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黑化后成为师兄的白月光 > 第33章 冯家

黑化后成为师兄的白月光 第33章 冯家

作者:池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8 00:41:55 来源:文学城

“阿烛,还是去汴州看看吧。”岑霜剑劝他道,“正端午的日子,汴州肯定很热闹,等我陪他们吃完饭,咱俩可以在汴州逛逛。”

“可今日汴州人多,逛逛未必方便……”叶烛说着,低下头,话里的底气少了三分。

岑霜剑细细打量着他,叶烛的视线不偏不倚落在那双端放在轮椅的腿上。

“不打紧的,汴州城虽然人多,但路也宽。”岑霜剑劝他道。

他知道叶烛打小被关在骊山上,从未见识过这样热闹的场面,心里肯定也有几分向往和好奇。他现在不敢去,只是缺个人劝他。

“而且我听说,汴州城的八宝粽很好吃呢。”

这话显然没有勾起叶烛的兴趣,他推着岑霜剑的手,笑道:“哥,还是算啦,我也没那么爱吃甜口的。”

“那游船怎么样?”一个脆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二人齐齐转头看去,来人正是卢红翠。

“汴州城的西花湖上有游船,可以边看湖景边吃点心,很受欢迎呢!两百钱,可以坐上整整一个时辰。”卢红翠道。

叶烛眼睛亮了起来,他忖思片刻,说道:“游船听着不错,两百文也不贵,这钱我出,请你们一起游船。”

“不……”卢红翠本想劝他,说这钱不用他全出,大伙儿可以均摊,却被岑霜剑一个眼神堵了回去。

“那好啊,我俩正好沾你的光,时候差不多,咱们赶快出发去汴州吧。”岑霜剑说着,帮着叶烛收拾起他的大包小包。

卢家村到汴州有三百里,他们行了整整三日,期间换了三匹马。

赶车的工作,由岑霜剑和卢红翠交替,一人赶累了,便去车厢里睡会儿,换另一人来。

到了汴州,刚好是端午当日。

这日进城的人特别多,很多都是附近村庄里的年轻人,趁着端午这个一年一度的盛大日子,到汴州一聚。

卢红翠把马车停到了一家客栈里,跳下车,将架在马车背后的轮椅端到地上。

岑霜剑则抱着叶烛走下车,将他放在轮椅中。这一幕,被远处树梢上的白衣身影看在眼底。

“怎么这家伙也在?”他轻声嘟囔道,暗暗捏紧了拳头。

客栈门口,岑霜剑递给店家一把铜钱,随后,在店小二的引导下,三人走进了客栈的西厢房里。

叶烛替岑霜剑检查着他的一身行头,将那只白玉发簪不偏不倚插入他的发髻,对着岑霜剑点了点头。

“那我先去酒楼了,你和小翠在客栈歇会儿,等我吃完饭,咱们就去游船。”岑霜剑道。

“好嘞哥,等你回来。”叶烛笑道,对他的背影挥手道别。

走在去往酒楼的路上,岑霜剑心跳得飞快,头一次假扮别人的身份赴宴,难免有些紧张。

酒楼名叫寿山楼,坐落在汴州最美的位置,从楼顶往下看,是一片翠绿的湖泊,这便是卢红翠所说的西花湖。

湖上零零散散的小船正在滑行,湖畔种满了绿树。寿山楼位于西花湖畔的半岛的小山坡上,那小山坡名为寿山,传闻在此处住过一名活到三百岁的老人。

宴席在寿山楼的九楼,亦是这座楼的最高层,取天长地久之意。等岑霜剑沿着楼梯的爬到最顶层,额头早就出了一层密密的细汗。

当他见到两名穿金戴银的男子从一间能上下活动的方形屋走出时,才知道这儿有上下的捷径。那活动的小屋子上头系着锁链,底下数十个大汉推着轮盘,控制着它停在想去的楼层旁。

不过想想也知道,这种东西,只有汴州的权贵才有资格坐。

那两名穿金戴银的男子看到岑霜剑气喘吁吁的样子,笑着走上前,对他打招呼道:“您便是那个卢家村的花匠吧?”

“啊、对。”岑霜剑被俩人过于热情的样子吓了一跳,他正在思考,这俩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卢家村的人?但当他走进吃饭的厢房,就明白了。

岑霜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包房,这包房足足有十八根立柱,雕梁画栋装饰得十分金贵,他心想,哪怕是天皇老子的住所,恐怕也未必如此。

整个第九层,只有这一间屋,那俩人自然而然也知道岑霜剑是他们今日邀请的贵客了。

在他们热情的介绍下,岑霜剑认识了包房中的人。

那个坐在屏风下,年过半百的男子名叫冯德旺。他的头发已经花白,留着稀稀疏疏的胡须,两个年轻丫鬟站着他身旁,一左一右地捏着他那把老骨头。

冯家是汴州的富商,今日的宴席,是他做东。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名须发全白的老人,他穿着蓝色的道袍,手里拿着杆拂尘,看着便知是名仙风道骨的道人。他道号悟生,听说修的是长生道,至少能活到两百岁。

他们边上,还坐着一对夫妻,是冯德旺老爷子的旧友,也是年过半百的长者。

男子名叫赵广生,是嵩山派掌门的师叔。女子名叫郭榕,是当地知府的姑姑。

而那两名为岑霜剑引路的男子,一人名叫冯梦生,另一人叫冯赐生,他们都是冯德旺的孙子,正跟着悟生子修行。

岑霜剑对这六人一一拱手问好,终于能够在饭桌旁坐下。

随着冯德旺老爷子一声令下,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送了上来,岑霜剑刚咽了口唾沫,却见那四人齐刷刷地盯着自己。

“这位岑师傅,似乎不是卢家村本地人?”冯老爷子开口问道。他笑得乐呵呵的,好似在问候自己的孩子。

“冯老爷您真是眼尖,我的确不是卢家村本地人,我是从长安来的。”岑霜剑笑道。

深怕冯德旺刨根问底,他没有直说自己是从骊山过来的,而是谎称了长安,毕竟长安人多,有个厉害的花匠并不稀奇。

“哈哈。”冯德旺捋着稀疏的胡须,又问道,“你原来是长安人?长安离汴州不算远,老夫我在那儿也有不少好友,你可知道祥瑞楼?”

