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74章 风雨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第74章 风雨

作者:震泽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3:52:17 来源:文学城

第七十三章风雨

且说贾母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其灵柩就由贾赦和贾琏护送,运回金陵老家。出殡这天,自有与荣国府交好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来送。

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①,虽还有四王八公家的祭棚撑场面,但仔细一瞧,却不如当年秦可卿的丧仪多矣。

忠毅侯府自然是燕临和黛玉来送殡,见到灵车缓缓南去,最终消失不见,黛玉潸然泪下,几欲昏倒,最后一个血脉相连、珍她重她的长辈也离她而去了。

“玉儿!”燕临扶着黛玉,轻轻安慰:“外祖母寿满天年,仙游极乐,玉儿也应当节哀顺变,让她老人家放心。”

两人一回侯府,燕临赶紧让丫头去煎安神汤,看着黛玉服下。黛玉看着窗外秋风起,黄叶遍地,越发寥落,心中伤痛难言。

燕临知她心思,将她揽入怀中,说道:“玉儿,你我既已成亲,从今往后,我就是爱你怜你之人。你不用伤怀亲情缘浅,我们必然能长长久久,白头到老!”

黛玉抬头看向燕临,虽不知这话能不能成真,但此刻他的眼里都是郑重。黛玉靠在他的肩头,倦意袭来,终于睡去。

这些日子燕临都是早早归家,想法设法宽慰黛玉。他见黛玉郁郁寡欢,也不像刚嫁过来那时与丫头们玩闹,便很担心。

“玉儿,这几日你懒怠得动,”燕临翻出了一个新的毽子,说道:“想必是丫头们玩得不好,让你提不起兴致。我陪你玩吧!”

黛玉还是很护着自己的丫头的,当即说道:“怎能怪她们呢?她们个个都是想哄我开心的。是我自己,心里不耐烦罢了。”

说着,她接过燕临手里的毽子,瞧了瞧,赞道:“这也难得了,是前儿个打围时猎得的么?”

燕临笑道:“翙翙其羽!”

黛玉白了他一眼,道:“那你还将它打下来,就没想着它窝里的伴儿,还等着它回去呢!”

燕临凑过去,轻声道:“所以我拔了两根毛,又将那扁毛畜生偷偷放了,嘿嘿!”

黛玉听了,果然欢喜,嫣然一笑,有赞叹之意。

燕临见她开颜,也高兴起来,将毽子在手里掂了掂,说道:“你只当吉翊是个高手,其实我比她会踢多了,瞧好了!”

说着,他一扬手将毽子抛出,翻身越过窗棂,在半空中接住了毽子,又踢了起来,落地之后,一个回旋,又伸腿接住。

黛玉看得惊叹连连。

燕临这是蹴鞠的身法,她当然没见过,她的丫头们纵然再厉害,也没有这样花样百出的,一时大家都看呆了眼。

燕临愈加得意,想让黛玉开开眼,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张妈妈正好走入院中,看着自己奶大的哥儿在耍宝,顿时脸色由红变了青,又由青变了红,不时抽搐两下,恍如中风一般。

王嬷嬷走了过来,一把拉住张妈妈,笑道:“咱别管主子的事,我这里刚得了一坛子菊花酒,跟我去喝两口吧!”不由分说,拉起张妈妈退了出去。

黛玉能瞧出燕临举重若轻,功力非凡,她和丫头们再怎么练也不可能达成这般成就,当然她也明白,是燕临在逗她开心。

她有些感动,又有些好笑,燕临对她着实上心,他也不爱那些条条框框,与他相处久了,自然能感受到他的体贴和真挚。

“世子爷可真叫人开眼界,”黛玉也不吝啬夸赞:“我们女儿家玩的东西,你也这般精进!如果是蹴鞠,想来世子爷更加得心应手吧!”

燕临笑了:“蹴鞠、马球这些都是拿手好戏。等玉儿你连好了踢蹀,再练蹴鞠就简单了,到时我亲自教你。”

说着又给黛玉示范了几个简单的动作,黛玉也用心学了起来。

蒋嬷嬷在一旁看得满意,从前见宝二爷懂得伏低做小,只当他是个疼人的,现在看来到底是世子这样的,既懂得打理外头的差使,又能想人之所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妻子的人,才是好女婿的人选。

黛玉心思重,又好静,难免气血不畅,现在想来真是随了贾敏。贾夫人当年身子骨不结实,子嗣上也有些艰难,这才是金尊玉贵的荣国府嫡出小姐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今燕临不仅愿意逗黛玉开心,为她排解忧思,又能带着她舒展筋骨、活动身子,可见是真的用心了。

忠毅侯府这里一派祥和,荣国公府可是肉眼可见的萧索。贾赦和贾琏送贾母的灵柩归葬金陵,府里走了两个爷们,一下子冷清起来。

而荣国府当家少奶奶凤姐,也明显觉察到府里声势大不如前。她看着那些礼单,跟平儿感慨道:“从前有老太太这个超一品诰命撑着,宫里又有娘娘,如今可就不同了,你瞧瞧这些,才几家啊。当年秦氏去世,不过是宁国府孙媳妇,那上门的人络绎不绝。不管近的、远的,就是不认识的,也要赶着上门来……”

平儿说道:“好歹老祖宗自己备了银子,要不然,这么大事,咱账上才几千两,够干什么使的?!”

