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后宮升职记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再上一层楼

后宮升职记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再上一层楼

作者:宋爺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09:44:23 来源:文学城

霜降的寒气裹着细雨,打在养心殿的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李世民捏着西北送来的军报,眉头拧成了疙瘩,案几上的奏折堆得像小山,每一本都写着棘手的粮草调度与边境摩擦。

“陛下,已过午时了,用些点心吧?”李德全端着一碟栗子糕,小心翼翼地劝道。这几日皇帝几乎没合眼,眼窝都陷了下去,连带着整个后宫的气氛都跟着紧绷。

李世民摆摆手,烦躁地将军报扔在案上:“吃不下。”回纥部又在边境挑衅,粮草却迟迟运不到前线,户部尚书递上的奏折翻来覆去就是“国库空虚”四个字,看得他心口发堵。

消息传到中宫时,皇后正对着账本核对冬衣的采买。听闻皇帝连日忧烦,她放下账本叹了口气:“陛下这是积劳成疾了。光靠批阅奏折也不是办法,得让他松快松快。”

身边的嬷嬷笑道:“娘娘不如办场宫宴?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邀上后宫姐妹,让陛下换个心情。”

皇后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就定在三日后的澄瑞亭,那里临着太液池,景致好,又清净。”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萧宝林的笛子吹得好,让她在宴上露一手,陛下定能喜欢。”

嬷嬷笑着应下:“娘娘体恤陛下,又提携新人,真是再好不过了。”

皇后却轻轻摇头。她哪里是单纯想提携萧巧蕊?如今武绮思、徐丽雅和曹才人都有了孩子,在后宫站稳了脚跟,是时候再扶一个起来,让后宫的天平多一分平衡。萧巧蕊性子温顺,又与那三人交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三日后,天公作美,雨过天晴。太液池上波光粼粼,澄瑞亭里摆开了宴席,暖炉里燃着银丝炭,驱散了深秋的寒意。皇帝坐在主位上,眉宇间仍带着几分倦色,但看着满池残荷与亭中笑语,脸色缓和了些。

“陛下,尝尝这道鲈鱼脍,是御膳房新做的。”徐丽雅柔声劝道。小家伙穿着件红袄子,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皇帝,引得皇帝笑了笑,接过了玉筷。

武绮思也抱着玥儿,轻声道:“听说陛下近日睡得少,臣妾让人炖了些安神汤,等会儿让李德全给您送去。”

襄美人则带着温宜公主,让她给皇帝请安。温宜公主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到皇帝腿边,奶声奶气地喊“父皇”,逗得皇帝哈哈大笑,连日的烦忧似乎消散了不少。

皇后看着这和睦的景象,满意地点点头,对身边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宫女会意,轻轻拍了拍手。

只见太液池上忽然漂来一艘乌篷船,船头挂着半透明的白纱帘,隐约能看见里面坐着个女子的身影。船缓缓靠近澄瑞亭,一阵清越的笛音顺着风飘了过来,正是那首《平湖秋月》。

笛音初起时像月光洒在水面,轻柔舒缓;渐渐变得明快,像鱼儿在水中嬉戏;到后来又转低沉,似有诉不尽的温柔,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皇帝放下酒杯,目光落在那艘乌篷船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笛音比往日更有韵味,多了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灵动。

“这是……”他看向皇后。

皇后笑着解释:“是萧宝林。臣妾想着陛下烦心,便让她来吹笛解闷,还特意让她蒙了面,给陛下个惊喜。”

说话间,乌篷船已到亭边。船头的白纱帘被轻轻掀起,露出里面的女子。萧巧蕊穿着件月白色的襦裙,脸上蒙着层薄如蝉翼的黑纱,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像含着秋水。她坐在船头,玉指在笛孔上灵活跳跃,目光望着皇帝,带着几分羞怯,又有几分专注。

风吹起她的裙角和面纱,露出小巧的下颌和紧抿的唇,更添了几分朦胧的美。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满亭寂静,随即爆发出赞叹声。

“好!吹得真好!”皇帝抚掌笑道,眼中的倦色一扫而空,“这曲子被你吹出了新意境,快到亭上来。”

萧巧蕊脸颊微红,放下笛子,提着裙角走上亭来,屈膝行礼:“臣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你这面纱倒是别致。”皇帝看着她,眼中带着欣赏,“为何要蒙着脸?”

