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绘梦师笔录 > 第26章 君自山中来

绘梦师笔录 第26章 君自山中来

作者:清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47 来源:文学城

姜蕖第一反应是,他是来找茬的,却没想到他一副认真并未玩笑的模样。

“近夜梦中,反复着曾在亶都的日子,彼时潇洒时光一去不返,如今回想,很是惆怅。”

“如今您也一样潇洒,却为何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是因为当时位比如今高而导致如今的落差吗?”

唐砚知没想到向来和气的人也会说这种话,他抬眼盯着,却未见她脸上展现出任何情绪,没有愤怒没有不耐烦。

他隐隐觉得从上次之后,姜蕖待她不如以前客气,不知是两人关系渐好让她“胆大妄为”,还是这才是她本性。

无论是何,唐砚知心里升起逗乐她的心思,故而说道:“此前从未见过小蕖这副伶牙俐齿的模样,可是在下何处得罪了你?”

察觉到若有所思的审视,姜蕖停笔抬眼,对上他的眼,反盯回去,嘴上换了话题:“过往已是过往,应该专注当下,以免扰乱心境。”

唐砚知并未揪着那话不放,也随着她的话回答。

姜蕖身前的茶换了一杯又一杯,打开话匣子的唐砚知竟拉着她畅谈了两刻钟,说是畅谈,其实是唐砚知一个人的畅叙,他从古书谈到今朝,又从读书谈及到风月。

姜蕖小瞧了他说话的能力,竟孜孜不倦,但身为绘梦师的她只能假笑陪同,职业素养不是一般的强。

待唐砚知终于意识到累了的时候,窗外暮色已尽。案桌上堆满了画纸,各式各样的都有,从喧闹长街到偌大府邸,没有一张重复的。

姜蕖不自觉按了按手臂,暗想终于结束了,她从没觉得一个男子如此难缠过。

对面的唐砚知看了她一眼,眼珠一转,嘴角含着一抹淡淡的笑,轻抬手示意丁郝将话收好,说:“饭点已过,今天着实是多有打扰,烦请小蕖赏脸跟我一起用膳了。”

“楼里并未卖有膳食。”

话音一落,收好画的丁郝悄然退下,随即,有人将饭菜陆续送进房间,大大小小盘子摆放整齐,皆是色香味俱全的好饭菜。

“这里没有,外面多的是,想必你也饿了,多吃些。”唐砚知说。

姜蕖并没有推辞,拿起竹筷便开始婉约进餐,她不喜胡葱,将胡葱丢进渣斗中,明明是一个正常不过的举措,却让对面的人看迷了眼。

再次察觉别样的目光审视,姜蕖疑惑地抬头,见刚刚喋喋不休而神采奕奕的人此刻竟神情暧昧目露哀恸,一言不发。

是自己不文雅?可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如此想来,姜蕖心中底气十足,仰头挺胸地看向他,故意说道:“都说唐大人不善风月,可我看传闻并不真实。”

不善风月之人却善于用眼神蛊惑人心。

她做好了被反叽的准备,却只等来他仓促离去的背影。

人散饭凉,姜蕖吃了几口便再无胃口。

初伏那日,姜蕖意外地又见到了蒲城,但他依旧冷眼蒙面行事匆匆。蒲城解了斗笠,露出剑眉星目,眼里冷气像是携了山中的雾,有些冷峻。

姜蕖一下子就联想到扶雪的画,试探着开口问道:“你是不是伏小姐要找的人?蒲落?”

“小蕖,他现在叫蒲城。”言靖似乎不意外姜蕖的敏锐,并不反驳她的猜测,只是解答道。

果然,如此之像的两个人,故意改名,是为了躲她吧。

小二递上一碗热汤,给蒲落驱散了一些寒意。

言靖将下人遣走,又见蒲落警惕的眼神,说:“小蕖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就说吧。”

“大事。”喝完热汤的蒲落说,“我在深山寒洞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已是白骨状,看衣裳可辨认出,是名女子。”

言靖追问道:“报官了吗?”

女子一身红色嫁衣躺在寒洞里,红与白交织相映十分醒目又有些渗人,饶是行走山野从中多年的蒲落也不禁感到汗毛站立。

回想起这个画面蒲城依旧难忘,他摇头道:“没有,不过下山路上看到有人上山,迟早会发现,快些的话,兴许明日就有结果了。”

果不其然,翌日,官府张贴了公告。

城中行人八卦,就连说书人因这无名女尸也编造出一段荒唐传闻。有人从茶馆里出来,仍是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这倒勾起了姜蕖的兴趣,于是她也点了杯茶,掀衣而坐。

说书人拍案醒目,开始谈起街头上的公告,说起那深山里的冤魂。她开始只当作是闲杂趣事,可越听越觉得蹊跷,心里莫名升起一种不安,她的思绪被带了很远。

直到说书人拍案声起,她才回神。

“嫁衣做工细致且是难得的好料子,头戴上好的凤冠,可见其身份不一般!”此言一出,令座下哗然。

一时间各种猜测就凭空捏造,议论纷纷,还有人提到了池州发生的事。“前阵子池州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张家小姐不是在大婚前夜莫名失踪嘛!听这描述真是像极了!说不定就是她呢!”

