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宦宠:厂公,娶我可好? > 第7章 老夫人

宦宠:厂公,娶我可好? 第7章 老夫人

作者:昭阳郡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12:09:36 来源:文学城

寿安堂内,暖香沉沉。

武宁侯府的老夫人——顾氏,斜倚着一方紫檀雕花枕,手中拨着一串檀木佛珠。她面容尚称清矍,鬓发微霜,虽年过六旬,却神态自持,眼神锐利。

陆嬷嬷将一本抄写工整的《药师经》轻轻放在榻边小几上,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怜惜:“老夫人,表小姐那边送来的。说是表小姐一笔一画亲手抄录,为您祈福祝祷的。”

陆嬷嬷是寿安堂的掌事嬷嬷,五十出头,鬓角已经有了白发,可与眼神锐利的老夫人不同,她却是有些富态,显得人和蔼很多。她一面说,一面忍不住又道:“老奴瞧那孩子……虽落了身份,可到底是有心的。那日认亲宴上,也不曾失了仪态。”

老夫人微微抬眼,珠串在指尖轻转。

“这孩子倒是有几分定力。”

她语气淡淡,听不出褒贬,但陆嬷嬷跟随多年,知道这话里已有几分看重的意思。

过了片刻,老夫人放下佛珠,神色缓了缓:“也罢,交给我吧。若是她来请安,就让她进来给我瞧瞧。”

陆嬷嬷应了声随即退下,堂内老夫人看着桌上的经卷,指尖微微摩挲书页,思绪却已不在此。

她不由得想起了许多年前,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如今的武宁侯谢铮,当年执意要娶梁氏过门的情景。

那时,皇帝正值壮年,梁家有心攀附,梁氏的嫡姐入宫,颇受圣宠,不过三年就封贵妃。而梁氏自己,亦因有个贵妃的姐姐而风头正盛,偏偏不知怎的就看上了自家儿子。

老夫人是怀远侯府的嫡女出身,虽自家子弟不争气,侯府日渐落寞,但她嫁入武宁侯府后,与丈夫琴瑟和鸣,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练就了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

她深知,帝王家事,沾上便是泼天大祸。那时的梁贵妃刚刚生产,未来说不准是要如何,最好的立身之道便是明哲保身,远离漩涡。

所以她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梁家已是烈火烹油,你再凑上去,是嫌侯府太安稳了吗?”她曾厉声质问儿子,“梁家野心勃勃,你娶梁氏,在外人眼里,便是站了队!将来万一……那是抄家灭族的祸事!”

可当年的谢铮,被梁氏的明艳和梁家的声势迷了眼,一心想着借势而上,重振侯府声威,将她的劝诫当作妇人之见,一意孤行。

“母亲,您太过谨慎了!男儿在世,岂能毫无魄力?”儿子当年那志得意满又带着几分对她“怯懦”不满的神情,至今想起,都让她心口发闷。

结果呢?二十年过去,梁贵妃屹立不倒,当年生的小娃娃已经被封了端王,颇受皇帝喜爱。他们武宁侯府已经与端王深深的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年他们家更是蒸蒸日上,谢铮也成了兵部右侍郎,人人巴结。他也总是提起当年她的阻拦是个错误,让她别与梁氏为难。

“器小。”这就是她对自己儿子的评价。

老夫人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心底是深深的遗憾与失望。她失望于儿子的志大才疏,无长远眼光,也无踏实肯干的韧劲,只知投机。这份失望,让她这些年来越发懒得过问府中事务,只在这寿安堂中颐养天年。

可如今,府里又出了“真假千金”这般荒唐事,闹得满城风雨,连东厂那条皇帝最凶恶的鹰犬都引了来。这侯府看似花团锦簇,内里却如一艘四处渗水的旧船。掌舵之人……唉。

梁贵妃手段了得,她的嫡妹梁氏也不遑多让,后宅手段凌厉,那些个庶出子女,能平安长大已属不易,更遑论成才。唯独她亲自教养的嫡子嫡女,倒是个个出色。谢明璃更是其中翘楚,堪为侯府明珠,谁曾想……竟非谢家血脉。

次日,辰时。

谢明璃早早起身,由夏柠伺候着梳洗更衣。她择了一袭淡绿绫衫,其上以银线疏疏绣了几竿翠竹,衣料虽非往昔云锦,却也光洁挺括,总算拾回了些许旧日风仪。

秋桂小心为她披上斗篷,又低声道:“小姐,寿安堂那边的极重规矩,陆嬷嬷虽和气,可其他小丫头都眼高。您……还是当心些。”

