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 第2章 第 2 章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雪山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8 11:42:30 来源:文学城

“回席吧。”

来人消失在拐角,孟令窈从梅树后绕出来。

“嗳。”菘蓝脆生生应下。进门前,她将手炉交给小厮,叮嘱他再去续些炭。

不知是暖阁炭火烧得太足,还是鹿肉补气血的功效立竿见影,再回到屋里时,小姐们脸上纷纷浮现了几缕红晕。其中由以素馨县主颜色最佳,连耳垂都透着红。

今日席上有两位县主,皆是圣上手足的女儿,永宁县主早已成家,素馨县主则正是“二八年华”,还待字闺中。许是前者年纪更长的缘故,无论是圣上还是长公主,都更看中她一些。

桌前新上了一碗燕窝雪梨羹,孟令窈垂着眼,不紧不慢地搅动,耳边私语此起彼伏。

“知道么?今日裴大人也来了。”

“当真?!”

“自然是真的。”文信伯府的小姐压着嗓子,“方才听我兄长的小厮提了一句,说在前院瞧见了裴大人,真真是芝兰玉树,把琅玕水榭最好的景儿都比下去了。”

那声“景儿”的尾音绕了七个弯,言辞恳切又深含扼腕,只恨不得身在现场,亲眼目睹河东裴氏长公子的风采。

孟令窈舀着甜汤的银匙顿了顿,抿下了第一匙。

裴序,字雁行,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裴氏大公子。

出身名门,风姿出众,还学得一身本领,君子六艺无一不精,在官场亦是如鱼得水,年纪轻轻便简在帝心,官任大理寺少卿,掌律令刑罚。去岁破了晋城知府与当地豪强富贾相勾结私采铁矿的大案,更是朝野上下,无人不知。

堪称京中无数少女的春闺梦里人。

孟令窈却不喜欢。

他们素有过节。

她记得最深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前年上巳节,她在京郊的栖云山画了整日的《春山烟雨图》。诚然,她算不上什么真心爱画之人,只是爱听那些不重样的溢美之词。但禁不住山间春色极好,青黛色山峰在薄雾后隐隐约约,山脚落英缤纷。

连教她作画的谢大家都说此画可裱。

偏偏裴序也在。

“羽觞停在裴大人跟前了!”不知谁喊了这句,满山公子贵女都往溪边涌。她抱着画卷站在树下,看那人端坐在曲水边,单手举着酒杯,月白广袖滑落腕间,慢声吟了一首《惜余春》。

作得也并不如何好。

后来那幅画到底没裱成。

第二次,是去年端阳。夏日炎炎,妆容总是不出半日就花。孟令窈不能允许自己在赏午宴上妆容有损,翻了几日古方,试了几十种花汁,最后用晨露调成茉莉粉,衬得人如新荷。

当京兆尹家的小姐追着问胭脂配方时,游廊外突然炸开惊叹——裴序穿了件朱红织金长袍,霎时间满园芳荷都黯了三分。

许小姐那声感叹至今犹在耳畔,“原来男子穿红竟能这般...”后半句淹没在帕子后,但所有人心照不宣。

孟令窈无言:“……”

他倒是不嫌热。

两勺甜汤入喉,孟令窈心绪已然平和许多,咽下最后一口时,她想起了最近的一次过节。

两月前秋高气爽,她锤丸一举打满了二十筹,正沐浴在满堂喝彩中。那厢演武场,裴序随手射落百步外的铜钱,所有人又像闻到花蜜的蜂群般飞去。

他一个男子,自小学骑射武功,百步穿杨不是应该的么?有何震惊之处?

“这些贵女看到裴大人,”菘蓝悄悄凑到耳边,小声逗她开心,“就像饿了三天的狼见了肉。”

可不是么?

