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哼哈二将 > 第12章 杏林春暖识岐黄

哼哈二将 第12章 杏林春暖识岐黄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4:44:46 来源:文学城

时光在药王谷中仿佛被拉长,又仿佛被凝滞。自那日问心阶的屈辱与惊心动魄之后,顾柏舟与祝无酒意外地获得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宁静时光。谷中与世隔绝,除了每日固定的治疗和偶尔前来巡查、面色依旧冷淡的执律堂弟子外,几乎无人打扰。外界王朝更迭、兵荒马乱的喧嚣,都被那重重山峦与缭绕云雾隔绝在外,这里俨然成了一方真正的世外桃源。

顾柏舟的腿伤恢复神速。在林逸医师精湛的金针渡穴和秘制药膏的双重作用下,原本郁结的经脉逐渐疏通,萎缩的肌肉在祝无酒每日坚持不懈的按摩和辅助下也开始恢复活力。从靠着墙壁站立,到扶着回廊挪步,再到能够拄着林逸特制的、带有药王谷徽记的竹拐独立行走一小段距离,每一步都凝聚着希望。

这种身体机能逐渐回归的感觉,让顾柏舟重拾了信心,连带着眉宇间那属于“安王”的桀骜与锋芒也似乎被这谷中的平和之气磨平了些许,多了几分沉淀后的温润。

而祝无酒,在确认顾柏舟伤势稳定并稳步向好之后,紧绷了数月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他本就是顶尖的医者,对知识有着本能的渴求。药王谷这迥异于现代西医的医学体系,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深深吸引了他。

林逸似乎也看出了祝无酒在医道上的天赋与纯粹,加上对他当日问心阶上表现出的坚韧与“诚心”的一丝赞赏,便默许了他跟随在身边学习。于是,祝无酒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上午照顾顾柏舟进行康复训练,下午便跟着林逸辨识草药、学习脉象、观摩针灸。

这对顾柏舟和祝无酒来说,都是一种极其新奇的体验。

“祝医生,你看这株‘七月一枝花’,其性苦寒,有小毒,却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效果奇佳。但用量需极为谨慎,过量则易引吐泻乃至中毒。”林逸指着药圃中一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耐心讲解。

祝无酒认真听着,仔细观察着植物的形态特征,甚至凑近闻了闻其独特的气味,然后提出疑问:“林医师,此药清热解毒的原理为何?是针对何种病原……呃,是何邪气?”

林逸捋须微笑:“中医不讲病原邪气细分,重在平衡阴阳。热毒炽盛,便是阴阳失衡,此药以其苦寒之性,折其火势,使阴阳重归调和。至于具体是何物作祟,乃‘疠气’‘瘟毒’之属,无形无质,却可感知其性。”

祝无酒若有所思。这与现代医学追根溯源、精准打击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宏观的系统调控哲学。他尝试用现代生理学和解剖学去理解,却发现很多地方难以对应,但这种“黑箱理论”般的整体观念,在某些方面却又展现出惊人的有效性。比如顾柏舟的腿,金针并非直接刺激神经,而是通过调节经络气血,间接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这让他深感震撼。

顾柏舟拄着拐杖,慢悠悠地晃到药圃边,看着祝无酒那副求知若渴的认真模样,觉得十分有趣。他拿起一株晒干的草药,装模作样地嗅了嗅,点评道:“嗯,此物气味独特,想必有提神醒脑之效。”

林逸的弟子在一旁忍俊不禁。祝无酒头也没抬,冷冷道:“那是晒干的马粪,用来肥田的。”

顾柏舟:“……” 他悻悻地丢掉“草药”,摸了摸鼻子。

众人哄笑。连一向严肃的林逸,眼中也带了笑意。顾柏舟这人,虽然有时不着调,但性子爽朗,没什么架子(在他们看来),倒是给这清静的药王谷添了几分生气。

除了辨识草药,祝无酒对针灸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亲眼目睹林逸用细长的金针,刺入顾柏舟腿部的“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位,便能引动他腿部肌肉微微跳动,气血随之流动,远比现代电刺激疗法更为精妙和……玄乎。

“林医师,这取穴的依据是什么?为何刺此处能影响到远处的腿部?”祝无酒虚心地问。

林逸一边运针,一边解释:“人体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足阳明胃经循行过膝,取足三里可健脾和胃,亦能疏通下肢气血。穴位乃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之处,如同枢纽,刺激穴位,便可调节整条经络乃至相连脏腑的功能。”

祝无酒听得入神,手指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腿上比划着,试图找到那些抽象的“经络”和“穴位”。顾柏舟看着他专注的侧脸,觉得此刻的祝无酒,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纯粹的学者,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彩。

“祝医生,学得这么认真,是想出师以后,也开个针灸馆?”顾柏舟忍不住调侃。

祝无酒收回手指,瞥了他一眼:“学以致用。总比某些人,只会纸上谈兵,连马粪和草药都分不清强。”

顾柏舟被噎,也不恼,反而笑道:“我虽分不清草药,但我可以给你当模特啊!来,往这儿扎,让我也体验一下祝氏针灸的厉害!”他指了指自己的胳膊,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

