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春节,部队已经由骑兵改为守备部队,七团团部驻守在达茂旗的百灵庙。
当时师部下达的命令是:当敌人入侵时,拖住敌人的前进速度,为大部队的战略反攻争取时间。
这天是1970年的2月4日,天气非常寒冷,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日子。
晚上也要值勤,22点换班之后,69年参军的17岁战士刘贵明身穿两件皮大衣,脚上穿着高筒羊毛毡靴,身背63式自动步枪,开始和战友在山上的战备坑道进行警卫巡逻。
虽然到了阴历月末,但那天的月光确很亮,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达茂旗平均海拔约为1367米,最高点为哈布特盖吉苏敖包,海拔1846米。
战备坑道在山上,也接近1600米的海拔。
月光映照在厚厚的积雪上,竟然还有些晃眼睛!
除了不时刮过的小北风,巡逻时还可以清晰的听到自己踩踏积雪的“咔咔”声。
不一会儿,刘贵明的帽檐和眉毛上就结起了厚厚的白霜。
寒冷的空气从军大衣缝隙中钻进去,肚子开始“叽里咕噜”作响。
他不得不跑去营房上厕所,正好听到达茂旗广播站在播放天气预报:“今天夜间,晴,北风三、四级,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度!”
怪不得,穿两件皮大衣还这么冷!
北极是不是也就这温度了!
上完厕所,刘贵明回到巡逻岗,还和战友说:“怎么我的屁股没有感觉到冷呢?是不是这里最耐冻?”
这一年的老兵复员工作,也是在坑道里进行的。
团副参谋长进坑道做动员报告,一边抽烟一边说:“老兵都是部队的精华”。
所以大家把当时抽的这种河南产的烟叶黄金叶戏称为“精华叶”!
1969年12月19日,**签署了对内蒙古实行全面军事管理的命令,时称12.19通令。
除地方政府系统外,原驻内蒙古军区的部队同时也被军管。
部队军管部队,是极为反常的现象!
春节还没过完,初十那天,一个团的野战部队就开进了百灵庙进行整训工作。
这支部队是陆军63军188师563团(代号1570部队),打过不少硬仗苦仗;
抗美援朝著名战斗英雄郭恩志就是这个团的,曾任副团长。
很快,地方防务就移交给563团,驻扎在当地银号公社所属的各个生产队里,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整训。
主旨是进行“两忆三查”(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思想,查作风,查斗志),按照计划要求,层层深入!
“两忆三查”是解放战争后的创举,针对大批俘虏兵补充到部队的现实,为提高这部分人的阶级觉悟,明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道理,迅速提高我军战斗力而采取的办法。
20多年之后,再让新时期的部队照搬,其实是有许多障碍的!
这时候的大部分指战员,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到过阶级压迫和民族奴役,自然也就没有深切体会。
为此,团部在3月24日举行了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忆苦思甜报告!
报告人是曾在日本人刺刀下侥幸逃生的韩师傅!
韩师傅原是保定人,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日本人在河北地区的“大扫荡”!
他家所在的村子被执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把儿童、男丁集中起来用机枪扫射、对妇女□□剖腹等!
韩师傅在逃生途中,被日本人刺了两刀,他在血泊中挣扎时,又被刺了九刀!他直接昏死在地上,直到日本走后才被救,侥幸生还!而他的家人为了掩护他逃生,全都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
韩师傅讲完,把上衣脱了,只披着大衣,在两名战士的陪同下,依次走过每个战士的眼前!
大家可以亲眼看到他身上的所有伤疤!
战士们纷纷站起来,远处的不得的探出身子,很多战士不禁流下热泪!
当韩师傅重新回到讲台,喊起“不忘阶级苦,犹记血泪仇”的口号时,大家的吼声震撼着整个礼堂!
犹如爆发的火山一般!
大家义愤填膺,回去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
现在日本当局还是不承认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屠杀,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想抹去那段惨痛的历史,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掩盖历史真相,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团部驻扎银号公社,85炮营营部驻扎的村子,却有一个匪夷所思的名字“二相公/窑/子”。
于是85炮营就在这“窑子”里开始了整训。
整训除了正常的部队工作,修筑工事等,还包括“忆苦思甜”,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军事思想,树立牺牲自己卫国戍边的决心等等。
有一天搞演习,战士许奇和常天全两人躲进了一个小小的猫耳洞,再多一个人都挤不进来了!
两人膝盖顶着膝盖地坐着等,许奇面朝北,常天全面朝南,两人的半自动步枪横在腿上,枪口朝外指着西边。
常天全是个闲不住的人,手里总得鼓捣点什么,照现在的话就是有点“多动症”!
两人蹲在防空洞里,实在无事可做。
常天全手里玩起了一颗51式手枪子弹,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
玩了一会儿,他突发其想,说:“要是把手枪子弹放进半自动步枪里,不知道能不能打得响?”
边说边把手枪子弹放进了半自动步枪里,随后扣动了扳机!
只听清脆的一声“呯”!
枪竟然真的响了!
两人惊呆在那里,大张着嘴,不知道该怎么办;
半自动步枪的枪机也打开着,像两人张开的嘴巴,手枪的子弹壳就躺在机匣之中!
这声枪响导致暴露了目标,演习不成功。
常天全事后挨了一个警告处分,直到复员时才撤销!
整训完毕已经是春暖花开,大家用了两天时间步行返回百灵庙。
这次的露宿地点是艾不盖河流经的一个小山谷。
这个名字还是营部管理员李春田给起的,叫“夹皮沟”!
后来守备六团的团部就建在了这里,艾不盖河的南岸,从此之后,不管是军用地图还是民用地图,夹皮沟都作为正式地名印了上去!
艾不盖河是内蒙古达茂草原的内流河。
发源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南犄劳以根山地,向东流之后又折向北流,最终归入腾格尔诺尔。
全长约205公里,流域面积大约12100平方公里。
艾不盖河上游区为山地,河谷宽2公里左右;
中游流过丘陵与石山交错地带,丰水期河谷宽300- 600米;
下游流经一片戈壁,河床逐渐消失。
战士们平时用水都是从河里取,大约1个多月之后上级通知:
经化验,艾不盖河河水不适用于饮水!
吃水改为团部每天派水车定时运送。
战士们又开起了玩笑:“要是以后得了癌症,药费就去找国防部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