祥瑞楼?岑霜剑心一惊,听冯老爷子的语气,祥瑞楼似乎是长安城一座有名的酒楼,可他在长安待的日子很短,并没听说过这祥瑞楼。

“如冯老爷所见,我只是名花匠,哪有资格去这等高档的地方?”岑霜剑只好打个哈哈遮掩过去。

冯德旺笑得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便捋胡子便点着头,拿起筷子指挥道:“都别光顾着看,吃菜,吃菜!今日咱们就是来宴请岑师傅的,感谢他把我的宝贝兰花给救活了。”

岑霜剑毫不客气地吃着,虽说是午宴,冯德旺也准备了酒。只可惜他们几人都是修道之人,不喝酒,岑霜剑一人喝着不得劲,只小酌了几杯。

趁着他大快朵颐之时,冯德旺侧过头,对着一直默不作声的悟生子,用只有他们俩才能听到的声音问道:

“是他吗?”

悟生子眉头紧锁着,微微摇了摇头。

与此同时,客栈里,叶烛一人扒在窗边,等着卢红翠喂马回来,一边看着人来人往的汴州街道。

端午的街道热闹非凡,不只是人多,各式各样的小摊小贩沿街支着商铺,叫卖声此起彼伏。

不仅有卖粽子、艾草这些端午常见的物件,还有糖画、皮影戏、唱曲等各式各样有趣玩意儿。

还有可以玩的,叶烛坐在窗边,看着客栈门口不远处那家投壶摊许久。

他从前只从纪枫口中听过这项游戏,没有真正玩过,今日终于亲眼看到。

他见到一个客人走到摊主跟前,掏出五枚铜钱,借了五只箭,站在两步开外的位置,往壶里掷箭。

五只箭投入壶里三支,摊主取下了货架最底层的风车,递到客人手里。

这看着也不难。叶烛有些蠢蠢欲动了,不过往壶里投箭而已,投中三支就有奖品,自己也可以试试。

他小心地锁好厢房的门窗,驱着轮椅,往那家投壶摊走去。

摊主是个打扮端正的中年人,一身暗蓝的长衫绣满云纹,隐约显出几分富贵。

看着叶烛坐轮椅的样子,他也没有奇怪,笑眯眯地递上手里的箭,问道:“客官,要来几只呀?”

“这儿的奖品是怎么换的?”叶烛问道。

“最低中三支起,散箭三支是风车,连中三支是糖糕……”摊主不紧不慢地介绍着。

叶烛却目不转睛地看着货架最高处,一尊金光闪闪的狮子像,似乎是这儿的头奖。

“那个怎么得?”他指着金光闪闪的狮子像问道。

“哦,你说这金天禄呀。”摊主道出了“狮子像”的真名,“这可是个找大师开过光的,很值钱的呢。你要获得这个可不简单,首先你得连中五只箭,其次,这箭不是简单的投中就行,依次得是龙首、龙尾、贯儿、倚竿、横壶。”

“龙首、龙尾、贯儿、倚竿、横壶,都是些什么?”叶烛疑惑道。

摊主打量了一眼他的模样,笑道:“客官,您是第一次投壶吧,第一次投哪可能投得这个金天禄呢?你先玩玩,等熟练了,我再告诉您。”

“那好吧,给我五只箭。”叶烛学着方才那客人的样子,递出五枚铜钱。

摊主乐呵呵地接过,把手里的箭分了五只给到叶烛手里,帮他推着轮椅,推到地上画好的横线后头。

叶烛打量着面前的铜壶,现在离铜壶的距离比从客栈上看近很多,他才发觉,铜壶顶端并排的有三个口,中间那个口联通到壶肚子里,左右口只是短短一段铜管,像是蒙骗人用的。

不管怎么说,先投到壶肚子里。叶烛拿起一根箭,全神贯注地盯着三个口正中的那个。

他在心里估摸了下出手的力道,屏息凝神地轻轻一掷,那枚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度,不偏不倚坠入到了壶肚子中。

“投得好!龙首一只!”摊主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龙首?叶烛看着露在壶口的箭羽,顿时明白了龙首的含义。所谓龙首,只不过是箭头入壶罢了。

那这样一来,也很好推断龙尾的意思。

“那你刚刚说的龙尾,是不是就是箭羽入壶,箭头在外?”叶烛问道。

“正是正是。”摊主答道。

只见叶烛果断地将手里的箭换了个头,箭羽朝前,对着铜壶比划起来。

“客官,投龙首简单,投龙尾可没这么简单呐,箭羽朝前,很容易偏离方向的。”他对叶烛劝道。

“没事,反正是玩玩嘛,自然得玩个难的。”叶烛说道,抛出了那杆尾羽朝前的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