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淮阴县主·邯郸道 > 第22章 欲取鸣琴弹

淮阴县主·邯郸道 第22章 欲取鸣琴弹

作者:薄荷枸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8:11:37 来源:文学城

雅间内舞池建造独具匠心,中间设十字形舞台,余下四端皆为莲花池,水气涳濛,风莲窈窕。桓清与起身接过古琴,步至舞池一端,与行歌相对,待她起调。

琵琶数声起,池上水氤氲。行歌所奏是数年前风靡大魏的乐府名曲《长风引》。

咸元三年秋,桓俭代师父下山,平定一场江湖恩怨,两月内的数封信件都由萧迦叶代取。她写信告诉向桓俭自己新学了《长风引》,数月来勤练新曲,在宫中演奏得舅舅盛赞。第二日回府时,发现这把母亲留下来的名琴被挑了琴弦,琴身也被刮花。她清楚是谁的杰作,但顾及身份或情分,无法为此琴伸冤。

自那以后她不想于人前弹奏,也不愿因这些才艺占据舅舅更多的目光。

数日后,她一收到回信,便看出是萧迦叶的代笔,过去桓俭不便之时,也偶有这样笔迹相似,口吻相仿,却依旧被她识破的伪造信件。桓俭与她从小一起长大,关怀之言常常溢于言表;而萧迦叶的回信却处处克制,克制中的真诚和用心,还有那一点不常写家书的别扭,都让她读来感动又好笑。

桓清与望向萧迦叶,见他已撤掉食案,正身跪坐席上,察觉到她的目光却毫不理会,自顾端杯饮酒。

收到回信后的第三天,一位行游乐师到访桓府,帮桓清与修复了古琴。她一直认定,那人是萧迦叶请来的。

听得行歌起奏数声,桓清与快速将琴谱在心中过了一遍,恰在乐曲**处与琵琶相合。此曲凄然婉转,情意绵长,她在自己院中偶尔起兴,也曾弹过,待如今二八年华再弹起,曲中情意已不同往昔。

下阕她演奏一段,又细听行歌的独奏,似乎对于曲音节奏韵致有了不同的理解。满室之人如痴如醉,她自知是行歌之力,却也喜上心头。与听者共醉于乐音,本就是弹奏者的一大乐趣。

一曲之后,她率先弹奏了一段《慕白首》,行歌会意,两人配合无间,曲尽意酣。

下一首曲声响起之前,门被推开,一个着深灰色斗篷的人影走进来。风帽取下,桓清与隐约识得这是许氏帐下的大将郭斐,其人三十几许,听说家中有九房妻妾,若非有些军功在身,纯然一酒色之徒。

“将军姗姗来迟啊。”萧迦叶看似与郭斐颇为熟稔,“来人,上酒!”

郭斐举杯敬萧迦叶,口中低声说着什么,桓清与隔得稍远听不真切。只见萧迦叶笑笑,脸上有讶异之色,与他继续交谈。

忽而琵琶再起,行歌现身舞池中央,对面帘后已更换了琵琶手,所奏仍是桓清与熟悉的曲目。想来是萧迦叶故意安排的,琴艺这项士族女子必备的技能,就借缦阁中的专业伎师来陪练了。

她不同于过往欣赏乐曲之态度,而从弹奏者视角细细琢磨琵琶手的曲音,踩着合适的乐点合奏。行歌之舞,无论何时、何种角度看,都美不胜收,桓清与沉浸在歌舞之中,心下感慨萧迦叶这个主意还挺妙。

直到一段琵琶独奏时,桓清与停手,才发现座中两人唤了数名艺妓伴在身侧,看衣着打扮,恐怕不是缦阁中人,而是花萼楼的美人。萧迦叶神情疏落,似惬意似忧思,时而浅笑畅饮,身旁一人斟酒,一人捶腿,幸亏手还没断掉,不至与郭斐一般还让美人悬着指尖喂葡萄,满脸的**之色。

