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64章 遗言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第64章 遗言

作者:震泽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3:52:17 来源:文学城

第六十三章遗言

且说贾母清醒之后,主持分家,赦、政两房老少俱在,又有族长及亲眷见证,无不感叹贾母公正贤明。贾母将祖产和私房分配完毕,鸳鸯上前道:“老祖宗,喝口参汤!”

贾母饮下一小杯,提了提神,又道:“你们暂且外面侯着,我还有一些话要一一嘱咐!”众人应了,依次退了出去。

贾母道:“老大留着!”贾赦便停了下来,等其他人退出,复又行至贾母榻前,扶着她歪了下来。

贾母道:“宫里娘娘去了,从此一切都不同了,你以后行事当收敛些……”贾赦躬道身听着,第一次将贾母的话听了进去。

只听贾母言道:“从前你盯着鸳鸯,知子莫若母,我还不知道你为的是什么?!”贾赦不由老脸一红。

“……原是为琏儿留的,这份家私终究是要传到他手里的。二则长房子嗣不旺,鸳鸯是我跟前的人,凤丫头也要给她几分薄面。从前我露了口风,凤丫头便没有提拔平儿,为的是什么?你呀,做事顾前不顾后,如今这事也不成了,我不能让你们父子有嫌隙……故而我走后,让他们金家一家子都回金陵老家,帮着管祖业,你不准拦着!”

“是,是!”贾赦这会儿实在佩服贾母的谋算,连声道:“还是母亲想得长远!”

贾母又说道:“如今你年岁也不小了,不要再空耗在女色上头。家里一应事务,也俭省些。闲暇之际,含饴弄孙,岂不快哉?”

贾赦应了,道:“儿子如今也都改了。如今孙子都有了,再不像从前了!”

贾母微微颔首,道:“那就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们家如今,大不如前了,切记‘谨慎’二字!”说罢,便让他去把贾政唤进来。

于是贾赦走了,贾政入内,听贾母说话。

贾母道:“你从小爱读书,家里原本也承望着你举业,不想太上皇开恩,授了你官职,倒也一路顺当。只是,你一直有个科考扬名的心愿,故而,你便逼着宝玉读书。这些天来,我细细想着,这里头是不是我们想错了!”

贾政不解道:“母亲何出此言?”

贾母道:“敬儿大侄子中了进士,却还是没做成官。咱珠儿也早早去了。这些说来,真是时也命也。又或者天家本也不想我们走这条路呢?”

贾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贾母拍拍他的手,让他不要慌:“你想,世祖皇帝本就赏了我们泼天的富贵,我们安心享用尊荣爵位即可,却还要与那些寒门学子,争那些个魁星高中的荣耀。在圣上眼里,未免太贪心了!”

贾政听到这里,怔住了。

贾母继续说道:“我知你羡慕林家。可是你想想他们家是太宗皇帝封的爵位,到了林姑爷,是第五代,可算上他们那位战死的先祖奶奶,他是第六代,这才下了场入了仕,两相对照,我们不可操之过急!”

贾政听着,想到林如海身上已没了爵位,却恰好走了科举之路,得中探花。他父亲亦是读书人,听说才学出众,那为何不去考呢?必是因他又袭了一代的缘故。想到这里,贾政缓缓点头。

贾母又说道:“宝玉出生的时候,太打眼了,咱光顾着高兴,也没考虑宫里是什么想头。如今想来,宝玉不爱读书,也没什么,他既然爱诗词歌赋,那就让他做个诗酒放诞的名士、抑或是琴棋书画的才子,倒也相宜,于咱家也是一种光彩。待兰儿、顺哥儿这一代起,再做打算也不迟。届时你尽可以指导他们读书,再探探圣上的意思!”

贾政心道:难怪母亲又愿意认了宝钗做孙媳,名士也好,才子也罢,若无钱财,不过穷风流罢了!听贾母这么一说,贾政最终还是应了。

贾母又道:“你从前喜爱读书,不喜庶务,家事都交给琏儿或者下人打理。如今咱家开发了很多人,又分了家,你往后要上心些,有些事宁愿亲力亲为、受些累,也不可叫人蒙蔽了去!”

贾政见贾母想得周到,对自己事无巨细地关心,流下泪来。

贾母又叫来贾珍,嘱咐了一些祭田、族学的事宜,末了说道:“咱们两府,从前纵然有些事端,这些年处得亲厚,我们有一些不周到的地方,孩子,你便多担待些吧!”

贾珍此刻叹服,道:“都听老祖宗的!”

说完这些,贾母有些劳累,张嬷嬷又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过来,鸳鸯接过,正要喂贾母服下。贾母摇摇头,让鸳鸯出去,独独留下张嬷嬷,吩咐了几句,然后鸳鸯等人复又入内。

虽然又用了些参汤,但贾母脸色还是迅速衰败下去。鸳鸯急忙唤各位孝子贤孙进来。只见弥留之际,贾母恋恋不舍地看着众人,嘴里喃喃叫着“宝玉……”

宝玉上前,抓着贾母的手,哭道:“老祖宗!”

这是她最心爱的孙子啊!贾母仔细端详片刻,脸上浮现出一丝奇怪的神色,忽又看向帐顶,叫了一声:“老爷……”

贾赦意识到,这是在叫他的父亲,莫非他老人家来接自己的妻子了?贾赦也向上看去,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蓦地,贾母的呼吸停止了,一旁的鸳鸯伸出手指,探察半晌,冲着众人摇了摇头。众人一拥而上,大哭起来。

宝玉听着这震天的哭声,看着周围这些似真似假的表演,只觉得荒诞,他直直起身,迷迷蒙蒙看着外面,最后跌跌撞撞地走了出去。

宝钗震惊,这时分,“二爷要去哪里?”说着就想要拦住他。

贾政低声道:“他这是伤心过度了,让他去吧!”

