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回到民国,我写报纸直播凶案 > 第11章 第 11 章

回到民国,我写报纸直播凶案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思君不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1:47:05 来源:文学城

然而,顾韵芷这般大胆的言论,立刻引得众人纷纷看向她。

顾韵芷捏着笔杆,话一出口,手心就先湿了一圈。

她杏眸微眨,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咳——我只是觉得,若没能力把副刊给办起来,好像写十期和一期也差别不大。所以不如就定一期试试吧?如果依旧没什么起色,也不必费功夫印刷了。”

她谦虚地样子不禁让高社长多看了几眼,高坪瑞眼中划过一抹欣赏,开口道:“小顾说的有些道理,那就先写一期看看吧?”

会议结束之后,张竹笙来到她桌前,张竹笙是报社主编,关心也是分内之事。

只是这话虽如此,但一期和十期相比较,只出一期就要验收效果,对顾韵芷来说还是压力不小。

“顾编,你想好写什么了吗?”他问。

顾韵芷还真想好了。

她合上笔记本,脑子里又闪过刚刚画下的青林巷与青林河的草图,于是她看着张竹笙,轻声问道:“主编,我可不可以出一期连载故事?”

他们报社从前其实并不太重视推理版块,最初都没分派专人负责,也就是谁有空闲,谁就帮着填一填。

后来接连转过几手,但各个被分到《推理王》的编辑却都是怨愤连连。

直到吴佳唯来了报社,可他那个好故事又被社长表兄弟给偷了去,所以《推理王》始终没做起来,也更没有人会花心思搞什么连载。

张竹笙乍听之下,倒是觉得顾韵芷很有心。

可又一想,便哀叹道:“你若想要写连载,刚刚在会上就该支持十期的决定。这样,你的压力也就能减轻不少。而且连载也是个取巧的办法,至少反响不好,也能多写几期。”

张竹笙是真心实意为她好,顾韵芷自然领情,但还是笑着回应道:“多拖几期也是无用,若故事受欢迎,一期便能见分晓~”

张竹笙失笑的看着她,似是刚发现这看起来娇滴滴的顾二小姐,其实还是个倔脾气。

行啊,倔点好。

倔点才有毅力坚持把这行做下去。

见张竹笙点头,顾韵芷欣喜道:“那我今儿个就抓紧写一写,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主编能否同意?”

张竹笙搞不懂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且顾韵芷的这个要求也确实有点难办,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好,你先放手去做吧。”

……

翌日清早,顾钰临就抱着一袋肉包进了警察厅。

警察厅一楼依旧吵吵嚷嚷,接电话的,聊闲天的,吹牛的,搁门口跟自家太太腻歪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

而太太们多半也都穿的花枝招展,掐腰的旗袍,尖细的高跟,拎着小牛皮的包,扑着水嫩的脂粉,眉毛画的简直比电车月份牌上的美女还要长些。

顾钰临从百花丛中过,下意识捂住纸袋封口,他知道沈砚向来不喜沾染脂粉和香水味,恐怕污染了那几只肉包,还免不了要被那位爷嫌弃。

一进办公室的门,他将纸袋往桌上放,顺口道:“昨个去晚了,小阳家的肉包卖光了,今天早些去,刚好还剩四个。”

此时,沈砚正站在窗前朝外望,高挑的身形半边挨上日光,看着难得多了几分朝气蓬勃。

听他说话,男人皱眉回头,口鼻嗅到肉香四溢地包子味儿,他随手扇了几下:“买这个做什么?”

顾钰临注意到他的动作,纳闷地也闻了下:“没沾别的味儿啊。”

沈砚“啧”出一声:“我不吃包子,你自己慢用。”

沈砚话少,顾钰临每次跟他在一块都得连蒙带猜他的意思。

这会儿,他提起纸袋走过去,和沈砚并排站着:“上学的时候我也记得你好像不吃包子,那你干嘛叫我妹买?还有,你什么时候跟我妹见面了?”

沈砚又是一怔:“哪个妹?”

顾钰临:“二妹,顾韵芷啊。”

沈砚垂眼瞥向那透了油的纸袋,思忖了下,忽然记起花卉市场顾韵芷拿着块大洋叫他找零的一幕,因为他没有零钱,所以对方才说要顾钰临带包子给他。

男人轻笑出声,不过就是一句玩笑话,这顾二小姐竟然还当了真。

但他确实不吃包子,尤其是肉的。

沈砚想到顾韵芷那既不让他占便宜,又不想自己损失的样子,便朝顾钰临抬了抬手:“折现吧,包子你自己吃。”

顾钰临:“……没有,不吃拉倒。”

顾大少爷也不爽了,这沈砚跟他二妹是不是把他当猴耍?

