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回到九零当咸鱼 > 第24章 第 24 章

回到九零当咸鱼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缓归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01:28:16 来源:文学城

翌日是个艳阳天,晴空当照,万里无云。

唐嘉霖隔着窗户指了指一直坐在街对面饭馆里的陌生男人,问进来送水果的陆闻江:“是你的战友?”

“他们不会这么高调,”陆闻江笑意不达眼底,“是那对夫妻派来监视我们的。”

“防着我们去揭发他们,”唐嘉霖有点牙痒痒,抓起尚带着水珠的桃子,狠狠咬了一口,“这么高调,压根没想藏吧,是监视更是恐吓,警告我们别轻举妄动。如果我只是一个人,死了都没人找,他们会不会干脆来个永绝后患。”

陆闻江沉声:“没有如果。”

“幸好没有如果,所以倒霉的是他们了。”唐嘉霖转怒为喜。

晚上,应酬回来的夏父笑眯眯问妻子:“消消停停的吧。”

潘老师眉宇间透出轻快。

“我就说他们不敢,”夏父悠闲地翘起二郎腿,“一整天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哪也没去。哼,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告。何况还有那么多好处可以拿,不就是晚了一年上学,还能上重点大学,只赚不赔的买卖,傻子才拒绝。别人知道了,得恨这样的好事儿怎么没落到他们身上。”

潘老师徐徐道:“让我哥派个人过去谈谈家电的事情,给他们吃一颗定心瓦。”

夏父嘴角高高翘起,眼底划过狠厉之色:“给他们吃个甜枣,枣子太大噎到了可怨不到我们,只怪他们自己本事不济。”

潘老师弯了弯唇。

夫妻二人安稳睡去,

月落日升,新的一天降临。

《文汇报》通过电话传真传版到各省分印点,和沪市同步发行。印刷好后,被勤勤恳恳的送报员送入千家万户,机关单位,报刊亭……

加黑加粗的头条标题《烈士遗孤□□部子女冒名顶替上大学,公理何在?》份外夺人眼球。

现在的新闻机构比赛着敢不敢突破禁区,能不能针砭时弊,那是相当敢写敢报道。

报刊亭前,家里有个高中生的顾客只看标题还没看内容就开始怒了:“还有没有王法了,辛辛苦苦十几年考个大学,最后被那些当官的摘了桃子,这还是烈士遗孤,丧了良心!”

老板一边找零钱一遍唏嘘:“谁叫咱只是老百姓呢,这是爆出来的,没爆出来的还不知道多少。”

已经有落榜的前考生在看到报纸后开始怀疑了,尤其是分数上了线,却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他们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像报道中一样,被人半道截了胡。

还有一些人看着报纸,大夏天里,硬生生冒出冷汗。

急促电话铃声打破清晨静谧,正在做早饭的保姆走向客厅,拿起话筒:“书记还没起床。”

“他还睡得着!”电话那头的人咆哮,“让他赶紧接电话,火烧眉毛了都!”

保姆不敢耽搁,顾不上问对方是谁,小跑着去敲主卧房门。

“谁啊,”夏父睡意朦胧地嘟囔,“一大早的扰人清梦。”

潘老师也被吵醒了,早上没有课,难得睡个懒觉:“对方那么急,应该是有要紧事。”

夏父烦躁起身,趿了拖鞋出去接电话:“喂?”

“你女儿顶替别人上大学的事情上了《文汇报》头条!”

夏父如遭雷击,整个人头晕目眩,失声喊道:“怎么可能?”

“我还想问你呢。”对方气急败坏,“居然闹得全国都知道了,你也是的,怎么选了个烈士后人,现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妈的,一堆记者挤在门口要采访,把梁书记的车都堵住了,梁书记发了话,要调查清楚给民众一个交代,你好自为之。”

夏父膝盖阵阵发软,那张油光满面脸上呈现出的惊恐犹如实质,话都不利索了:“老周,你,你得帮帮我。”

“我会想办法,你自己也想想办法,还有,”周祥别有深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应该明白。”

刚从房间里出来的破案老师见丈夫面无人色,心里咯噔一下,急急走过去:“怎么了?”