凤姐摇头:“都是我们子孙不肖,没本事。说来,老祖宗走了,咱都不能再自称国公府,咱大老爷不过是‘一品将军’,手里也没个实职,还不如二老爷,更别提咱琏二爷了。也难怪别人不上门,这世道,谁不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呢?!”

平儿为了让凤姐宽心,翻出一张单子给凤姐看,说道:“主子看这忠毅侯府和保龄侯府,到底与我们府上有亲,出手也是不同的。”

凤姐看了,也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这是林妹妹念着旧情。可这是她这一辈的事,往后呢?亲戚之间,到底要相互帮衬,才能常来常往。否则两辈过后,也就不走动了。你还记得那刘姥姥吧,她女婿家里出过县令,与我们王家还连了宗,你瞧现在如何?日后可别燕家瞧我们,就跟我们瞧刘姥姥一样!”

平儿讪笑道:“何至于此呢!奶奶真是多虑了!”

凤姐抬手道:“不不!我现在只觉得…那话怎么说来着…对,山雨欲来!你不明白,往日那些人求上门,央大老爷跑个官,往京营或者五城兵马司塞个人,大老爷一个字条儿都能办妥,所以才有那些人上赶着到我们府上巴结。咱大老爷又靠着这个,攒了多少家私。如今他说话不管用了,你瞧着二妹妹那事,原来他收了人钱,事情不但没有办成,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自己‘女婿’都坑,还有谁上门来孝敬咱?!”

平儿想了想,劝道:“奶奶,这样的事到底少做为好,谁家指着这个营生呢?让圣上知道了,岂不怪罪咱们?!就算要卖官,这钱也应该收到圣上的兜里,咱们截了胡,算怎么回事?!如今大老爷不干这事,倒还安稳些,毕竟娘娘不在了,咱们踏实做人,别想着这些贪赃枉法的买卖!家里俭省些,也活得下去。那些个钱,就是到了手里,也不敢用的。”

凤姐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儿,这些话本不入耳,可是细想一下,也是老成之言,她缓缓点了点头,算是听进去了。

主仆两个说着悄悄话,一会儿丰儿进来回话,说道:“大奶奶看了,瞧着应是满意的,可她却还说定不下来,要我拿着图,再给宝二奶奶瞧瞧。我又去了宝二奶奶那里,她魂不守舍的,也不知怎么了。我只能把图给她,回头再去问问。”

原来荣国府二房打算搬到大观园里,如今要做一些整修,将前院和后院隔开来。贾政不爱管这事,便让李纨做主,偏李纨又是个谨慎的人,想着宝钗是个有主意的,必要听听她的意思才能点头。

这事儿就又拖了下来。

凤姐道:“既如此,就等等。她不急,我急什么?”

平儿听了这话,觉得有些奇怪,提醒凤姐道:“宝二奶奶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沉默寡言的,都不像她了。若说是为了薛家大爷,她不早知道了么?!难道她以为,还能把人捞出来不成?!”

凤姐一琢磨,也甚是奇怪。往常随便一件事,宝钗也能说出三五条道道来。可这回老祖宗仙逝这么大的事,她是一句话都不曾多说,成日里神思恍惚的。

“莫不是宝玉出了什么事?”凤姐问道。

平儿回道:“这倒没有,宝二爷如今懂事了,每天认真读书,旁的事一概不理。就是收了麝月做房里人,也没有当回事。您瞧那麝月,都是跟在宝二奶奶身边的。”

听了这话,凤姐叹息道:“宝玉但凡早一点懂事,也不至于让林妹妹另嫁他人。他若有了功名,哪怕只是中个秀才,那在家里说话的分量都不一般了。届时他向二老爷求讨探花郎的闺女,二老爷岂有不应的?!可惜二太太比这个儿子厉害得多,一面应付老祖宗,一面寻到了机会让娘娘赐婚,一锤定音。”

平儿笑道:“这都是老黄历了。正是二太太这么一下子,才让宝二爷清醒过来。否则整日里混在女孩子堆里,总也长不大。”

凤姐不信,道:“人又不能真的脱胎换骨,怎么会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她越想,越觉得这宝玉和宝钗二人都有古怪。

可如今,荣国府里分了家,他二人有正经嫂子李纨,她这个隔房的嫂子插什么嘴呢?故而也没再多想。

那宝钗家里确实出了大事,只因当日黛玉一问,宝钗心中大急,贾母五七过后,急匆匆回薛家找薛姨妈,问出了一件至关紧要的事。

①此处引用了原著描写可卿葬礼的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