“我知道。”谢明璃略一点头,她并非初次与寿安堂打交道,深知那地方的门槛。

她的步子不快不慢,穿过一条又一条回廊。侯府后宅极大,风声在檐下绕过,带着几分沉闷。

到寿安堂时,堂门半掩,青烟袅袅。

陆嬷嬷早已候在门口,见她来了,笑着行礼:“表小姐来了。老夫人这两日精神不济,昨儿看了您抄的经,却说心里静了不少,今早起身,气色都舒展了些。”

谢明璃含笑回礼:“让嬷嬷费心了。”

说着,缓步进堂,施了一个极规矩的万福礼:“明璃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并未让她起身,只抬眼细细打量。

堂下少女气质清冽,举止从容,低垂的眼睫掩住了眸中情绪,姿态温顺却不显卑微。

“听说你这些日子都在抄经?”

“是。”谢明璃垂首,“是晚辈心中不宁,借此静心。”

“心可静了?”老夫人语气淡然,继而微哂,“梁氏也就这点手段,上不得台面。”

“姨母也是为明璃着想,欲化解煞气……”

“你倒宽厚。”老夫人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这副平静的皮囊,直窥其心。

堂内一时静极,唯闻檀香细燃之音。

忽的,谢明璃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再次上前一步,不是方才那种标准的万福,而是更郑重、更谦卑的深深一拜,几乎将身体折成一个直角。

“老夫人,”她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却异常清晰,每个字都像是用力从齿间挤出,“明璃虽愚钝,身处僻院,亦知侯府如今……繁花着锦,盛极一时。”

她微微停顿,感受到上方那道目光骤然凝聚,如同实质般压在她身上。她强迫自己继续说下去:

“侯爷因夫人之故,与梁家、与端王殿下关系匪浅,此乃人所共知。若他日风云际会,得登……青云,我武宁侯府自是功不可没,荣宠无限。”

她的话在这里刻意停下,留下一个危险的、令人浮想联翩的空白。然后,她缓缓抬起头,毫无避讳地迎上老夫人深沉的目光。那双曾经清澈明媚的眸子里,此刻没有了温顺,没有了柔弱,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和与她年龄不符的冷静。

“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天威难测,世事无常。万一……万一有丝毫差池,”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锤,敲在寂静的堂内,“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哐当!”

老夫人手中的茶盖失手落在杯沿,发出一声清脆又刺耳的撞击声,滚落在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她甚至顾不上茶水溅湿了衣袖,那双看透世情、波澜不惊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无法掩饰的震惊。

“放肆!”老夫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久违的凌厉,“你可知你在胡言乱语什么?!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也是你能妄议的?!”

巨大的威压如山般压下,若是旁人,早已惶恐跪地。但此刻,她只是将腰背挺得更直,目光依旧坚定。

“明璃自知身份卑微,此言僭越,罪该万死。”她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但正因明璃如今一无所有,与梁家无旧,与王府无谊,甚至……已非谢氏嫡女,有些话,才敢说,有些事,才敢做。”

她略顿,继续道:“明璃昔日在宫中小住,有幸伴过太后一时,又与各府女眷交好。更在父……姨父书房伺候笔墨,朝中关系也略知一二。”

谢明璃再次深深拜下,不再言语。该说的,都已说完。赌注,已然押下。

寿安堂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那被打翻的茶盖,在地毯上留下一圈深色的水渍,无声地证明着方才的惊心动魄。老夫人胸膛微微起伏,目光死死地盯着少女,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

这一次的沉默,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漫长,都要沉重。

“你待如何?”老夫人终于开口,看向她的目光带了几分审视。

“期源表哥如今在锦衣卫当差,若是之后再能向上爬爬,搏个高位,分家出去也不是不行。”

谢期源乃苏姨娘所出。苏姨娘是个明白人,否则也做不出偷换千金却能多年不露痕迹之事。她深知妾室无法给予儿子前程,故而谢期源一出生,她便主动将其送至老夫人身边抚养,宁愿骨肉分离,也要为他谋个出路。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老夫人将谢期源教养得极好,十三岁入国子监,十五岁自请转入锦衣卫,十八岁任百户,其心志与魄力可见一斑。只要他位置够高,家族资源必然倾斜。若他日端王之事有变,谢期源这一支分府而立,便是为武宁侯府留下的一脉生机。

老夫人深深看了谢明璃一眼。此念她心中亦有盘算,不想却被这女娃看穿。

老夫人年事已高,早已不便在贵妇圈中周旋。若由谢明璃这位曾得太后青眼、素有才名的“前”京城第一贵女出面斡旋,期源的前路,无疑会顺遂许多。

“你是个心中有成算的孩子。”老夫人的语气缓和下来,“日后,便唤我祖母吧。”

谢明璃勾唇一笑,乖巧福礼:“祖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