想到前晚他和二妹站在小院里讨论过的案情,顾钰临的神情严肃了几分,正要跟沈砚提议去青林河走走,沈砚的下属程硕就跑了进来。

“三爷,有人让我送这个东西给您。”

程硕一进门,新鲜的油墨味儿直接就将肉包子味给盖了过去。

沈砚又要蹙眉,结果一看对方递上来的是份《拾光报》,他第一反应就是:今天的报纸已经出来了吗?

其实程硕不来送,他也是要买的。

怎么说顾韵芷也是他好友的二妹,如今又在《拾光报》工作,他理应照顾一下。

当然,买报纸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上次顾韵芷那个万牲园的故事写的挺有趣,他倒是想看看这二小姐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结果,顾韵芷还真没叫他失望。

沈砚嫌恶装包子的纸袋透油,却不嫌弃新印出来的报纸掉墨,这墨味儿可不好闻,而且墨迹擦到手上也不容易弄掉。

就连程硕都只小心翼翼捏着报纸一角,沈砚却直接拿过来,顺手就摊在了桌面上。

他低着头找副刊版面,随口问:“谁送来的?”

程硕据实答:“卖报的报童,他说有人让他转告三爷,这报纸可还没开卖,并且叫您……叫您……”

沈砚没什么耐心:“有话就说。”

程硕轻咳了下,心中嘀咕:不敢说还不是怕死么……

嘀咕完,他迎着男人冷淡的目光乖乖开口,只是声音略有些轻:“对方叫您快些看,否则一旦报纸开售,您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沈砚听后轻嗤了声:“好大的胆子。”

不过说完这句,倒也没了下文,男人一撩衣摆坐下来,表情浮着一缕淡笑,目光顺势瞟向了推理副刊。

【《拾光报》】

【民国XX年X月X日(星期三)零售每份大洋三分】

【副刊·推理王】

【血色木雕·第一回】

【本报编辑|祈念】

【……】

当沈砚看到“血色木雕”四个字的时候,男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总算有耐心往下读了。

顾韵芷所写的正是这起连环杀人案,她将案情当作连载故事来写,文笔老练,描写细腻,并且还知晓要更换掉涉案人的名字,基本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创作。

而经办这起案件的侦缉队长,名字就叫做——石建。

沈砚瞥着那两个字,拧了下眉:“能不能换个好听点的名字。”

他刚说完,程硕就以为他在对自己说话,于是主动凑上前,请教道:“三爷,有什么事要我做?”

“没你的事。”

“往边上站。”

“挡光。”

程硕:……

《血色木雕》的第一回顾韵芷写的不多,从篇幅上看也就一千左右的字数,只是文章末尾有句话引起了沈砚注意。

顾韵芷写到:【石队长来到青林巷调查修理匠落水之事,忽闻一股鱼鲜,原是隔壁阿婆正坐在天井中收拾今日刚钓上来的新鱼。石建过去与阿婆搭话询问鱼的来由,阿婆笑答“黄浦江钓的”,石建疑惑“为何不在青林河中钓?”阿婆:“先生有所不知,青林河水臭的很,不出鱼的。”】

沈砚看罢,手指敲在报纸边缘,忽而抬眼看向顾钰临:“你知道青林河的水,不出鱼吗?”

那日救邱大松上岸的老汉曾说,他正是赶去青林河钓鱼,才碰巧遇上邱大松的。

顾钰临闻声,怔愣了好半晌,随后才说:“……不知道,咱们也没谁去过青林河。”

他们都是处在上流社会的富家公子,而青林巷和青林河那个地方,便犹如城市周边的贫民窟穴,若非沈砚接手了这个案子,他们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足那个地方。

二人对视一眼,顾钰临则神情沉闷,这也是他为何执意要来帮沈砚的缘由。

虽然这警察厅的警佐不少,但又有哪个是真正尽心的呢。

张竹笙不知顾韵芷为何要延迟开售《拾光报》,但顾韵芷一早到了报社,人就一直倚在门前张望。

不久,小报童蹦蹦跳跳跑了过来,领了沈砚赏的报童做事效率奇高。

他伸手抱住顾韵芷,小声道:“沈三爷说,姐姐可以发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