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貔貅黛玉 > 第41章 里外不人

红楼之貔貅黛玉 第41章 里外不人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3 22:24:54 来源:文学城

林黛玉从荣庆堂出来,又在大观园跟其他人告别。

探春攥着杏子红手帕的指尖紧了又松,终究咽下未出口的话;惜春将银鼠斗篷拢得更严实些,琉璃似的眉眼凝着经年不化的霜色;李纨则像个木头人,素银簪子映着雪光,与她对视时讪讪一笑,连眼角细纹都透着槁木死灰的倦意。

黛玉莞尔。

贾宝玉有一点说得对,贾府这座光鲜亮丽的富贵囚笼,最珍贵的宝藏便是这钟灵毓秀的姑娘们,连李纨也有莲出淤泥的风骨。

转过穿山游廊,冷香迎面而来,一小片盛开的梅林出现在眼前,林中积雪已有两三日未扫,弯曲梅枝上托着新雪,朱红色花瓣上凝着冰棱,阳光洒下,倒似鲛人落泪。

林黛玉可能穿过来日子过得太好,亦或者受到原主记忆影响,竟然在其中感受到诗情画意,不由停下脚步,赏雪观梅。

雪雁暖手炉塞到她的怀里,眼圈红红地说:“姑娘仔细脚下冰碴子,这府里黑心肝的连青石板缝里都透着寒凉气儿!”

“傻丫头,当我是那薄胎瓷瓶不成?”黛玉抿唇轻笑,呵出的白雾里带着桂花糖的甜香,“你且看这冰棱子悬在梅枝上,倒比南边的冰糖葫芦还剔透三分。”说着伸手折下一枝红梅,花蕊间的细雪簌簌落在她的氅衣上,像银河倾落的星子,

紫鹃望着姑娘发见因动作颤动的赤金蝴蝶簪,蝶翼上嵌的东珠映着雪光,又像浸在泪海中,喉头哽得慌,她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潸然泪下:“原该把库房里那件红狐裘翻出来的,更配姑娘……”

“好姐姐,快收了金豆子吧。”黛玉旋身将梅枝别在紫鹃鬓边,指甲掠过她湿润的眼角,“昨儿个厨房送来的蜜渍梅子还剩半罐,回屋咱们煮壶老君眉配着吃可好?”

紫鹃破涕而笑:“姑娘什么时候都只记得吃!”

又过一转角时,恰见几个粗使婆子躲在这里偷懒,窃窃私语:“……听说库房那些樟木箱,锁眼儿里嵌的都是林家的私印……”

“那三十六抬樟木箱,可都烙着林字……”

“不止呢,如今倒知道要脸面,当年昧下林姑娘嫁妆时,怎不见……念佛?可怜林姑娘命不好,没有个哥哥或弟弟帮衬……”

一向爱听八卦的雪雁,却气得要冲出去理论。

又被黛玉拽住。

只见她从树上捡了个不规则的冰棱,素手轻扬,那冰棱“当啷”一声砸在梅树上,雪哗啦啦砸了树下人一声,瞬间变“白毛道人”。

“哎哟!哪个院的小蹄子……”婆子们惊叫着跑开,恶作剧成功的林黛玉也早已带着两个丫鬟拐出梅园,远远地,似乎与一痴立的人擦肩而过,但管他是谁呢!

老实说,府上这些流言对林黛玉并不是一件坏事。

至少不会有人再说林妹妹“打秋风”、“穷亲戚”,甚至小性儿——换作他们,未必大方的起来。贾府和林妹妹,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林妹妹本来属于受害者一方。

可惜佳人不在……

回到潇湘馆,朱漆门才开半扇,暖香便裹着笑语涌来,藕官捧着珐琅暖锅跺脚:“姑娘可算回来了!宝二奶奶差人送来的火腿已经煨了三时辰,再炖怕是要化了。”

春纤也把另一个朱色攒盒往炕桌上一推,揭开盒盖,里面码着整齐的糖醋排骨,排骨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酱红色。

“难为宝二嫂子这么忙,还惦记着我。”林黛玉解了斗篷落座,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酸甜汁水在舌尖化开,好吃得人舌头都快酥掉了。

那送餐的厨娘还未离开,是个生面孔,可能是宝钗的陪嫁,她堆起笑脸:“二奶奶说了,万事都紧着林姑娘来先。”

不止食盒,还有月例。

往潇湘馆的银霜炭都比往年涨了一倍,今年冬制新衣也多了四套,还有水粉、口脂、黛笔、头油、香料,听说还是薛家铺子送过来的,每个瓷盒都精致的不行。

精神上也未放过,一卷非常珍贵的宋曾巩《局事帖》手稿,曾巩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自不必多说,林妹妹定会喜欢。

“替我谢谢宝二嫂子。”林黛玉让紫鹃也从库里备了回礼,一个方形的檀木匣子,里面装则一两重的龙涎香?,也很珍贵。

只是龙涎香?虽珍贵,但她对抹香鲸消化系统产生的结石并无兴趣,还不如折新鲜的梅枝,亦或者蔬果香,合成的百合香也行。

但其他人不知。

薛宝钗看见回礼的龙涎香?愣了神,笑着说:“不愧是林妹妹,不占他人一丁点儿便宜。”

林黛玉:???这下误会可越来越大发了啊。

莺儿接过匣子有几分犹豫:“奶奶,这香——如何处理?”

