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曜昕不信,可眼前这张脸上的表情让她动摇,她经历过。
满眼都是期待,希望在看的那个人回应期待。
触手的温热,一寸寸侵袭。
跳动的心脏,一点点砸在手心。
她的脸有些热,冷风吹来,一瞬的凉爽,让她止不住颤抖。
何栎清朝她笑了一下,拉着她往卧室那边走。
场记邓丰潞打板时,张曜昕回了神,她没时间再想何栎清的表白是不是真的,她需要投入她的角色,真的跟何栎清亲吻。
何栎清的表白奏效,她确实没再想陆识彦在看她,眼前的人比陆识彦还要明显。
从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张曜昕看见了她自己。
不是小心翼翼的,很自信、从容,又饱含情意。
陆识彦微微弯起嘴角,杨令晗感觉到了,转过脸看她,是满意的意思,还有一点欣慰。
杨令晗继续看监视器,两张有些像的脸贴在一起,相连的还有她们的嘴唇、手臂、身体。很放松,仿佛她们就是如此亲密的情侣。
后面的拍摄很顺利,没有动作戏,都是水到渠成的日常戏份。
连天气都来帮忙,没有阴雨天,两位主角的户外婚礼戏份可以照常拍摄。
尤其是结尾两位步入老年的主角坐在海边的戏份,天气预报说有雨,没有下,风也没有预想的大。
陆识彦本来准备了另一个方案,让两位主角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聊聊过往。
要是海风太大,拍不到雨,就人工撒雨。
后面没用成,陆识彦也不觉得白准备,她以前就经历过,有备无患。
有时候拍戏也是需要看天气的工作。
剧组的人心态都不错,有这个准备方案在,第二天是个阴天,还是认真做好分内的事。
那天之后,张曜昕和何栎清的关系有些微妙。
剧组的人看在眼里,她们戏里戏外分的很清楚,在戏里很主动的是张曜昕,在戏外主动的那方变成何栎清。
到了线上,两人都很主动,都在对方的推文下互动,叫对方剧里的名字。
提前把网友带入情境,拉高她们的期待值。
被吸引的网友给她们取了CP名,叫昕清如水,还号召大家二创,给剧预热。
两人后面互动带CP的话题,又吸引了一大批网友的关注。
陆识彦是听见剧组的工作人员在讨论,才知道这件事。
她特地去搜,话题的热度有些超出她的想象。
她以前拍的虽是爱情电影,主演没像她们这样互动,看得她有点疑惑。
需要这么互动吗?
杨令晗从陆识彦身边经过,瞟到了,凑到陆识彦身前几秒,笑出声,热气喷在陆识彦手臂上。
陆识彦的心跳瞬间加快,那晚扰人的热气复返。
陆识彦穿了厚外套,又戴着帽子,没多久,额上冒出汗来。
杨令晗已走远,搭着何初琢的肩,边聊边笑。
陆识彦把手机塞进口袋,拉高拉链,埋进衣领里。
杀青那天,是个大晴天,开工前,陆识彦预订好了蛋糕、向日葵。
两位演员演完最后一个镜头,陆识彦喊“卡”,场记邓丰潞、姜炜一人拿着一支礼炮拉响,礼花喷到空中,下了一场五彩的雪。
杨令晗拿开蛋糕盒上的剧本,揭开盒子,蛋糕甜美的气味蹿进她的鼻子里。
姚妘琛一边用手挡风,一边点蜡烛,小火苗渐渐成了大火苗,被风吹着摇摆,但不熄灭。
陆识彦从脚边的布袋里拿出向日葵,姜炜过来搭把手,把向日葵分给在场的人。
大家看见像向日葵一样的蛋糕,都眼前一亮,凑上前许愿。
陆识彦不信,也还是跟大家一样,双手交握,闭上眼,许一个剧集热播的愿望。
许完愿,陆识彦睁开眼,第一个看见的人是对面的杨令晗,她还闭着眼,面带笑容,似乎在许一个很美的愿望。
感觉到她要睁眼,陆识彦摸出手机来看。
杨令晗看着对面的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大家都在许愿,陆识彦没有愿望吗?
