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女尊王朝 > 华娱之一代天娇 > 第295章 研讨剧本

华娱之一代天娇 第295章 研讨剧本

作者:对面千里 分类:女尊王朝 更新时间:2020-06-25 20:52:44 来源:文学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贵妃》的筹备工作也接近完成,林朝颜的歌舞这些也差不多了,整个剧组还剩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剧本。

前面剧本经过凤鸣编剧部修订,在主题思想、支线剧情、配角人设这些都做了相当程度的改动,但最后的成品,还要所有演员以及导演共同进行确定。

12月初,虽然剧组还没有开工,但主要演员全部集中到了苏州,包括聂元、富大隆、窦晓、陈维霆(他扮演废太子李瑛)这些,女明星则有武惠妃的扮演者程静,梅妃的扮演者张佳玲,王皇后的扮演者秦兰等人。

他们来之前剧本已经发给他们,林朝颜还要求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会议的一开始,林朝颜把所有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汇总,总共有好几十条,导演唐静瑞提出五个问题:

1、杨玉环出场前,其他人的戏份过多,比如李隆基的戏份还有王皇后武惠妃的戏份太多,小演员的戏份有足足3集。2、战争戏太多,经费肯定要大幅度增加,还要考虑多组拍摄。3、部分台词太过于古典,晦涩难懂。4、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剧情冲突不够激烈,这一部分感觉有花千骨和白子画的影子。5、李良嗣远征西域的戏份、安禄山屠城的戏份、回纥烧杀抢掠的戏份可能过不了审。

林朝颜自己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集数太长,很多情节过于冗长,现在是80集,林朝颜准备减少到40-50集。第二是朝堂戏里隐喻的比较多,冲突不够干脆明亮,节奏感不强。

除了唐静瑞和林朝颜提出了不少意见外,其余的聂元、秦兰等人也提出了不少,加在一起有好几十条,不过他们的意见基本上是自己的戏份,不涉及到全剧,修改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会议主要讨论的是唐静瑞和林朝颜提出的7条意见。

首先是林朝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剧集从80集缩短到40-50集。现在电视剧往往集数都比较多,因为电视台是按集数付款的,这就是为什么凤鸣编剧部写个80集剧本的原因。

如果把集数缩短,带来的好处很明显,全剧的节奏将大大加快,对观众的黏性也显著增加,无论是收视率还是作品质量都会有提升。

不过这样做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极有可能影响到版权价格,早先准备的制作费用是5亿,因为战争戏的规模超过了预计,总的制作费用可已经提高到了7亿。

假设以成本价卖给卫视,单价版权费用将达到1400万元/集,这绝对是天价,现在大部分古装剧的价格也就在100万-200万每集,也就是说《杨贵妃》的版权价格是别人的10倍!

要是版权卖不到这么高,这剧是有可能亏本的,就算不亏本,也很难再赚到钱。

虽然有人表示了异议,不过林朝颜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决定将剧本压缩到50集以内。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剧集质量,赚钱与否已经是次要的了,林朝颜现在的目标早就不在钱上面了。再说她也不相信《杨贵妃》会亏本,以她现在的带剧能力,就算湖南台不要,其他台也抢着买。

林朝颜的第二个意见也同样很快得到了解决,关于朝堂戏的部分,唐静瑞、聂元和大隆同样有意见,凤鸣编剧部对《杨贵妃》的剧本改编确实不错,但朝堂戏有问题,它为了过分追求历史厚重感,造成了和剧的整体氛围不搭,节奏感也不强。

解决的办法则是修改台词,将晦涩难懂的台词全部改掉,公司还准备找几个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的人进行挑刺,在保持一定古文韵味的前提下,要让这些人都听得懂。

至于节奏问题,首先将所谓的暗线全部删除,只保留明线,铺垫的部分也尽可能减少,考虑到剧集削减了很多,节奏感肯定会大大加快,这个也不是问题了。

接下来是唐静瑞的5个问题。

第一个是杨玉环出场前其他人的戏份过多,直到第9集林朝颜饰演的成年杨贵妃才出场,其他都是李隆基、王皇后或者小杨玉环的戏份。

林朝颜坚持尽量不要削减这些戏份,因为这是足够的铺垫,林朝颜的理由是:《杨贵妃》反映的是大唐由盛而衰的历史画卷,它不是单纯反映杨玉环的个人传纪,所以从李隆基登基到安史之乱完全平息,其他人的戏份必须足够圆满。

