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湖心亭记雪 > 第13章 寂寞春(七)

湖心亭记雪 第13章 寂寞春(七)

作者:真真来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2:20 来源:文学城

虞泠深吸一口气,她低下头交合的掌心里已经沁出汗珠,既然已经预备走上这条路,就不要畏惧退缩,还有踌躇。

她愈加平静,好像方才真的只是赏了一场雨。

耳边雨声哗哗,一道声音却突兀地闯入她耳廓。

“一壶紫笋。”

虞泠抬起眼睛,裴贺正在对面的座位徐徐落座,他像是不曾注意她一般,端坐而后抚平自己的衣角。

“少卿你......”她作了一个礼,见裴贺身上还有斑斑雨点,便关切问道,“外头下雨了,您淋湿了?”

裴贺不动声色抬手呷了口茶,雾气间他的眼神淡漠审视,瞳孔像砚台上化开的墨,无声无息的逐渐清晰起来。

虞泠从来见得都是他或严肃或温和的模样,第一次在他身上见到属于大理寺少卿应有的那种冷峻,还有探索。

她猜出了他想问什么,只微微扬起唇角。雨落如幕,裴贺的心急促地跳起来,虞泠越是不说话,他便越是急躁。

虞泠似乎拿捏他了一般,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这里是大理寺吗?大人要拷问我?”

“不是,”裴贺出口便是否认,不时他便知道自己想错了,面前这名女子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地多,“你见陆言蹊究竟是为何?”

“是为了户籍啊,我没有户籍如何在长安活下去。”虞泠不急不缓道。

裴贺蹙眉:“可是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户籍。”

“是乐师、杂户,还是大人的奴婢。”虞泠看着他,她又道,“阁下可知道,我要的不是普通的户籍,是男子的身份。”

闻言裴贺诧异:“你要男子的身份做什么?”

“我不怕少卿您将我抓起来,我想读书,想入仕。”虞泠神色认真。

“为什么”裴贺不觉得她天方夜谭。

虞泠道:“因为见惯众生百态,遭辱过,濒死过,不肯庸庸碌碌度过此生。说我异想天开也罢,痴心妄想也罢。人不该认命,我不认命,所以我活到了今天。读书,面世,成全心中抱负,不是男子的独权。”

裴贺目色凝重,问她:“女扮男装,你不怕死吗?”

“不怕,”虞泠摇头,“我若是怕死就不会从南国俘虏的队伍中逃出来,若是怕死也不会设计带您出朔北了。朔北的狼,可比您这个大理寺少卿吓人多了。”

裴贺知道她又故意扯开话题,心里默念了数遍“我为何要关心你”,抬手咽下了口热茶。他自小读书,后考学做官,即便是从长安至凉州一路颠沛流离也没见过此等离经叛道之事。

“你要考虑好,好不容易逃出来。”

“考虑好了。”

裴贺在心里问了无数遍为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像是理解眼前这个人一样,化成沉默。

雨下不停,青石板上水流潺潺。虞泠赏了会雨,余光看裴贺也随着她的目光怔怔看着雨幕。

两人无言,像是旧友。

“雨停了。”虞泠“哈”了一声,将杯中茶饮尽,她看向对面之人,问道,“您等人?”

裴贺头也不回:“大理寺查案。”

“原是来蹲着谁,还以为是为我而来呢。”虞泠靠着木桌前倾身子,贴在裴贺耳侧轻声道。

她伸手拨弄发丝,转身道:“那虞泠就不打扰少卿查案了,就此别过。”

裴贺忍住没回头,别过什么别过,晚上还不是要府中相见?

阳春三月,松柏青青。

高墙之下,三五官员成行,日光斜落,照在那腰间的金银鱼袋之上。

“此次国公府世子一事可使圣上勃然大怒,抢夺民女,贩卖私盐,桩桩件件,简直荒唐!此事由大理寺经办,裴少卿,现下人还扣押在大理寺否。”

见话题移至自己身上,裴贺又不能多说,只道:“案件未结,下官只做分内之事。人,现在确实不在大理寺——”

“想做分内之事难,也不难。”说话的是洛挽山,“那世子不过仗着圣上对明德皇后的那些情分,你猜陛下为何迟迟不决?”

裴贺时才至长安,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不甚了解。

官员多对先皇后一族颇有异议,无非是他们仰仗皇后行不义之事,而陛下因为对先皇后的思念,爱屋及乌对他们多为忍让。

“从前是忍忍,如今陛下年迈,也想借此事探探太子之心。”

他说话像含着一口茶,慢吞吞藏着隽永。不时几人已经步行至通乾门,洛挽山拍了拍裴贺肩头,叹息道:“你是后辈,我多叮嘱你一句,明德皇后母族一事一向棘手,你能不过多参与就不要多言。大理寺卿若想赶鸭子上架,你只管听不见罢了。”

裴贺能解其中意,只是哪有那么简单,自己位居人下,哪能做个痴聋的家翁。他点点头,正要送别,忽地两三个内侍从宫道走出,一左一右站着,宫女或执扇或抬辇,步舆之上斜倚着一个不过弱冠的男子,锦衣玉饰,披着一件初春的薄氅,绒毛经风微微摇动。

宫道上乘辇的人定不是普通人,裴贺忙低头避而不视。

待人远去,他才抬起眼睛,边走边问:“方才那位是?”

