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湖心亭记雪 > 第60章 乐游曲(十二)

湖心亭记雪 第60章 乐游曲(十二)

作者:真真来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21 01:14:52 来源:文学城

静贵妃心里只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她才不在乎什么皇贵妃之位,也不上心李簪雪的婚事。左右她知道这个公主心里一向没有自己,还不如少掺和。

她是贵妃,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比起那些虚无的地位,孩儿的平安才是大过天。

李谲自打回到长安,一切匆忙,也未能前来拜见她几次,听闻他参与许多朝堂官员的宴请一时间风头无两。

静贵妃又喜又怕,喜的是他羽翼渐丰,终于彰显出自己的才能,怕的是他如此招摇,会成为旁人的眼中钉。

她终日在甘露殿哀叹,宫婢安慰道:“三殿下如此才能,战场上所向披靡,得以凯旋,又岂会畏惧那些官场小人?再说娘娘不是最希望三殿下成材了吗?”

“胡说,我只盼他平安。”静贵妃静下来喝了口茶,“从前都是他自己逼着自己,我知晓只要有明德皇后那一双儿女在,储君的位置怎么也不会轮到我的谲儿,便任他去自由跑跳,不曾督促他学习,只需要平安地成长,寻个良家的女子成婚,生上一儿半女,本宫就坐享齐人之福就好了。怎知他野心如此……”

“帝王之位,想来能者居之,三殿下有一身才能,即便当不了未来的天子,做个造福一方的王,娘娘也可搏个好名声。”宫婢给她添茶。

静贵妃叹息,指尖轻轻揉着眼角细微的纹路,“名声什么都是虚的,当初本宫入宫为妃,家中望女成凤,后明德皇后身故,便一心捧我做皇后。谁人不知皇上皇后伉俪情深,本宫只得望其项背。说到底,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最好,一为争斗,难保落下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她的底色是忧伤的,释然的,旁人只知她贵为高高在上的贵妃,可是不知道她并不在意权势,后宫事物能放手便放手。这样看来,李谲却不像她的孩儿。

“谲儿心思深沉,自幼时起圣上将所有的关注度都放在皇后那一双儿女身上,我感激上天,还肯给我一个谲儿,疼惜着,不肯让他受苦,想着就这样默默无闻的也好,”她美目失神,手中拧着一方藕荷色绸绣牡丹纹手帕,声音淡淡,“只是他与我不同,心有青云之志,不肯趋于人下,谲儿心里,是盼望着得到他父王的认可的。”

李谲的变化还是从谢太师去世以后,他将自己关在屋中不吃不喝三天,静贵妃也在门前哭求了三天,等他出来时,已全然变了一副模样,按着自己母亲的双肩,言辞恳切:“娘,不争便会死。”

静贵妃淌着泪:“可是争何尝不是送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静贵妃轻声道,“财富权势,君王之爱,亦如清晨薄雾,朦胧虚幻。守着爱过日子的人,其实是最孤单的人。”

她很早就明白了这点,所以并没有去苛求君王的爱。

宫婢见她眉眼渐湿,心头一酸,安慰道:“后宫事多烦扰,贵妃娘娘能做到独善其身已经很好。”

她搀着静贵妃踱步至殿外,日光在殿外地上覆了一层金色,静贵妃伸手晃了晃发髻间的步摇,忽然出声道:“我替谲儿在太平寺求的那些香囊呢?”

宫婢道:“婢子都收着呢,现在拿出来?”

静贵妃摇摇头,又点点头,匆忙地乱了步子:“拿出来,在取出那些我亲手写的经文,我要要放进香囊里,给谲儿祈福。”

她叹息:“这孩子都不知道回来看看我,我还腆着脸给他做什么福袋?”

宫婢捂嘴一笑:“娘娘口中这么说,还不是不日不夜地给三殿下抄写着经文,眼睛都熬坏了,婢子看着心疼。”

......

要是在一年前,闻笛觉得想不到自己现在会处于宁州,他缓慢地用盛有热水的瓶子熨烫着裴贺的衣衫,明明时至新年,府内却全无热闹之气。

赈灾粮丢失,此事非同小可,刺史派遣了一大批人,勒令短期间必须让案件水落石出。

“会不会是山匪?”侍剑猜测道。

裴贺摇摇头,他看着押送粮食的队伍途经之地,雪地里还留着一串凌乱的车轮印记,“绝无山匪可能。”

“一则运送粮食之多,山匪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运走;二则山匪向来只针对金钱之物,而非粮食;三则此次押送赈灾粮是由大理寺一手负责,精兵强瑞,一般山匪妄动不了。”他用指尖蹭了一点积雪,在鼻尖嗅了嗅。

是近些日子的新雪。

“何许人也,竟然敢劫赈灾的粮食?”虞泠蹙眉。

侍剑道:“听闻当事的小吏道,原本一行人在驿站休息,忽然趟子手来报有人劫了队伍,他们前去查探,一派狼藉中,只剩几个空荡荡的箱子。”

虞泠一扯嘴角:“还真有趣,留下几个箱子做什么?”

