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暗流涌动,初试锋芒
皇帝亲自探视锦兰院西偏殿并赏赐三公主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后宫激起层层涟漪。
表面看来,林微的地位似乎水涨船高。内务府越发殷勤,太医请脉更加准时,连偶尔遇见的高位妃嫔,也会投来几分意味不明的打量,甚至带上些许看似温和的问候。
但林微心中的警铃却越敲越响。她深知,这短暂的“平和”之下,必然涌动着更为险恶的暗流。皇帝的关注是一把悬顶之剑,既能护佑她,也能为她招致灭顶之灾。尤其是,她如今还带着云笙这个“软肋”。
果然,试探很快便来了。
这日,贤妃召了几位妃嫔到宫中赏新进贡的菊花。林微本欲推辞,但贤妃点名,不得不去。她将云笙托付给秦嬷嬷和小路子仔细看护,又再三叮嘱春桃守好门户,任何外人送来的东西一律不经她的手,方才惴惴不安地前往贤妃宫中。
赏花宴上,香风鬓影,笑语盈盈。贤妃态度和煦,与众人谈笑风生,似乎只是寻常聚会。
期间,一位与王贵妃交好的李婕妤,状似无意地将话题引到了孩子身上,夸赞贤妃所出的大公主聪慧伶俐,又叹道:“要说起来,三公主也是可怜见的,生母去得早,幸得林采女心善,如今瞧着气色倒是好多了,可见林采女是用了心的。”
这话听着像是夸赞,却刻意点出云笙“生母去得早”,隐隐带着不祥的暗示。
立刻便有人接口,是同样位份不低的孙贵人,她掩口笑道:“是啊,林采女自己还未曾有孕,便将三公主照料得如此之好,这份慈母心肠,真是难得。只是……张才人去得突然,三公主又年幼体弱,林采女照料时还需格外小心才是,莫要……步了后尘才好。”
这话已是极其恶毒,几乎明指张才人之死有蹊跷,并暗示云笙也可能遭遇不测,届时林微便脱不了干系。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林微。
贤妃端着茶盏,垂眸吹着浮沫,仿佛未曾听见。
林微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她放下手中茶盏,抬起头,脸上并无半分恼怒或惊慌,反而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和坦然:“孙贵人此言,臣妾有些不解。”
她声音清晰,不大不小,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张才人仙逝,太医早有定论,乃旧疾复发,药石无灵,臣妾每每思及,亦感伤怀。至于三公主,承蒙陛下天恩庇佑,皇后娘娘慈谕关怀,又有太医院诸位太医精心诊治,方才日渐好转。臣妾不过是遵照陛下和娘娘的旨意,尽心伺候公主饮食起居,不敢有丝毫怠慢,又何来‘步后尘’一说?孙贵人莫非是觉得太医诊治不当?或是觉得陛下和娘娘的关怀有误?”
她句句不离“陛下天恩”、“皇后娘娘慈谕”、“太医诊治”,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反而将一顶“质疑圣意、诽谤宫规”的大帽子轻飘飘地反扣了回去。
孙贵人顿时脸色一白,她没想到林微如此牙尖嘴利,且反应如此迅捷,连忙道:“我、我并非此意!林采女休要胡言攀扯!”
“原是臣妾会错意了,”林微从善如流,立刻接口,语气依旧平和,甚至带上一丝歉然,“想来孙贵人也是关心则乱,言语失了分寸。毕竟公主千金之体,关乎皇家颜面,的确不容闪失。正因如此,陛下和娘娘才格外重视,臣妾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负圣恩。”她再次强调“陛下、娘娘重视”,无形中抬高了云笙的地位,也点明了自己是奉命行事。
一番话,连消带打,既驳斥了对方的恶意揣测,又表明了自己的谨小慎微和忠诚,还将自己置于皇帝和皇后的庇护之下(尽管这庇护并不坚实),让旁人再难轻易用此事做文章。
贤妃此时才缓缓放下茶盏,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不过闲话几句,怎么还认真起来了。林采女照顾三公主辛苦,本宫是知道的,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是知道的。来,尝尝这新进的金丝皇菊,味道极好。”
一场风波,被林微四两拨千斤地化解。
宴席散去,林微走出贤妃宫门,后背已是一层冷汗。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今日她能挡回去,明日对方或许会想出更阴毒的法子。
她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才能保护云笙,保护自己。
然而,她这番在贤妃宫中的表现,自然也通过各方眼线,迅速报到了皇帝萧珩那里。
御书房内,萧珩听着高德忠的低声回禀,听到林微那番“陛下天恩、娘娘慈谕、太医诊治”的论调时,嘴角几不可查地勾起一丝弧度。
“她倒真是……时刻不忘把朕和皇后抬出来。”萧珩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手指却无意识地在奏折上轻轻点着。
高德忠躬身笑道:“林采女是个明白人,知道分寸,也懂进退。”
“懂进退?”萧珩哼了一声,“朕看她是太懂了。”懂得以他为盾,挡去明枪暗箭。这份机智和冷静,远胜寻常只会哭哭啼啼或莽撞行事的妃嫔。
他忽然想起那日阳光下她教云笙写字的柔和侧脸,与今日在贤妃宫中言辞犀利的模样,竟是截然不同的气质。
这个女人,似乎总能给他一点“意外”。
“告诉内务府,三公主那边的用度,再添三成。一应物品,按妃位所出公主的份例供给,不得有误。”萧珩淡淡吩咐。
“是。”高德忠心领神会。陛下这是用实际行动,肯定了林采女的做法,并再次提升了三公主的地位,无形中也加固了林微的护身符。
“还有,”萧珩顿了顿,似随口问道,“林采女入宫也有些时日了吧?”
“回陛下,已四月有余。”
“嗯。”萧珩不再多言,重新拿起朱笔。
高德忠悄悄退下,心中暗道:这位林采女,怕是真的要时来运转了。陛下这态度,已是明显不同。
而此刻的林微,正快步赶回锦兰院。她心中不安,只想立刻看到云笙是否安好。
直到踏入西偏殿,看到云笙正乖乖由秦嬷嬷陪着玩翻绳,看到她回来,立刻甜甜地喊了一声“林娘娘”,扑过来抱住她的腿时,林微那颗高悬的心,才终于重重落下。
她弯腰抱起孩子,感受着那小小身体传来的温暖和依赖,所有的后怕与疲惫仿佛都得到了慰藉。
暗流汹涌又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为了怀中这个叫她“娘娘”的孩子,她绝不能倒下。
倒不是林微有多圣母,只是经过这月余的相处时间,云笙对她的依赖,林微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
再者,当初她把云笙抱回来,她们之间的关系早就不是轻易能撇开的。
再一个,这一个月的时间更让林微明白了一个道理,比起和宫里的女人去争宠,养着云笙,更容易让林微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