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湖心亭记雪 > 第56章 乐游曲(八)

湖心亭记雪 第56章 乐游曲(八)

作者:真真来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2:39 来源:文学城

虞泠愣了一下,而后她的手轻轻抚摸裴贺通红的耳廓,回应道:“我说过了,不会走。”

他们的身影映在窗纸上,裴贺一把抱住虞泠的腿继而借力起身,环抱了她的肩膀。

只一瞬,似乎寒风让他的清醒克制回笼,他收回手,目光有些颤抖。

“对不起。”

虞泠一步步往后退,站在门前,她的衣饰仿佛月色铸就,那样单薄轻盈。

“你为什么会在我门前,难道只是因为......”

裴贺低下头失笑,“我怕等第二日醒来,你又会离开。哪也不想去,只想在你门前守着。此举——恐叨扰你。”

他们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却没有一个人想打破。虞泠率先迈下台阶,她飞似的走向裴贺,在他面前扶着他的肩膀,侧过头轻轻吻了他的面颊。

裴贺愣住,感受着面颊上的余温,后者已然抬起清凌凌的目光一点一点侵蚀他的理智。

“不叨扰。”

虞泠道。

她转过身,在门前拉开一条门缝,不忘回头嘱咐:“夜深露重,雪地难行,裴司马翻墙回去定要当心。”

宁州刺史靳永源乃洛阳人士,自洛阳中借调而来已有五年。他时年不过四十余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裴贺方才来宁州时,受了他不少照拂。后为了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裴贺自请来到这个小村子居住,也好理事静心,他还颇有些劝阻。

这次由于战事,大量的难民进入宁州,靳刺史特定传信让裴贺进宁州城商讨。

虞泠坐在轿中,伸手掀开车帘一窥宁州城繁荣景象。

“宁州多外商,有许多新鲜玩意儿,你若愿意,我们可一起逛逛。”裴贺试探道。

虞泠笑着回答:“那自然是好的,见山水,见众生,扩宽眼界,才能更好地丰盈自身不是吗?”

车身铃铛随着摇晃发出轻响,裴贺静静盯着虞泠的侧脸,沐着日光,静谧地如同一尊瓷器。

现如今他们共乘一驾马车,共守着一个携手的诺言,他心中一阵柔软,不禁嘲笑起自己的儿女情长起来。

下车后,闻笛和侍剑正在道路上等候,裴贺转过身,准备接虞泠下马车。

后者正要下车时却倏地愣住,停顿了一下才流畅地提裙、下车。

“怎么了?”裴贺关切道。

虞泠失神笑笑:“只是想起了曾经在朔北,那些贵人也是这样下马,踏着马奴做成的脚垫。”

裴贺道:“世事如此——可是不该如此。”

他们盯着那两扇朱门,开阔大道连接着尽头高大的屋舍,两人一同噤了声。

“载之,载之,良久不见,近来可好啊?”

堂内地龙生热,靳永源迎上前,拍了拍裴贺的肩膀。

裴贺行礼:“见过靳刺史。”

“何必如此多礼,快快坐下。你我长久未见,今日合该多喝两杯。”靳永源笑意盈盈,不注意瞥到一旁的虞泠,打量了几番。

他疑惑道:“我寻常见你随身带着的都是个书童,今日怎么......”

虞泠上前道:“我是裴司马的侍女,见过靳刺史。”

靳刺史不作怀疑,忙请人安置座位上茶,裴贺心中明白他今日作此宴不过是为了近日流民的事,于是连茶也不喝便开门见山道:“靳刺史今日请我上门可是有什么事?”

靳永源缓慢地呷了口茶,挤着眼睛道:“怎么,我就不能来与你叙叙旧?我这可是上好的龙井,特地派人从苏杭找来的,宁州您可喝不着。”

“天寒地冻,”裴贺吹着杯面的热气,目光落上一圈平静的水面,“有的人尚连饭都吃不上,怎么会知道着龙井的好处?”

他将茶杯落下,直言:“难民进城,刺史您不做管束,可曾听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

靳永源拿不住他,中午方吃的饭都不好意思咽下,清了清嗓音道:“载之你何出此言?我这不是与你商讨吗?听说你所在的那个村子收留了一些难民?”

“刺史的消息挺快。”裴贺笑笑。

“无非行事快慢,不过这宁州官场谁不知你风格,也就我一人欣赏你。”靳永源指了指他,露出一个意义颇深的笑容。

他抬了抬下巴,示意来人将东西递给裴贺,便道:“难民进城,惊扰百姓,今晨竟然发生难民为争抢食物打架斗殴致人死亡的恶事。扶危济困是我们本职,可是也要考虑在能力之内,规则之内。”

裴贺梳理着案卷上的文字,蹙眉道:“便是难民不受控制,只要好好疏导,也可让他们在宁州安居。难不成,刺史您是想将难民赶出宁州。”

“他们说我裴贺是个执拗的烫手山芋,所以才让您来通知我是吗?”他平静道。

靳永源揉了揉眉心:“若是让难民大举进程,在哪里安置,便是有安置的地方,那粮食怎么办?迟早有告罄的那一天。本官并非赞同赶走难民,只是要考虑的事情太多,难民的事闹大,恐怕会激起民愤。”

裴贺心里如同明镜一般,“刺史是希望我书信往长安,寻求支援?”