夏父抬眼看着她,生硬干涩:“老周说,甜甜顶替的事情上了《文汇报》头条,梁书记发话要一查到底。”

潘老师脸上血色刹那之间褪的一干二净,细看瞳孔都在不住颤栗。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夏父瘫坐在沙发上,汗出如浆。发生在县里,他还能摆平。可在省领导面前,他算个球。下一瞬,面容狰狞到扭曲,“他们怎么敢找记者!我就是死了,也要拉他们垫背。”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潘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冷静,“今天的文汇报呢?”

躲到厨房里的保姆缩着脖子小声回:“《文汇报》一般下午两三点才送过来。”他们县离省城远,报纸送过来要点时间,隔天都是常有的。

潘老师问魂不附体的夏父:“老周有没有说报纸上到底怎么写的?”

夏父目光呆滞:“什么都写了,改志愿表,威胁,连你当了十五年高三班主任的事情都写了。”

潘老师眼前发黑,单单唐嘉霖这一件事,大不了丢了工作,可要是这些年做的事情都被捅出去,她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晃了晃。

狠狠一咬牙,她缓过神:“打电话给红伟。”

潘红伟正在和妻女吃早餐,随手拿起大哥大:“姐。”

餐桌上的余丽华眼看着丈夫的神情逐渐凝重,眉心皱出一个深刻的川字,随后还站了起来,拿着大哥大去了书房,不禁皱了皱眉头。

等了五六分钟,还不见他回来,可自己上班和女儿上学的时间到了,她只能带着女儿先行离开,打算回头再问。

等妻女走了,潘红伟快步走出茶室,翻找今天的报纸,终于找出《文汇报》拿回茶室,越看眉头越紧。

“姐,你和姐夫先别慌,甜甜的事怕是兜不住了,好在这块在法律上是空白地带,后果不会太严重。严重的是其他事,趁着上头注意力不在这上面,让姐夫赶紧扫尾,抢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我这边也会找人帮忙,尽量不让事态扩大。”

潘老师声音凝重:“就怕时候把你的事情扯出来,你不好向丽华他们家交代。”

潘红伟沉默下来,他上大学也是顶替了别人的名额。

七七年恢复高考,当时他正在西北农村当知青,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参加了高考,不出意外没考上。没想到他姐班里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学生考上了沪市的大学,他姐便把录取通知书给了他,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终于离开农村,在学校里认识了出身优越的妻子。毕业后分配到政府机关,一路青云直上,过上了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孩子都那么大了,姐你别担心我,我大不了丢了工作,去大哥公司干,这几年多得是公务员辞职下海。”潘红伟安慰。

说易行难,潘红英如何能不担心,弟弟好不容易有今天的地位,一旦被曝光,十几年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这一刻,她杀人的心都有了。

“我给甜甜留了信息,她可能没看见,一直没回我电话,你去学校把她接走。”但愿她的同学还没看见那份报纸,不然她都不敢想女儿的处境。

潘红伟:“好的,我这就去学校接她。一个大专,不上就不上了,回头送她去国外念书。”

“去年应该把她送出去的。”潘老师难免后悔,弟弟早就提过出去读书,可女儿不愿意背井离乡,自己不舍得也不放心。如果去年出去念书,就没今天的麻烦,然而这世上没有如果。

“说这个没意思,姐你别太担心了,有我呢。”

挂掉电话,潘红伟直奔交职。可联系不上夏思甜也联系不上辅导员,他也不知道去哪个教室找人,只能大费周章去教务处问课表。

与此同时,夏思甜正在教室里上课,BB机没电了故而放在寝室没带在身边,也就无从得知外面已经天翻地覆。

她不知道,却有同学知道,这年月很多人有看报纸的习惯。

一看可不得了,居然是认识的人。

“看不出来嘛,看起来挺乖的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可不是,谁能想到班主任会干这种事,根本防不胜防的,幸好我当时的班主任没这么缺德。”

“是挺缺德的,被顶替那女生还是烈士后人,她爷爷是抗美援朝牺牲的。”

“这也太过分了吧……”

有一眼没一眼的不善目光,夏思甜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她皱了皱眉头,看过去。

悄悄讨论的人静了静,又炸开。

“她不会还不知道已经被曝光了吧。”

“肯定不知道,不然哪好意思来上课。”

台上讲课的老师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桌子:“安静点,还要不要上课了,不如你们上来讲。”

窃窃私语的学生尴尬地面面相觑,忽然,一名女生站了起来,义正言辞:“老师,我们耻于和一个小偷,不,强盗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有人出头,便有人跟附和。

闻言,夏思甜愣了愣,见说话的同学一直看着自己,先是莫名其妙,紧接着是不敢置信。

老师莫名其妙:“什么意思?”

