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欢迎来到零零年代 > 第15章 逛街

欢迎来到零零年代 第15章 逛街

作者:狗屁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23:55:28 来源:文学城

生活不是电视剧,崔美青短暂的帮忙也改变不了许星的人生轨迹。她只能让调皮的小朋友们规矩一点,不拿许星寻开心。

重生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崔美青有些郁闷,她想不起在上一世,许星和许阳的命运是怎样的,但她知道,肯定好不了。

两个智商不高但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在农村能有什么好下场。

现在她们还有妈妈,妈妈不会放弃她们,等她们的妈妈老去呢?

她不敢深想。

一直没什么灵感写小说的崔美青决定,写一篇女主是医生的小说,在里面插入小儿麻痹症、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常病症,做一些简单的科普。

女主的身份,就是一个儿科大夫,悲天悯人,在儿科繁重的工作、家长的刁难、领导胡乱派遣任务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女主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解决这些病症的方法。

现实里做不到的事,小说里总得做到。

塑造小说人物的第一步,是找到女主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女主悲天悯人,对遇到不幸的人有一种圣母一样的体贴和关怀,那她的家庭,就得有一个让她如此温柔强大的母亲,催生她圣母心怀的父亲。

她的父母是善良的,虽然工作能力强,但因为长期资助他人,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

所以,她父母的职业最好是警察、医生、护士等,能够对女主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人。

崔美青以此为思路,在一天内把女主的家庭、大学所学的专业、平时的性格特点勾勒出来,专门准备的草稿本上被她勾勾画画,去掉了不少设定,又加上了不少设定。

晚自习结束时,她把女主的名字写到了本子上:楚天晴,开朗明亮,符合女主的人生追求和性格特点。

三天的时间,崔美青上课摸鱼,下课埋头苦写,很快拿出了一个故事大纲。

女主楚天晴,儿科医生。男主王奇,内科医生。两个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女主帮助他人,男主在旁协助,故事儿科医院接待病人、与病人及病人家属交际为主线,主打一个温馨治愈。

崔美青写完大纲,立马准备开文,写了没一千字,手就疼的不行。

她举起右手仔细观察一番,小黑手,皮肤很粗糙,但很小,手指软,中指还没有长期写字留下的老茧。

她现在还是个小孩,到处都在发育,骨头都没长全,怪不得才写了八百字,手就开始疼。

崔美青安慰自己:没事,慢慢来。

崔美青没学过医,没当过医生,她甚至连一个当医生的朋友都没有。好不容易想写一本书的她很快就折戟沉沙,写了三千字之后,再也写不下去了。

崔美青都看不起她自己,她怎么这么想当然,第一本就写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她沉寂下来,每天有事没事就抱着《新华字典》,加深自己对字词的理解。

十月的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秋日悄然而至。

十月末,茶厂发工资了。

茶厂发工资的第二天,茶厂是不上班的,拿到工资的茶农会在这天拖家带口的到市里采购东西,游玩一整天。

崔美青和崔志青上个月没去成市区,这个月正好赶上了。

一大早,茶厂的人早早的起床,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前往乘坐班车的地方。

崔美青游魂一样跟在爸妈旁边,她好困啊,去市区原来要起这么早啊,早知道她就不去了。

其他小孩兴奋地尖叫、跑跳,崔美青只觉得他们吵闹。

到了乘车点,一堆人使劲往上挤,一直精神不振的崔美青都被挤精神了。

班车慢悠悠地往市区驶去。

崔美青又开始在心里细数二十多年后这条路发生的变化了。

这里,几年后就建成了一座职校,旁边建成了一座大学,这条路被改成了旅游环线那里有一个大超市,这片是一个小区。

时光就好像有神奇的魔法,把这座破败的、灰扑扑的小城,变成了一个生态宜居、基础设施齐全的宜居小城。

崔美青心中涌起了万丈豪情,她重生了,她会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

她一定能过得比上辈子好,焕然一新,就像这座城市一样。

到了市区,李英婼拉着崔美青的手,崔志青和崔林院走在后面,一家子开始逛街。

崔家准备省钱,这个月两个大人都不打算买什么东西,但冬天要到了,得给孩子买大衣。

李英婼带着姑娘走进商场。

崔美青眼神怀念,这个商场她好久没来了,这里衣服款式落后,买件衣服要和老板斗智斗勇,讲价五六个来回才能保证自己亏的不多。

她实在没有讲价的天赋,自己买衣服的时候,对这个商场一向敬而远之。

李英婼在这个商场就自如多了,她拽着姑娘,在货架之间穿梭,时不时问她:“这件怎么样?”

