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13章 王子腾升任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13章 王子腾升任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原著红楼里,薛家一家子已将入都时才听得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奉旨查边,因想着王子腾忙着去外省赴任,恐王家忙乱,才转投了姨爹贾家。

原著里,黛玉进京,弃舟登岸便有久侯的奴仆车轿,浩浩荡荡地接去了贾府。

黛玉是贾家外孙,薛蟠和宝钗也是王家的外孙。

同样是去外祖家,一对比,薛家就显得寒酸,灰溜溜的。

有宝钗黑说是薛家突然袭击,贸然上京,殊不知自三年前薛爹去世后,王家舅舅、贾家姨妈催他们上京的信就没断过!

是啊,士农工商,黛玉家祖上列侯,爹又是探花郎,巡盐御史,圣上心腹。而他们薛家则是商户,白衣,薛爹没了,家业被二房侵占,一个没了钱的商户!自然比不得清贵士林的女儿。

可薛妈出身王家!是王子腾和贾家王夫人同父同母嫡亲的妹妹!

当年是谁为了钱,把薛妈嫁进商户薛家,成了商人妇的!

钱进了口袋,反倒不认这个女儿了,觉得商人妇的女儿丢人、可耻了?

诚然,原著里薛家上京的时候,薛蟠已经被贾雨村销了户,成了活死人,“杀人犯”,京里这些身份高贵、手脚干净的亲戚们自然得避着些!

薛蟠是怎么被销户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原著里,薛蟠被销户,明面上,薛家长房长孙的合法继承人薛蟠就死了。

薛家作为大族,人丁兴旺,叔伯、兄弟一大堆,薛蟠一“死”,薛爹留下的巨额遗产,薛妈和宝钗两个根本分不到多少。若是他们母子三个闹起来,闹到官府里,反倒有可能让薛蟠真死一次。为了守住薛爹留下的财产,他们母子不得不倚靠王家和贾家的“势”,震慑薛家。

可王家、贾家凭什么给你撑腰呢,当年王家把薛妈下嫁进商户薛家的时候,难道是因为薛爹长得好看吗。

再说薛家,原著后期,薛蟠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痛揍,决定出去行商躲羞,谁知,薛蟠一离京,薛蝌就领着薛宝琴上京了。

说是进京发嫁,可彼时梅翰林一家子都在外地任职,你发哪门子的嫁。无非是放不下薛家大房这块肥肉,不想被王家贾家独吞了,借着发嫁的名义,想要过来分一杯羹。

薛家、王家、贾家就像那食腐肉的苍蝇一样令人作呕!

薛文起越想越气,死死盯着邸报上“王子腾”三个字,恨不能看个窟窿出来。这可真是他的好舅舅啊!

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施兰亭看着这几个字,眼底的不屑一闪而过。

王家原是文官,贾家原是武官,家里几代为官,根深蒂固,又身居要职,时间久了,自然担心被皇帝忌惮。这两家便通过联姻,利益互换,将贾家的一部分权利转移到王家手里,王家从文官转到武官,贾家也让家族子弟读书科举,同时与其他文官集团联姻结亲,以便完成从武官到文官的转化。

联姻之后,贾王两家紧紧捆绑在一起,穿一条腿儿的裤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权利和利益也不过是从左手导到右手。

文官转武官,纸上谈兵谈的明白吗?让这样的人去查边,简直儿戏。

如今这位陛下,为了不让自己曾经做过的事重演到自己身上,重文轻武,也是魔怔了。

不过,越是如此,对他们越有利。

身旁的呼吸有些急促,施兰亭转头一看,薛文起脸黑如墨,雾蒙蒙的一双水杏眼,现在瞪得能冒火星子。顺着薛文起的视线看过去,正是“王子腾”三个字,那架势,恨不得把这三个字拆了吃了。

舅舅荣升,竟然把外甥气成这样?多大怨多大仇?有点儿意思。

当年,王家把小女儿嫁进薛家商户,贾家千金与林家探花郎成亲,这两桩亲事前后相差不到一个月,但差距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王家的脸和面子都被踩进泥里了,付出这么多,图的是什么,动动脚指头也能想到。

这王家不连本带利的捞个够,能放过薛家吗。

薛爹没了,这孤儿寡母三个进京,还不被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眼下薛蟠还这么努力,这罐头生意即使做成了,能守得住吗,进了京,怕不是入了豺窝虎穴,为他人做嫁衣裳。

施兰亭心里不禁生了几分怜惜,修长的手指在邸报开头的部位点了点,“当今以孝治天下,准备给太上皇、太后修避暑养息的行宫。”

