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室嫡幼子 > 第7章 东宫

皇室嫡幼子 第7章 东宫

作者:白衣公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0:44:14 来源:文学城

三皇子倒台,朝堂格局剧变。皇次子萧琮虽未被直接牵连,但其势力在连番打击下已大不如前,更因在边境危机中的表现失了圣心。其余皇子或年幼,或才具平庸,一时间,竟无人能撼动萧承日渐隆盛的声望。

朝中清流与部分在夺嫡中保持中立的老臣,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位深得帝心、且展现出卓越见识与仁厚品性的皇幼子。奏请早立国本的折子,渐渐多了起来。然而,太祖对此却始终不置可否。

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确实欣赏萧承的聪慧与“纯孝”,尤其在对比了其他儿子的不堪后,更觉此子难得。但另一方面,萧承与发妻、与早夭长子过于相似的容貌气质,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总在不经意间刺痛他内心最深的隐秘。立萧承为太子,仿佛是在时时刻刻提醒他那段血腥的过往和他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更让他不安的是,北境的杨峥在捷报中,屡次隐晦地称赞“京城有人”运筹帷幄,提供了关键方略。虽未明言,但太祖岂能不知这指向何人?萧承与军方的这种默契,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于是,东宫之位,便在这诡异的静默中,长久空悬。

萧承对太祖的犹豫心知肚明。他并不急于求成,反而更加低调,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济幼堂”和陪伴太祖读书理政上。他深知,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耐心。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太祖面前流露出对“兄长”萧玦的仰慕与惋惜。

“若皇兄还在,父皇定然无需如此操劳。”

“儿臣曾翻阅皇兄昔日读书笔记,其见解之深,儿臣万万不及。”

“听闻皇兄当年在边军中也极受爱戴,杨老将军至今念念不忘……”

这些话语,如同细密的针,一次次扎在太祖的心头,不断放大着他的愧疚与不安。太祖开始频繁梦魇,梦中有时是萧玦血染征袍向他索命,有时是皇后泪眼婆娑的质问。他的身体和精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颓下去。

萧承冷眼旁观,知道火候已到。他决定再添一把火,逼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自己跳出来。

他通过秘密渠道,向已被圈禁的皇次子萧琮传递了一个模糊的信息:父皇病重,有意传位于他,但遭萧承与杨峥内外勾结阻挠。

同时,他让自己在都察院埋下的一枚暗棋,上奏弹劾几位与太祖心腹宦官过往甚密、且有贪腐劣迹的官员,故意将事情闹大,引得太祖疑心身边人已被渗透。

萧承的计策奏效了。

本就惶惶不可终日的皇次子萧琮,接到那模糊的信息后,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不甘就此失败,竟在其残存势力的怂恿下,决定兵行险着,勾结部分对现状不满的宫中禁卫将领,策划了一场仓促的宫变。

是夜,火光突起,喊杀声震天。叛军猛攻宫门,直逼太祖寝殿。

太祖从病榻上惊起,又惊又怒,他万万没想到,已被圈禁的皇次子萧琮,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慌乱之中,宿卫虽奋力抵抗,但叛军来势汹汹,情势危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宫外突然传来震天的马蹄声与喊杀声!一支精锐的骑兵如同神兵天降,从侧翼狠狠冲入叛军阵中,为首的将领骁勇无比,正是杨峥麾下副将,奉“密令”率一小股精锐以换防为名,早已悄然抵达京郊!

与此同时,萧承并未躲在安全之处,他身着皇子常服,出现在混乱的宫墙上,手持太祖所赐金牌,高声稳定留守禁军人心:“陛下安好!叛军势穷,援军已至,众将士随我护驾,诛杀逆贼!”

他的出现和呼喊,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在内外夹击下,叛军迅速溃败。皇长子萧琮见大势已去,于乱军中被格杀。

当太祖在层层护卫下,看到踏着血迹走来、面容沉静如水的萧承时,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是这个儿子,在关键时刻稳定了人心,等来了援军。也是这个儿子,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切,那支神秘的边军精锐,真的是巧合吗?

宫变被迅速平定,参与叛乱的皇次子余党被彻底清算。经此一役,太祖身心遭受重创,病情急剧加重,几乎无法理政。

朝堂之上,再无人能与萧承抗衡。在定国公府、杨峥为代表的军方以及大部分朝臣的拥戴下,太祖于病榻前,颁布诏书,册立萧承为皇太子,并命其监国,总揽朝政。

萧承站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龙椅上的太祖,形容枯槁,眼神浑浊地看着这个儿子。他曾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如今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或许早已成了棋子。

是夜,太祖弥留之际,萧承摒退左右,独自来到龙榻前。

太祖费力地睁着眼,看着眼前这张年轻、俊美、却冰冷如霜的脸,气若游丝地问:“你……你到底是谁?”

萧承缓缓俯下身,凑到他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父皇,您忘了么?我是您的儿子,昭明永慧承德……皇太子,萧玦。”

太祖的瞳孔骤然收缩,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与难以置信。他死死盯着萧承,仿佛想从他脸上找出谎言的痕迹,却只看到了一片深不见底的、属于复仇者的冰寒。

“您欠我的,欠母后的,”萧承的声音如同地狱传来的寒风,“儿臣,来讨债了。”

太祖猛地瞪大双眼,一口鲜血喷出,头一歪,彻底断了气。至死,他都无法闭上那双充满惊骇的眼睛。

萧承直起身,面无表情地擦去溅到脸颊的一滴血珠,如同拂去一粒尘埃。他转身,走向那扇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大门。门外,是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是等待他指引的万里江山。

他的复仇,终于走到了终点。

而他的时代,即将开始。

---

新帝登基,改元“昭雪”。追封母后为德仁皇后,与太祖合葬,却下令将太祖的功过碑留白,交由后世评说。他励精图治,开创盛世,被史家称为“明睿大帝”。只是,终其一生,后宫虚设,未立后,亦无子嗣。无人知晓,在他寝殿深处,始终供奉着一块无字的灵位,以及一幅早已褪色的、母子三人的旧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