裴贺站起身来,雪落纷纷如柳絮,寂静的山林中,鸟雀声零落,仿佛指引着什么,他往前走着,看着干净的车轮印记间,几滴印入的红色血印,终于明白。

“有人想借机除掉我。”他道。

侍剑讶然:“除掉郎君?你如今在宁州,为何有人要对你出手?难不成是阳泉侯?是太仆寺卿?”

当初那案子没头没尾的,太仆寺卿回过头来想替儿子报仇也未尝不可。

“是因为那半块玉玦。”裴贺转过身,眼睛看向虞泠。

虞泠顷刻间读懂了他话中的含义,那半块玉玦中含了太多的秘密,让那些人不得不出手,将裴贺除之而后快,哪怕他如今远在宁州,他们也有将他覆在掌心之下的自信,这便是警示。

这些赈灾粮是裴贺向长安所请求得来,如今无故被劫,他必然会被问罪。

“时不可待,”虞泠上前,拉住他的衣角,凛声道,“必须回长安。”

裴贺垂眸,目光落在她颈间属于披风的系带,“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回长安,我们手里的东西还太少,而且我也不愿你回去。”

“秦王回朝,我害怕他会伤害你。知道你逃出来不容易,万不可再入虎口。”

他道。

虞泠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倘若现在不回去,谁知道下次他们再下手是什么时候?我们在明,而敌者在案。回到长安,那里有可以庇护你的人。”

“我并非全然为了你,正因为他们留了空子,我必须钻进这个空子,好将他们一网打尽,断绝这一切,这是我与圣人的承诺。”裴贺声如滚玉,“况且这件事绝非仅仅是除掉我这跟心头刺那么简单,朔北战败,谁能知道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要想卷土重来还差什么?必然是内外应和之人。”

他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已是无边无界:“我裴贺幺麽之辈,蜉蝣之身,我的命算不得什么——”

“可是——”他眼神变得狠厉,那是他们第一次在他眼睛看到这样的神色,“万不可眼睁睁给旁人做了嫁衣,看着他们搅乱国事,危害百姓。”

他很坚定,但对于爱,他却很脆弱。

虞泠见过他的清正,见过他的执着,也要看见他的坚定。

一路辗转,跨越了半个大晟,他被蛮人囚困,九死一生,他被人诬陷,差点死在狱中,一朝被贬,依旧逃不出那些人的手掌心。

一场又一场的雪,见证了裴贺的经历,可是他们似乎都忘记了,他不过也才二十余岁。

“我信你,”虞泠道,“现在回长安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她迅速冷静下来,对着侍剑道:“去散布消息,说赈灾粮之案已经有了眉目。还有,去请靳刺史还有几位大人。”

侍剑先是一头雾水,片刻后他反应过来二人的决定,道了一声“嗯”便匆匆离开。

等侍剑离开,虞泠转过身,她露出一抹笑容,看着裴贺:“我想,城中那些百姓不会需要担心是吧。”

裴贺一拱手,缓缓道:“虞娘子冰雪聪明,在下佩服。”

虞泠看他冻红的手,便将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了下来,披在裴贺肩头,并替他系好:“你怎么不懂得照顾自己,等到老了,有你后悔的。”

她在掌中呼着白气,还不忘解释:“我在朔北时冻习惯了,这些冷还不算什么。”

言罢,虞泠连自己都愣住了,或许连她都不曾想过,也有一天会这样自觉地关心一个人。

裴贺牵起她的手,笑道:“这样也好,有时外在之物并不是最好的取暖方式,你说对么?”

他们的手都是冰冷的,却在相握的那一刻有了共同的温度。或许自从他们决定携手一起走下去时,手与手之间,就有了感应。

虞泠感觉自己面前的那条路明朗了一些,见山水,见众生,她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从前不肯拘泥的爱恨都有了温度。

她怀念阿娘,怀念阿姐,怀念阿满,怀念曾经的自己,甚至会想到当初那个绝情的父亲。

这些都是她不能抛弃的爱与恨的构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