祝无酒眼神微动,似乎真的在考虑。林逸连忙阻止:“顾公子不可胡闹!针灸非同儿戏,需精准认穴,把握深浅补泻,无酒尚未入门,不可轻易在人身上尝试。”

顾柏舟遗憾地咂咂嘴:“可惜了。”

日子就在这般轻松而充满新知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他们跟着药王谷的弟子一起在固定的时辰用餐,饭菜依旧是清淡的药膳,但两人渐渐吃出了其中的门道,知晓了哪道菜是健脾,哪道汤是益气,倒也别有一番趣味。饭后,他们会在回廊下散步,顾柏舟拄着拐,祝无酒在一旁陪着,看着谷中弟子或捣药,或练功,或诵读医典,生活简单而充实。

没有网络的干扰,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嚣,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他们有了大把的时间用来交谈,不再仅仅是斗嘴,也会分享彼此对医术的见解,对谷中一草一木的观察,甚至偶尔,会聊起一些穿越前无关痛痒的往事。

“说起来,当年医学院那场解剖学考试,你比我高0.5分,是不是偷偷贿赂了教务老师?”顾柏舟旧事重提。

祝无酒冷哼一声:“是你自己最后一道论述题画蛇添足,多写了个无关紧要的变异结构,被扣了分。”

“我那叫严谨!”

“叫画蛇添足。”

“……”

争论往往无果而终,但气氛却并不尴尬,反而有种老夫老妻般的熟稔。

夜幕降临,竹舍内油灯昏黄。顾柏舟有时会借着灯光,看祝无酒整理白日里记录的草药笔记,或者对着人体经络图蹙眉思索。烛光在他长长的睫毛上投下阴影,认真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

“喂,无酒,”顾柏舟会突然开口,“你说,我们要是真回不去了,一直留在这里,好像……也不错?”

祝无酒从书卷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昏黄的灯光柔和了他脸部的线条。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沉默了片刻,才复又低下头,轻声道:“这里再好,终非吾乡。”

顾柏舟看着他低垂的眉眼,心中那点刚刚升起的、关于“乐不思蜀”的念头,悄然散去。是啊,这里再好,没有熟悉的亲人朋友,没有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事业,终究是异乡。

但,如果异乡有他相伴呢?

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让顾柏舟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看着祝无酒,灯光下的侧影安静而美好,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包裹着他。或许,有彼此的地方,就是故乡?

这一日,林逸带着他们去了药王谷的藏书阁。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三层竹楼,里面收藏了无数医药典籍,有些甚至是孤本、手抄本。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和墨香混合的味道,庄严而肃穆。

看着那浩如烟海的典籍,顾柏舟和祝无酒再次被震撼。与现代医学建立在不断更新的实验和数据之上不同,中医的传承更依赖于这些古老的典籍和经验。每一本书,都可能蕴含着前人千百年的智慧结晶。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祝无酒手指拂过书架上那些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经典,眼神灼热。这对于一个医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诱惑。

林逸看着他的样子,欣慰地笑了笑:“医道无穷,学海无涯。你既有心,日后可常来此阅览。只是需谨记,谷中典籍,不得外传。”

祝无酒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藏书阁出来,夕阳西下,将整个山谷染成一片暖金色。顾柏舟拄着拐,和祝无酒并肩走在回竹舍的小路上。

“没想到,中医竟然如此博大精深。”顾柏舟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有些玄乎,现在亲眼所见,才知道是自己坐井观天了。”

祝无酒“嗯”了一声,表示同意。他还在回味刚才在藏书阁看到的那些精妙理论。

“等我们离开这里,可以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顾柏舟忽然道,“你的西医精准,加上中医的整体调理,说不定能开创一条新的医学路子。”

祝无酒脚步微顿,侧头看了顾柏舟一眼。夕阳的余晖在他眼中跳跃,映出一丝罕见的、名为“憧憬”的光芒。他没有说话,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认同。

这一刻,两人仿佛找到了超越穿越、超越困境的新的共同目标和连接点。

回到竹舍,药童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和汤药。顾柏舟喝完那碗依旧苦涩的汤药,咂咂嘴,突然道:“其实仔细品品,这药里,好像有当归、川芎、赤芍……嗯,还有一点黄芪的味道?”

正在整理笔记的祝无酒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顾柏舟得意地挑眉:“怎么样?耳濡目染,我也快成半个郎中了!”

祝无酒低下头,继续写字,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冰冷:“还差得远。先把马粪和草药分清楚再说。”

顾柏舟:“……” 得,这茬是过不去了。

两人相视一眼,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声在小小的竹舍内回荡,冲散了药味的苦涩,也冲淡了异乡为客的孤寂。在这世外桃源般的药王谷中,他们不仅治愈着身体的创伤,更在不知不觉间,修补着彼此心中的裂痕,孕育着新的希望与可能。那悄然滋生的情愫,如同谷中悄然生长的药草,在春风细雨里,静待花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