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商庶女 > 第55章 疑云丛生

红商庶女 第55章 疑云丛生

作者:夜深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22:34:29 来源:文学城

闻居远这几日确实心里不爽快,自从上次得了徐禹保的暗示,他便又着人开始仔细查访这位江夔巡抚陆知厦。

其实他与这位陆巡抚并不熟稔,当初答应住在霜红别苑也完全是因为母亲的缘故。

而且说实话他来了之后还担心陆知厦会趁机来探访,却没想到这位巡抚似乎做事很谨慎,只让自己的夫人和女儿露了个面,就连府中的那几位公子也都没来过。

他不觉对陆知厦印象还算不错,可那日徐禹保话里话外透露出的意思,似乎这陆巡抚并不像他表现出的这么高风亮节…

三日前,他特意让非昨跑了一趟衙门,同时给陆府和徐府分别写了一封手书。

陆府的人当时就给他回话了,说是此事虽涉及陆家,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请他依大乾律法行事即可,陆府绝无二话。

徐府则是在当天晚上专门差人避开了耳目给他捎了口信,邀他第二日戌时过府一叙。

第二日夜里,他故意让人套了马车,穿上他平时穿的衣服去了酒楼。而他则是由非昨陪同,两人穿了夜行衣从后门进了徐府。

徐禹保当时同闻松柏政见不同,愤然离京,距此已然过去将近五年。

徐家举家搬迁,徐禹保的独子徐怀久当时激愤之下还写了一篇《明言论》,将矛头直至首辅,差点儿惹得龙颜大怒。

幸好当时在朝中有不少支持徐家的言官,从中斡旋,何况当初徐怀久“羡君公子”的名号还是当今圣上赐的,皇帝也不舍得真砍了徐怀久的脑袋,此事才勉强以徐怀久被打了三十大板作罢。

闻居远其实在中间也起了一些作用,他见皇帝震怒,后来专门寻机会将那篇曾经名动天下的《清田论》从库里翻出来,让得宠的太监趁着皇帝心情好的时候装作无意放在了案头上。

皇帝看到那篇《清田论》自然就想起了曾经他还是太子时,徐怀久作为陪读侍奉左右的日子,心不知不觉也就软了。

当然这件事除了闻居远本人,他谁也不曾说起过,也就无人知晓了。

没想到他一见到徐禹保,按照晚辈的礼节行过礼之后,徐禹保突然一揖也向他行了个礼。

他当即有些懵,问道:“徐大人,这是何意?”

徐禹保满是褶皱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语重心长道:“当年犬子激愤之下得罪了圣上,多亏你用那篇《清田论》唤起圣上旧日情义,才让徐家免了一场灾祸。”

闻居远一愣,立刻就想矢口否认,并非他乐于做好事不留名,而是他太清楚徐怀久的性情,恐怕徐怀久知道此事还有他的功劳,又该以为他是刻意如此。

“徐大人从哪里听说的?我并没…”

他的话尚未说完,徐禹保扬手制止道:“此事虽已过去多年,可我知道是你从中帮忙,我亦知你的顾虑,小儿自负狂妄,多年与你较量,总想着压过你的风头,当年那篇《清田论》,我曾看过那一半被污了的文章,比小儿的论述更加鞭辟入里,只不过很可惜没有机会得见全篇,我知道你肯定也怀疑过是不是小儿从中作梗…”

“徐大人,我从未怀疑过徐公子。”说到往事,闻居远忍不住插嘴道。

徐禹保点了点头,“小儿总觉得他文采卓然,不比任何人差,尤其是不比你差,但从胸襟格局上,他确实是不如你,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那一篇《清田论》受人质疑,就非要把事情闹得天下人皆知,到连累了你,本该天下扬名的籍风公子却落得籍籍无名。”

徐禹保这一番话说的纯然肺腑,让闻居远不由肃然起敬,拱手道:“徐大人,其实过去的事,我早已没放在心上了,徐公子也的确才华斐然,我知道他不甘居于人下,但我亦相信徐公子人品,他断做不出故意弄污别人卷面让自己夺魁的事来。”

徐禹保十分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今日约你前来,是想当面同你说说赵氏商行的内情。”

闲话说完总算说到正题,闻居远面色凝重,“那日徐大人递出来的消息我看了,这赵氏商行不仅同朔州同知梁敬轩有勾结,难道就连江夔巡抚陆知厦也参与其中?”

徐禹保邀他坐下,茶壶里早泡好了茶,一人一杯。

“陆知厦此人做事谨小慎微,这些年无人弹劾,也无人保举,就在这江夔府勤勤恳恳地做了快七年巡抚,至于他究竟同赵氏商行有没有关系,我尚不能下定论,我今日是要同你说一件别的事,你可听过两江的鲸洲帮?”