两人同看一份邸报,男人声音低沉悦耳,离得又近,薛文起不禁打了个激灵,迷迷糊糊的,又酥了半边身子。

“修什么?”薛文起问。

“行宫。”施兰亭答。

“皇宫很小吗?不够住?”薛文起疑惑。

施兰亭挑挑眉,“很大。”

薛文起默默点点头,奢靡腐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这钱谁出?”薛文起多了几分认真。

施兰亭答,“国库。”

“呵。”薛文起忍不住冷呵一声,民脂民膏,可以掀了。

“第二条,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择日出都查边。”施兰亭明知故问,“刚刚钱旺说,王子腾是你舅舅?”

薛文起撇撇嘴,不甚乐意,“嗯,舅舅,二舅舅。”大舅舅是王熙凤之父,现在金陵。

顿了下,想到施兰亭既是陌生人,又是他选中的未来媳妇儿,不算外人,忍不住吐糟道,“不熟,没见过。”

“不喜欢?”施兰亭笑问,“人都说外甥肖舅。”

“哼。”薛文起冷哼,“没见过,谁知道。才不像,我像我爹,像我妹。”

薛妈从京城嫁到金陵薛家,二十多年未见过二哥二姐,他不好在薛妈面前吐糟王子腾和贾家姨妈,也不好提前在妹妹面前说太多舅舅和姨妈的坏话,毕竟大家都没见过呢,怎么会无缘无故知道这么多。此时能偷偷跟施兰亭蛐蛐王家二舅舅,不由就多了几分亲近。

施兰亭一双桃花眼要笑不笑地盯着薛文起,薛文起被他看的害了臊,忙低头,指着邸报往下看。

但古人写文章没标点符号!还是文言文!

薛文起有些慌乱,再仔细一看,第三条也是官员任免,句式和第二条差不多,字也大体都认得,薛文起松了口气,笑道,“说的是去年乡试舞弊案,案情已经查实,相关人员的成绩作废,涉事官员从严处理,原礼部侍郎……”

“侍郎……”薛文起瞪着邸报上的两个字直咬牙。大体都认得,这么多字儿里,原以为就两个字不认识,也没什么要紧的,又不是逐字逐句的读,也就略过去了,可这两个字竟然是人名?

未来媳妇满腹文章,他却是个文盲。

都怪原主薛蟠,薛文起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正想略去人名糊弄过去,就听耳边响起施兰亭的声音。

“盧鄢,原礼部侍郎,抄家革职。”施兰亭救场。他住在薛文起书房,白日里无聊的时候丫鬟小厮就拿了薛文起常看的书籍给他打发时间。那书里写写画画,用朱笔斜线断句,不像大人用的,倒像启蒙的小孩。联系到丫鬟小厮说的薛蟠从前不学无术,不喜读书,最近改过自新,越发努力,自然就明白是怎么一会儿事了。

能把邸报读下来,薛蟠认的字倒比他想象的多,施兰亭帮薛文起开脱,“他这名挺绕嘴的,估摸不是鄢陵出生的,就是母亲姓鄢,不然没必要取个这么绕嘴别扭的字。”

薛文起面上一片通红,有些心虚,有没有可能,前面那个姓,繁体的卢,他也不认识。薛蟠这个呆子!

若是再晚个一年半载的认识施兰亭,他字儿肯定就认得差不多了。

薛文起“呵呵”的干笑两声,机械地重复道,“那是挺绕嘴的。”

施兰亭眼里带笑,看着薛文起,问道,“我看薛公子的书上,有些字的上面标了一种蝌蚪文,可是记录发音用的?”

薛文起一怔,一双水杏眼瞪得溜圆。施兰亭看了他的书!那他文盲,不认字的事岂不是全暴露了!底裤都不剩!

“抱歉,没经同意,擅用了你的书。”施兰亭道歉。

薛文起赶忙摇头,“没关系,看,随便看。”他哪舍得未来媳妇道歉啊。

再说,这事也不愿施兰亭和伺候的丫鬟小厮,他那些书都是启蒙用的,平时就随便放着,也没藏着掖着不让人动。只是没想到会因此被施兰亭发现了他文盲的事!

