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 第10章 第 10 章

候选夫君们好像不对劲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雪山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30 11:28:56 来源:文学城

长公主既发话,姑姑立时找出了衣裳。

甫一从箱笼中拿出来,孟令窈霎时间觉得屋里都更亮堂了些许。

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云绫锦,染成恰到好处的红,犹如美人唇瓣上的一点胭脂,金线绣成朵朵海棠,光华璀璨,华美至极。

“换上我瞧瞧。”

孟令窈应了一声,依言换上。

她很少穿这样艳丽的颜色,太过厚重,难免显得不够飘逸,少了几分世人追逐的出尘脱俗。

但站在铜镜前,孟令窈几乎挪不开双眼,不得不承认,长公主的眼光甚好,衣服也甚好。

她认真思索着,往后裁制新衣时,要加入这类颜色。哪怕不穿出去,自己瞧着也高兴。

长公主光明正大欣赏镜前的少女。

太常寺少卿孟砚之女,孟令窈。

京城的小辈太多,她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印象,眼前的姑娘算一个。和如今大部分姑娘差不多,喜好穿仙气飘飘的广袖白裙,不过她生得好,乌发雪肤,身段窈窕,在一片白茫茫间,也很是出挑。

许是上了年纪,现下越来越喜欢鲜亮些的颜色。于是一时兴起,叫人拿了这件衣裳,不曾想比她想象中还要合适。

长公主满意点头,“不错。”

孟令窈也很满意,脸颊微红,双眸晶亮。她与长公主的接触不多,只在几次宴会上见过,但从方才来看,长公主行事作风干脆利落,她也没说什么谦虚客套的话,盈盈行了礼。

“都是长公主眼光好,叫我沾了光。”

长公主笑了声,又邀她去喝茶。

喝茶的地方在一处观景亭,孟令窈随长公主到达时,亭中已有人煮茶。裴序坐在其中一方竹凳上,一身分外扎眼的绯红色广袖宽袍,衬得人面如冠玉,神情却是清冷淡漠的,让人平白想起落了雪的红梅。

见到两人前来,裴序起身,规规矩矩给长公主见礼,而后朝孟令窈拱了拱手。眼睛始终朝下,未曾多看两位女眷一眼,有礼有节,挑不出毛病。

孟令窈同样回了礼,面无表情移开了视线,垂眸盯着自己同样红色的衣袖,莫名觉得,兴许不是他喜欢红色。

喜欢红色的另有其人。

好看的人总是叫人心情愉悦,若是成对出现,这种愉悦还能再翻一倍。长公主心情颇好地落座,敏锐地发现,孟家的小姑娘坐在了离裴序最远的位置,脸上也不是什么常见的羞涩,而是,淡淡的?

比她的大侄子还淡上那么一点。

有趣。

就她所知,裴序在京中可是广受欢迎,连她这里都收到了不知多少明里暗里打听婚事的口信。

原来也有人瞧不上他。

唇角勾起一抹兴味的弧度,长公主端起茶盏,“茶已烹好,孟小姐莫要拘礼,尝尝可还喜欢。”

“长公主的茶定是极好的,托了那只兔子的福,我今日算是有口福了。”

孟令窈高高兴兴捧起茶盏,口中品到了熟悉的松木香气。心下暗道,长公主还真是专情。

“近来京城似是很时兴用松树上的雪水烹茶,还是从本宫府上传出去的喝法。”长公主仿佛觉得很有趣,不紧不慢地分享:“其实那日是意外,只是府上一位客人道,连古籍中都有此记载,松香雪水与鹿肉最是相宜,倒让本宫侥幸风雅一回。”

“说是《山家清供》中所记。”伺候在一旁的姑姑笑着补充道。

“《山家清供》?”

裴序抬眼看向煮茶的小炉,沉吟数秒,笃定道:“书中不曾有此说。”

孟令窈猛地攥紧了手中茶碗,稍顷,慢慢松开,耳尖却悄无声息蹿上一抹红。

好,这是他们的第四次过节。

她垂着眼,默默又记了一笔。

长公主眸光微动,轻抿了一口茶,什么也没说,唇角弧度莫名又上扬了一点。

姑姑愣了愣,回神后道:“奴婢粗笨,许是记错了。”

“错就错了,总归不是什么大事。”长公主云淡风轻地揭过了这一茬。

孟令窈将视线转向亭外,试图寻些新的话题。

亭子建在高处,能将整个别院尽收眼底。出乎意料的是,这别院里没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反倒有一大片演武场,箭靶和兵器架整齐地排列着。

“殿下这里很是别致。”她斟酌着用词。

长公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闲来无事练练手,城里拘束,不如这里自在。”

“确实如此。”孟令窈赞同点头,“臣女外祖家也设了练武场,几位表兄小时还好,长成后总嫌地方太小,施展不开身手。”

“是啊。在长公主府,箭靶置多能有十丈之远,这里却能放在三十余丈外。”还可外出寻些移动的靶子。

念及方才吓得跌倒在地的小姑娘,长公主体贴地没说后半句。

“难怪殿下箭术如此精妙。”孟令窈恍然,“原是日日勤练之效。”

长公主玩笑道:“当着雁行的面,本宫可不敢应了这句‘精妙’。”

裴序一板一眼,“殿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长公主轻轻“啧”了一声,应是在说“无趣”。

话说到这里,若是不接就不大合时宜了。

孟令窈唇角微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笑容无可挑剔,“臣女也曾听闻裴大人箭术高超,有百步穿杨之能。”

裴序又欲说些什么,长公主直接打断了他,“哪里就值得这么夸了?他们男儿理应会这些。”

“孟小姐会射箭么?”