闻居远一凛,点头道:“听过,而且从京中传回的消息,鲸洲帮的三当家奚红岩反叛投靠了朝廷,还带着首辅藏在鲸洲帮的画像做投名状,因此首辅才被下狱。”

徐禹保不知其中还有这么多曲折,想到曾经那个同自己为了朝廷与百姓争得面红耳赤的闻松柏,不由地唏嘘道:“原来如此。我今日要说的便是这鲸洲帮长达数十年对两江的骚扰与劫掠,他们所掠夺的金银财宝近些年竟兜兜转转流回了市面,在不少州府都有发现。”

闻居远心下了然,点头道:“我朝金锭与银锭上都有铸造年号,且每一批金银都有详细铸造时间和地点,但是只要掌握了铸造的技术,便可融了再铸,这样上面的标记就都消失了,可珍贵的首饰珠宝却不能损坏,他们只能等,等时间够久,再拿出来卖掉,便可以换成真金白银,但这都需要中间人,我猜赵氏商行便在这其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

联想到梁敬轩府中的地库,不难猜出来赵氏商行是如何将大批的金银珠宝迅速变卖,然后光明正大地换成银子。

徐禹保饮了一口茶,对他缜密的分析十分叹服,“你所料不错,鲸洲帮正是通过赵氏商行将不义之财改头换面重新流入各州府,尤其以朔州府和滁州府最甚,反倒是两江地带几乎没有见着。”

“这不难猜,他们当初掠夺的大多都是两江的财物,自然要避开两江地界。”

徐禹保也赞同他说的,“不过这赵氏商行敢明目张胆地与鲸洲帮勾结,与京中势力密不可分,而且…”接下来的话,他掂量了半天,还是决定直言不讳,“听闻如今赵氏商行当家的叫赵生淮,他以前曾是个举人,还差点儿当了官,后来不知怎么得罪了京中权贵,有人曾见过他去过七王府邸,似乎做过一段七王的幕僚。”

七王,柴墉,当今圣上的亲叔叔,同时也是闻家的死对头。

闻居远一听到七王二字,瞳仁微缩,露出凝冷如冰的目光来,怪不得之前让赵岚带回的信中如此含糊,原来竟是与位高权重的七王有关。

“既与七王有关,便更要查到底了!”闻居远微微握拳,将心里的憎恶慢慢压下。

徐禹保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不过他迟早都要知道,索性将话摊开:“虽说赵生淮做过七王幕僚,但也不一定就借了七王的势,七王毕竟是皇族,他勾结鲸洲帮,纵容那群海盗作乱,不等于破坏大乾社稷根基?于他来说亦无甚好处。”

闻居远却想到了另外一桩事,不过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这其中利弊,不得不承认徐禹保所说也有理,“据我所知,朔州同知梁敬轩肯定与赵氏商行有勾结,至于他区区一个五品同知能只手遮天到什么程度,相信徐大人也很清楚。”

徐禹保早就对梁敬轩有所耳闻,但那时候对此人的印象还是个靠闻松柏提携的寒门书生,“梁敬轩此人我亦有所耳闻,出身寒门,当初若不是闻首辅举荐,恐怕他还做不到如今的位置,只不过人心难测,他究竟是如何同赵氏商行也扯上了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了。”

闻居远冷哼一声,“徐大人可知如今谁入主了内阁?”

徐禹保先是一怔,随后像是对他这一问有所顿悟,不过江夔距离京中路远,就连闻松柏被陷害下狱的事情还是从闻居远这里知晓的,他自然不知此人是谁,但却好像明白闻居远问的含义:“是谁?”

“高成林,高次辅。”闻居远眸光一闪,紧接着又说道:“这个消息就连像徐大人一个州府的布政使司都不清楚,梁敬轩却早就知道了。”

“高成林?”徐禹保倒是不怎么诧异,只是觉得事情好似越来越扑朔迷离,“他可是闻首辅一力培养起来的人…”

闻居远又何尝不知?闻松柏没有子嗣,因此对待他们这些子侄都十分宽厚,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更是如同自家子侄般厚待,就像梁敬轩,还有高成林。

高成林可以说是伯父所举荐的学子中最得圣心的一人,一路平步青云,走到了内阁次辅的位置,可说到底还是因为伯父从来都不曾打压过他,毕竟想要进入内阁,首先就需要得到伯父的首肯。

可高成林难道也像梁敬轩一样,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