其余人都纷纷进荣庆堂哭灵,只宝玉向外走。黛玉正被丫头们搀着往里走,见宝玉像行尸走肉般擦肩而过。

黛玉心道:表兄一时半会儿承受不住呢,老祖宗素来最疼他的。她又不由得想到自己,母亲先走了,然后是父亲,如今外祖母也走了。

黛玉伤心欲绝,紫鹃低声劝了两句,也只能由得她哭去。

且说宝玉出了荣庆堂,也不知是往哪里去,忽见前头有个人也急急向前走,看样子是贾母跟前的张嬷嬷。

宝玉逐渐清醒过来,心中觉得奇怪:人人都往荣庆堂去,张嬷嬷这是上哪儿?

宝玉跟着走了两步,忽然醒悟,暗自大叫一声“不好”!他看了一眼,选了另一条路,疾步狂奔,直往荣禧堂而去。

到底是他年轻脚程快,先一步来到小佛堂前,这里安静地不像荣国府了。他踱了几步,平复一下,果见张嬷嬷顺着另一条道走了过来。

乍见宝玉,张嬷嬷吓了一跳,脸上也露出心虚的神色来。

宝玉问道:“嬷嬷怎么到这儿来了?”

张嬷嬷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来,半晌,道:“老奴有事要办!”

宝玉道:“必是老祖宗让你办的!”

张嬷嬷说是。

宝玉叹道:“为人奴婢要尽忠,为人子女要尽孝,这可怎生是好?”张嬷嬷越发心虚,不敢作答。

宝玉又道:“祖母的命令,你不敢违抗,可嬷嬷想必也听过这句话,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张嬷嬷惊惧,心想这一向温墩之人竟说出这样的话,勉强回道:“宝二爷说什么,老奴竟不懂。”

宝玉转头,直勾勾看着张嬷嬷,说道:“她做错了事,余生都将在佛堂悔过。她毕竟生我养我,还请嬷嬷高抬贵手!”说着,伸出右手,手掌朝上,示意张嬷嬷。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嬷嬷也不能再装傻充愣,长叹一声,道:“宝二爷也不要怨老太太狠心,其实她数次放过太太,可是太太执迷不悟,老太太临了到底不放心。”

说完,张嬷嬷从袖中掏出一个褐色瓷瓶,放到宝玉手上。

宝玉接过瓷瓶,仔细看了起来,说道:“老祖宗最疼我,我怎会不知,母亲做的错事,我也知道了,我代她受过便是!”

宝玉揭了盖子,轻嗅一下,果然无味。张嬷嬷吃惊,看着宝玉都不敢转眼珠子。最后,宝玉盖上盖子,在手里掂了两下,忽然扬手。

褐色瓶子飞起,砸在院中的假山上,碎片又尽数掉入下面的池子里。

张嬷嬷呆呆看着宝玉这一举动。宝玉不以为意,哂道:“这样害人的东西,还留着干什么?!不如毁掉的好!”

两人这一出动静,自然引来关在小佛堂里的人的注意。只听小佛堂的高窗啪地打开了,露出一张素净的脸,竟是王夫人。

许久没有相见,她除了一身简装,倒也没什么变化,见了宝玉,眼睛湿润起来。母子俩互望许久,相对无言。

最后还是张嬷嬷提醒,宝玉匆匆行了一礼,转身往荣庆堂走去。

而黛玉,从荣国府回去的当日就病倒了。自她嫁入忠毅侯府以来,还是第一次生病,但燕临亦知,这是心病,虽然处处宽慰,日日汤药,也无济于事。

这一日,黛玉又抱着贾母给的盒子愣神,紫鹃劝道:“老祖宗遗言,嘱咐少奶奶您要好好保重身子,您怎么不听呢?”

黛玉道:“我知道这个理儿,却抑制不住地伤心……”

头七过后,惜春着人给黛玉送来一样东西。黛玉打开一看,竟是一副贾母的画像。惜春还让婆子带话:“请林姐姐记着老祖宗的遗言,多多保养身子,不可哀毁骨立!”

黛玉听了,沉默片刻,命人将画像挂在书桌一侧,就好像从前外祖母笑眯眯得看着她写诗作画一般。

说一下我对原著的理解和本文的一些设定。1、原著中的时代是处于一个王朝的盛世还是末世?看原著前十几回,尤其是说到甄士隐那部分,江南地界鼠盗蜂起,感觉就是末世了。但是到了大观园部分岁月静好,程高本后四十回因为各种原因更是淡化处理,我以前是很不屑的,后来想想时代背景也就理解了。我很爱笔下的人物,实在不忍心将他们置于末世,那真是不如太平犬了,所以本文时代设定为盛世转衰的阶段,但离王朝落幕还很远;2、原著中的太上皇是开国皇帝吗?第一遍看的时候会觉得太上皇是开国皇帝,四王八公是从龙之功,多阅读几遍,又会觉得奇怪,怎么还有“先皇”,先皇是谁?太上皇又没死。所以我这里的设定是封林家先祖侯爵的太宗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太上皇跟随其父世祖皇帝,是类似“靖难之役”这样的原因抢了皇位做的皇帝,而四王八公也确实是跟着世祖皇帝和太上皇打天下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遗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