“搁库里吧!”宝钗向来“节俭懂事”,王夫人之前也最喜她这一点,衣裙往往都七八分新,首饰不在多在精,香料都是贴合冷香丸来,取自四季花卉,稍微浓一点都不自然,她也不想给宝玉用这个,献给王夫人又相当于得罪颦儿。

又问:“宝玉呢?”

“说是去收集梅花雪去了,为了制胭脂。”莺儿越回越小声,宝钗也收到过宝玉的胭脂。

这大观园里住的主人,除珠大嫂子外都收到过,但自家姑娘并不喜这个,更何况宝玉还喜欢吃小丫头们嘴上的胭脂。

金钏儿为此掉了性命,丫头们稍作收敛,但也只是稍作,不当面给他吃儿子。

私下,薛宝钗想到嫁过来后的发现,捏了捏手绢。

更休要的还是,这几天她已尝试过让宝玉多读些书,但顽石便是顽石,其他都好说话,唯这个不行,敏锐得很。

不当禄蠹……

劝多了,宝钗还怕这人把自己也归在鱼眼珠子,不劝且不说自己心那关过不去,王夫人也会叨娶个儿媳是让儿子长劲的。

室内空气疑似有些闷。

正静着,帘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绸缎采买人李管事捧着两匹流光溢彩的云锦进来。

“二奶奶安,这是京城时下最流行的花样子。”李管事堆着笑将料子往前推,“临近年关,各房主子们的新衣总要体面些。您看这云锦……”

宝钗指尖掠过缎面,忽而停在织金暗纹处:“上月苏州织造进贡的云锦,市价不过二十两一匹,这匹孔雀蓝的虽说颜色新鲜,花样纹路却不如贡品细密。”她翻开账册某页,羊毫笔尖在墨池轻点,轻飘飘道,“就按十五两记档罢。”

李管事额角渗出冷汗,原要报三十两的价卡在喉间,正要争辩,却见宝钗抬眸望来,那眼睛明明很正常,却将她满腹说辞冻成冰碴。

待她灰溜溜退下,厨房管事已捧着食盒候在廊下。

入了室内,朱漆食盒揭开,暖锅冒着热气,珐琅锅沿映着雪光,比里头的蹄筋更晃眼。

“二奶奶尝尝这新制的暖锅?”管事谄笑着递上银箸,“年节宴席若用这个,老太太见了必定欢喜。只是要订制五十套的话……”

宝钗用帕子掩住咳嗽,腕间虾须镯叮当作响:“去年中秋宴用的珐琅锅尚在库房,着人将金丝拆了重镶,另配些时新花样便是。”见总管还要开口,她将茶盏轻轻一搁,“我记着上个月采买松茸的账还未平?”

话音未落,又有人进来,“二奶奶万福!”

等全部忙完后,宝钗忽地按住太阳穴,莺儿忙捧来冷香丸,就着温水吃了一颗。

莺儿替她家姑娘愤愤不平:“这贾家还当自己有百万千万家资啊,什么都想要尖儿,也不看看库房空成什么样儿。”

“噤言。”宝钗声音虽严厉,眼神并未生气。

“可姑娘花自个儿的银子……”莺儿着急跺脚,过去王夫人、琏二嫂当家,谁不是往自己肚子里捞油水,唯独轮到她们家,却往外吐,再多的家财能够这阖家贵人浪费的?

“不能急,等年后,且缓缓。”

这是宝钗嫁入荣国府的第一个春节,也是管理家事的第一个春节,自然要办的漂亮,而且还不能花公库里太多东西。

如此才能真正立威。

薛宝钗当然知道有人在搞鬼,多少人等着看她笑话呢,她自然不能给人看笑话。

话音刚落,院外又响起声音,比刚才该热闹些,宝钗起身走了两步,果不其然,透过窗户正好看见回来的宝玉。

他怀里抱着收集梅花雪的青瓷盏,发间沾着朱红色的梅花瓣,袭人麝月等十几个外套一窝蜂簇拥上去嘘寒问暖,言语亲昵。

宝钗目光先落在宝玉身上,再移至其他人,话头在唇齿间碾碎:“那些账本子……总归要等开了春,再将园子里那些枯枝败叶都修剪干净。”

莺儿垂头不敢答。

“去荣禧堂罢。”宝钗已经换了个话题,“母亲今日点了我用膳,把蜜枣匣子带上,太太这两日咳疾犯了,该是爱这润喉的。”

莺儿掀帘子取枣匣时,正瞧见铜镜里自家姑娘在揉太阳穴,心中叹息,明明几个月前太太还拉着姑娘的手说‘我的儿’,如今成了一家人,反而里外不是人。

宝钗对着菱花镜扶正簪子,镜中人眉目如画,却似宣纸上工笔描摹的菩萨:“母亲说,珠串要捻得匀称,日子才能过得平顺。”说着已走到博古架前,“把前儿新得的这《妙法莲华经》抄本也带上罢。”

去年同一时间,她们还在梨香院围着熏笼分茶吃瓜,姑娘剥的瓜子能堆成小山,而如今这双纤纤玉手,却要替人抄经、捶腿、捧痰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