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忽来春 > 第22章 情蛊为契,岁岁长安

忽来春 第22章 情蛊为契,岁岁长安

作者:木栀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04:23:58 来源:文学城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云华山上的积雪早已消融,山间溪流潺潺,草木抽出新芽,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药庐前的那棵海棠树,也抽出了嫩红的花骨朵,含苞待放,预示着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即将到来。

宋听梧坐在海棠树下的石桌旁,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柔和。他的鬓角虽仍有几缕白发,却打理得整齐干净,眉宇间褪去了往日的沧桑,只剩下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温柔。他微微垂着眼,专注地看着书页上的文字,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那是他多年来行医的心得,也是他与燕迟绪相守岁月的见证。

“师尊,”一道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宋听梧抬起头,看到燕迟绪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银耳羹走了过来。燕迟绪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布衣,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看向宋听梧时,更是盛满了化不开的温柔。他的胸口,那道当年为救宋听梧而留下的疤痕,被衣物覆盖着,却始终是两人心中最珍贵的印记。

“没什么,”宋听梧放下医书,接过燕迟绪递来的银耳羹,碗中的银耳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只是翻一翻以前的医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燕迟绪在他对面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说道:“师尊的医术已经够好了,山下的百姓都说,你是活神仙呢。”

宋听梧笑了笑,舀起一勺银耳羹放进嘴里,甜而不腻,温润爽口,是他最喜欢的味道。“不过是尽我所能罢了,”他说道,“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心里也踏实。”

燕迟绪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心中满是暖意。这些年来,他们在云华山上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没有朝堂的尔虞我诈,没有江湖的血雨腥风,只有彼此的陪伴与相守。他每日为宋听梧劈柴、挑水、打理药田,在他诊病时默默守在一旁护法,在他看书时静静陪在身边研磨;宋听梧则为他调理身体,在他偶尔因旧伤不适时细心照料,两人相互扶持,彼此依赖,日子过得简单而温馨。

情蛊的羁绊,早已融入他们的骨血之中。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知晓彼此的心意。宋听梧能感受到燕迟绪心中的牵挂与呵护,燕迟绪也能感知到宋听梧的温柔与依赖。这份心意相通的默契,如同春日的暖阳,夏日的清风,秋日的明月,冬日的炉火,始终温暖着他们的心房。

“对了,师尊,”燕迟绪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前几日山下的王村长派人来送信,说村里的孩子们想让你去给他们讲讲医理常识,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你看什么时候有空?”

宋听梧想了想,说道:“就明天吧。正好我也没什么事,去看看孩子们也好。”他向来喜欢孩子,山下村里的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这个温和可亲、医术高明的道长,时常会跑到山上来找他玩,听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好,”燕迟绪点了点头,“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次日清晨,两人收拾好东西,便一同下山前往村落。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两人并肩而行,偶尔交谈几句,或是相视一笑,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气息。村民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满是善意的笑容。这些年来,宋听梧为村里的百姓诊病疗伤,从不收取分文,燕迟绪也时常在村里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村民们早已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对于他们的关系,更是早已默许和祝福。

来到村里的学堂,孩子们早已在院子里等候多时。看到宋听梧和燕迟绪,孩子们都兴奋地围了上来,“宋道长好!燕大哥好!”

宋听梧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说道:“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一些简单的医理常识,教大家一些遇到意外时的急救方法,好不好?”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中满是期待。

宋听梧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燕迟绪则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宋听梧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处理伤口、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孩子们都听得认真,学得仔细。

燕迟绪看着宋听梧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骄傲。他的师尊,不仅医术高明,心地也如此善良,总是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阳光洒在宋听梧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看起来如同谪仙一般。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便过去了。宋听梧讲完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围着他问东问西。宋听梧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孩子们的家长来接他们,才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

“宋道长,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王村长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孩子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不客气,”宋听梧笑了笑,“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我也很高兴。”

“中午就在村里吃吧,”王村长热情地邀请道,“我已经让家里人准备好了饭菜。”

宋听梧想要拒绝,燕迟绪却抢先说道:“好啊,那就麻烦王村长了。”他知道宋听梧性子温和,不喜欢麻烦别人,可他也想让宋听梧好好休息一下,不用再回去做饭。

宋听梧看了燕迟绪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却也点了点头。

中午,王村长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鸡有鱼,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宋听梧和燕迟绪与王村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饭,聊着天。王村长还特意拿出了自己酿的米酒,非要让两人尝尝。

“这米酒是我自己酿的,度数不高,你们尝尝。”王村长一边倒酒,一边说道。

燕迟绪接过酒杯,先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便递给宋听梧:“师尊,你也尝尝。”

宋听梧接过酒杯,抿了一口,米酒的香甜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淡淡的暖意。“嗯,味道很好。”他说道。

席间,王村长聊起了村里的近况,说这些年来,村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多亏了宋听梧和燕迟绪的帮助。他还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很敬佩他们,都以他们为榜样。

宋听梧和燕迟绪听着,心中都很欣慰。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一点点付出,竟然能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吃过午饭,两人在村里又转了一圈,与村民们聊了聊,便起身返回云华山。回到药庐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药庐上,为药庐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氛围。