银匙磕在瓷碗边缘,发出“当啷”细响,掩映在满屋细碎躁动中并不显眼。

孟令窈很是明白,在旁人眼里,她也不过是匹狼。

还是毛色鲜亮,獠牙尖利的那种。

所以她无论如何,风头也压不过裴序。这是她同裴序单方面的过节,而裴序一无所知。

即便知道,兴许也不会在意。

一想到这,孟令窈更生气了。

菘蓝绞尽脑汁哄自家小姐开心,说得嘴皮子都干起了皮。

也是这会儿众人的一颗心都系在隔了几条回廊的琅玕水榭,无人关注这一隅,否则定有人笑话孟小姐的丫鬟像是麻雀成了精。

孟令窈倒了杯茶,随手递给她,“试试可凉了。”

菘蓝站在她身后,抬袖,一口饮尽,回答:“凉了一些,不过这会儿子屋里热,喝着刚好。”

孟令窈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

茶水又给了菘蓝新的灵感,她夸赞道:“小姐读的书真多,不止史书诗文,连什么肉配什么茶都说得清门道。也亏得小姐读得多,否则刚才……”

说到后半句时,她声音压得几不可闻。

孟令窈:“我胡诌的。”

“小姐一定是京城最博学多才的……嗯?”

菘蓝愣住。

孟令窈脸上终于浮现出淡淡的笑意,瞳仁明亮,眼尾上扬,弯出一枚上弦月,像是恶作剧成功的孩童。

“这里没几个真爱读书的。”

即便爱读,也读不到一本讲家常菜如何烹饪、制作的食谱。

既不风雅,也不高尚。

连她也是偶然间翻到,意外发现能短暂满足食欲,颇有望梅止渴之效,才仔仔细细读了好几遍。

“这……万一被人发现了?”菘蓝隐有担忧。

“怕什么?”孟令窈一脸轻松,“我可能会记错,但长公主府上的茶水不会出错。”

错了,也是对。

宴散时已是申时三刻。

小姐们依次上了自家的马车,孟令窈方坐定,菘蓝一拍额头,“手炉!”

暖阁的热气烘烤了大半个下午,暖和得叫她都忘了还有一只手炉在加炭。

去取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孟令窈正喊了苍靛去看看。

“小姐!”菘蓝小碎步跑着过来,有些气喘,脸颊泛着异样的红。

孟令窈看了她一眼,放下车窗帘幕。

直到马车驶出朱雀巷,菘蓝才从袖中摸出个木盒,“方才有人塞给我的,说是...说是上次送的诗集不好,唐突了小姐,特奉上赔礼。”

给小姐送诗集的人不少,可若论唐突,就只有一个陆状元。

眼下还是陆状元,兴许过不了多久,就该叫陆姑爷了。

菘蓝的眼睛亮得发光。

孟令窈沉默不语,视线落在黑檀木盒上,金漆缠枝纹织就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在暮色中泛着幽光。

她闭了闭眼,梦里陆鹤鸣说的那句话此刻在脑海中轰鸣,震得心神摇摇欲坠。

“娘子要记得,在状元府,连只雀儿都得按我的规矩活。”

她指尖莫名发颤,铜扣“嗒”地一声弹开,惊得菘蓝“呀”地叫出来。

一只银簪静静躺在绒布上,纤细的银丝向上攀爬,缠成一朵梅花,正中央一颗宝石红得好似血珠。

正是梦中那支凶器。

-

马车行至孟府门前,甫一停稳,孟令窈等不及苍靛扶,自顾自跳下了车。

拎着裙摆快步穿过花厅,后院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听见那琴声,孟令窈神色稍缓,脚步也慢了下来。

踩过青石板上新落的雪粒,她看见父亲正坐在亭中,信手拨弄琴弦,一曲罢,他抚了抚胡须,神情满意。

目睹过无数次的场景极大地宽慰了孟令窈的心神,让她有一种仍旧置身现实、脚踏实地的安稳感。

听到动静,抬头便见女儿痴痴盯着自己,孟砚笑道:“看来为父今日这琴谈得不错。”

“分明是呕哑嘲哳难为听。”月洞门后传来一道轻嗤。

钟夫人走出来,“一天了,反反复复就是那一段,听得我耳朵都快生了茧。”

“我是在复原失散的古曲,总要历经多番尝试。”孟砚振振有词。

“古曲若是都这样,失散了也是造福一方百姓。”

孟砚:“……”

孟少卿偏过头,口中念叨着什么“恶语伤人”“只通武艺不通曲意”。

钟夫人已不再搭理他,转头对女儿道:“要是早知道他今日要练新曲,我不如厚着脸皮跟你一道去长公主府。平白害我耳朵遭了罪。”

跟在她身后的丫鬟婆子们看向菘蓝苍靛的眼神中满含羡慕,显然也是被魔音折磨得不轻。

“手怎么这么冷?”钟夫人上前摸了摸女儿的手,忍不住皱了眉,再细看她神色,随即低声问:“可是长公主府上出了什么事?”