那女生拿出《文汇报》:“我们班上这位唐嘉霖同学是冒名顶替者,真正的唐嘉霖还在高中复读。”

平地一声雷,所有人都震惊了。

作为才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大一学生,特别能代入,一想如果自己寒窗苦读十年,却被人顶替上大学,立刻感同身受地愤怒。

坐在夏思甜身边的室友,难以置信望着面无人色的‘唐嘉霖’。

各种各样的目光刺过来,夏思甜如坐针毡,只觉得有数不清的尖刺游走全身,疼的她摇摇欲坠,几乎坐不住身体。

议论声越来越大,她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能看见往日友善的同学不满的、愤怒的、鄙夷的……看着她。

夏思甜打了个晃,猛地按着桌面站起来,她牙齿切切发抖,声音断断续续:“不,不是这样的。”

她想解释他们家花了钱买的,唐嘉霖心甘情愿的,可买也是不合规的。

“不是这样是哪样,难道你没有冒名顶替。怕唐嘉霖来沪市上大学拆穿你,你妈居然偷改志愿,被发现后,利诱不成就威胁,你们家简直就是解放前的恶霸做派。”

夏思甜脑袋嗡的一声:“你在说什么?”

“别装无辜了,报纸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夏思甜冲过去,一把抓起报纸,加黑加粗的标题映入眼帘那一刻,她整个人打了个晃,咬了咬舌尖,硬撑着往下看。

好不容易找到教室的潘红伟见状,哪还不知道外甥女已经知道,上前一把夺过报纸扔掉:“跟舅舅走,回家再说。”

夏思甜脸色苍白地近乎透明,眼里含着泪,怔怔望着他。

潘红伟心里叹气,拉着她就走,没管神色各异的学生,也没管讲台上的老师。

老师再次敲了敲桌子:“好了,都先上课吧。”

谁有心思上课啊,不好窃窃私语议论,那就看报纸,破损的报纸在学生之间流转,讲台上的老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他也挺好奇这件事,还有一层担忧。

这可不是个例,前几年学校就查出来一个,因为那学生连字都认不全乎,同学又不是傻子,可不就上报老师了。

往下一查,好家伙,初中都没读完,仗着父亲是村长,拿了同村人的录取通知书来上学了,也不知道说他们胆大还是愚蠢。

如今基层管理混乱,信息又不通畅,顶替太容易,惩罚又太轻,一本万利的买卖。

学校里不知还藏着几个鸠占鹊巢的人,全国那么多高校,又该有多少。

夏思甜游魂似的被拉上车,直到汽车启动,她眼珠子动了动,无助又茫然地看着身旁的潘红伟:“小舅。”

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报纸上乱写的,那些记者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为了销量敢胡编乱造。”潘红伟面不改色,“事实上是你那个同学和她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敲诈,胃口越来越大,你爸妈忍无可忍谈崩了,他们就找了记者胡说八道。”

口说无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们完全可以一口咬定花钱买的录取通知书。买录取通知书自然不对,可远比半路截走录取通知书好。

夏思甜怔了怔,露出半信半疑之色:“唐嘉霖,她,她不是这样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还是她那个对象贪得无厌,”潘红伟反问,“难不成你信报纸不信你爸妈。”

夏思甜沉默了一瞬,她当然更相信父母。

“别担心,虽然买录取通知书不好,但你情我愿的事情,你爸妈能处理好,不过你这学不能上了,去外面读书吧,去港城去美国,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不去。”夏思甜想也不想拒绝。

潘红伟不以为意:“这个不急,以后再说,你爸妈很担心你,你先给他们回个电话。”

夏思甜接过大哥大,拨打家里电话,占线中。

她父母正忙着四处打电话,过了五六分钟才接通。

夫妻俩自然和潘红伟统一口径,温声安抚完女儿,挂掉电话的潘红玉回想着女儿惊惶无措的哭声,嘴角浮现冷笑:“现在倒是痛快了,往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他们得罪的可不只我们。”

孩子的前程被毁,哪个父母不心疼愤怒。风口浪尖上不会动他们,可等风声过去,看谁饶得了他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