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24章 长安都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24章 长安都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从金陵到长安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身上的衣服从轻薄凉快的绫罗换成了缎子夹袄,运河两岸的景色也从郁郁葱葱变成霜露披地的萧瑟秋景。

将近港口,便已见识到长安都的繁华。

港口的船队怕是三五个金陵都抵不了。

“大爷,河上风大,京中的气候也不比咱们金陵,您和方公子再多披件斗篷再出去吧。已经叫采苹去拿了,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太太和姑娘那边也肯定要加衣服的,您不用急着过去。”白术劝道。

说话的工夫,采苹已经捧了两件衣物进来。薛文起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施兰亭一件崭新的孔雀毛织的碧绿斗篷。

宝剑配英雄,施兰亭配上这身孔雀毛,薛文起眼睛都直了。

感觉到身旁灼热的视线,施兰亭转头,看向薛文起,一脸询问地挑挑眉。

薛文起好像做了坏事被抓包,赶忙摇头,让自己冷静下来,对施兰亭说,“你看着他们收书稿,我先去岸上,去看看妈和妹妹那边有没有什么事。”

薛文起一溜烟逃出来。他以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多少已经对施兰亭的美貌免疫,可施兰亭稍微一收拾,有时候只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瞬间就能让他心脏超负荷。什么叫色字头上一把刀,没个强健的心脏根本消受不了。

早有二管事杨兴派来的小厮接船。薛文起和钱旺一上岸,便有等候多时的小厮引路。

“大爷,太太和姑娘的船在那边,您跟我来。”小厮道,又对跟在后面的钱旺说,“港口上人多又杂,路面还滑,扶着点儿大爷。”

杨兴早等在薛妈这边的岸上,看见薛文起,连忙上来仔细瞧了瞧,笑道,“大爷瘦了,但个子也高了,抽条儿的水葱似的,正是长个儿冒尖的年龄。”

想想施兰亭那一米九几的大高个儿,有人夸他长高了,薛文起那是打心眼里高兴。

“杨管事辛苦了。”薛文起笑道。杨兴半年前被派到京中主持修宅院,后来又建了京郊的罐头厂,忙的事并不比白管事少。

“应该的。”杨管事笑着摆摆手,薛文起若是能立起来,扛起薛家大房的脊梁,那才是他们下边伺候的人的福气。

杨兴催薛文起,“快进去瞧瞧太太和姑娘。”蓦地,靠近薛文起,压低声音提醒道,“王家、贾家都没来人,太太那边——”

杨兴话只说一半,但意思已经到了,薛文起了然,笑道,“明白。”

原著薛家上京的时候薛蟠已经是“杀人犯”了,贾、王两家如避蛇蝎,无可厚非。但现在,他薛文起可是清清白白的。

薛父过世这几年,贾、王两家催他们母子三个上京的信都有厚厚一摞,真来了,他的好舅舅、好姨妈就是这样待客的?

千里迢迢,接都不接一下。

拿什么架子,给谁下马威呢。

又想要他们家银子,又想他们热脸去贴冷屁股?做梦!

这把柄落到他手里,再好不过了,就别怪他挑拨他们兄弟姐妹的感情。他正愁想个什么办法让薛妈和王家还有贾家的姨妈彻底离了心呢。

一上船,见了薛妈和宝钗,薛文起差点儿没认出人来,这哪来的破落户?他妈和妹妹这半新不旧的破烂衣服都从哪儿淘来的?

还有他妹妹脖子上那有足有半斤重的金项圈怎么又拿出来了。这玩意儿,到了德州之后,因为罐头厂忙,宝钗嫌麻烦,耽误干活儿,摘下来之后就再没戴过。回了金陵之后,他又让人用舶来的海螺珠、宝石给宝钗打了几条轻便精致的项链和领扣,这金项圈就彻底压箱底了。

说到这金项圈,可是有些来历的。

原主薛蟠对妹妹极好,极细心,半年几个月的就要给宝钗的金项圈送去炸一炸,以保持颜色鲜亮。那金项圈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1]”八个字,正是与宝玉的玉配成一对的那个。

金项圈上的锁是宝钗自小带的,那八个字是宝钗小的时候,第一回犯热毒的时候,给冷香丸配方的癞头和尚一并给的,让刻在金器上,时时刻刻带着,并说以后遇到有玉的才能配。

这不明明晃晃指着“金玉良缘”CP去的吗,让他妹妹去拆“木石前盟”CP。敢让他妹妹做拆CP的炮灰,这秃头和尚最好别出现在他面前,否则见一次打一次。

再说,那是块什么玉?明明是块不中用的顽石用了障眼法伪装的。“木石”是真的,但哪有什么金玉呢。

去你的金玉良缘。一个忌荤忌色的秃头和尚还干上月老的活儿了,资质够吗?有证吗?

薛文起嫌隙地看着宝钗脖子上已经有些褪色的金项圈,正要开口,就听薛妈急道,“蟠儿,来的正好,我正要找人去叫你呢。快进去换身衣服。我前两天才想起这事,紧赶慢赶让白嬷嬷和小丫鬟们做旧了几身衣服。有你两套,你先挑一套合身的换了。哎呦,头上这发带也得换。”

薛妈有些急了,她忘了给薛蟠准备旧发带了,忙吩咐同喜,“快找件旧衣服,撕个布条,锁上边”

薛文起被薛妈弄糊涂了,这是要扮乞丐?