“累了吧?”燕迟绪看着宋听梧,问道。

宋听梧点了点头,确实有几分疲惫。“还好,”他说道,“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

燕迟绪扶着他坐在海棠树下的石凳上,说道:“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

宋听梧看着燕迟绪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这些年来,燕迟绪总是这样,无论他做什么,都默默地支持着他,照顾着他。他想起当年,燕迟绪为了救他,不惜损耗大半内力,甚至差点失去武功;想起他们在爆竹声中跨越师徒界限,坦诚心意;想起他们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不一会儿,燕迟绪便做好了饭菜,端到了石桌上。有宋听梧喜欢吃的清蒸鱼,还有几道新鲜的蔬菜,都是从药田旁边的菜地里采摘的,纯天然无污染。

两人坐在石桌旁,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夕阳下的美景。海棠树的花骨朵已经渐渐绽放,露出了粉白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师尊,”燕迟绪突然开口,说道,“再过几日,就是我们相识十周年的日子了。”

宋听梧心中一动,仔细一想,确实如此。十年前,他在云华山遇到了前来拜师的燕迟绪,那时的燕迟绪,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略带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的男人。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事情,却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是啊,”宋听梧眼中满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年就过去了。”

“这十年,”燕迟绪握住他的手,认真地说道,“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十年。能遇到你,能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运。”

宋听梧看着他眼中的深情,心中一暖,说道:“我也是。能遇到你,能和你相守十年,我也很幸福。”

情蛊的暖流在两人之间涌动,传递着彼此的心意。他们知道,这份感情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

“师尊,”燕迟绪站起身,走到宋听梧面前,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枚用玉佩雕刻而成的情蛊吊坠,玉佩晶莹剔透,雕刻得栩栩如生。“这是我亲手雕刻的,”燕迟绪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却又无比坚定,“我知道,我们之间有过误会,有过磨难,可我们都一起挺过来了。从今往后,我想用这枚吊坠,向你承诺,我会用我的一生,去爱你,去守护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离开你。你愿意,和我永远在一起吗?”

宋听梧看着单膝跪地的燕迟绪,看着他眼中的真诚与期待,眼中瞬间湿润了。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燕迟绪的脸颊,说道:“我愿意。迟绪,我愿意和你永远在一起,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燕迟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拿起那枚情蛊吊坠,小心翼翼地戴在了宋听梧的脖子上。吊坠贴在宋听梧的胸口,温热而光滑,仿佛带着燕迟绪的体温与心意。

燕迟绪站起身,将宋听梧紧紧地拥入怀中。宋听梧靠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温热的怀抱,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满是幸福与安宁。情蛊的羁绊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心中的爱意与坚守,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人。

“师尊,”燕迟绪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我爱你。”

“我也爱你,迟绪。”宋听梧闭上眼睛,轻声回应道。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繁星出现在夜空中,月光如水,洒在药庐上,洒在海棠树上,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药庐里的烛火摇曳,为这温馨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宋听梧和燕迟绪在云华山上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个日出日落,一起看遍了云华山的四季美景,一起分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宋听梧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不仅山下的百姓来找他诊病,就连周边城镇的人,也慕名而来。燕迟绪则一直守在他身边,为他保驾护航,偶尔也会下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事迹,渐渐传遍了周边的地区,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

有人说,宋道长是活神仙,医术高明,心地善良;有人说,燕大侠是英雄,武艺高强,义薄云天;还有人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彼此相守,情比金坚。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几十年。宋听梧和燕迟绪都已不再年轻,他们的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头发也变得花白,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依旧如同当年一般,深厚而坚定。

他们依旧每日在药田劳作,为百姓诊病;依旧在海棠树下品茶看书,闲话家常;依旧在春节时一起贴春联、包饺子、放爆竹;依旧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里,为彼此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情蛊的羁绊,早已成为了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能感受到彼此的疼痛,彼此的快乐,彼此的牵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他们都始终陪伴在彼此身边,不离不弃。

这一日,阳光正好,海棠花再次绽放,粉白的花瓣铺满了药庐前的小院。宋听梧坐在海棠树下的摇椅上,闭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燕迟绪坐在他身边的石凳上,为他轻轻捶着腿,动作温柔而熟练。

“师尊,”燕迟绪轻声说道,“你看,这海棠花又开了,和我们当年第一次在这里相遇时一样美。”

宋听梧睁开眼,看着满树的海棠花,眼中满是笑意:“是啊,一样美。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

“是啊,”燕迟绪叹了口气,却又立刻笑了起来,“不过,能和你一起度过这么多年,我很满足。”

宋听梧伸出手,握住燕迟绪的手,他的手已经变得有些粗糙,却依旧温暖而有力。“我也是,”他说道,“能和你相守一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燕迟绪看着他,眼中满是温柔:“师尊,下辈子,我还要遇到你,还要和你在一起。”

宋听梧笑了笑,点了点头:“好。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师尊,还要和你一起在这云华山上,守着这药庐,守着这海棠树,过一辈子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情蛊的暖流在两人之间缓缓流淌,传递着彼此的心意。他们知道,无论下辈子是否还能相遇,他们都会珍惜这辈子的缘分,好好度过剩下的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海棠花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如同为他们送上的最美的祝福。

药庐里的烛火再次亮起,温暖而明亮。宋听梧靠在燕迟绪的肩头,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感受着他温热的怀抱,心中满是安宁与幸福。

宋听梧蹲在院角翻晒药材,燕迟绪就倚在门边看,指尖转着颗刚摘的枇杷。

等他起身时,燕迟绪自然地接过竹筛,顺手把枇杷递到他嘴边。

药香混着果香漫开,

日子便在这般温柔里,慢慢淌。

——正文完——2025.11.12

木栀莞/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