三只蟹粉灌汤包,并一碟切得极细的酱瓜。

粥和包子还温着,显然是刚离火不久。

他竟记得她最近上火,记得她随口提想去买蟹粉包吃。

宁禾心情复杂,对沈玉试探她的那点不满,彻底消散。

她甚至有点愧疚,觉得自己这两日言辞不耐,太过冷漠。

好歹是雇主,还给她洗衣做饭个把月,她态度该好点的。

宁禾叹了口气,转身往正屋走,推开门,便见木桌茶杯下压着张纸。

展开纸,上面的字迹清峻飘逸。

「今晨辞行,不及面别。粥在灶上,温而食之。此去山长水远,江湖路险,若幸雪恨,愿得再遇。沈玉顿首。」

宁禾默了一阵,把纸团一团抛进水盆,字迹很快泅湿模糊,什么都看不清了。

薄雾渐渐散了,阳光穿过窗纸。

屋外檐下燕子掠影而去,满院树叶簌簌,唯独没有沈玉清润嗓音。

*

沈玉的事,如长歌遗韵,只是宁禾漫长人生微不足道的一段。

此后的五六日,她每日寅时即起,前往富商府邸佩刀巡院,傍晚收工回家,日子安稳平静。

只是偶尔晨起时,宁禾会迷迷糊糊地对着空屋问一句“今日吃什么”,反应过来后又自嘲笑笑。

也不怪那些高门大户**,她享受了段被沈玉伺候的日子,他一走竟有些不习惯了。

可江湖人本就聚散无常,她谨记师父的话,这点念想很快便被日常琐事压了下去,照旧是每晨两个馒头一碗粥,吃完上值。

又过了七八日,富商见宁禾性子沉稳靠谱,把她调到大女儿院子做护卫,酬劳涨一两。

宁禾自然乐意,给女子做护卫,可比面跟那些张口闭口荤话的汉子做同僚好。

说起来这富商也是人物,姓赵,做丝绸生意起家,十几载就从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成了吴郡有头有脸的人物。

赵小娘子年十四,待下宽厚,宁禾平日里不过是跟着去寺里进香、去绸缎庄挑料子,日子比在外院时清闲。

这日赵家设赏花宴,请了城里好些名门闺秀。

宁禾守在水榭外,抱剑而立,目光扫过往来仆役。

水榭内笑语盈盈,她本不曾留心,直到“张家灭门”四字随着风飘进耳中。

她面色不变,凝神细听。

“阿芷,你听说没?建康不知为何对张家灭门案上了心,听说要派廷尉评陆靖来吴郡亲查呢!这位可是个厉害角色,前年建康‘胭脂楼命案’,满朝都查不出头绪,他三天就揪出了真凶,连王丞相都夸他察微知著,断案如神。”

赵小娘子轻“呀”一声:“竟派这么大的官来?看来张家案……”

宁禾皱眉,若有所思。

廷尉评是廷尉寺属官,专掌刑狱断案,相当于京里派来的“活阎罗”。

朝廷怎么突然重视起来了?桓氏近日也不曾听得有什么大变故。

宁禾很确定自己未留下痕迹,鬼阁那边也不可能冒着被全武林追杀的风险,向朝廷出卖阁内的挂名杀手。

但她隐隐有种不安感,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宁禾没动声色,决定先观察两日,看看风向再做打算。

她怕这消息是陆靖故意放出来,引蛇出洞的。

接下来两日,宁禾格外留心。

陆靖比消息里提前三日到了吴郡。

第二日清晨,宁禾刚出巷口,便瞥见个穿短打的卖货郎,在鬼巷和对面的清河巷外晃悠。

傍晚下值,她感觉到巷中几座破宅有几道气息。

显而易见是探子。

宁禾面不改色回家,一进屋脸色沉了下来。

陆靖刚到就查这一片,显然是有了些线索。

是鬼阁卖了她?

还是说她真的遗漏了什么。

到了夜里,她确定巷子的人撤走,易容后换好夜行衣,足尖点着墙檐,悄无声息地潜到了郡守府邸,猫在房顶,揭开瓦片朝下看。

暖光融融,郡守正跟小妾喝酒,污言秽语调笑。

宁禾面无表情听着,一直过了半个多时辰,才听到小妾突然骂陆靖。

“那姓陆的好生张狂,竟敢给大人甩脸子。”

郡守冷哼一声:“他有太后撑腰,自然傲慢。”

小妾道:“他真查清张家的事了?该不会是准备随便找个人顶罪,拿来当政绩吧?”

