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魂销雪尽意还生 > 第14章 第 14 章

魂销雪尽意还生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松月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07:24:53 来源:文学城

当年沈临安的父亲和诸位沈氏分支家主命丧战场,朝中皇室盯着沈氏这块肥肉。

只等着沈临安和其余年幼的沈氏族人完全被操控。

沈临安却出乎意料地不能唤醒体内的傀儡术,年复一年,整个大夏都对他唤醒傀儡术这件事再不抱任何期望。

就连暗中监视的暗卫都悄无声息全部撤离。

后来等到沈氏这边再传出再有动静,已经是此次沈临安从沛城回来之后。

太子派遣的人马络绎不绝,身着太阳暗纹服饰的宫中侍卫不停地朝院中搬运古籍。

晴天朗日,那些泛黄带着历史痕迹的古籍摆在院中,厚重的历史尘埃夹杂着缕缕墨香,沈临安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古籍,从身旁晏明手里抓了一把金瓜子递给此次前来的首领太监:

“张公公,有劳。”

“沈公子真是客气了,这都是老奴应该做的。”张公公匆匆环顾周围搬运古籍的侍从,确认大家的视线都不在他身上后,伸手将那把金瓜子收入囊中,不着痕迹。

“沈公子,太子殿下这次还让奴才带几句话给你。”

只见那老太监挺直了腰,声音尖细刺耳地说道:“太子殿下说了,沈公子这段时间最要紧的事便是尽快破解从沛城拿到的那些古文。”

“这里都是一些宫中珍藏古籍,沈公子可随意查看,或许能助沈公子一臂之力,直到沈公子唤醒傀儡术之前,这些古籍会一直放在沈府。”

沈临安朝着张公公拱手,态度十分谦卑:“多谢太子殿下。”

“沈某这些日子专心于破译古文,怕是暂时没有时间亲自向太子殿下道谢,还烦张公公代劳,以表在下感激之心。”

眼见最后一箱古籍搬进神府,侍卫们守在府外等待。

张公公临走前还交代了几句话:

“沈公子尽可放心,唤醒傀儡术乃是整个大夏目前的重中之重,沈氏其他人和整个朝廷怕是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好在太子殿下已提前下令,不让这些人来叨扰沈公子,为沈公子省去了一切宾客往来纷扰。”

沈临安笑了起来,面容上的恭敬毫无一丝破绽:

“太子殿下思虑周全,沈某不胜感激,在下定倾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古籍被放置在西厢房,张公公离开沈府后,沈临安一转身便敛去脸上所有笑意。

他回到书房中,看着手里沈氏世代相传的古籍出神。

太子的动作很快,他早知自己在沛城的行动瞒不了太久,世上无不漏风的墙,可他这番大张旗鼓倒让沈临安一时有些无措。

眼下只能对外宣称说自己正在努力唤醒傀儡术。

‘吱呀’一声晏明推开房门,按照沈临安的嘱咐在沈府周围仔细探查了番,他走到沈临安身旁,俯身说道:

“周围没有发现暗卫,和以前相比并无异常。”

原本以为太子会在周围布下许多暗卫,晏明查看一圈无果之后心中稍有放松,可沈临安却不这么想,他的表情很冷:

“看样子,太子是有十足十的把握,认为我绝对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晏明很不放心地询问:“公子,太子送了这么多古籍来,对公子破译那些石碑上的古文真的有用吗?”

如果这些古籍都有用的话,那岂不是沈临安抄录的那些古文若是落入其他人手中,其他人也能将这些碑文破解?

沈临安摇摇头,胸有成竹道:

“放心,那石碑上的古文只有我们沈氏的古籍才可破解,破解这些古文极其繁琐,向来只让历代沈氏家主学习,父亲从小便教了我许多,我这段时间都在重新温习那些古文的含义,这世上除了我,没有任何人能破解石碑上的古文,就算他们拿到了沈氏古籍也无用。”

听他这么说,晏明今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是放到了肚子里。

‘噔噔噔——’

忽然出现的几声敲门声打断沈临安思绪。

晏明走到房门口却发现没有人影,心中正觉蹊跷,垂眸间竟看见廊下放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锦盒。

黑漆琉璃锦盒,两侧分别雕刻一只金色翅膀图腾。

“是谁?”沈临安问道,他看向房门外,院外空空荡荡。

“公子,我没看见人。”晏明拧眉道:

“但是廊下多出一个锦盒,刚才张公公和那群侍卫才走没多久,不像是他们带来的东西。”

沈临安放下古籍:“拿进来。”

晏明有些担心这盒内会有暗器,他俯身将那四四方方的锦盒抱起,腾出右手解开上方的锁扣,下一瞬更加疑惑的神情出现在晏明的脸庞上:

“公子,好像是几件衣袍?”

最上面是一件月白锦暗纹广袖长袍,仔细看绣的是竹叶的暗纹,下面似乎还叠了几件不同颜色、同样布料的长衫和披风。

衣袍?沈临安和晏明四目相对一会儿,脑中忽然想起什么,心中一股暖流涌起,晏明将那锦盒放到他桌案。

沈临安站起身,伸手抚摸着竹纹衣衫,心中暗道,果然如他所说,触手升温。

晏明:“公子,这难道是谢公子之前在路上跟我们所说的......?”

沈临安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的速度倒是挺快,从我们回到这帝都不过半月时间,想必是快马加鞭赶制出来的。”

晏明不解,他看不明白谢呈渊的目的:“那为什么要敲了门就走呢,既然东西已经送到门口为何不见一面?”