桓清与无奈自己目力佳,竟看到那捶腿的美人手势越捶越上移,她立刻转头,在心里狠狠骂道“无耻!”。萧迦叶哪里是请客赔罪?就是来给她看这些,让她趁早死心而已。

她此刻怒火中烧,听得耳边男男女女的调笑声,更是厌烦至极。眼见歌舞暂歇,起手弹了一支《破阵乐》,音调沉稳雄浑,曲风大气磅礴,铮铮弦音中有怒气潜伏。座中之人神色微讶,唯有萧迦叶无动于衷,任由美人的手在他肩头、脖颈摩挲。

郭斐先笑了,“哈哈哈,这琴师曲中有杀伐之气,莫不是见将军美人在怀,吃味了?”

萧迦叶一副不可说的神态,笑道:“不早了,恐尊夫人们宅中寂寞,放将军先回吧。改日再叙。”

郭斐了然,起身道:“哈哈哈,正是正是,那下官先行告退。”笑罢,他恭敬行一礼方退出雅间,一众美人舞姬也纷纷退却,只余桓清与和萧迦叶两人。

桓清与从帘后走出,拿起一支空酒杯,斟满,饮尽,低声道:“滋味也不过如此。”

萧迦叶神色略带一丝不解,自己不过刻意和她保持距离,何至于惹来这样的怒气?看着眼前这张朝气蓬勃的脸,他鬼使神差地反击道:“酒的滋味,小孩子是很难懂。”

桓清与知道空口争辩自己并非孩童,毫无杀伤力,放下酒杯,就地坐下,和他四目相对,“衡量一个人是否长大的标准有很多。”

“比如?”萧迦叶望着她。

“我不仰慕你。”桓清与凝视他双眸道。因为长大了,所以不仰慕了。

“前日武场之事,我不过向陛下陈述实情,没有任何偏私。世人总要揣度一个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是为谋取私利。我没有,至少此刻没有。黑是黑,白是白,我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何况讨好萧将军能有什么好处呢?让你成为我这小小县主的入幕之宾吗?”她自嘲一笑,“不自量力。”

萧迦叶心绪微动,任她说下去。

“那只玉镯,是传给萧家女儿或媳妇的吧?你担心我仗着舅舅和潋娘的宠爱,让他们逼你娶我。所以对我疏离冷淡,又带我到缦阁看你与他人勾搭缠绵。”

“非也,桓清与此生绝不会强迫任何人娶我。收起你的招数,你我本无情意,不劳如此用心!”

萧迦叶冷不防地笑起来,看上去很是畅怀,“好。”

桓清与说完,再斟了一杯酒,“这一杯敬萧表哥,桓清与先干了。”说完,仰首饮尽。

萧迦叶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她。

这酒比桓清与平时喝着玩的甜酒烈多了,一杯下肚,她脸上有些燥热。想起他在马车上提起屿山上的事,忍不住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想当面问你。”

“你说。”萧迦叶也自斟了一杯,端在手中并不急着喝。

“那年到桓府帮我修琴的乐师,是你请来的么?”

“不是,”萧迦叶回得很快,目光飘向帘外,答道:“那是我和庭檐游历江湖时认识的怪人,庭檐帮他打了数天杂役,才说动他来桓府。他怕你心疼,应该从未提起。”

桓清与微怔,垂眸道:“如此。多谢将军告诉我。”

“时候不早了,萧某送县主回府。”

“不必了。”桓清与立即起身,“不劳烦将军。那只玉镯还请代我还给老太君,告辞。”说罢,草草敛裾一礼,快步离去。

走到缦阁门口,萧府侍卫牵着马车上前道,“将军让我等先送县主回府,县主请上车。”

原来他一早就知道她会一人先行离开,也会拒绝他的相送。思及此,桓清与心中苦涩,回想起很多年前寄住在萧婕妤殿中的日子,父母都不在身边,宫人来来往往,与她毫不相关,大家只是尽力让她不饿着、不冻着,看似养尊处优,实则无人在意。