既然被他说出来,靳永源便也不隐藏,直言:“你从长安而来,应当有可以说话的地方。宁州地小,也只能靠你。今年大雪,粮食就那么多,紧了难民,咱们的百姓便没得吃。”

他目光平静,却让人喉咙发干。

裴贺垂下眼,他知道靳永源话中之意,执意收留难民是没什么,可难民一多,突发的事件便无法避免。他起身作揖:“某知晓了,此事定然铭记于心。至于难民是否驱逐,还望此事给某一些时间。”

靳永源起身与他回礼,挽留道:“今日府中备宴,你该好好留下与我喝几杯。”

裴贺抿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天色还早,届时定赴宴。”

待出了靳府的大门,虞泠才开口:“你当真要书信会京?”

“要想救助这些难民,这是唯一的办法。”裴贺替她整理着披风的领口,慢声道,“我一介司马,在宁州话语权不大,便是不告诉我他们直接将难民都赶出去也无可厚非。”

“他们知你是从长安而来,难道不知道你是被贬黜来宁州的?所谓墙倒众人推,你在宁州都没有的话语权,在长安岂有?”虞泠不解,裴贺要如何请到粮食援助,难不成,他也有靠山。

裴贺看着她,良久出声道:“告诉你也无妨,当初我到凉州为刺史,是有人暗中安排所为。我入朔北,探虚实,得堪舆图,亦是料想之中。”

虞泠愣住,她唇瓣微动,略迟一会道:“是......”

“便是圣人安排。”裴贺回想道,“三年前,我科举入仕,圣人唤我至殿前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在长安为官,二则是去往凉州,找到机会探朔北反叛虚实,再得到云州堪舆图,为一统助力,且许诺我日后荣归长安,可任大理寺少卿一位。”

当时他回到长安便做了大理寺少卿,不少人不理解,挖苦编排他,可是他始终守着这个秘密,来自一个帝王的深谋远虑。

虞泠心道原来当时李谲能以一言将牢狱中的裴贺救出离不开圣人的暗中助力,她深深蹙眉,要变天了。

“秦王能拿到起兵之权是否是他对李谲也有了认可?”虞泠缓慢道,她终于明白李谲那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他们这位帝王,远比他们想象的冷血、无情,心存远志。

两人没有乘轿,而是并肩走在街道上。脚下的青石板方经水浇过尘灰,湿漉漉地泛着光泽,裴贺道:“无数人在说太子优柔寡断、太过慈悲,不能为帝,圣人怎会不放在心上,可太子到底品德、学识都在众皇子之上,太阳耀眼,亦照得星星无光。”

“圣人要给他的最后一项考验便是心狠。”

裴贺看着她,柔声道:“人心本善,学会心狠没有那么容易。”

虞泠心里咯噔一下,她猛然想起曾在虞香敛面前说的话,便转移话题道:“这个靳刺史看起来也并非一个固执己见,独断专行的人。”

此言一出,裴贺面色稍变,干咳一声移开目光:“这个靳刺史哪里都好,只是有一点......”

“什么?”虞泠好奇,追问道。

裴贺咬着一口气,道:“好色。”

城门大开,迎着风雪,一人银甲披身,骑马而来。

李谲眉眼凛冽,多月未归,长安雪盛,不知何时春来。来迎接的百官上前庆贺,乌泱泱覆盖满长街,马上的人却不曾垂眼半分。

“王爷今日需进宫,感谢诸位来此,日后必宴请招待。”随身副将惜字如金,只道这么一句,便随着李谲带领军队离开。

边关战役落下帷幕,只留部分军队在云州驻扎,剩下的人通通随了李谲回长安。

入宫拜见之后,李谲才感到身心俱疲,他坐在榻前,脱下层层的外衣。肩头的剑伤结痂复又开裂,鲜血淋漓,将衣服浸湿了一大片。

“殿下?”黄维景担忧的声音传来。

隔着屏风,李谲冷声道:“不必进来。”

他任凭那血流着,想起那日在沙场军帐中,他引诱虞泠替他取箭,却被她躲过。越想心中便愈加郁闷,李谲挥手,不受控制地抚倒书案上的青玉花樽。

面前,一副静松神鹤图安静如昔,草树蓊翳,吞吐湖山。钓鱼人手持长杆,头戴蓑帽,待着青鱼上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