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黑化后成为师兄的白月光 > 第26章 傩面人

黑化后成为师兄的白月光 第26章 傩面人

作者:池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8 00:41:55 来源:文学城

元景三十四年,四月初一。

汴州的一家酒楼内,一位说书先生慷慨激昂地说着近日江湖上发生的趣事。

“……那嵩山派掌门一听到自家易骨经被盗的消息,立马拍案而起,他使得一手登云步,三两下便到那藏经阁前,只见一小贼身穿黑衣,手里提着盏灯笼,就站在藏经阁的屋檐上。”

他正说到兴头上,底下的看客们却纷纷大笑起来:

“你这说书先生,也太会添油加醋了吧!!”

“一个偷经书的小贼,在夜里打个灯笼,这是生怕别人瞧不见他吗?”

“诶诶!这可不是我编的,而是确有其事,尔等且听我慢慢道来。”

说书先生拍了拍手里的醒木,继续道:

“只见那黑衣小贼袖子一甩,抖出一柄数尺长的刀,那刀说怪也怪,刀身竟是笔直的,咋看过去和剑似的……”

“别说刀了,那掌门呢?抓到小贼没?”底下的看客催促道。

“那嵩山派掌门又想使出登云步,正欲登上藏经阁的屋檐,持刀的小贼却纵身一跃,举着手里的刀,往掌门扑来。

“掌门连剑都来不及拔,便被打得两眼一黑,脑袋朝下摔落在地。等他醒过来,藏经阁前早就空无一人,拿灯笼的小贼,还有易骨经,全部都不知所踪了。”

“这什么嵩山派的掌门,也太弱了吧!”看客们嘘声一片,更有甚者直接喝起了倒彩。

“讲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听得人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诶!我说的可都是江湖上的真事,真事本就没故事精彩,但胜在真实。”说书先生捋了捋山羊胡。

“真实?堂堂一个嵩山派的掌门,能被一个来路不明的小贼打倒,这就是真实吗?”

“没准这个小贼,功夫很不一般呢?”一个声音道。这是个好听的男声,温和且不失沉稳,厚重又不失爽朗,还隐约透露着一股笑意。

看客往出声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个带着面具的男子,他梳着高马尾,上半张脸被面具遮得严严实实,面具上雕了只黑色的虎头。从他露出的下半张脸可以看出,此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出头。

“这位兄台,你难道觉得嵩山派掌门徒有其名吗?”看客有些愤怒。

嵩山派就在汴州边上,其掌门也是汴州人,汴州的看客们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倘若承认嵩山派掌门的功夫不及一个来路不明的小贼,是很给汴州丢脸的一件事。

带着虎头面具的年轻人笑了下,说道:“徒有其名倒也不至于,但他的功夫也就那样吧。”

他说着,站起身来,露出了腰间佩戴的一柄长剑。

汴州的看客们看着他腰上那柄煞有其事的长剑,纷纷敢怒不敢言。

只有一个胆子大的,偷偷摸摸伸出脚来,想着绊这面具青年一脚,让他出个洋相,解解心中愤恨。

这动作很是细微,酒楼的客人本就坐得摩肩接踵,极难发觉是谁在使坏。

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虎头面具被摔得四仰八叉的丑态,就在这时,脚踝传来一阵剧痛。

“你怎么踩人啊!”他龇牙咧嘴地叫唤着,上演一出恶人先告状。

面具青年没有说话,默默拔出腰间的佩剑。

长剑出鞘,看客才发觉,那不是剑,而是一柄笔直的刀,和方才说书先生口中那个打败嵩山派掌门的小贼所用的刀一模一样。

眼看众人被刀锋的锐气吓住,虎头面具笑了下,收起手里的长刀,转身离去。

在他胸前的口袋里,正装着那本从嵩山派取来的易骨经。

传闻此功法可以换筋易骨,甚至能让断肢重生,倘若阿烛能炼成这个,一定就能站起来了。

他走进一家马店,对马倌说道:“我要借匹马。”

“客官要借马去哪里?”马倌问道。

虎头面具啧了一声,不满道:“你管得这么宽做什么?我会把马还回来就是了。”

“这位客官,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要是折了马,损失就太大了。从汴州往西三百里,有个小村庄得了疫病,客官若要去那里,小店的马恐怕就不能租借给您了。”马倌道。

“还有这事?”虎头面具有些惊讶。

江湖这么大,难免有些民生疾苦的惨事。可那个村子正是他此行要去的目的地,他从骊山千里迢迢寻到此地,只因为听闻阿烛就住在那个村子里。

“那村民们活下来了吗?”他慌忙问道。

“听说有个神医,把他们的病都治好了,但小的还不放心,不敢让马儿去那里……”

神医?治病?兴许就是阿烛用自己的骨头给他们解的疫病。

虎头面具从怀里掏出一锭白花花的大银,举到马倌跟前:“我去的就是那儿,把马卖给我。”

“这……”马倌愁眉苦脸地看着他。

“怎么,你们的马只租不卖吗?”

“卖当然也卖,只是……客官您的银两,不够啊……”马倌左右为难地看着他。

“客官若非要买,买头驴怎么样?”