退一步想,家里这么多人,都知道薛蟠以前是个什么德行,这文盲的事本来也瞒不住。

干脆破罐子破碎,大大方方的承认,顺便将计就计,红袖添香,想办法让施兰亭教他读书!免费的老师,读书,还能培养夫夫感情!一箭三雕。

“不怕方二哥笑话,我小的时候过于淘气了,大字不认得几个,常把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又不敢揍我。最近才想明白,父亲不在了,只剩妈和妹妹,我再继续这么浑下去,妈和妹妹怕是容身的地方都没有了。”薛文起认真道。

“若是家里穷,也就好了,我们三个挣一分吃一分也就罢了,不叫人眼红。偏又有几分家私,有几房亲戚,总想等我没了,算计着,吃妹妹绝户。”

薛文起说着取了书本、笔墨,边研了墨边说,“今儿这话就是跟妈和妹妹也不能说,我说你听,听完烂在这屋里。”

薛文起穿过来之后,憋了一肚子的话没地方说,今儿可算遇上施兰亭这个私人树洞了。

这就显出媳妇和妈、和妹妹不一样的地方了。

夫夫间私房话、小秘密一说,他便觉得和施兰亭更亲密了,被人发现文盲什么的,也完全不在乎了。

薛文起兴致盎然,翻开书页,指着字上头儿标的拼音,胡编道,“这种蝌蚪文原是一种海外的文字,薛家以前有个老管事,年轻的时候跑海上的生意,学了好几种洋文,他学习洋文之余,借洋文的符号,自己创造了这种标音调的方法。”

“我小的时候淘气,也不愿意读书,就央老管事教了我这套法子,课上的时候把拼音标上,课后也不用温习,管哪个字怎么读呢,夫子提问的时候照着拼音读就行了。”薛文起笑道,“可惜啊,糊弄过了夫子的课业,字儿却还是不认得的。”

“挺好的一套法子,被我用偏了。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估摸得气的半死。”薛文起遗憾道。为了避免以后麻烦,直接将杜撰出来的老管事说死。

“就二十几个符号,很简单的,我教你啊。”薛文起笑眯眯的提议道,“这法子对刚启蒙的初学者还是很有用的。”

施兰亭对这套法子也有几分好奇,两人一个教一个学,你问我答,转眼就过了戌时,被薛文起的奶嬷嬷钱嬷嬷催着就寝。

薛文起握着笔不放,意犹未尽。

钱嬷嬷直接把笔夺了过来,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笔墨,边念叨,“哎呦,我的大爷,您不睡,也得让方公子早些歇息,好好养身体吧。”

“再说,咱家也不指望你考个状元探花,用功是该用功,但也不能熬坏了眼睛和身体,这可不值当。”

“您和方公子处得来,喜欢和方公子讨论学问,这都是好事,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钱嬷嬷继续劝道,“今儿早上还在太太那屋听大小姐教甄姑娘念诗,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钱嬷嬷想了下,眼前一亮,笑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方公子救了您一命,是咱们薛家的贵人,您又喜欢方公子,情投意合,这自然是极好的,有了这份情分,自然就能长长久久的处下去,哪里还在乎现在这点子工夫。快起来睡觉去。”

明知钱嬷嬷说的“喜欢”“情投意合”,是现学现卖,用错了诗,用错了词,但薛文起脸上就是抑制不住的有些发热,他偷偷看了眼施兰亭,对面的人正一脸忍笑的表情,不知是笑钱嬷嬷用错词,还是笑他。

薛文起脸上腾一下,更红了,对着钱嬷嬷,急着叫了声“嬷嬷!”

奶嬷嬷们因为喂养过小主子,在府里有些体面。

钱嬷嬷笑哈哈的与旁边等着伺候薛文起就寝的白术、采苹打趣道,“咱家大爷不仅用功学乖了,人还越来越腼腆,脸皮越来越薄了,这才说两句话,脸都红了。赶明儿给你说亲娶媳妇儿,这得不好意思成什么样啊。”

说到说亲娶媳妇儿,薛文起不觉朝着施兰亭瞄了一眼,正对上施兰亭笑盈盈的一双眼睛,薛文起赶紧挪开视线,带着几分嗔怪,对钱嬷嬷说,“嬷嬷又拿我取笑。”

几人又说笑了两句,钱嬷嬷见丫鬟们开始伺候薛文起和施兰亭就寝,便出去安排值夜的人了。

丫鬟们出去了,屋里只剩薛文起和施兰亭,隔着层层纱幔和碧纱橱,薛文起看着书房施兰亭的方向,辗转反侧,愈发睡不着了。

借嬷嬷吉言,若是真的能长长久久,朝朝暮暮就好了。

也不知道施兰亭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喜欢男还是喜欢女,喜欢高还是矮,胖还是瘦。

不知道现在开始把月老供起来还来不来得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