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16章 临字帖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16章 临字帖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薛文起突然想起给施兰亭补办户籍的事。

施兰亭一顿,没想到薛文起连这种事都记得。薛文起要带他上京,完全可以跟他签一份假的卖身契,只是过沿途的关卡的话,一份卖身契足够了。和主人家一起过关卡、进城,更多时候并不会对奴仆的身份进行核对。

“明儿有官差过来补办户籍,明儿一早洗漱的时候,让采苹好好给你拾掇拾掇。”薛文起说。施兰亭在养伤,通常都是一身宽松的衣服,办户籍要画人像,跟办身份证照证件照似的,总得好好收拾收拾,显得精神一点儿。

“官差上门来办?”施兰亭疑惑道。

“嗯。”薛文起点头,“可能是觉得从咱们家收了这么多税钱,有些不好意思吧。我可是三沟村乃至德州的交税大户了,也该给我点儿便利了吧。”薛文起玩笑道。

施兰亭将信将疑,官差上门办户籍,少不了银子开路。

薛文起把施兰亭是他远房表哥的说辞,以及海上遇风浪丢了户籍、钱财、行礼的事说了一遍,两人又就施兰亭新身份的出生地、年龄等详细对了一遍口供,只等着官差明天上门。

说到官差,又感叹了几句戚家的遭遇。

这下,连施兰亭也沉默,不说话了。

书页上的话也应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只几个字,便让人心潮澎湃,热血翻涌。

两个十几岁的少年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不约而同,沉默地盯着书页上的字。

良久,薛文起无奈地叹了声气,默默拿起毛笔在纸上临摹。士农工商的森严制度下,他连科举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入仕,为民请命,眼前能做的,还是先把家业守住,安顿好妈和妹妹,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小家都护不住,何谈大家。

施兰亭视线从书页移到薛文起的笔尖上,眉头不禁一跳,不是他嫌弃薛文起,实在是薛文起的字……他已经忍了好多天了。

薛文起一个商户子,竟然还会忧心百姓,有一片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这让他从心底里对薛文起多了几分好感,刮目相看,心里一软,便忍不住想要纠正。

“你之前临摹的字帖从哪里儿来的。”施兰亭问。

“唉?”薛文起一愣,反应了半晌才明白施兰亭问的什么,“从妹妹那匀来的。”他妹妹那儿很多字帖,他就练个字儿,没必要特意重新买吧。哪个字帖写的不比他好,能进步就行呗。

果然,施兰亭无奈笑道,“你妹妹的字帖适合你妹妹,闺阁的字娟秀隽永,你用,就过于清秀柔软,缺少力气了。”

薛文起愣住,眨眨眼,未来媳妇是嫌他的字儿娘?没有阳刚之气?

都说字如其人,媳妇儿是嫌他的字?还是嫌他的人?!

薛文起瞬间冻住,裂开,晴天霹雳。

“而且,你用的字帖太杂,横一家,竖一家,放到同一个字里,就显得不那么流畅。”施兰亭尽量把措辞放的很轻了,他当年练字可是被老师揪着耳朵,打着手板,骂的一无是处,那感觉并不好受,他不是很赞同这种所谓的“严师出高徒”,也不想用这种办法逼薛文起。

但薛文起还是彻底裂开了,稀碎稀碎的。

他没把施兰亭当老师、先生,这是他未来媳妇儿,本该红袖添香,却被媳妇儿嫌弃的一无是处。他不怕老师、先生骂,但媳妇儿骂他,这便比老师、先生严重百倍千倍。

媳妇儿嫌他的字,几个月练字的工夫全白费了,薛文起委屈,但他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说起。

施兰亭被他那双水蒙蒙的杏仁眼盯的没由的心头一颤,不禁怀疑自己,还是说重了?

娇气。

但也不能让累了一天的薛文起哭丧着脸睡觉。

“这也不难改,只要用心,总能纠正过来。过几天,我陪你上街,重新给你挑幅字帖,你照着练就行。”施兰亭试着找补。活了十八年,他还是第一次试图哄人。

看薛文起那委屈样,娇生惯养,连句重话都不能听,算了,别等几天了。

施兰亭铺纸,拿笔蘸墨,“我给你写几个,你照着我的临。练字不在多,但一撇一捺都得细细琢磨。”

一听施兰亭要给他写字儿,薛文起瞬间又活了过来,哪儿还有心思感怀、纠结施兰亭是不是嫌他。

施兰亭的字如其人,潇洒俊逸,漂亮但遒劲有力,写的正是书页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下薛文起没心思考虑这句话是多么的让人心潮涌动,奋发图强了,满心满眼只有施兰亭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指,潇洒的落笔,俊逸的字体。

但,看花容易绣花难,轮到薛文起自己,横不是横,竖不是竖,上边的要飞,下边的要跑,照猫画成狗。怕施兰亭又嫌他笨,榆木疙瘩,在未来媳妇儿面前丢脸,薛文起急的满面通红,字儿却一个比一个差。

练字这事越急越没用,施兰亭忍不住拍了拍薛文起的手腕,“手腕太僵硬了,手指也要放轻松。”

听他一说,薛文起都要不会拿笔了,手一松,毛笔都握不住了,施兰亭眼疾手快,接住毛笔,干脆像教刚启蒙的孩童那样,包住薛文起的手,带着薛文起一笔一画的写起来。

后背贴着施兰亭温热的胸膛,耳鬓能感觉到施兰亭轻浅的呼吸,手也被施兰亭握在手里。他和施兰亭衣物上的熏香是一样的,但施兰亭的味道就是比他的好闻。

他喜欢施兰亭啊!!!