怎么买一匹马这么贵?虎头面具悻悻地把银子收回口袋里。

可不能骑驴去见阿烛,这样我英俊潇洒的形象就全毁了。买不起就买不起吧,我走着过去,也慢不了多少时辰。

卢家村是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拢共只有二十户人家,平日鲜少有外人过来,村民都认识彼此。

带着虎头面具的青年才走到村口十里开外处,有外人过来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村庄。

“咱们这儿不欢迎来路不明的人。”一名唇红齿白的少女举着手里的锄头,满怀敌意地看着他。

“姑娘别紧张,我是前来送礼的。”

虎头面具举起怀里一卷经书,书外头用锦布包裹,还打了带着流苏的绳结,看起来十分贵重。这便是他从嵩山派藏经阁寻来的易骨经,用作给阿烛的赔礼。

少女的面色缓和了些,手里的锄头往回收了半寸,问道:“你要送礼给谁?”

虎头面具抿起嘴角笑了下,说道:“送给这里的神医。”

“什么神医?我们这儿可没有神医。”少女的眉头又皱了起来,眼神重新变得犀利,手里的锄头再度往前递了半寸。

虎头面具不闪也不避,缓缓道出一句事先编好的谎话:

“我说的神医,就是给你们治病的那人。我的父亲也害了重病,如今我不远千里过来给他送礼,就是想求他救我父亲一命。”

听闻此言,少女努了努嘴,收起手里的锄头,摊开手掌,举到面具青年跟前:“你把礼物给我,我替你带话给他,看他肯不肯帮你。”

“这可不行!”虎头面具慌忙道,“兹事重大,我需当面同他说明。”

“可是他不见外人。”少女说道。

“可否破例一次。”虎头面具的声音带着恳求,少女的脸上也有些许动容。

见死不救并非善举,他这么坚持要神医替父亲看病,或许应当让他俩见一面。

“那好吧,你在这儿稍等片刻,等我先去问问神医。”少女妥协道。

“多谢,敢问姑娘该如何称呼?”虎头面具道。

“我名红翠,叫我小翠就行。”少女说着,忽地想起什么,对虎头面具不满道:“问别人叫什么之前,不应当先说说你叫什么吗?”

虎头面具沉默了片刻,说道:“我叫虎哥。”

“虎哥?”少女打量着他的虎头面具,心里嘟囔着:肯定是个假名字。

“神医”的住所是间其貌不扬的瓦屋,和村子里其他瓦屋没什么区别。

一人多高的石头围墙里头,是一间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栽满了月季花,再往里走是正房。

小翠在门口站定,伸手示意虎头面具把随身的配刀交给自己,随后抬手敲了三下门,说了声“人来了”。

听到里头的应答后,她才将门推开一道缝,示意他可以进去。

抬脚迈过门槛,虎头面具并没有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

屋子里头拉了数张宽且长的素纱,层层叠叠挡在他的跟前。灿烂的春光照进屋子里,将素纱照得如雪般透亮。

朦胧之中,能瞧见一个人,背对着阳光而坐,看不清面容,只有一个灰黑色的虚影。

“你父亲得的是什么病?”虚影开口道,那是个很干净的声音,像抬脚踩在纯白的雪地上,柔软中带着轻微的砂砾感。

像他,又不是很像他,虎头面具不确信地想着。

他犹豫了好一会儿,终究没拿定主意,便对着重重素纱后的人说道:“我想看看你的真面目。”

素纱后果断地飘来了“不可”二字。

“倘若你的父亲没得病,就离开吧,我不需要你的礼物。”那个虚影又补充道。

守在门口的小翠也发觉了虎头面具的异样,她举起手里的锄头,没好气地说道:“请你出去!”

虎头面具态度良好地点了下头,做出一副要走的模样。

才走出一步,他却忽地调转了方向,抬手挥向屋子里的素纱。

层层素纱如水波般荡漾开去,虎头面具的手甚至没有触及素纱半点,只是扇动了下,便如狂风刮过。

小翠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位带着面具的不速之客,分明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

数十张素纱被吹得东倒西歪,藏在素纱后头的人完全得显现出来。

那是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他的一双眼睛因为惊愕睁地浑圆,露出黑且大的瞳仁,短短的眉毛不知所错地上抬着。

是阿烛没错。虎头面具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离开骊山整整一年,他总算寻到了叶烛的下落。

和一年前相比,叶烛脸上的稚气褪去不少,清瘦的轮廓完全展露出来,模样愈发秀美。只是头顶还是和从前一样,胡乱地扎起一丛乱发。

可他的头发已经长长不少,如此随性的一扎,反倒有几分超然世外的美感。其余的头发垂落下来,披散在他的臂膀两侧,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松软的绒羽。

虎头面具一时看得入迷,全然没注意到叶烛勾起的右手。当他看到一枚石子正对着自己的眼睛打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虎头面具碎成两半,摔落在地上,他的面目也同样暴露在了叶烛面前。

叶烛的眉头皱了起来。不出他所料,这个假意求自己给父亲治病的面具人,就是纪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傩面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