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间酒 > 第4章 博城

花间酒 第4章 博城

作者:天已无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16:52:12 来源:文学城

大船在博城码头靠了一夜,第二日晨光微曦,便迎着刚冒头的朝阳顺东江南下而去。

后面的路程还算顺利,途中遇上两波人数不多的水匪,船员们有了经验,便像头一回那样有惊无险的躲了过去。

中间船经过好几个城镇,曲花间只在距离徐州第二大城彭城辖下一个小县城停靠了一夜。

然而徐州去年旱灾虽没有北边六州严重,但彭城离受灾的兖州只相隔几百里。

兖州的粮商早就把能买的粮收走了,曲花间本来也没报多大希望,休整一夜后又继续南下。

终于,大船在二月二这天抵达广陵。

广陵依河而建,出了码头便是闹市。

想必冀州青州等地的荒凉,广陵显得热闹非凡。

广陵地处平原,资源丰富,也没收到去年旱灾的影响,街上的行人虽说大多穿着朴素,行色匆匆,但相较于北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的生活算得上富足了。

曲花间拢了拢身上的外衫,把冰凉的双手插进袖子里,缓缓沿着街道行进。

南方气候温暖,曲花间前两天便让曲宝把兔毛大氅收了起来,只穿一身冬装便感觉十分暖和,但下了船,湿冷的河风一吹,激得他连打两个喷嚏。

走进闹市一看,才发现广陵老百姓的日子也并非想象中的好过。

街上衣衫褴褛的乞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挤在不起眼的角落。

街上行人面上也少有喜色,街边小贩更是左顾右盼,做了一单生意便将铜板藏得严严实实。

曲花间买个包子的功夫,便见不远处几个穿着官差制服的人趾高气昂的对一个卖草编的老汉拳打脚踢,嘴里还呼喝着污言秽语。

曲宝是个爱凑热闹的,早就凑过去站在一个小摊面前佯装买东西,顺便偷听那些官差骂人。

听了一会儿,便小跑回来低声说给曲花间听,“少爷,这广陵赋税好重啊,在这条街上支个小摊子,早上收一次税,中午收一次税,说是税,跟咱们那边十取一的入城税完全不一样。”

曲花间心中隐隐有数,这所谓的税,不过是这些官差借着收税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罢了。

穿越过来这半年,曲花间也对大周朝的各项制度有了个大致的概念。

大周朝不像华国古代那样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在士族眼里,农工商三个群体都是贱民,所收的税也都是一样的苛刻。

农税便是朝廷所制定的平均产量缴纳十分之三的粮食,而这个“平均产量”往往要比真实产量高出一节。

就比如去年青岱城明明大部分庄稼绝收,有收成的地产量也是一百斤到两百斤不等,但朝廷却还是按两百三十斤的亩产收税,全然不顾实际情况。

工税繁复杂乱且不说,商税则是采取入城税和铺税的方式收取,入城税是只要货物入城,便要以官府估值的价格缴纳一成税。

若是打点得好,估值的官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缴的就税少,若是没把官差喂饱,便是报出个高出市价几倍的价格,你想带货入城,也得乖乖按他的价格来交税。

而且这入城税是各城各收,有时候一批货经过几个城镇,便要交几次税。

而入城税之外的铺税,则取铺面交易额的一成。

普通小摊小贩,不需要铺面的,只要交了入城税,就根本不存在官差上门收税这种说法。

曲宝小嘴儿叭叭继续说:“而且他们的税是按摊位大小收的,就刚刚那个大爷放草编蓑衣的小摊子,半天就得交十文钱,过了正午没收摊,就得再交十文!”

这种手工制品价钱低廉,挣的就是点手工费,有时候一天也不一定能赚到二十文。

曲宝一边小声叭叭一边摇头叹息。

曲花间内心也有些沉重,从前只知道古人生活艰难,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今天他才知道,一个普通人要想踏踏实实凭自己劳动在这世道过得好一些,太难了。

这还只是依码头而建的外城,内城坐落在距离码头几里外的城墙里面,也不知那里做生意还有些什么奇怪名目的苛捐杂税。

曲花间一恍神的功夫,那几个官差强行从老汉怀里掏走一个旧钱袋子,掂了掂重量,满意的前往下一个摊子,全然不理哭天抢地的想要要回多余铜钱的老汉,甚至在老汉来拖其中一人的腿时踩住他的手背狠狠碾了几下。

周围的行人早就匆匆避开,临近的摊主也都低着头不敢做声,在官差走到自己面前时颤颤巍巍的递上铜钱。

曲宝见此情景气极,却又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还理智的拉着已然捏紧拳头的曲花间避到了街角去。