郡守眼神陡然一利,扇了小妾一耳光:“贱婢,慎言!”

小妾跪在地上哆嗦,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宁禾正正准备走,就看到郡守把小妾扶起来抱进怀里,抚摸她红肿的脸颊:“你也别怪爷动手,有些话会害死人的。”

他顿了顿,靠近小妾的耳朵,低声道:“我只知道,他的确手里有点证据,好像确定凶手在清河巷一带。”

宁禾心一沉,无声放回瓦片。

虽说没指名道姓是查到鬼巷,但她心底不安感越来越强。

吴郡待不成了,她得趁早谋划。

接下来三日,宁禾依旧照常跟着赵娘子出入,矜矜业业,半点看不出异常。

她暗地里摸清了赵家商队的动向。

每月十三日寅时,赵家会派货车往城外送丝绸。

宁禾找机会观察,发现车底有处空隙,正好藏得下一个人。

第三日夜里,宁禾将该销毁的东西丢灶膛烧干净,把一匣银子深埋在梧桐树下。

而后往包袱装了师父的牌位,三锭银子,以及易容用的东西,便趁探子换值的空档,前往赵氏外院。

寅时初天色漆黑,商队装车,欲往东阳郡去。

宁禾如一片柳叶悄无声息滑入车底,手指紧扣底板缝隙,身体悬空贴着。

寅时末明月梢落,两三点星子浅淡。

城门大开,商队出发。

车队吱吱呀呀出了城,她才稍稍松了口气。

行出十里,官道两侧草木繁茂,远处青山黑影朦胧。

宁禾没有轻举妄动,想着等离吴郡地界再远点,找机会遁走。

过了一刻,雷声隆隆,随即暴雨倾盆,噼里啪啦敲打马车,车轮溅起泥水,她后背湿了一片。

后方忽然传来急促马蹄声。

“停下!官府查案!”

宁禾心中一紧,知是追兵来了。

她屏息往车轮底下弹射块石子。

车轮裂开一道,车身往旁边倾斜,宁禾趁机松手滚入草丛。

待车队停下受检时,她已潜入道旁山林。

风雨交加,山路泥泞难行。

宁禾身轻如燕,点树借力,往山深处的寒山寺掠去。

大晋普遍崇佛,历任帝王大量捐资修建寺庙,赏赐田产,甚至允许寺庙拥有佃户和免税特权。

佛教内部形成特有戒律体系,僧人行为主要由寺庙内部依据戒律处理,官府通常不直接干预。

世俗律令仍适用于僧人,但出于对佛教的尊重,官府进入寺庙查案需遵循特定惯例,譬如有逮捕令,须告知主持,不得擅闯。

师父曾给她说过,现今武林中各派,当属这群秃子过得最舒服。

宁禾选择此处,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雨幕中,她很快看到山腰处的寒山寺,寺门紧闭。

她自偏门潜入,避开主殿,随便找了个偏僻的殿,闪身入内。

推门进去,香灰味扑面而来。

这殿供奉十殿阎罗,平日少有人来,最是隐蔽。

殿内黑漆漆的,只有几盏长明灯泛着幽光,十殿阎罗塑像环立四周,判官持笔,无常执链,牛头马面狰狞可怖。

闪电透过窗棂,在一张青面獠牙的鬼判脸上明明灭灭,好似在注视着她这个贸然闯入者。

宁禾不信鬼神,握着剑柄环顾四周。

忽听细微响动,心中一凛,立即闪到柱后,握紧剑柄。

只见判官像后转出个人影,身形颀长,宽袍广袖,乌发如瀑披散,缓步行至正对大门的阎罗像前。

他举香拜了三拜,插/入香炉,行止端雅,姿态虔诚。

正当宁禾以为这人是什么狂热佛教信徒,就见他信手扶袖,拿起供桌上的水果和糕点。

宁禾:“……”

虽说她不信神佛,但当着阎罗的面偷供品,真的合适吗?

她只能看到那人的后背。

正当她琢磨要不要挟持此人,门外传来嘈杂人声,有官兵在高喊:“封山搜查!一草一木都不许放过!”

火把亮如星河,橙黄的光透过窗纸照进大殿。

她当机立断,凌波微步飘至青衣人身后,剑锋抵在他喉咙上,贴近他的耳畔,嗓音粗粝:“别出声,带我去藏身之处。”

青衣人下意识挣扎,手碰到宁禾挂在腰侧的钱袋,动作骤顿。

“是你吗,宁娘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