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缘薄的太子退婚后 > 第4章 青瓷

和缘薄的太子退婚后 第4章 青瓷

作者:君九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21:08:15 来源:文学城

鲤阁的生意渐入佳境,柳飘飘却并未懈怠。

她深知,一时的热闹靠的是新鲜热闹,长久的经营却需真本事。她开始着手改良首饰的工艺,甚至亲自跑去城外的窑口,与老师傅商讨烧制一种更温润、更适合雕刻锦鲤纹样的釉彩。

这日午后,她正与窑口师傅讨论得投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在她身后停下。

“飘飘。”

熟悉的嗓音传来,柳飘飘回头,只见顾清源一身利落的骑射服,坐在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上,正含笑望着她。阳光落在他明朗的脸上,带着武将世家子弟特有的爽朗之气。

“顾二哥?”柳飘飘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去你铺子里寻你,云雀说你来了城外。”顾清源翻身下马,动作矫健,“远远看着像你,果然没错。怎么跑这泥泞地方来了?”他目光扫过一旁堆放的陶坯和窑炉,带着些许不解。

“来找老师傅商量些事儿。”柳飘飘示意了一下手中的釉彩小样,“顾二哥有事?”

顾清源从怀中取出一个细长的锦盒,递给她:“前几日得了一支老参,品相不错,想着你近日操劳,拿来给你补补气神。”

柳飘飘微微一怔,没有立刻去接。

顾清源与她自幼相识,两家也算世交,以往互赠些东西也是常事。可如今她刚退婚,这般举动,难免引人遐想。

“顾二哥好意,我心领了。”她语气温和,却带着距离,“只是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我身子好得很,用不上这个。”

顾清源举着锦盒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随即又笑起来,将盒子不由分说地塞到她手里:“跟我还客气什么?拿着!就当…就当是我给你这锦鲤阁东家的贺礼。”他顿了顿,状若无意地问道,“说起来,你那《求亲册》上,我排第几?”

柳飘飘失笑,摇了摇头:“那本是玩笑之物,当不得真。顾二哥莫要取笑我了。”

“我可不是取笑。”顾清源看着她,目光认真了几分,“飘飘,你既已退婚,有些事,便可重新考量。我们自幼相识,知根知底…”

“顾二哥。”柳飘飘打断他,语气依旧温和,眼神却清明坚定,“我如今只想经营好锦鲤阁,其他事情,暂无心思。你的情谊,我记在心里,只是…”

她未尽之言,顾清源已然明白。他沉默片刻,脸上笑容未减,只是添了几分无奈:“好,我不逼你。只是,若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在这京城,我顾家还是有些分量的。”

“多谢。”柳飘飘颔首。

又寒暄了几句,顾清源便策马离去。柳飘飘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顾清源很好,家世、品貌、性情,皆是上乘。若是从前…她或许会心生欢喜。

可如今,她只觉得负累。她刚刚挣脱一个牢笼,不愿再轻易踏入任何一段需要权衡、需要依附的关系。

她将手中的锦盒递给一旁的云雀:“收起来吧,寻个机会,用别的名目回份相当的礼。”

******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

暗卫单膝跪地,低声禀报:“…柳姑娘今日去了城西窑口,是为商议新首饰的釉彩。期间,顾小将军寻去,赠了一支老参,二人交谈约一刻钟。柳姑娘…未收那参,但后来顾小将军硬塞给她后才离去。”

萧景玄坐在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枚墨玉镇纸,神色淡漠。听到“未收”二字时,他摩挲镇纸的指尖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

“窑口…”他重复了一句,声音低沉,“可知她欲烧制何物?”

“似是…锦鲤纹样的瓷饰配件。”

萧景玄不再询问,挥了挥手。暗卫悄无声息地退下。

书房内重归寂静。他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掠过宫墙,望向城西的方向。窑口…他想象不出,那双曾经只会抚琴绣花、或是为他捧来汤羹的手,是如何拿着粗粝的陶土或是与匠人讨论火候的。

还有顾清源…青梅竹马,知根知底。

他眸色深沉,如同化不开的浓墨。顾家手握兵权,顾清源本人亦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若她当真选了顾清源…

指间的墨玉镇纸传来冰凉的触感,他却觉得心头有一股无名火,在静默地灼烧。

他沉吟片刻,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张便笺,盖上私印。

“将此信送至将作监少监李珩处。”他吩咐内侍。

信上内容很简单,只是询问近日将作监可有研制出新的、适于民用的釉彩配方或烧制技艺。

他不能明着帮她,那只会让她更抗拒。但若是在她需要的领域,恰好有“官家”的新技术流出,被她“偶然”得知并采用,便是另一回事了。

这无关风月,他告诉自己。只是…不忍见明珠蒙尘,璞玉磋磨。她既有经商之才,他便在规则之内,予她些许便利,让她走得更顺些。

仅此而已。

******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柳飘飘刚打开锦鲤阁的门板,一位身着不起眼灰袍的中年人便走了进来,自称是城南瓷坊的管事,说是听闻柳东家正在寻访新釉彩,他东家偶得一份前朝官窑的残卷,上面记载了几种失传的釉色配方,愿与柳东家共享,只求日后锦鲤阁的瓷饰配件优先由他家供应。

柳飘飘将信将疑地接过那抄录的残卷,只看几眼,便被其中精妙的配方所吸引。她仔细询问了几个关键处,那管事对答如流,显然是精通此道之人。

天下真有这般好事?