另外如果集数削减到40-50集,女主可以在6-7集出场。

其实林朝颜也知道这样看起来会削弱女主的戏份,不过她有成功的经验。当初拍《射雕英雄传》时,很多人建议她加大黄蓉的比重,但林朝颜坚持给自己不加戏,这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杨玉环这方面和黄蓉一样,杨玉环这个人本身就具有足够的传奇性,把自己的戏份拍好就够了,你需要的是每一场戏出彩,而不是增加自己的戏份。

唐静瑞提出第二个战争戏的问题,按目前的剧本,战争戏的费用已经超过了预算,全剧大型战争戏就超过了10场,按剧本要求的规模,每场单群众演员就超过1万人,通算下来,《杨贵妃》战争戏的分项费用可能达到2-3亿!

这还不包括上亿的道具费用,上万人的盔甲武器,好几千马匹的租赁费用,保险费用,这些也要上亿,这样加在一起可能有三四个亿的支出。

这个问题林朝颜的回答很简短,就一个字:拍!

而且一场都不能省,这部剧要拍出史诗感,战争戏必须要拍好,花钱能解决的事,对她来说就不是事!

众人纷纷咂舌,三四亿的投资,省点可以拍四五部《甄嬛传》这种大型古装剧了,林朝颜眼睛都不眨!

唐静瑞第三个问题是朝堂戏的问题,这个前面已经解决,众人没有再赘叙。

第四个是李隆基和杨玉环剧情冲突方面,唐静瑞觉得这个力度不够,甚至有点像花千骨的甜宠剧。

林朝颜好好想了一下,发现还真有这样的感觉。

其实历史上杨玉环确实是傻白甜,李隆基也确实喜欢她,对她极其宠爱。

单单把他们拍成甜宠系列本来不是问题,如果《杨贵妃》只是一部普通的大女主剧,这样拍可能还挺好的。

但如果是想拍出史诗大剧,这样拍有个很大的问题,它降低了整部剧的故事性。

《杨玉环》在开头剧情冲突是比较激烈的,如果到了杨贵妃出场,剧情天天变得两人在跳舞,最多闹点小矛盾,和其他妃子宫斗的戏份也不是重点,给人的冲突感确实不够。

《花千骨》虽然女主和白子画有甜蜜相处的内容,但戏份也就2-3集,而《杨贵妃》他们在宫中的戏不下20集,天天放狗粮可不行,这部剧面对的观众并不局限于女性。

林朝颜想了下,这个问题她决定自己解决,她要亲自改编两人在宫中的戏份。

具体怎么改编,她准备来点狠的!

……

唐静瑞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过审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在场的人能解决的了,过审问题在古装剧一直是重灾区,要是剧拍完了过审不了,轻则删减得七零八落,重则直接不给你上映。

而且《杨贵妃》在同时期还有竞争对手,难保别人不来搞事,唐静瑞建议公司组织公关。

“公关行吗?”林朝颜道。

唐静瑞以为林朝颜人太单纯,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赶忙道:“必须这样啊,朝颜。”

其实林朝颜是怕光公关力度不够,这个剧因为影响大,公关的力度未必能达到效果,她想到了另外的办法。

“这样行不行?一方面吴总去处理公关的事,另一方面,我建议请人过来。”

“请人过来?请谁?”

“上面宣传部的人、陕西方面政府的人、媒体记者最好是央视的媒体记者、一些知名的历史学教授。”

林朝颜一说,众人全部都懂了,林朝颜这不是公关某个部门,而是“公关”整个社会,不久前《湄公河行动》就这样干过,这个题材同样遇到过审问题,但光彩组织了上千公安干警现场观看,得到了他们支持,过审非常顺利。说起来当初那场试映式也是一场“公关”了,只不过现在更加扩大了公关的范围。

“朝颜,这个办法不错…”唐静瑞赞同地道。

作者有话说

第295章 研讨剧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