这姿势谁受的了!

薛文起的脸红到冒烟,心脏几乎要撞破胸腔跳出来,怕被施兰亭听到自己过快的心跳,薛文起小心翼翼地咽了口口水,把身子往前挪了挪,试图在两人之间拉开一段距离。

就听耳边响起施兰亭好听悦耳的声音,两人离得近,施兰亭刻意压低了声音,越发显得低沉磁性。薛文起只觉得自己身体和这把声音产生了共鸣,整个人都苏的迷迷糊糊。

“别心急,一笔一划的写,慢慢来,这不就像了吗。”施兰亭干脆改成夸夸战术,好不好,先夸两句。

薛文起愣愣看着纸上的字,是有那么几分相似了哈。若是他能学会施兰亭的字,那他们夫夫不就是情侣字体了吗!

薛文起干劲满满,从此缠上了施兰亭练字。

第二日,巳时初,给施兰亭补办户籍的官差上门了。

来了一小队,整整六个人,薛文起看的一愣,办个户籍竟然得这么多人吗。

薛文起客客气气地把人引去前院的议事厅,让人去后院叫施兰亭。

芝兰松柏不足以形容眼前的人。

那是薛文起第一次看到施兰亭穿的如此正式齐整的站在他面前,这一眼,一看就是一辈子。

议事厅里几个第一次见施兰亭的官差明显也看得出了神儿,施兰亭掩嘴咳了一声,众人才反应过来,尴尬地呵呵两声,开始办理户籍。

“方公子,真是貌比潘安,颜如宋玉,仪表堂堂。”官差王坚忍不住赞道。

薛文起一脸骄傲,但又气愤这些外人瞧了他媳妇儿,还一副要流哈喇子的样子,恨不得把这些人眼珠子挖出来才好。

施兰亭冲薛文起笑了一下,薛文起收到媳妇儿的“温柔小意”,这才收回气势汹汹的样子。

在官府统一制式的竹板上刻下姓名、籍贯、出生年份、外貌特征、婚配情况等,再由画师在竹板上描一个简单的小像,落下官府印章,这户籍就办好了。

过程十分简单,前前后后干活儿的只有两个,另外四个就在一旁嗑瓜子喝茶水。

不到午时,便有人说今天忙了一上午,一会儿还要去附近几个村子继续征税征徭役,连个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村里粗茶淡饭不说,根本没有饭庄茶馆。穷山恶水出刁民,乡下人更是不懂礼数,到了中午也不知道招待客人吃饭。一点子拉嗓子的粗粮还当宝贝疙瘩,一到了饭点,生怕有人看见,藏着掖着。

薛文起眉心直突突,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要饭吃还夹枪带棒,挑三拣四。

但那户籍上的印章还没落下呢。

薛文起咬咬牙,“白术,让厨房给几位官爷准备上好的菜,上好的酒。”撑不死你!

唠嗑的官差们乐了,眼角皱纹能挤死苍蝇,“这怎么好麻烦薛公子呢。”

嘴上这样说着,却还想要施兰亭陪酒,薛文起恨不得放点儿砒霜、巴豆掺酒里,又给每人包了二十两银子的车马费才把这事了了。

这年头,打秋风还有组团的。

薛文起恨得牙痒痒,掂了掂手里终于落了印章的户籍,这么一块小板板,不算茶酒饭钱,就花了二百多两银子,这和吃人有什么区别,都叫什么事啊。想想红楼原著里王熙凤动不动就要打发宫里出来“要饭”的太监,大家都不容易啊。

施兰亭拍拍他肩膀,“德州这地方鱼龙混杂,形式也一年比一年严峻,并不适合长期居住做生意。让管事的把要采购的东西都收齐了,等下茬荔枝罐头做完了,就赶紧离开。不然,下个月不知道又弄出些什么名目征税呢。你交税交的越痛快,他们越把你当软柿子,以后就有交不完的税,直到把你吸干。”

施兰亭微微眯了眼睛,若非薛文起和王家、贾家沾亲带故,他会催薛文起现在就赶紧收拾东西离开,不要等下茬荔枝了,不然恐怕就走不掉了。

几次交税,又建了这么大一座罐头厂,薛家的钱财外漏,薛文起这么大一条肥鱼,若是没有点儿背景,真就是一个普通的富商,早被南安郡王连窝吃了。

“过几日,我陪你去街上挑些值钱的西洋货,一起运回京都。”施兰亭提议。薛文起在他身上花了这么多银子,他自然得想办法还一还。

“那感情好。”薛文起秒答,媳妇儿主动要陪他逛街,简直天上掉馅饼,“就七夕乞巧节那天吧,那天我有时间。”

乞巧节那天村里有活动,宝钗和香菱一早就约好要去村里玩,他就可以甩掉这两个小尾巴,单独和未来媳妇上街,日子也好,四舍五入就是约会。

[1]横渠四句,北宋张载《横渠语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临字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