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停云轩中又有丫鬟病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薛府。
不过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毕竟离奇的事情发生得多了,任谁也不会吃惊的。管事也娴熟地处理起冬青的后事来。
先是门房向官府汇报了此事,当天下午典史便带着仵作来象征性地看了一眼,现场掏出了已经盖好章印的“准予收葬”的批文来,接着就可以准备下葬的流程了。
由于死的是内院女仆,此事由孙嬷嬷负责。很快孙嬷嬷就领人抬着一口薄棺进来,吩咐他们给冬青换上寿衣装入棺中,准备放在府中偏僻的下房或后门附近,等凉快一些的时候再抬去郊外下葬。
按规矩,还得给死者设个灵位,供其他下人吊唁一两天再下葬,但对于停云轩,大家已经习惯了省略这个环节,毕竟每个死亡的丫鬟入府都才半年,除了领取俸禄、份例之外,很少与其他房往来,因此都没有几个知心好友,往往都是当天就下葬了。
整理遗容、更换寿衣、抬入棺木……一伙人有条不紊地在停云轩里忙活着。
温闲许给冬青吃假死药的时候,只想着借此机会将冬青体内的蛊虫逼出来,没想到会惹出这么一连串事端,因此在旁边提心吊胆地看着,生怕他们真的给人活埋了。
——现在冬青是不需要呼吸,可等药效过了之后,棺木里空气稀薄,再加上身上还有黄土,岂非必死无疑?
她越想越后悔,若是自己早点拦住叶葵就好了!干嘛要听信薛槐安的话?
而事情的罪魁祸首此时还悠闲自得地窝在房间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的温闲许冲入书房中,却见他不光专心致志地看书,看到温闲许来了,甚至还说:“上午你回家耽搁了,我现在来教你识字吧。”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识字!温闲许气不打一出来,却也只能压低了声音:“你明知道冬青姐姐只是……”
“假死”两个字被咽回了肚里,因为薛槐安起身捂住了温闲许的嘴。
薛槐安面不改色地说道:“来,少爷教你几个新字。”
温闲许扭身就要挣脱,薛槐安使了点巧劲困住她片刻,包着她的手,挥笔飞快地写下四个大字。
“隔墙有耳”。
前面两个字太复杂,温闲许没认出来,只看懂了后面“有耳”两个字,但也猜出了薛槐安的意思。
这时薛槐安稍稍松开了手,示意温闲许来写。
温闲许心中着急,况且本来对写字就学艺不精,哪有心思一笔一划地写。
她夺过笔,先在纸上画了一大串黑线发泄自己的愤怒,见薛槐安面露疑惑,又扯过一张宣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火冒三丈的小人,把笔一搁,气鼓鼓地瞪着薛槐安。
薛槐安对着小人轻笑一声:“嗯,写得不错。”
又把笔拿起来,在小人旁边写了三个字“相信我”。
温闲许心想,就是因为相信你,才落到如今这般被动的境地,怒火更甚,狠狠往薛槐安靴上踩了一脚,在后者的痛呼声中,跑到外头去了。
与薛槐安闹了一通之后,耳房里已经到了盖棺的环节,温闲许以“自己与冬青姐妹一场,还想多与冬青待一会”为由,。孙嬷嬷见温闲许去薛槐安房里待了这么久才出来,自然对二少爷与小丫鬟两情相悦深信不疑,不想节外生枝,由她去了。
没有夫人的授意,她犯不着与少爷面前的红人过不去。
眼下只能拖一时算一时,温闲许望着冬青的脸,上面涂抹了一层,口中还含着一枚铜钱,好像真的已经天人永隔了一般,温闲许心想:姐姐,我原是要救你的,不想却害了你。
又想:姐姐,亏你还要我对忠心耿耿、没有二心,殊不知少爷就是把你害入如此险境的人,你若不幸真的做了鬼,千万不要放过他!
不知过了多久,守在外头的孙嬷嬷敲门说道:“无虞姑娘,下葬的时辰到了,该封棺了。”温闲许才愁眉苦脸地去开门。
结果一开门,庭院里的人只剩下了两个,除了统管此时的孙嬷嬷之外,便只有一个比寻常人高出许多的人物,他下半张脸的金属面具反射着阳光,表情冷冰冰的,像一块杵在地上的高大木头。
——万连碧不知何时来了!
温闲许脱口而出:“你……你怎么在这里?”
孙嬷嬷以为温闲许是因万连碧而害怕,连忙解释道:“姑娘刚来有所不知,给下人们抬棺的伙计,向来都是他来完成的。”
薛府死亡的下人不是病死,就是得罪了主子给罚死的,不知道多少病气与怨气,况且给死人抬棺本不就是件吉利事,大家都不想做。正好万连碧力大无穷,一人就可以扛起一口棺材,因此这样的活计都由他来干。
难怪薛槐安一点也不担心,原来他早知道万连碧回来帮忙。
温闲许说:“封棺……也由他来封吗?”
