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 第8章 采药

荒山有间女医馆(种田) 第8章 采药

作者:陌上采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6:28:48 来源:文学城

春风一吹,满山遍野的草木从沉睡中苏醒,争先吐绿。宋茜茸每日忙着在外寻草药、挖野菜。张瑶像条小尾巴,时常跟在后面,认识了不少药材。

她指着一大片开着小白花的荠菜拍掌:“阿姐,晌午咱包点荠菜角子吧,可好吃呢!”

春日里吃春菜,荠菜算是头茬鲜。宋茜茸边挖边教:“荠菜可连根带叶一起入药,有明目、止血的功效。”

有句谚语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这个时节的茵陈亦是大片大片生长。它的幼苗覆着一层白色绒毛,如霜似雪。

张瑶说:“我知道,这是白蒿,阿娘常用它和面粉蒸馍馍吃呢。”

宋茜茸连根挖下整株幼苗,解释道:“白蒿就是茵陈,药食同源,它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作用。”

她们在背阴的山坡上找到了一片麦冬,这是一种常绿植物,叶片细长,形似兰草,即便在冬日也没完全枯萎。

宋茜茸挖开麦冬的根部,扒出一串小拇指大小的纺锤形块根,甩掉泥放入筐中。

在原身的记忆里,宋大夫种了一垄麦冬,宋母常拿来制饮子,最常煮的是麦门冬熟水。她记得方子:人参八分,麦冬、茯苓各一钱,水煎温服。

宋茜茸脑海中浮现出宋家人围坐一处喝麦冬饮的场景,不由露出一丝微笑。她突然顿住,为什么原身的记忆会冒出来?莫非她的意识并未消散,而是藏在大脑深处?

撇下思绪,她带着张瑶继续在山中行走。寒风时不时刮过两人脸庞,谁也没停下脚步。

丹参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入药的根部细长且呈朱砂红,很好辨认。宋茜茸带着张瑶挖了不少,待回去后还需将它们在清水中浸润透彻,再切片晾晒。

白茅根茎为白色,宋茜茸揪下一根递到张瑶嘴边,示意她吃。张瑶嚼了嚼,眼睛一亮,高兴地说:“阿姐,甜丝丝的,好吃。”

黄芩刚抽新芽,老株根茎饱满,此时采挖入药最佳。

山中的宝藏太多,宋茜茸如老鼠入米缸,采挖得不亦乐乎。

秉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所有药材她都“采大留小”。挖完后,还要将泥土填回去,以便其他小苗生长。

不过半个月时间,院里已经晒满了药材。

又是一个晴天,宋茜茸头戴斗笠,脸蒙面巾,护颈、护腕、绑腿扎得严严实实,腰带也紧紧束着。斗笠是她自己做的,用竹篾做骨架,糊一层防水篷布,轻便又耐用。

这是她进山的习惯,山里虫蚁多,若从衣服缝隙钻进去,叮上一口,又麻又痒又疼,苦不堪言。万一被蜱虫咬到,则红肿生疹,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她全副武装,是为了进更深的林子里采药。中医讲究“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此时的根茎类药材药力最足。

而甘草、防风、柴胡、黄芪、知母这些,此时采挖最适宜。它们也是用量大、价格不错的药材。

宋茜茸除了挖根,也希望找到合适的药苗,移栽到小院附近,尝试药材种植。

春日万物生长,山下的村民都在田里忙活,给越冬小麦锄草施肥。山上的宋茜茸也没闲着,她正在院外那片空地上用烧堆法制作肥料。

平素素和张瑶也来帮忙,她们将院中的杂草一点点连根铲掉,连张瑶都拿着竹铲在拔草。里头其实有能吃的野菜,但她们懒得分拣,直接扔到一边。

三人按照一层枯枝落叶、一层杂草的顺序,堆了个一米多高的梯形柴垛,最后在顶层铺一层细土。

张瑶在柴垛垛底部掏啊掏,挖出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洞,塞进松针。平素素和宋茜茸分别在不同方位点燃松针,浓烟霎时冲天而起。

等了半晌,整个柴垛只见冒烟,没有明显的火焰窜起,平素素把手一拍,高兴地说:“成了!”