孟令窈摊开双手,眼睫垂着,显露出几分自然的羞涩,“小时候学过几天,手心磨破了皮就放弃了。”

微凉指尖忽然触到她掌心,孟令窈惊得睁大了眼睛。

犹嫌不够似的,长公主又捏了两把,赞同道:“这样娇嫩的手,确实不该受这份罪。”

长公主动作突然,裴序也下意识投来了注视,目光在那双手上停留了一瞬,被一捧雪似的白刺了眼睛,随即移开。

孟令窈话语险些磕巴,“……臣女生性惫懒,长公主见笑了。”

长公主于是很配合地又笑了几声。

她今日笑容格外多,连煮茶的姑姑都注意到了,几次侧首看她,眼神柔和又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

长公主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不似大多皇室女眷一般,看起来再是亲和,骨子里仍透着高傲。同她交谈时,孟令窈好几次想起母亲。

她母亲出身将门,自小爱舞枪弄棒,大抵是长公主也喜好练武,因而性格中有相似的疏朗,不拘小节。

不知不觉聊了好一阵,多是两位女眷说话,裴序更像是长公主安置在亭子一角的装饰。

抬头看了看天色,孟令窈起身告辞。

“是不早了。再不回去,谢家丫头怕是要以为你被山里的豺狼叼走了。”

吩咐人装了整整两食盒点心并一些新鲜果子,长公主随口道:“本宫年纪大了,不爱吃这些。你带回去。”又转头对裴序道:“山路难行,你送令窈。”

裴序微微颔首。

孟令窈眼睫轻颤,愿意当然是不愿意的,但长公主一番好意,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她福了福身,“多谢长公主…多谢裴大人。”

出门时,孟令窈只带了菘蓝。

回程时,带了一马车的吃食并一位骑马跟在一旁的裴少卿。

她坐在马车里,斜倚车窗,拖着腮思索,莫不是她才是出门打猎的那一个?

“小姐。”菘蓝压低嗓音,凑过来,“您说沈小山在大理寺能做什么活?他个子还没长成呢。我听人说过,若是小时候做重体力活,会长不高的。要不要……”

她抬手指了指马车外,“问问这位?”

孟令窈点点头,菘蓝说的在理,沈小山眼下也就跟娇小的女子一般高,还不及她,是该仔细些。

坐直身子,孟令窈垂眸理顺起了褶子的衣带,又叫菘蓝上下看过,确认没有一丝不妥后,她轻轻扣了扣窗棂,从提花帘后探出一张脸,“裴大人。”

裴序摇晃缰绳,黑马靠近了马车些许,“孟小姐有何事?”

“我有一事想向裴大人求解,不知沈小山现下在大理寺作何活计?”

“沈小山会识文断字,如今在协助做文书记录。”

“他如今不过十三岁。 ”有求于人,孟令窈笑容很是诚恳,眼瞳漆黑,一点不错地望着裴序,“还请裴大人……稍作照拂。”

声音放得又轻又软,恍若枝头积雪随着风一丝一缕飘散。

这招一向好使,鲜尝败绩。上回这般,表兄愣是把外祖那柄视若珍宝的古刀带出来,由她把玩了好一阵,被打得满院子跑也没供出她来。

思及此,她唇畔笑容愈发真诚。

裴序偏过头,直视前方道路,“他已十三岁了,能孤身从吴郡赶到京城的人,不该被当孩童看待。”

孟令窈咬咬唇,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她心头火起,语气也谈不上好了。

“裴大人自是有好谋算,让一个孩子从吴郡独自逃到京城,若是有个闪失……”

“陆家的眼线遍布官道。”裴序仍是不疾不徐,“混在流民中反而安全。他身上留有大理寺的暗记,沿途都有人暗中照拂。”

“且,他在外头,陆家才更易露出马脚。”

孟令窈攥着帘子的手松了松,“为何不早说?”

裴序看了她一眼,没有答话。

孟令窈也意识到自己这句话实在有些无理取闹了,她先前不曾问,也不是裴序的上峰,裴序没有必要同她交待一切。

不着痕迹地吸了一口气,她重新挂上笑,正要开口——

一侧车轮突然陷入泥坑,车身猝然一晃,孟令窈扶住窗棂,裴序几乎是同时伸手稳住了车窗,两人指尖在雕花木框上堪堪相碰了一瞬。

是与方才长公主的手截然不同的温热,似有一层薄茧,孟令窈怔了怔。

裴序已迅速收回手,仿佛被烫着一般。

孟令窈回过神,一阵莫名的情绪翻涌,很快被紧随而来的愠怒掩盖。

好哇,怎么这厮好像很嫌弃?

真是、真是不知好歹!

她这可是每月都要花上数十两银子悉心养护的手!

“小姐对不住,积雪盖住了,小的没瞧见土坑。”车夫的声音带着慌张。

孟令窈坐直,手指攥紧帕子,回道:“无事,后头仔细些便好。”

“是是,小的一定仔细着。”

“当心。”裴序留下一句嘱托,拍了拍马背,那匹神骏的黑马悄无声息行至马车前方。

孟令窈丢开轿帘,心想,他最好是对车夫说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山路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