孙嬷嬷笑道:“当然,难不成让姑娘您来封吗?放心,这家伙的力气大得很,堪比牲畜,钉几个钉子而已,不在话下。”
她一拍万连碧的后背:“去吧!”
温闲许知道万连碧已经恢复了神志,见孙嬷嬷把万连碧比作牲畜,不由得给她捏了一把汗,但见万连碧神色如常,假装没有听懂的样子,拿着锤头与钉子就走了进去,又不禁钦佩万连碧的毅力,也跟了上去。
不多时,万连碧就扛着一口棺材出来了。
温闲许目送他拿着棺材踏出门去了,倚着门柱喃喃道:“不料我与冬青姐姐的缘分竟然这样浅……”
孙嬷嬷既然知道她以后可能要做二少爷的通房丫鬟,自不会像以前一样怠慢她,安慰道:“姑娘莫要伤心,冬青她……生来命不好。姑娘的命好,自然不会像她一般命薄。”
温闲许却听出孙嬷嬷的话有另一层意思:“嬷嬷说笑了,我与冬青姐姐都生于微末,又有幸被选中为少爷效劳,怎的一个命好,一个又命不好?”
孙嬷嬷本只是无心之言,怎料温闲许真的较起真来,含混道:“这……命格的事情,老身又如何清楚?只是瞧着姑娘的面相的确是有福之人了。”
她望了一眼天色,又说:“哎呀,快到准备晚膳的时辰了,老身得回去了。”
说完,孙嬷嬷抬脚便往外走,不料还没迈出门槛,只听得门外有人大叫一声:“狗奴才!我连冬青最后一面都未见,谁准你动她了!给我打开,我不信她死了!”
那声音癫狂中带着几分耳熟,温闲许与孙嬷嬷相视一眼,快步冲出屋外。只见万连碧正被几人团团围住,为首那人身量不高,身高还不够不及万连碧肩上的棺材,浑身的赘肉因激动不住颤动——正是薛阳和。
早前冬青的死讯刚传出去的时候,便听闻薛阳和曾在自己院里闹过一场,后被夫人压了下去。本以为他今日不会作什么妖,没想到直接跑过来了。
“给我开棺!”薛阳和一声令下,几个小厮立即将万连碧围得水泄不通。其中一人更是双臂吊在棺木上,以全身重量向下拉扯。万连碧被缠得无法,只得将棺木暂且落地。
小厮们又扑上去撬钉子,可方才万连碧下钉时用了十足力气,钉子早已深嵌入木。薛阳和怒骂:“废物!还不快去取家伙来!”
一个小厮得令,匆匆往院外奔去。
孙嬷嬷见状大惊:“大少爷这是做什么?老身亲眼所见,冬青姑娘确实已经去了。您快回去吧,若是让夫人知晓,肯定会罚你的!”
薛阳和说:“都怪你!当初做什么要把冬青分给停云轩?”
“兄长不去练武,倒有闲心在我院中闹事?”薛槐安冷不丁从门里走出来,“生前纠缠不够,连死后都不让她安息么?”
“你——若不是你,冬青根本不会死!”薛阳和指着薛槐安的鼻子,“你这个嗜血成性的恶鬼,害了那么多丫鬟还不够,还要把冬青也杀了!”
听他的口气,已经认定了停云轩的丫鬟死亡乃薛槐安所为。
薛槐安也不辩解,只淡淡道:“既说是我所为,有什么证据?”
薛阳和自然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只说道:“半年前赏花宴,你为何非要参加?为何非要作诗夺魁?若不是你,冬青本该是我的丫鬟!”
薛槐安没想到他至今仍对半年前的赏花宴耿耿于怀。赏花宴是薛府举办的活动,请的都是一些亲眷,这种活动本不会邀请薛槐安出局,但那天王夫人破天荒地要他也来……
如今想来,竟是早有安排。
“参不参加宴会岂由得我做主?”薛槐安冷笑一声,“自己诗才不济,反倒怪起旁人?莫非我还要故意写砸不成?你若有脑子不妨想想,府中丫鬟是谁分配?宴席是谁安排?又是谁将冬青当作诗宴彩头?若不是你闹着要冬青,长辈们何必出此下策?”
薛阳和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
之前离开的小厮跑了回来,手上还拿着一把斧头,举手便要劈棺。不料薛槐安挡在棺前,说:“好啊,要劈就连我一起劈了。”
小厮手足无措地看向薛阳和:“少爷,这……”
薛阳和心烦意乱地摆手:“你自己看着办,别问我!”
小厮左顾右盼,举棋不定,忽然一道喝声传来:“孽子!还不快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