用烧堆法造出的土肥能杀死杂草种子和病虫害,不过会损失一部分氮硫等挥发性养分,因此日后还得用粪肥补上。

平素素说:“估计得烧三四天,你多看着点,别让里头的火灭了。”

宋茜茸仔细记下注意事项。这是她头一次真真正正种地,心中满是新鲜与期待。

三天后,肥堆彻底冷却,里头的草木有的成了灰,有的被碳化,她直接用锄头敲碎了。

平素素母女帮着她把肥堆运到院中,铺到拾掇出来的菜地里,掺上去年洗葛根粉时留下的渣,一起翻搅均匀。

宋茜茸从她那拿了些春菜、豌豆种子,韭菜的老根,还有葱姜蒜,一样一样种到地里。

忙完这些,她只觉腰酸背痛。种地本就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是在这缺少工具的古代?

正准备在家好好歇一日,却见林青禾带着一个中年男人过来,请她到山下治伤。那中年男人叫喻伟孝,是木匠喻杜良次子,三十多岁,有三个孩子。

喻伟孝的小儿子狗娃前几日从树上摔下来,小腿撞上尖锐的石头,划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他们当时用灶灰止了血,又敷了大蓟。

这两天老听狗娃喊腿疼,家里人没放在心上,想着等伤好了就不疼了。结果今早起来发现狗娃起了高热。

宋茜茸猜测是伤口感染引发的高烧,收拾了药箱,便跟着出了门。平素素母女正好在溪边挖野菜,担心她和两个男人走一起影响不好,便陪着一起下山。

喻杜良三个儿子都已成亲,但没分家,一大家子住一起。喻家条件应该不错,院子很大,好几间砖瓦房,还养了驴。

村里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宋茜茸,围在喻家院里好奇地打量她,小声议论着。宋茜茸充耳不闻,只带着张瑶进了屋子。

狗娃的小腿已经高高肿起,伤口已化脓。宋茜茸用手按了按,还好,脓腔范围不算大。前世她处理过很多次外伤感染,做起来得心应手。

喻家早已备好沸水与盐,宋茜茸给刀具消毒,冲洗伤口后,用一把柳叶形的薄刃划开脓腔,挤出脓液。

因高烧陷入昏睡中的狗娃下意识挣扎起来,喻伟孝与媳妇方水红死死按住他。方水红搂住狗娃,边流眼泪边轻声说:“狗娃乖,治好就不痛了。”

宋茜茸丝毫没受到影响,完成清创后,迅速敷上金黄散。她写了张方子,让喻伟孝去抓药,她自己采集到的药材便直接拿了出来,没写在药方上。

待药煎上,宋茜茸交代了注意事项后,说:“我每日朝食后过来看看。若恢复良好,孩子两三天内便会退热。”

喻家人付了两百文的诊金和药钱,又执意送她回家。宋茜茸婉拒,带着张瑶出来,与平素素一道上山。

见平素素面有不虞,宋茜茸问:“阿婶,发生了何事?”

平素素勉强笑道:“没什么。”

她想到刚刚在喻家院中,听到村里人在讨论宋茜茸。原来姜秋菊到处散播谣言,说山上新搬来的那个孤女勾搭大柱,想趁机嫁进来享福。

村里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王大柱是个什么情况,谁会想不开要和他沾边?但也有人暗地里说,许是为了王家家业,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今日一见宋茜茸,大家再无怀疑。这样貌美能干的女娘,怎会看上个傻子?

平素素气极了,恨不得撕烂姜秋菊的嘴。她散播这样的流言,分明是要败坏阿茸的名声!

注1:麦门冬熟水方子:人参八分,麦冬、茯苓各一钱,水煎温服。据说是苏轼写的药方。

注2: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出自陶宏景《本草经集注序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采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