曲花间虽然气愤,但他实际年龄也有二十五了,他十六岁便辍学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早就体会过了冲动会带来的后果,所以此时任由曲宝将自己拉走。

等那几个官差挨家挨户搜刮了一番扬长而去,曲花间才领着曲宝走到刚刚被毒打的老汉摊位前。

老汉此时鼻青脸肿,被官差踩过的左手更是高高肿起,皮肉紫中泛黑。

他一边擦拭眼角,一边用没受伤的右手小心整理着被官差踩坏的草编。

原本刚才他就准备收摊了的,谁知走慢了一步,硬生生被官差抢去了钱袋算作下半天的税收,他只得继续待下去。

见有人站在摊位面前,老汉连忙挤出个艰难的笑脸招呼两人看货。

曲花间随手翻看了几下摊位上的东西摊位上多一些蓑衣斗笠和草鞋,还有些棕榈树叶编制的蚂蚱鸟笼一类的小玩意儿,做工都十分精巧。

只可惜好些都被那些该死的官差踩坏了,再看摊主的手,想来有段时间做不出新东西了。

南方多雨,再过月余便是雨季,蓑衣斗笠并不愁卖。

曲花间便把老汉摊位上的草鞋和没损坏的小玩意儿都买下来,也没讲价,倒是老汉喊价十分实在,十六双草鞋两百四十文,草编玩意儿三文钱一个,一共六个。

“一共两百五十八文钱,给您饶个零头,您给两百五十文就行!”老汉堆着笑脸小心翼翼的看着曲花间,心里盘算着如果客人讲价,能再给他少几文钱。

谁知曲花间什么也没说,只让曲宝取了三百文钱给他,温声笑道:“劳烦您,我看您框里还有些粗麻绳,一并搭给我吧,我家船上的锚绳磨损得严重,正好换根新的。”

老汉一怔,框里确实有一卷粗麻绳,但这东西不值钱,一米也就一文钱,一卷只有十来米。

他眼眶一热,吸了吸鼻子,知道这是遇到好心人了,他没骨气的佝偻着身子,手脚麻利的把客人要的东西用细麻绳捆好,双手递到曲宝手上。

要不是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唯一的钱袋子还被官差抢了去,他也想挺直腰板将多出的钱还回去。

可惜世道艰难,岁月也不饶人,他也只是为了碎米几两苟延残喘的糟老头子罢了。

曲花间和曲宝一块儿把草鞋拎了回去,下船放风和解决生理问题的船员们也都回了船上。

他让曲宝把草鞋分给这段时间在船上表现最好的十多个人,这其中就有林茂。

曲花间趁机对这些人说了一番表扬鼓气的话,又让没得到草鞋的人不要灰心,只要表现得好,后面还会有其他奖励。

得到奖励的人都面露喜衣,有几个性子跳脱的汉子,甚至当场换上新鞋子,低着头左看右看。

没得到奖励的人也都没露出什么不满,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又有共同应对水匪的革命情谊在,这些没什么心眼的庄稼汉子们友情迅速升温。

而且谁表现好,谁爱偷懒大家心里都有数,只让众人对曲花间更加佩服。

别看东家天天晕船待在船舱里,船上大事小事他竟然都知道!以后可不敢再偷懒了。

其实曲花间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神,除了会射箭的林茂,其他的人他甚至都认不全。

真正厉害的是曲宝,这孩子每天在船上转悠,事事安排得妥妥贴贴,再一一叭叭给他听,真真对得起“小管家”的名号。

发完草鞋,曲宝又招呼着几个会做饭的汉子将下午买的食材拿去下锅。

广陵邻河而建,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分流,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一条个两三斤重的鲤鱼只要十文钱。

曲花间便让曲宝在一个渔夫手里买了十来条,炖了一大锅鱼汤,船上三十几个人一人能分得一大块鱼肉。

这些庄稼汉子年景好的时候一年也不见得能粘上几次荤腥,此时都兴奋的海碗,就着杂粮馒头大快朵颐。

船上没什么调料,鱼汤就加了些毛毛盐,虽然做饭的几个汉子已经尽力将鱼清理干净,但还是有些腥味。

曲花间本来就不爱吃鱼,这段时间又一直晕船胃口不好,闻着鱼汤的腥味更没食欲了。

他把自己那份鱼汤分给曲宝,草草啃了几口杂粮馒头便回了船舱。

曲宝见自家少爷没吃几口,就知道鱼汤不对他胃口,也是,连他都觉得鱼汤味道一般,更何况从小锦衣玉食的少爷呢?

他三下五除二把手里的食物下了肚,便端着自己的饭碗去了专门腾出来做饭的小房间。

众人只当他是去洗碗,也没多想,只顾着手中的食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