“可这不对劲啊!这尸身发现在寒洞里,怎么会那么快化为白骨?着实蹊跷!”

“谁说不是呢!真吓人!”

说话间,官府把公告撤了,随之便有消息传来:尸源确定了,正是池州张长史的女儿张亦柔。

不过一月,竟是天人两隔,张家得知此消息一时没受住,双双病倒,只能派人来将尸身带回去。仵作验尸后,查出尸骨里有剧毒残留,可见是毒身而亡。

死因既定,凶手却迟迟没有下落,据说当时张家出事时,张亦柔后院下人全被昏迷,等前堂的人发现不对时人已不见了,竟有人潜入张家未曾被发现,又有那么多人遭毒昏亦无人察觉,还是在堂堂长史家中出事,何其荒谬!事后更是查不到一点行踪,恍若从未有过张亦柔此人。

逝者已逝,当下要紧的还是需入土为安。

当地有习俗,凡是在外非命的人,需得请捡骨人将尸骨规整拾起,并装金坛中从横死之地一并迁回故土。

传闻中古老而又神秘的谋生活计——捡骨人,而捡骨这一活动也被称为“二次葬”,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故去后,在若干年后,把骨头依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取出,擦净,再按从脚到头的顺序放入金坛中立式贮存,又重新埋葬的一种葬法。

但绝大多数是挖坟取骨,且是有缘由才会如此,多是为了“除祟”而另择吉地。这种横死野外的,极少会请捡骨人。

姜蕖曾在家中看杂书古籍时曾看到过,她对这种带着神秘色彩的东西是即敬仰又畏惧,如今机缘巧合之下有幸得见此场面,可让她开了眼界。

姜蕖同众人一般顺着方向看过去,果然得见那具女尸,白骨红衣,颔下之处的衣领上似乎曾经染过鲜血,将原本的红浸得更深更暗。即便不见真容却因那独特的凤冠和嫁衣首饰,也能一眼认出那是张亦柔的尸身。

生前张亦柔不算什么纨绔子弟,既没有与谁结仇,更不屑于巴结旁人,倒是时常避开众人邀约,向来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名声便被打上了“孤僻高傲”、“脾性较差”等难听之词。但这也不至于招来仇恨而在大婚之时被人谋杀,到底是谁?

这是隶属池州的案子,尸身发现在池、榛州两界交际之处,自有池州的衙门来接手办案。

见尸骨已处理好,唐砚知预备着下山回府,转身间,见姜蕖站在不远处盯着寒洞沉思不知所想,他犹豫着想起了那天的情景,终是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去。

经百草山发现尸身这一小插曲之后,榛州又恢复了以往平静。

与以往不同的是,扶雪来茗品楼的次数更多了些,她来一次就问姜蕖一次。

“之前是不是总有一个走山客来此?他何时再来?他是否是我要找的人?”

这些问题,姜蕖都知道答案,但蒲落曾请求不要告诉任何人他的真实身份,此时她也不能如实相告,只能轻轻摇头,以表遗憾。

扶雪也不气馁,日复一日前来,却没想到,还真让她守到了。

彼时蒲落带着面纱,将面容全部遮住声音又嘶哑,故而,她没有认出他。

“你是……时常来这的走山客?”

“我丢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想劳烦你帮我去找一找。”

男子抬眼,得见一人立于他身前,身着素衣双眸似水,她像是来得匆忙不顾仪表,连额间细发散乱了些都毫不在意。

见他不应,扶雪更急了,手不可控制的颤抖,她从袖里掏出一包银锭掉在地上又慌张地拾起,递给他后说:“这些够不够?不够的话待我回府去取。”

男子目光微动,似乎有所动容,但依旧没接,嘴唇张合几次终于发出声音,像极了啼鸟被攥紧了喉咙般沙哑,扶雪靠近一步后才听清。

“不……不接。”他说。

所谓“走山客”,算是个特殊活计,他们常年行走于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中,行踪飘忽不定。但与其他走山客不同的是,蒲落的行踪相对固定些,他进山回来之后不定期会来这茶楼里。

若谁有需要,只要来这里就能找到他。

一般走山客不开价不还价,给多少是雇主意愿,他们只需要回答“接”或“不接”。

扶雪不解,追问道:“为什么不接?是银两不够吗?”

男子摇头,意味不明,不管扶雪怎么纠缠,他始终不愿松口。

见软硬都无用,扶雪只能兀自叹气:“我知道,山中深而密,是各种虫兽出没之地,很危险,但除了找你,我也不知道该找谁了。”

见她神情哀伤,男子倒了一杯茶放置她身前,而后又转身摆弄着从山上拾来的药材。缄默片刻后开口问她:“你……丢了什么?”

扶雪见他终于主动问话了,一看就知道此事有戏,她紧忙回道:“找一个人,他叫蒲落,也同你一样,是个走山客。”

“但他是榛州本地人,只不过他来去无踪,是个实实在在的走山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