许愿后众人一起吹蜡烛。
四面八方的风吹向火形状的蜡烛,火光闪闪烁烁,瞬间化成烟,消散在空气里。
每人一片向日葵蛋糕、一支向日葵,寓意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陆识彦不太习惯说这些场面话,但是今天她还是说了,说完自己抖了抖。
看向她的目光各有不同,她一一微笑点头回应。
轮到杨令晗,她只觉得那道目光太闪,无法睁大眼睛去看。
她微微点头,立即吃起蛋糕,避开那目光。
……
杨令晗不参与《百年好合》后期剪辑、收尾的工作,一心待在屋里写《水雾弥漫》的剧本,一周下来,她见不到陆识彦一面。
上次也差不多,只有一晚见到陆识彦。
搬来后的那十天,杨令晗顾不上,截止日期太赶,没有时间想和室友怎么相处。
后来在会议上当着那么多人面和陆识彦吵架,杨令晗更不会想这件事,只想井水不犯河水就好。
她们的关系,好像是从那次她道歉后有了变化。
她对陆识彦这个人没之前那么排斥,还想吃陆识彦的东西。
现在嘛,一周见不到她,还挺想看看她的脸。
一个念头冲进杨令晗的脑海,她拉过椅子坐下,双手在键盘上腾飞。
这一写就是一个小时,期间口渴,她也只舔舔唇。
写完那个片段,她满意地微笑,端起杯子去倒水。
喝完一整杯水,杨令晗走出房间,站在窗户边望向不远的湖。
天色过暗,湖面反射的光,像一盏灯,矗立在树林中央。
刚搬进来时,她看到湖,觉得很近,实际走过去花了一个多小时。
累是累了点,那里风景很好,坐在湖边,心很快静下来。
之后再也没去,忙是原因,距离太远也是原因,如果步行15分钟就能到,她会每天都过去。
现在走过去估计更久,她也只是想想。
她不想期待落空,就放在某个位置,当做一盏灯。
两年前,电影剧本对她来说也是一盏灯,她觉得够不着,没有尝试去写。
两年后,她也没什么信心,是妈妈一直鼓励她,让她试试。
她尝试写过,写了一小半,又忍不住全部删掉。
这次不会了,那两位有经验的编剧觉得她的想法很好,也看过她写的一小部分,肯定她的写法。
有问题的地方,直接指出,还给出建议。
比起同事,她们更像她的老师。
又不是完全去教她怎么做的老师,她们也会问她的意见,问她这个片段合不合逻辑,年轻人会不会喜欢。
妈妈也曾问过她类似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让她觉得跟这两位经验多的编剧关系变近。
或许她应该试试往那片湖走。
不过不是今晚,明天早一些出门,在天黑之前抵达,就不会期待落空。
那时她会近距离看那一片闪动的光,就像现在这样,又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需要亲自去体验。
走回房间,杨令晗没有继续写,她想等等看,看看陆识彦什么时候回来。
打开电脑,她从头到尾地看写的东西。
阅读比写作要快,文字从眼睛传到脑子里,自动搭建一个空间。
一个只有看的人独享的空间。
如果想分享给别人,需要从脑子里抽出去,写出来。
输出的文字跟看到的文字又会不一样,这是独属于阅读者的创作。
她也享受阅读,阅读有时候会激发她写的兴趣,发现一点,就会惊喜一点。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看完全部内容,杨令晗看了一眼时间,平常这个时候,陆识彦会坐在餐桌上吃晚饭,但是今晚她还没回来。
她看向窗外,有些亮着的灯灭了,便不再等。
她也没想发消息去问陆识彦什么时候回来,她们还不是朋友的关系。
第二天一大早,杨令晗在闹钟响之前醒的,按开手机,陆识彦没发消息给她。
何初琢推了一条视频,是《百年好合》一分钟左右的预告片,让她提提意见。
她坐起来看,几个关键节点的定格先出来,抓住人眼球。
再跟讲故事一样,从她们的相遇讲起,到相识,成为朋友,一起写作业、玩耍。
跟着画面变换,她脑海里的人脸也不断变着。
在现场看是一段一段的,合成一分多时长的视频,感觉又不一样。
配上文字、动效,心情跟着一波三折,还有一点点陌生感。
看了五次,她听到外面的车声,奔下床拉开窗帘看,满腔的期待落空,是路过的车,不是陆识彦的车。
陆识彦的车好好停在院子里,她的期待落实了一点。
陆识彦加班赶出预告片,很不像她。
杨令晗拉开房门,没有走出去,看向斜对面紧闭的房门,嘴角弯起。
两个月后,在女跃的年终盛典,杨令晗看到这个预告片,又有不一样的感觉。
她跟很多人坐在一起,有些是认识的,有些不认识。
她期待看到她们的反应,听到她们的声音。
她一边看预告片,一边小幅度扭头看她们。
有人脸上流露出和她那时差不多的欣喜,有人嘴角弯着,也有人不感兴趣,没什么表情。
杨令晗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理解,她以前看到不感兴趣的剧,连眼神都不给。
后面自己成了正式的编剧,感觉一部剧出来太不容易,不感兴趣,也会点进去看一看。
剧集的故事是假的,可参与创作这部剧的人是真的在做这件事。
预告片融合了太多人的时间,把几个月的时间缩成一分多钟,力求在最短时间抓住人的眼球,勾起人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就会有期待。
望了一圈,杨令晗也没找到陆识彦,陆识彦比她早出门,出门前还特地敲门,说她上午有点事,让她招呼一下剧组的人。
她知道陆识彦的意思,需要她看顾不适应这个环境的同事。
这些同事都坐在她两边,比站着跟人寒暄时要自在。
预告片播完,姚妘琛和两位主演一同上台,主持人让她们介绍自己。
姚妘琛先跟大家道歉,说陆导演有事不能来,由她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提问环节比播预告片时要热闹,主要提问的是观众,大家好奇的点是两位主演是不是假戏真做。
张曜昕挽起何栎清的手,笑着问大家:“这样算在一起吗?”
何栎清转过脸看她,也露出笑容。
台下的观众起哄,想让她们拥抱,两人大方拥抱。
后面太亲密的要求被主持人打断,她让观众去看剧,大家想看的,剧里都有。
观众们只好坐下来,也没人喊了。
张曜昕笑着凑到何栎清耳边问她可不可以,何栎清点头。
现场尖叫不断,杨令晗也差点喊出声,之前在片场她要忍耐,免得叫出声打断她们演戏,现在她也不管了,站起身大喊:“好甜啊。”
陆识彦:很想见到我?
杨令晗:是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百年好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