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21章 王仁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21章 王仁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一听您从德州回来,我母亲便让厨房连夜做了月饼,您家里忙里忙外怕是没时间惦记这个。父亲还记着您最爱这口,晚间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母亲就安排厨房做了,今早刚出锅,还热乎的呢,就打发我给姑妈您送过来了。”王仁笑道。

“难为你母亲父亲还记着,我这都忙忘了,竟是要到中秋了。”薛妈笑着从丫鬟端着的盘子里挑了个富贵牡丹花纹的。

“嗯,还是原来的味道,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呢。陈嬷嬷的月饼皮又酥又脆。”薛妈笑道。

就听王仁笑着说,“院里还有几筐新鲜瓜果,两篓子螃蟹。母亲特意让带来的,您家的庄子春天的时候都卖出去了,外边买的定是没有自己家庄子里产的新鲜水灵。”

薛文起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才进去。

这个王仁,就是卖了巧姐儿的“奸兄狠舅”,王熙凤嫡亲的亲大哥。

“大表哥来了。”薛文起掸了掸衣摆,笑着进屋。

王仁起身,亲热地拍了拍薛文起肩膀,“蟠弟往德州这一趟,越发的精神了。”

薛文起余光朝着肩膀上多出来的手瞄了瞄,原主薛蟠和王仁,那可真是臭味相投的两个兄弟,一样的不着调,一样的不务正业,走马斗鸡。

王仁这些官家子弟不管干什么都喜欢叫上薛蟠这个钱袋子,薛蟠文不成武不就,酒令都行不明白,干别的不行,结账最痛快。

薛文起不动声色地拂去王仁的手臂,坐到薛妈旁边,不紧不慢地笑道,“最近家里事多,没先往大舅舅家去,倒是让大表哥先来这边了。”

薛文起仪态端庄,一改薛蟠从前的毛毛躁躁,看的王仁一愣一愣。

“表弟这次去德州,倒是成熟稳重不少。”王仁脸上的笑开始有些拘谨,薛蟠这般做派总让他想到他爹,还有他祖父,生怕下一刻就有人拿着鸡毛掸子撵来揍他。

有人夸薛文起,薛妈自然高兴,笑着招呼王仁,“这是你表弟在德州领人做的荔枝罐头,味道特别好,能放很久,一会儿我让人给你带些,拿回去给你父亲、母亲也尝尝。”

提到大哥和大嫂,薛妈又问了问王仁王家其他人都过的如何,是否安好。

王仁一一答了,末了,笑道,“姑妈您往德州一走,可把京里我二叔、二姑急坏了。”

王仁和王熙凤的父亲是王家长子,王仁说的二叔是指王子腾,也是薛蟠的二舅舅,二姑是指贾家的那位王夫人。

“您不在家,二婶子和二姑催您上京的信都写到我家了。二姑每次来信都特特的提了宝钗表妹,十分想念妹妹。还给妹妹带了京里现下流行的珠花、耳坠,姑娘家用的东西,林林总总的收拾了一大匣子寄过来呢。”王仁道。

“二叔、二姑也真是的,您一家在金陵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薛姑父虽然没了,可咱们王家不还在吗,我爹也在金陵,还能让您和表弟、表妹被人欺负去了吗。”

薛妈的笑容突然有些勉强。一来,王仁的话说的太好听了,她这位好大哥但凡对他们母子三个多一分照拂,都不至于让他们母子被薛家排挤到这步田地,需要上京谋生活。

二来,之前被薛文起灌输了一顿表亲也是亲,同样不利生养的说法,她现在有些抵触二姐提的亲上加亲的做法,甚至有些不想上京了。可眼下,从德州拉回这么多货,都等着去京城销货呢,这京城又不得不去。

薛妈正纠结的时候,门外伺候的同喜突然打了帘子进来,问道,“太太,厨房午饭准备妥当了,传饭吗。”

“传传传。”薛妈连忙道,又笑着招呼王仁,“到姑妈这里,就和自己家一样,该吃吃,该喝喝,别拘束了自己。”

“在德州的时候,蟠儿从西洋人手里淘了一种红彤彤的小果子,酸酸甜甜的,不管是生吃或者做熟了,口感都极好。我让人用鸡蛋炒了,黄灿灿、红彤彤的,颜色可喜庆了,味道也好,你一会儿多吃点儿。”薛妈劝道。

薛妈如此认真地跟王仁介绍西红柿炒鸡蛋,薛文起心里有些微妙,当真是物以稀为贵,西红柿炒鸡蛋都成待客的大菜了。

他七月初七乞巧节跟施兰亭在洋街上淘到一棵西红柿苗之后,家里管事又陆续从西洋来的船员手里买了六、七盆回来,全带回了金陵。

继施兰亭之后,薛妈和宝钗都喜欢上这个味道了。他们家现在吃西红柿是特意把种子留出来,只吃果肉。七、八盆西红柿,攒个三四天就能炒一次鸡蛋,竟然就让王仁赶上了。

王仁是外男,宝钗、香菱也快到了及笄的年龄,这顿饭是薛文起和薛妈陪着王仁吃,封夫人带着宝钗、香菱姐妹两个单独吃。

饭毕,薛妈、薛文起又陪着王仁聊了两句家常,王仁起身告辞,薛妈忙让白嬷嬷带了礼单,跟着王仁一起把中秋节的节礼送至王家。

“你表弟从德州带回了这么多货,家里忙,恐怕没时间特意去府上送节礼,你不来,我都要忘了中秋节这回事。今儿既想起来,就让白嬷嬷跟你回去一趟,别哪天又忘了。”薛妈解释道,“替姑妈给你母亲、父亲问声好,这边实在忙,让他们别介意。”