“他也在一直关注沈府动向,知道今日来了许多宫中之人。”沈临安伸手触摸锦盒内边缘放置的白色绒毛:

“恐怕太子确实在周边加派了人手,不过他既敢送过来,就说明他可以避开那些眼线。”

“原来如此。”晏明也伸手去触摸那团白色绒毛,绒毛手感极好,他边触摸边感慨道:

“这应该是一个狐裘斗篷,手感可真好啊。”

沈临安伸手要将这狐球斗篷拿起,没想到斗篷没有拿出来,倒是拎起来一只毛茸茸的小狐狸。

狐狸睡眼惺忪、耷拉着耳朵地看着沈临安,一人一狐对上视线。

“啊啊啊——!”晏明害怕这类小动物,愣住一瞬随即大喊一声,猛地朝后连退几步,他结结巴巴地指着沈临安手里的小狐狸:

“怎么是只活的呀!”

沈临安倒是很快适应了这个意外之喜。

他笑着看向拎在手中的那只小狐狸,狐狸在他温柔的目光中猛地惊醒,发现面前是陌生人之后倏地挣扎跳下地,在屋内乱窜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晏明吓得赶紧溜到了房门外,沈临安看着面前这一幕笑出了声。

“公子,那只狐狸也是他们送来的吗?”

沈临安坐下,重新拿起古籍,笑回道:“应该没错。”

“公子,你能找到狐狸吗,我现在都不敢踏进你这间屋子。”晏明躲在外面不敢进去,趴在门框露出半张脸,警惕地扫视房内,没注意到沈临安唇角溢出的笑意。

“没事的晏明,它才来到这里不熟悉环境,过一会儿,等它饿了之后一定会出来的。”

晏明一想到房内有只小狐狸便全身汗毛竖起,不得不一下午都守在院中练剑。

傍晚时硬着头皮将沈临安的药膳端进房内,眼角余光不停搜罗可能会忽然出现的小狐狸。

看了一圈无果,却在放下药膳后,看见那狐狸安安稳稳地窝在沈临安怀中,埋着脑袋熟睡,毛茸茸的身体随着呼吸起伏,看上去好不惬意。

“很乖巧,不会抓人咬人。”沈临安知道晏明在担心什么。

晏明听闻这才放下了心,他看见沈临安将汤婆子放在手边堆积的古籍旁,伸手探了探:“这个汤婆子都冰了,公子我再帮你换一个吧。”

沈临安体弱,冬日里汤婆子几乎是不离身。

晏明拿起汤婆子。

沈临安却在此刻抬头道:“不用了。”

晏明:“?”

沈临安垂眸,指尖轻轻拂过狐狸的绒毛,笑着说道:“这小狐狸像火炉子,暂时用不着汤婆子。”

晏明转身将汤婆子收了起来,然后俯首去收拾锦盒:“公子,那这些衣物近期要穿吗?”

沈临安定定瞧着那锦盒许久,晏明在他脸上看不出情绪。

“收起来。”

夜幕四合,谢呈渊实在想看送来的东西合不合沈临安的心意,趁着夜色潜入沈府。

他一身窄袖束腰玄色云缎锦衣,悄无声息地走进沈临安的书房,自顾自的坐在了一旁,端杯茶,旁若无人的细细品了起来。

沈临安的余光轻轻扫过他,束发的红色发带依旧夺目。

发现来人是他后沈临安并无其他动作,橙黄的烛火映照着他认真查看古籍的面庞,这几日没日没夜的查阅古籍,他的眉眼间都染了些倦色。

小狐狸倒是认出了谢呈渊,此刻从沈临安的怀中窜出来,正在谢呈渊的怀中讨巧。

“给你带的那些衣袍收到了吗?”

沈临安轻嗯了声,并未抬头。

“那布料是我们昭国特有,你别看衣袍摸上去单薄,可穿在身上比大夏这边织造司狐裘还要暖和。”

谢呈渊用发带尾端逗弄着怀中的小狐狸:“还是咱们谢十五有福气,能现在能日日待在沈公子的身边吃香喝辣。”

沈临安终于抬头:“谢十五?”

谢呈渊颔首,捏着谢十五的后脖颈将它提溜起来:

“三年前,中秋,我在山林中捡到了它。”那狐狸蓬松的尾巴荡来荡去:

“它受了伤被我带回,一开始不认主,我养了大概两个月才愿意和我亲近,没想到在你这倒是它倒是轻车熟路。”

谢呈渊看见沈临安的眸中溢出的温柔,便知这谢十五他还真是送对了。

话语间,外面却又来了不速之客。

太子下令不许其他人叨扰,但是辰王偷偷派了自己的亲信前来送礼,那亲信没想到,走到沈临安的房内又看见谢呈渊这座冷脸煞神......

沈临安冷声道:“什么东西?”

那人哆哆嗦嗦的将锦盒奉上:“是......是他国进攻的一块暖玉。”

谢呈渊打断:“让本公子先瞧瞧,到底是什么稀罕物件。”

还没等那亲信回答,谢呈渊上前,打开锦盒将暖玉拿在手中看了看,随即无所谓似的又将那玉放回了盒中:

“给沈公子拿去吧。”

那亲信没有得到刁难,咽了口口水,如释重负。

沈临安好奇地打开了锦盒,他拿起那枚玉佩,借着烛火看了看:“确实是块好玉。”

那亲信见东西已经送到,正欲转身离开,刚侧身,只听‘咣当咣当,玉佩的下半部分忽然脱落,砸到了沈临安的桌案上。

——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