洛挽山道:“那位是贵妃娘娘的三皇子,秦王殿下。”

-

春雨总来的突然,尤云亦身未携伞,用手遮着躲至檐下。书册虽被他严实护在胸口,但还是沾了些雨渍。

他正兀自叹息着,余光注意到还有一人也在躲雨。那人身材纤瘦,青色衣袍像是挂在骨架上,该是什么模样就是什么模样。头发竖起,落下的几根发丝**的尚还在滴水。他侧脸幅度柔和,神清骨秀,正一丝不苟地盯着雨幕。

尤云亦想起了这个人,前不久才入国子监,好像是户部尚书家的表亲。他愣了半晌,不曾想起他的姓氏,又觉得不打招呼不太美妙。身旁的听雨的人好像从自己的世界里走了出来,转过头,那双冷冷的眸子中神采奕奕。

“尤兄?”虞泠朝他作礼。

国子监中同门大多熟识,鲜少有这么唤他的,尤云亦愣了一下,也不知晓怎么开口,半晌他尴尬出声:“叫我云亦便好。”

虞泠看他的眼睛和迟迟不开口的嘴,心下了然:“尤兄唤我虞泠就好。”

“啊,”尤云亦大松了一口气,回忆一下涌了进来,“上次旬考司业表扬的便是你吧!”

他翻出怀中的书册递到眼前,道:“这些书中有我不解之处,我惧怕老师,还请阿泠替我解答解答。我叫你阿泠你不介意吧,或者你可曾取字?”

虞泠愣了一下,阿泠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没有唤过了。她抿唇摇头,“不介意。”

她注意到那些沾雨的书册,便道:“我学识尚浅也不知能否帮上云亦兄,不嫌弃就好。”

“哪里能嫌弃,求之不得。”尤云亦爽朗一笑,“不知阿泠你方才在赏雨,赏的是什么?”

虞泠道:“我在听,听雨。世上乐器,或丝竹或萧笛,其声大多与自然之物有所共通。雨声清脆空灵,听起来使人心通畅舒适,连饭也不不必吃了!”

尤云亦跟她听了会子,皱鼻:“我怎么越听越饿了?”

不多时雨停歇,雨珠顺着屋檐坠下来,叮咚一声落入院中水坛。

两人并排走在宫道上,方才下过的雨水还未干,汇成小溪流到两侧。日光柔和,照射在其间十三经刻石上,闲暇时分,周边格外安静。

虞泠预备着回舍修缮典籍,路过湖心亭时,里头做了两个书生模样的人正赤红着脸争论着。湖水波光粼粼,两人湖中倒影晃成一片。

尤云亦叹息:“外人言国子监生二千余人,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学生,皆廪饲之。却不知,这国子监内也有高低之分。你可知褚兄,他入学便身有六品官职。六品!”他伸出手指比六,扬起两条浓眉。

虞泠思索道:“我记得云亦兄也是高门出身,何必担心这个。”

尤云亦梗起脖子:“我可跟他们不一样,才不愿受家人荫蔽。”

“他们笑我只懂儒道,不懂人情。”

“这样也挺好的,”虞泠安慰,“所谓人情世故,做人的道理也不过是从书中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人常说的经验之谈,也是在前人的文字基础上总结的。”

尤云亦听到她的话,感觉舒畅了不少,便道:“阿泠若有空便去我房间找我,我那还有些零嘴,果干肉干什么的,你闲时好拿来打牙祭。”

“那哪里好意思。”虞泠苦笑。

漏更声不息,虞泠估计时间要到了,便加快了步子,却见堂中已经挤了一团学子。

有人见了她,边朝她招手。虞泠云里雾里,刚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人群中便传来一道声音。声音冷冷的,像是坠入冰河刺骨的寒。又尾调扬起,轻佻又张扬。

“上次旬考第一名的是哪位?”

虞泠抬起眼睛,登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她上前:“正是学生。”

说话的人虽端坐在座位上,却隐隐约约透出些威慑力来,近侍在他身侧一下一下扇着风,周围静得能滴水。

他到底是什么人,虞泠在心里一遍遍梳理猜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诸位都是栋梁之材,本王有一个问题,想请诸君解答。”说话的人微微抬头,虞泠这才看清楚他的相貌,此人眉眼深邃,神仪明秀,一双剑眉锋利如山,瞳色清淡,颇有晨时浓雾之凛冽。玄色宽袍,腰系银带,衣袂无风自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句作何解啊?”

他的话好似有所指命地落在虞泠头上,她脖颈一凉,哽了一下抬眉道:“民之于国恰如水之于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齐民心便可齐天下。栖培塿者,不睹嵩泰之干云;游泞涝者,讵识沧溟之沃日?学生幼时虽不在京城,不量蕞尔,轻从裒然。见百姓躬耕,颇阜以善,百姓便安。谚云先之。干百年之间,皆能以身任事。”

高座之上的人微微点头,他没有分明的情绪,既没有表达出不满或者赏识,只道:“广文馆果真是卧虎藏龙。”

关键人物出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寂寞春(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