“荔枝罐头二十坛,羽缎羽纱、哆啰绒各十匹,番纱、竹布、西洋五色花布、西洋闪金花缎各十匹,另有沉香、**、檀香、安息香、苏合香各种香料若干,玻璃器皿、摆件一箱。”白嬷嬷念礼单,另有一个管事婆子清点物品,小厮们排着队把东西抱到院外的马车上。

这些东西,虽然在德州进货的时候不贵,但一运到京城,身价倍长,那都是比金子银子值钱的玩意儿。薛文起倚在门口听薛妈和王仁说话,心头简直在掉肉了,不禁悄声问白术,“以往都是这么送的?”原主薛蟠不理家业,更不知道年节的礼尚往来。

白术看了眼薛文起,“您以为呢。中秋节还只是小礼,过年的时候您再看,没个二三十万两是打发不了的。”

“二三十万两是只打发王家,还是……”薛文起问。

“哼”白术冷哼,看了眼薛文起,“只王家。”不然,当年王家为什么要顶着满城风语和骂名把嫡出的小姐嫁进商户。王家借着薛家捞钱,薛家借着王家拿到出海权,赚得盆满钵满。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送走王仁,薛文起牙疼地扒拉着数一年的节日,除了这些节日,还有生日、嫁娶、升迁,一年到头,送给王家的节礼就好像关不紧的水龙头,每个月都得有那么一两次。

王家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金陵这地,多一天都不能待。

薛爹没了,不管是薛家,还是薛家从王家手里拿到的出海权,一样都没落在他手上,以后,给王家上供的节礼谁爱出谁出,反正他是不出。

薛文起气哼哼的回了自己的院子,迎头正碰上施兰亭从外边回来。

“方二哥,去外边逛了?”薛文起高兴道,心里不禁暗骂王仁浪费他时间,错过了和施兰亭约会压马路的机会。

“随便走了走,以前只听人说江南是如何的繁华富庶,今儿才得亲眼瞧见。”施兰亭道。

“今儿是来不及了,赶明儿有时间我陪你好好逛逛。”薛文起邀道。

施兰亭挑挑眉,没有拒绝。他今天出门是为了联系这边的接头人,让人查查冯家的仆人都卖去哪儿了,既然薛文起这么担心冯家会翻案,那不如把冯家剩下的奴仆都处理掉,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顺便,又详细地了解了下贾史王薛四家的纠葛。

这让他明白过来,薛文起到底在担心些什么。表面是冯家翻案,其实是薛家、王家,甚至还可能有贾家,三家对薛家大房母子三人的围剿,试图瓜分薛爹留下的巨额财产。

而薛文起,这个薛家的长房长孙,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成了这些人发财路上的拦路虎,眼中钉肉中刺。

施兰亭没由的就有些心疼,想要拉薛文起一把。

“我在街上逛了一圈,发现这边茶叶铺子特别多,很多铺子都有自己的茶园。突然想起了一桩十分赚钱的买卖,要不要听听。”施兰亭问道。

“说来听听。”薛文起眼睛亮了,未来媳妇主动跟他说做生意的事,开始关心生意了,终于有了薛家少奶奶的意识!

“文起,对西州,了解多少?”施兰亭问道。

“哦。”上来就是他不会的领域,薛文起卡壳了,眨巴眨巴眼,摇头。红楼世界架空,虽有几个地理名字相同,但也只是名字相同,具体位置和地理人文完全不同,原主薛蟠又是文盲一个,大字都不识几个,你指望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

施兰亭起笔,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地形图,东边临海,南边一半临海,另一半是几个附属国,附属国最南端还是海,北边从东到西依次有扶余、柔然、西凉,再往北依旧是汪洋一片,被称为北海。

“西北几个州县隶属西宁郡王治下,西宁郡王的王府就设在西州,但西宁郡王本人并没有驻守在这边。”施兰亭解释道。

“这边都是沙漠啊。”薛文起感叹道,条件这么苦,怪不得西宁郡王不住这里。他有些心疼施兰亭。施兰亭本是京城人,却因为父亲外派到西北做粮道,全家迁到西州。从繁华的京城到吃沙的大漠,最后,不仅没有衣锦还乡,调回京里,还被奸人陷害,流放岭南。

“江南有江南的婉约,大漠也有大漠的壮阔。”施兰亭坚定道,眼里难得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柔情。

捕捉到施兰亭眼里的光彩,薛文起不再纠结大漠,甚至有些向往古人诗句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那是一种怎样的豁达与壮阔,才能让施兰亭如此眷恋。

“西州,虽在大漠,但繁华程度不输德州。”施兰亭说,语气里不觉带了几分自豪。

“啊?!”薛文起惊讶。一边是大漠,一边是与西洋人贸易的繁华港口,说大漠不输德州,施兰亭这滤镜是不是有些太厚了。

[1]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王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