“我衣服穿的好好的,您干什么让我换旧衣服,发带都不放过。”薛文起问。

薛妈把薛文起往换衣服的隔间推,“财不外漏的道理不明白吗,咱们初来乍到的,万一被你舅妈、姨妈他们看去了,这不显得太招摇了吗。往后年节送礼都不好送的太寒酸。”

薛文起一愣,眼睛亮了,他还没开始挑拨离间呢,薛妈自己就长心眼了。但他家带了这么多货上京,是换件衣服就能低调得了的吗。

薛妈觉得在孩子们面前这么说有些不体面,又解释,“京城这边的人比较含蓄,讲规讲矩,既要面子、底蕴,又得低调、端庄。衣服要顶好的材质,还得是半新的才最好。材质好,说明有家底,半新显得端庄不招摇。”

“低调的奢华,是吧。”薛文起总结道,心里不免骂一句这起子世家太能装了,纯属吃的太饱撑的。

“咱们若是穿得太好太高调,本身又是商户,就成了别人眼里的暴发户,恨不得往脖子上挂金链子,又粗又俗,让人笑话。”薛文起想着那画面,不禁大笑起来。

宝钗:“……”

薛妈:“……”

薛文起话落,船舱里突然一阵沉默,半晌,只见宝钗突然红着脸,气哭了,把脖子上的金项圈往地上一扔,白狐狸毛的高腰小皮靴毫不怜惜地就往项圈上踩。

薛文起一愣,糊了自己一巴掌,让你嘴快。误会,误会。他虽然嫌弃宝钗脖子上的金项圈,但绝没有骂自己妹妹的意思啊。他和宝钗一母同胞,骂宝钗和骂自己有什么区别。

薛文起赶忙去哄宝钗,左面做一个揖,被宝钗哭着掩面躲开了,又去右面做一个揖,“好妹妹,好妹妹,饶我这一回。哥哥说话没过脑子,但绝没有说你的意思啊。”

“再说,咱们这是金项圈,自小带的金锁,还有高僧送的吉祥话,哪是又粗又俗的金链子能比的。你没见过那些带金链子的,比手指都粗,拴头牛都挣不开。”

薛文起边比划边说,绘声绘色的,还学起了大腹便便走路的样子,终于把宝钗和薛妈逗笑了。

薛妈笑道,“皮猴儿,指望你安分一点儿,龙都能下蛋了。”

薛蟠名蟠,原本字文龙,为了避讳圣上才改成“文起”,蟠龙也是龙,薛妈这是借薛蟠的名儿调侃自己儿子呢。

一个大男人被自己亲妈调侃生孩子下蛋没什么,但一想施兰亭那身高、那身手、那手劲,薛文起心里就一咯噔跟着一咯噔的。这么大一个媳妇儿,也不知道凭自己的牙口能不能啃得动。

薛文起抖落一身鸡皮疙瘩,捡起地上已经被宝钗踩的有些变形的金项圈,扑了扑根本不存在的灰,笑着哄宝钗,“好妹妹,这项圈颜色也暗了,赶明儿送铺子里炸一炸。”

宝钗拱在薛妈怀里,“哼,这劳什子,踩都踩了,才不用呢。”听了薛文起金链子的笑话,这项圈,她是再不要的。

薛文起劝道,“那怎么行,赶明儿找人修好了,给妹妹送去,压箱底也行啊。自小带的,如今长大了,留个纪念也好。而且,这可是金的,保值,当钱花。这么一个项圈,够普通人家十几年的生活嚼用了。”

说到够普通人家十几年的生活嚼用,宝钗顿了顿,神色郑重了些。往德州这一趟,在三沟村住了几个月,见识了村里人的生活,才切身体会到一米一饭来之不易。

这一个金项圈,于她而言,不过是个带着玩的物件,喜欢不喜欢的,可要可不要,换到村里,却可以改了一大家子的命运。比如戚家那样的,五两银子就可以免一次徭役,换得院试的机会,若是中了秀才,更能改了门楣。

“那就修好了再给我吧。”宝钗道。

“就是这么个理儿。”薛文起笑道,“之前给妹妹打的首饰头面呢,怎么不换上。”

薛文起又看着薛妈说,“妈说的财不外漏也有道理,但反过来呢,还有句话,先敬衣衫后敬人。咱们初来乍到,谁也不知道咱们底细,也不知道咱们姓甚名谁,若是穿得半新不旧,真要让那起子势利眼的看低了,以为咱们在金陵过不下去了,上京投奔亲戚打秋风来了。”

“咱们是商户,本就也不是什么自诩书香继世的清贵大家族,不讲究那些酸掉牙的虚礼。暴发户也没什么不好的,不偷不抢,还有钱,比那些坐吃山空,有面子没里子,打肿脸硬充胖子的世家大族强多了。”薛文起认真道,“咱们商户,最怕的是别人以为咱们没钱,不知道咱们有好货。”

“瞧好吧,今儿个咱们薛家的货浩浩荡荡的从港口往铺子里运他个三天三夜,传出去,明儿,咱家京城的铺子就得人满为患。”

[1]出自红楼原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长安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