没等崔美青说话,她自己又否定了,“不行,太白了,你跟牛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滚泥里了,不好洗。”

崔美青没啥想选的,这里的衣服太土了,什么颜色,什么款式,那都是一样的。她一个小孩子,穿什么样的不是穿,白色的妈妈洗起来麻烦,那就不穿白色呗。

两小孩跟在爸妈身后,对自己穿什么大衣都不是很关心,眼睛只盯着来来往往的人。

最后,李英婼看中了一件粉红色的大衣。

这件衣服的款式是风衣的,但料子是棉的,毛茸茸的,颜色特别粉嫩,腰上还有一个仿风衣的腰带。

崔美青本来就黑,试穿这件衣服,黑的发亮的脸和粉红色大衣相映成趣,土味浑然天成。

老板还在一边夸:“看,这件衣服不错吧,你女儿穿着多精神,多好看。”

崔美青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老板,你说这种话不觉得丧良心吗?

原来她衣柜里粉红色的大衣是怎么来的啊。

李英婼也觉得很满意,这衣服厚度不错,毛茸茸的,尺码还大,女儿可以穿好几年。

但她没有表现出来。

她把衣服从女儿身上脱下来,翻动衣服,找出了几处线头,有些不满意:“你看,你这都有线头,八十太贵了,50块,我就买,你看怎么样?”

老板:“哎呦,你这话说得,这衣服有线头不是正常嘛,拿回家剪掉就行。50块,我进都进不来,你诚心要,65,你拿着,怎么样?”

“不行,不行,65太贵了,就50,不是50,我们不要了。”

“真的不行,你得让我们赚点吧?”老板无奈。

“算了算了,那我走了,去其他家看看。”说着,崔美青放下衣服,拉起女儿的手,喊上站在一旁站岗的老公儿子,似乎是真的要走。

崔家人都走出去几米了,老板站在店门口喊:“好好好,50就50,今天开个张。”

李英婼回头,装衣服,付钱。

拿到衣服了,李英婼喜笑颜开。

崔美青:佩服,五体投地。

这极限拉扯的操作,让她学一辈子,她都学不来。

感谢未来的电商时代,让她买衣服不必演戏。

两个孩子的衣服买好,太阳高高挂起,大家该吃中午饭了。

崔家吃得是米线,崔美青要了一样一半,米线一半,米干一半。

米干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叫卷粉,偏偏在西南方向被称为米干。

米干和米线一样,都是用大米做的,米干是宽的,软的,因为其制作保存工艺的特殊性,没有像米线一样流传出去,只存在于本地人的餐桌上。

云南米线的汤头一般都是猪骨熬的高汤,味道鲜美,加上米线店特制的肉酱,添上一些白菜、葱花或者韭菜,出锅迅速,制作简单。

本地人都喜欢自己添佐料,各式各样的佐料能摆满满一桌。

崔美青喜欢吃辣,放佐料的时候放了小米辣、油辣子和糊辣椒,辣的层次丰富,加上必不可少的酸菜,一碗酸酸辣辣的米线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李英婼看一眼她红彤彤的碗,小声骂了一句:“放这么多辣椒,小心肚子疼。”

崔美青反驳道:“这就是颜色吓人,我没放多少辣椒。”

崔美青吃得很慢,虽然她嘴硬,但她这碗米线确实辣,又辣又烫,吃到最后,她家只剩她一个人在斯哈斯哈的吃米线了,在她的碗旁边,放满了她擦鼻涕用的纸。

崔林院悄悄到旁边的小卖部给她买了一罐王老吉,帮她打开,放在她的手边,“不着急,你慢慢吃。”

崔美青吸着鼻涕,擦擦脸上的汗,抽空朝她爸点头。

王老吉作为凉茶,解辣确实有一套,崔美青喝了一口,觉得口腔好受多了,自己又能吃好几口米线了。

吃到最后,崔美青把碗里的腌菜和韭菜都扒进嘴里,喝了几口汤,身上全是汗,整个人爽到飞起。

太快乐了,大口吃米线才是人应该过得日子啊。

吃完饭,崔家开始采购家里必须的肉、菜、米。

好不容易发工资,那必定要吃新鲜的肉。茶农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只有这一次采购新鲜猪肉的机会,每次买都要买一大堆。

崔家在肉摊遇到了好多一个厂的人,大家打招呼,打探彼此买了什么,价格多少。

崔美青和崔志青不喜欢这种寒暄的场景,每次遇到这种半熟不熟的大人,他们都会低着头cos自闭儿童。

李英婼听说另一个肉摊的三线肉只要十块钱一斤,立马结束寒暄,转到那个肉摊买肉。

崔林院挑了几块肉,刚想让老板放到称上就被拦了下来。

“太多了,你这得有十公斤了。”李英婼拿掉了一块肉,“咱们说好了要攒钱的。”

崔林院把肉放回去,脸有些黑,“攒钱归攒钱,吃肉归吃肉,我们都多久没吃新鲜肉了,肚子里都没油了。”

李英婼啧了一声,没有把肉再放回去。

十一月要修剪茶树、挖地、施肥,不吃肉确实没力气,买就买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逛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