“回陛下,”萧巧蕊声音轻柔,“臣妾蒲柳之姿,怕惊扰了陛下,也想……给陛下留个念想。”

这话答得既羞怯又聪慧,既没贬低自己,又暗暗捧了皇帝。

皇帝被逗笑了:“朕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容貌,配得上这么好的笛音。”他亲自走上前,轻轻摘下了萧巧蕊脸上的面纱。

面纱落下的瞬间,众人都眼前一亮。萧巧蕊本就生得清丽,今日略施粉黛,又因吹笛泛起红晕,更显得楚楚动人,尤其是那双眼睛,亮得像含着星光。

“果然是个美人。”皇帝赞叹道,“你这笛音,这心思,都该赏。”他看向李德全,“传朕的旨意,晋萧宝林为正五品才人,赐居听雨轩。”

萧巧蕊又惊又喜,连忙跪下谢恩:“谢陛下隆恩!谢皇后娘娘提携!”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皇后笑着扶起她:“起来吧,往后更要用心伺候陛下。”

“是。”萧巧蕊点点头,眼眶微微发红。她想起刚入宫时的惶恐,想起武绮思和徐丽雅的鼓励,想起襄美人偶尔的照拂,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宴席的气氛因这场惊喜变得更加热烈。皇帝兴致颇高,不仅让萧巧蕊再吹了几曲,还亲自与她谈论乐理,言语间的欣赏毫不掩饰。

武绮思看着被众人簇拥的萧巧蕊,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徐丽雅凑到她身边,低声道:“真为她高兴,这下总算站稳脚跟了。”

襄美人也道:“皇后倒是会做人,既讨好了陛下,又卖了我们一个人情。”她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却并无嫉妒。经历了这么多,她早已明白,后宫不是非此即彼的争斗,有时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远。

萧巧蕊一曲吹罢,特意走到武绮思她们面前,屈膝行礼:“多谢姐姐们往日照拂。”

“该谢你自己争气。”武绮思笑着说,“往后更要谨言慎行,别辜负了陛下的恩宠。”

“妹妹记住了。”萧巧蕊重重点头,眼中满是真诚。

宴席散后,皇帝果然心情大好,还带着萧巧蕊在太液池边散步,说了许久的话。李德全跟在后面,看着皇帝久违的笑容,心里暗暗佩服皇后的心思。一场宫宴,一首笛曲,不仅解了皇帝的烦忧,还提拔了新人,真是一举多得。

回到听雨轩时,天已经黑了。宫女们正忙着收拾,新送来的锦缎和玉器堆了一地,处处透着喜气。

“才人,您可算回来了!”贴身宫女喜滋滋地迎上来,“陛下赏的那支玉笛,比您原来的还要好呢!”

萧巧蕊拿起那支新玉笛,入手温润,笛身上还刻着精致的缠枝纹。她抚摸着笛身,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我以前总想着,能得陛下一句夸奖就好。”她轻声说,眼中闪烁着泪光,“没想到……真的能走到今天。”

“这都是才人您应得的。”宫女笑道,“您不知道,方才路过的太监都说,陛下看您的眼神,比看谁都热乎呢。”

萧巧蕊笑了笑,将玉笛小心翼翼地收好。

养心殿内,皇帝看着萧巧蕊送来的安神香,嘴角噙着浅笑。李德全在一旁道:“陛下,萧才人说这香是她亲手调的,加了些助眠的药材,让您夜里能睡好。”

“她倒是有心。”皇帝拿起香闻了闻,果然清雅宜人,“让御膳房给她送些补品过去,就说……朕喜欢她的笛音。”

李德全笑着应下。他看出来了,陛下对这位新晋的萧巧蕊,是真的上了心。

清芷院里,武绮思正听青禾说萧巧蕊的事,脸上露出浅笑。

“看来皇后这步棋走对了。”徐丽雅抱着安儿,笑道,“既让陛下松快了,又让巧蕊妹妹得了实惠,咱们也能多个帮手。”

“是啊。”武绮思道,“只是……树大招风,巧蕊现在得了宠,怕是会引来不少目光,得提醒她小心些。”

正说着,萧巧蕊就派人送来了谢礼,是一盒她亲手做的杏仁酥,还附了张字条,上面写着“多谢姐姐们,往后还请多多指教”。

武绮思看着字条,笑着对徐丽雅说:“你看,她心里有数。”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殿内,暖洋洋的。玥儿和安儿在摇篮里咿咿呀呀地互动,青禾正哼着童谣哄他们,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安宁。

但武绮思知道,这平静之下,依旧暗流涌动。萧巧蕊的晋封,必然会让某些人坐不住。比如那些一直觊觎恩宠的低位嫔妃,比如那些对皇后的安排心怀不满的旧人。

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们已经携手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往后无论遇到什么风雨,都能一起面对。

萧巧蕊站在听雨轩的廊下,望着太液池的方向,手里紧紧握着那支新玉笛。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淡淡的香气。她知道,自己终于在这深宫里,有了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