只有时常过来看望她的舅舅,对她的日常起居处处关心,每日忙于政务却还会记得带各种新奇玩意儿逗她开心,一起用过晚膳后,还会带她上清凉台看漫天星河,闲话家常。而此时,往往也是婕妤和整个宫院的宫人最殷勤的时刻。

她在殿中盼着父母的归来和舅舅的到来,也常常担心自己是否会惹萧美人不悦。幸好,她住在殿中的第三个月,萧美人怀得身孕,对于给她带来如此福音的桓清与更是疼爱有加。

至今,她对如今已升了位份的萧夫人都十分敬爱,依旧感念她当年的收留和教养。但从离开父母双亲,住进朝阳殿的那一刻起,她便懂得这个世上没有无缘由的爱护。因对爱的渴望而担惊受怕的感觉,她以为自父亲回来之后,不会再有了,却在此刻闪回。

手指轻轻叩响杯盏,她复习着拨动琴弦的动作。

当年不再弹琴,不仅是不想惹起无谓的争端,更因为,自哥哥离家之后,不再有人那么纯粹地听她弹琴,因她的快乐而快乐了。

马车逐渐停下,她下车,看着桓府屋檐上方的朦胧淡月,心安地笑了。

/

桓清与离开后,萧迦叶仍留在雅间,自斟自饮。

缦阁老板俞樾进来陪他喝了一杯,两人就缦阁珍藏的几种名酒闲聊几句,萧迦叶便起身离开。俞樾十分殷勤客气地将这位卫将军一路送至门口,另派人打点萧迦叶的随从,还送了好些酒到萧府去。

领命的小厮担心俞老板太过破费,找领班的老金悄声问道:“这还不是熟客,俞老板就费这样的手笔去打点,若荀总管问起我等该如何说?”

老金瞧了瞧酒的品种,轻声道:“俞老板年纪虽轻,为人处事一向沉稳,他无非看中了萧将军前途无量,才替东家多笼络笼络,荀总管管账严,却不是抠搜人,咱就不必操这劳什子心了。”说完,老金又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你小子倒是心细,抓紧干活!手头的活只要干得好,月底里东家有赏!”

这边厢,萧迦叶回到扫云台后,将一车好酒都分给了手下将领,同住在扫云台的军师苏祈问起酒的来头,他只答:“缦阁送的。”

苏祈挑了挑眉,“俞樾这个人精!”

萧迦叶没理会他臧否人物的话头,“明日出趟远门,早些歇着吧。”说完转身进了书房。

房门合上的一刹,一阵风扑到苏祈脸上,他别过脸怪道:“老萧,什么时候去趟城郊都是远门啦?”他压根没指望里边的人回话,说着便踱步穿过扫云台中庭,回自个儿住处了。

书房内,萧迦叶走到露台上,见书案上一卷《博物志》、一卷《淮南子》和一本琴谱,顺手收回书架上。《淮南子》一书尚未合上,其内容正是内篇卷十九《修务训》,萧迦叶往房内走着,就着烛光,读了起来。

此页乃《修务训》中一段对道家“无为”之义的辨析,书中论及后世所谓“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实乃对“无为”的一种误解。并指出,历代先贤都是积极有为之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尧勤于政务;舜“辟地树谷,南征三庙,道死苍梧”;禹休风榨雨,决江疏河,莫不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

“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下文又言,“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成者,未之育也!”这话是说,普天之下,不动手脚不加思索便可成事的人,恐怕还没生出来呢!

纵观全文,所谓“无为”,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文中浩荡之气,振奋人心,萧迦叶几乎可以想见桓清与读到此处的击节赞叹之态。

合上书页,吹熄了几盏灯,就着墙壁上一盏油灯的微光,他从内侧书架上取了一些书目放到外边显眼处摆放着。而后打开密室门,取出几卷古籍、一张琴放到书案上,这才灭了油灯,走入里间。

多年来,他一直习惯穿玄色衣裳,每当夜幕来袭,自可悄无声息融入暗夜,直到次日曙光降临。身后房门合上的一刹,他眼前又浮现马车上桓清与的目光,那样明亮锐利,令他无所遁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