她心下存疑,但那份配方的诱惑实在太大。她沉吟片刻,与那管事立了字据,约定先试烧一批,若成,便按议定的价格长期采购。

送走管事,柳飘飘拿着那份残卷,心头疑虑未消。是巧合?还是…

她摇了摇头,不再深想。无论如何,这对锦鲤阁是机遇。她需得牢牢抓住。

******

新烧制的那批锦鲤瓷饰果然大受欢迎,釉色温润,鱼形灵动,系上柳飘飘亲手编写的彩色丝绦吉祥语,成了京中夫人小姐们腕间襟上的一抹俏色。连带着其他首饰的销路也顺畅了不少。

柳飘飘却并未被这热闹迷了眼。她心里清楚,这“好运”来得有些蹊跷。那日窑口遇见的管事,那份恰到好处的官窑残卷,都像精心安排的戏码。

她不动声色,只将那残卷的抄录本锁进了柜子深处,依旧按着自己原有的步调,琢磨新品的式样,或是与往来客商周旋价钱。

这日午后,她正伏案描画一副新的耳坠图样,试图将锦鲤与云纹结合,门上的风铃轻响。

进来的不是女客,而是一位身着青灰色直缀、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他步履从容,气质儒雅,不似寻常商贾。

“柳东家。”文士拱手一礼,声音温和,“在下姓李,单名一个‘珩’字,在将作监挂个闲职。”

将作监?柳飘飘心中微动,放下笔,起身还礼:“李大人光临,不知有何指教?”她面上平静,心下却已提起警惕。将作监掌管宫室、器物制作,与她的锦鲤阁可谓云泥之别。

李珩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不过巴掌大的锦盒,置于柜上。“指教不敢当。前日偶见贵阁售卖的锦鲤瓷饰,釉色清雅,形制新颖,颇有意趣。恰巧监中近日整理旧库,寻得几块前朝‘雨过天青’的残片,想着或与柳东家有些用处,便冒昧送来。”

他打开锦盒,里面并非完整的瓷器,而是几片边缘已磨损、却依旧能看出那抹独特“青如天,明如镜”釉色的碎瓷。

柳飘飘的呼吸几不可察地一滞。雨过天青!那是传说中的釉色,早已失传,多少匠人穷尽心血也难以复刻。这几片残瓷,对于痴迷此道的人而言,无异于无价之宝。

她指尖微微发颤,强压下心头的悸动,抬眸看向李珩,目光清亮:“李大人,此物太过珍贵,飘飘无功不受禄,不敢承受。”

李珩似是料到她会推拒,神色不变,只将那锦盒又往前推了半分:“柳东家误会了。此非馈赠,乃是‘借观’。将作监亦有复原古釉之责,奈何匠气过重,难得其神。观贵阁所出瓷器,灵秀天然,或有另辟蹊径之能。这几片残瓷留在监中亦是蒙尘,不若借与东家参详,若他日有所得,于国于民,于这制瓷之道,都是一桩美事。”

他话语恳切,理由冠冕堂皇,将一场可能的“施舍”变成了平等的“合作”,甚至带上了几分“为国效力”的意味。

柳飘飘沉默了。她无法拒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釉色的诱惑,更是因为李珩这番话,将她置于一个无法轻易回绝的位置。

拒绝,便是拒绝了将作监的“好意”,也显得她小气,不愿为“制瓷之道”出力。

她看着那几片静卧在锦盒中的碎瓷,那抹幽玄纯净的青,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吸引着她所有的心神。

良久,她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既如此,飘飘便厚颜暂借。必当尽心参详,不负李大人所托。”

李珩面上笑意深了些许,又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并未多留。

人走后,柳飘飘独自站在柜台前,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凉的碎瓷边缘。那“雨过天青”的釉色,在午后日光下,流转着微妙的光泽,幽深静谧,动人心魄。

她不是不谙世事的少女,李珩的出现,那份恰到好处的“借观”,背后若无人授意,绝无可能。

是谁,能将手伸到将作监?是谁,如此了解她的喜好,精准地投下这无法抗拒的香饵?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东宫书房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是锦鲤阁前那淡漠离去的玄色背影。

他究竟想做什么?用这种迂回的方式,示好?补偿?还是…一种更隐晦的掌控?

心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静湖,涟漪层层扩散,再难平息。

她原本以为退婚之后,便可桥归桥,路归路。如今看来,那条无形的线,似乎并未彻底斩断。

她拿起一块碎瓷,对着光仔细端详。那青色,澄澈如秋日雨后的天空,却又在深处,蕴藏着看不透的云雾。

就像他这个人。

柳飘飘将碎瓷小心放回锦盒,合上盖子,发出轻微的一声“咔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