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湖心亭记雪 > 第6章 漠上雪(六)

湖心亭记雪 第6章 漠上雪(六)

作者:真真来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2:20 来源:文学城

裴贺左右看了眼自己的伤腿,道:“你还挺熟练的,这些东西从哪儿来?难不成你一直背在身上?”

阿泠用冷雪洗了洗手上的血渍,道:“当然不是,这是坐羊皮筏子剩下的。”她又抬起头,盈盈笑了一笑,“我们做马奴的,受点伤都是家常便饭。”

裴贺看着她,头发用布条束起,穿了轻便的衣裳,神色平静中有冷焰在燃烧,他忍不住开口:“日后便可以自称‘我’,不必自称‘奴’了。”

“大人果然心软,仁慈。”阿泠愣了一下意识到裴贺的意思,而后笑道。

裴贺登时有些难堪,抽回自己的腿,试着站起来,冷下脸恢复原来的模样,

“走吧,别耗费时间。”

落雪朵朵落在掌心,阿泠从芦苇荡间拖出之前预备好的羊皮筏,慢慢放下水。

裴贺是第一次坐羊皮筏,他此刻还沉浸在劫后余生之中,坐在其中一言不发。阿泠拿出腰间的水囊,狠狠灌了一口,冰冷的水刺激着胃肠,她忍不住拧了一下眉宇。

水囊没在河水里,咕噜咕噜冒出几个泡泡。

阿泠才想起裴贺,关心问道:“大人可要喝水。”

裴贺摇了摇头,看着姑娘鼓起了脸还在水中洗荡着水囊,他稍稍低下下巴,生硬地扭转了话题:“你本名叫什么?”

他只知道她叫阿泠,不知晓是哪个字,也不知晓她的本家姓氏,说不定还能帮她找到从前的家人。

阿泠愣了一下,出声:“虞泠。驺虞的虞,请问游子吟,泠泠一何悲的泠。”她用手指沾了水,在羊皮筏上描了一下。

裴贺惊诧原她是会写汉文的,心中更是疑虑虞泠的来历。

“你是晟朝人氏?家在何方?家里可还有亲人?”

阿泠知晓他总是要问这些的,于是道:“刺史大人何故总是执著我的来历,云州堪舆图奉上,也带您离开了这虎狼之窝,还要心存疑虑,难不成......”

裴贺打断她:“我没有什么想要窥探的意思,只是你应当明白,做官做到这份儿上,不可能全然相信一个人。恩情自当别论。”

他从怀中掏出那羊皮卷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继续道:“你不是南国人氏,那你手上为何会有云州堪舆图?”

“还是你在骗我,这份云州堪舆图根本就是假的!”

羊皮筏子在波涛上晃了一下,筏身沾染上些许浪花翻涌起的白沫。阿泠也不反驳,只轻笑:“都到这时了,刺史还要问这些问题?难不成刺史大人您亲眼见过云州堪舆图?”

裴贺愣了一下,他自然没见过云州堪舆图。

阿泠补充道:“那您凭什么说我给您的云州堪舆图是假的?既然您觉得是假的,不若就丢入冰河中顺流而下吧。”

“牙尖嘴利。”裴贺冷下面色,低声道。

不对,他忽然想起什么,便道:“虞姓是南国国姓,难道你是南国皇室宗族?可是早在三年前南国覆灭之时,虞氏尽数剿灭,即便有残存的女子也被俘至朔北......”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有的也不过是孤魂野鬼。”阿泠道。她的笑容清淡微涩,让人想起来早春的杏花,方才历过酷寒,始放新苞。

“我与大人指尖不是恩情而是交易,就像现在我们在同一支舟上。我只告诉大人,我却为南国人氏,而云州堪舆图是从旧朝的公主身上所得,至少在我这里,它便是真的。”

裴贺躲开她清凌凌的目光,转向奔腾不息的冰河。波澜像根根愁绪顿起的皱纹,他的脸倒映其上,扭曲模糊,没有情绪。

-

等他再睁开眼,已经是碧星闪烁之夜。许是水声潺潺,他竟然模模糊糊睡着了。

阿泠手里正折了一支芦苇,上面的毛簌簌落下。见裴贺睁开了眼睛,她颇有些惊喜:“大人的觉真好!”

裴贺有些尴尬,双手撑着要起身是才意识到自己的腿还伤着,只是现在不怎么痛了。这个小姑娘,有几分本事。

他的目光落在阴翳之间的水草丛,开口问道:“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快离开朔北境内了。”阿泠叹道,“我一直堤防着,害怕有人追过来,还好......”

“刺史大人,您的腿好些了吗?”她关切道。

裴贺摇头:“已经没什么事了。”

阿泠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伤到了小腿骨头。大人是晟朝肱股之臣,您的骨头自然不能出事。”

“我没事,只是一些小伤而已。”裴贺摆摆手。“再说我并非是什么大官,你不要将我奉得太高。”

阿泠垂眸,一点一点弯起唇角,那笑颇有深意,“大人身为凉州刺史,只身前来朔北,总不是只为了买马吧?”

裴贺蹙眉,他总觉得这话仿佛听过。

“我可没有要窥探大人的意思,”阿泠笑笑,将食指方在唇边,嘘了一下,“只是好奇,我听闻近年来朔北缕缕触犯边界,在凉州制造了不少麻烦。自从南国覆灭,晟朝便如唇亡齿寒,隐隐有动荡不安之感。”

看到裴贺逐渐沉郁的脸色,阿泠道:“我不过是胡说,刺史大人不悦了就将我丢到湖中溺死好了!”