孟令窈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在母亲不解的视线中,她打开了木盒。

“陆家小子送的?”钟夫人扫了一眼,挑剔道:“用料寻常,工艺倒是不错,勉强配得上窈窈。”

“这…”孟砚手指按在琴上,发出一串不赞同的声音,“你二人尚未定亲,私相授受怕是不好。”

钟夫人连一个眼风也未给他。

示意丫鬟婆子都退出去,钟夫人拉着女儿坐到亭中炭盆边,轻抚她后背,温声道:“发生了何事?一支簪子而已,不至于让我的窈窈方寸大乱。”

孟令窈倚在母亲怀中,嗅了嗅她身上的香味,眼睛不知不觉蒙上一层雾气,小声道:“我做了一个噩梦……”

听到菘蓝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殒命,钟夫人呼吸陡然停滞了一瞬。

再到陆鹤鸣那句威胁,钟夫人抑制不住,手一抬,径自掀翻了木盒。

“荒唐!”

银簪摔在青砖上的脆响惊得孟砚手一乱,琴弦在掌心勒出血痕。

“血光之兆!”

他盯着银簪颤声道:“快取艾草来熏……”

“熏什么熏?!”钟夫人白了他一眼,用帕子裹住簪子,一扬手用力钉在琴案上,“天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孟砚立时扑过去,“夫人!切不可以偏概全。”他可是什么妾侍通房都坚决抵制,一心只听夫人话的好儿郎。

“古有周公解梦,梦境虽有寓意,却不能与现实混为一谈。兴许窈窈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钟夫人一字一句,说得掷地有声。

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再小心也不为过。老爷的脾性说好听了是温良敦厚,说不好听了就是胸无城府、不谙世故。还好女儿随了自己,否则怎么放心未来嫁到旁人家。

“女儿也是这般想的。”孟令窈蹭了蹭母亲,思索着道:“他来京城时日不长,或许打听不到什么。但若真是如此暴戾残忍的性情,这么多年,总会露出些蛛丝马迹。”

钟夫人颔首,扬声唤来管事,细细交待了一番,“遣一队人去吴郡,要机灵的……对了,再找两个生面孔盯着京城陆府,如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立刻来回禀。”

她转头见丈夫又要摸龟甲,顺手拔出银簪掷进炭盆,嘲道:“老爷不如算算,是您先卜出吉凶,还是我先烧光这晦气东西?”

苦心研究《周易》多年的孟少卿默不作声把龟壳塞回了袖口。

火舌卷上银丝梅花,很快变得黯淡无光。孟令窈望着盆中扭曲的簪子,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此刻,她脑中无比清晰——她与陆鹤鸣缘尽于此了。

既存了这份疑心,再想毫无芥蒂地共度余生便不可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连君子都避之不及,她小小女子,更不允许自己至身于可能的危险之中了。

妻女已雷厉风行将事情安排妥当,孟砚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轻叹一声,抬手,抚了一曲提气振心的《梅花三弄》。

悠扬琴声中,孟令窈微垂眼帘。

不错,眼下正是梅花怒放的时节。

慈安寺的蜡梅开得正好,倒适宜来一场偶遇。

-

长公主府。

送走最后一名宾客,长公主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身后的姑姑快步上前,替她揉捏肩膀。另有一名丫鬟奉上茶水。

长公主抿了一口,眉尖微挑。

“今日的茶水广受好评。听小姐们说,古籍有载,鹿肉与松树上的雪水最相宜。”姑姑声带揶揄,“都称赞长公主实乃风雅之人。”

风雅?

她何曾与这词有关系?

长公主神色变幻莫测,少顷,她道:“我今晨在院中练习箭术,不慎射断水井上方的松树枝桠……”

“那一整枝松木,便都掉入府上的井中了。”

其实蜡梅不是梅花,但咱们这也不是科普读物,就这样吧,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三抢风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