裴贺缓缓松开如墨染的眉宇,眸中情绪波浪般荡开。的确,他前往朔北并不仅仅是为了绢马交易一事,更多的是打探。

阿泠兀自划着竹桨,从前十几年的岁月她离不开那巍巍宫墙,而后三年她又逃不出小小的马场,总归,以后大好河山,任凭自己去看了。她不屈服于命运,不折断于劫难,有一双逐渐丰盈的羽翼藏在瘦弱的脊背,助她高飞。

临近河畔时,一抹烟花绽放于穹顶,灿然的火星四散,明光映在眸中,好像在替谁流泪。

他们将羊皮筏藏了起来,几日的颠沛流离他们终于到了关卡处。关卡处的人识得裴贺,见他一副狼狈之相很是惊讶,忙放他们通过,又寻了郎中来。

郎中看过裴贺的伤腿,感叹道:“幸亏处理及时,不然的话恐怕要留下旧伤。”他重新上药包扎一番,又给了方子交代了换药才离开。

阿泠抬了抬眉梢:“怎样刺史大人?不必说谢。”她坐在床边,两条腿闲不下来地摇晃着。

裴贺又问:“你给我的云州堪舆图当真是真的?”

阿泠回道:“自然是,不然大人您找一副真的?”

闻言裴贺低下头,从床榻边取出纸笔,沾了墨就要落字:“既然是真的,本官便书信回京,秉明一番。”他顿了一下,提醒道:“你可想好了,这封信寄出去,若图是假的,你可就犯了欺君之罪,按律当斩。”

阿泠面色不变,只道:“大人只管写吧,我竟然拿此物交易,便是交付了我的一切。”

裴贺盯着她清凌凌的眸子,忽有一种被全身看透的感觉。墨笔扫在他的手背上,留下一道狐尾似的墨痕。

“大人!大人!”

门被人用力的推开,一个身影闯进来猛地跪至脚下。

裴贺吓了一跳,晃过神来才意识到是自己身边的书童闻笛,他满面焦急,正单膝跪地叩首。

“闻笛?”他道。

闻笛道:“大人多日没有音信,我焦急得不行,几番打听,近日才听闻您从朔北回来,还受了伤。”

他愣了一下,看见裴贺正虚虚倚靠着凭几,似乎是受了腿伤。

裴贺注意到他的目光,连摆手道:“我没事,只是小伤而已。”

闻笛道:“大人您带的那些人呢?他们怎的没有护好您?”

闻言裴贺敛眉,自己一至朔北随身的人与自己分开,那么多日也没有再见过,只怕可汗忧心碍事早就除去了。他的手搭上凭几,放下笔道:“他们许是凶多吉少。”

“闻笛,你备下银子送往那几人家中,也算尽我一分心意。”

闻笛明白了他话中之意,不由得低下了眉眼。

“这朔北本就是虎狼之窝,此行大人折损了身边人还受了伤,几近回不来故土。小的着实,着实是——”

“也不算全无收获。”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

闻笛闻声回头,才发现这屋中还有第三人。约莫十八年华的少女坐在垫着绣花垫的凳子上,身着白纱衣,梳着漠北发髻。弯弯细细的柳叶眉,杏眼含水,睁如满月,笑如钩弦。

他愣了一下,方才开口问询:“这位是......”心里却打起了鼓,裴贺此次入朔北,回来竟然带了个姑娘,不会是......

裴贺咳了一下,解释道:“这是虞娘子,正是她救了我。”

闻笛反应过来道:“原来是恩人,只是娘子你长得不太像朔北人,眉眼倒有些像——”

“我的确不是朔北人,我是南国人,三年前颠沛流离才到了朔北,不然也不会有这个荣幸能救下刺史大人。”阿泠笑道,目光轻轻落在裴贺身上。

裴贺偏开目光道:“你来的正好,我正要书信一封回京,要快马加鞭。”

闻笛见他还受伤在床,便劝道:“大人还受着伤,不如让我代笔。”

“不必,只是腿受伤了,手又没事。”裴贺低垂下眉眼,执笔开始书写。

“哦对了,曹长史去了哪里?我有事相告。”裴贺忽然开口。

闻笛道:“曹大人似是去了凉州境内的一县城去,那县城感染了瘟疫,闹得沸沸扬扬。说朔北与晟朝开战在即,瘟疫就是蛮人带来的。此刻整个凉州城都在囤积大米,对上供应不短,对下却不足,造成不少百姓饿死。”

“荒唐!”裴贺蹙眉,“如今盛世,竟然还有百姓饿死的状况。”

“闻笛,”他放下笔,正色道,“你带人去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是谁散布的谣言。”

等闻笛领命离开,阿泠才慢悠悠站起身,日光从窗棂间投进来,在衣袂上映出花般的亮格。衣摆随身动,蝴蝶慢慢绽放翅膀。

“传播战事谣言,凉州众人屯米,从中牟利者谓谁?”

裴贺抬首对上她颇有深意的目光,瞳孔琥珀般澄澈,瞳仁又是核桃一般的颜色。不悲不喜,不是猜测也不是引导,好像随口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