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鹤轩十书 > 第29章 其一:白鹿非鹿

鹤轩十书 第29章 其一:白鹿非鹿

作者:棠沐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18:33:26 来源:文学城

鹿泸湖是锡林淖尔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白桦树笔直地参向天空,叶子在澄澈的蓝里泛着金黄的色泽,白云团坐在远山的黛色里,倒影在清亮的水面上,木栈道发出悠悠的吱嘎声,鹿铃敲打着泉水的声响。

旅游旺季的末尾,游客们喧嚣着来又去。

藏在树林深处的小白楼挂着一块木牌,写着:鹿泸湖站。二层楼上,红衣少女靠着正打盹的大老虎走神。身边坐着一个青年,对着发光的屏幕噼里啪啦地打字,检查“广莫风”精神力监测系统,并进行适当的调频,一心二用。

“精神异能分为几大类,有哪些?”

“三大类,攻击ATK、辅助AUX、特殊……S、S……”

“SPL……每类分哪些型?”

“每类分三型,分别是召唤、领域、无具象……”

“编号是?”

“啊……”少女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泪珠挂在眼角,“一二三……”

“不对。”青年手上不停,滴滴作响的复杂仪器不影响他的耐心,“I型是召唤体为有机物、II是召唤体为无机物、 III是可具现为领域、 X是不具现。阿瑜,你的类型是多少?”

少女瘫倒在地,“不记得,记不住,啊啊……林哥哥饶了我吧!”

“可你连自己的异能型号都记不住,怎么参加基地的初级考试啊。”林鹤玉也很愁苦,“我答应了孟站长要帮你过关的。”

“我也不是第一次过不去了……世上无难事,我要玩游戏。”孟瑜自暴自弃。

“孟站长说了,”林鹤玉凑过去,恶魔低语,“过考成绩单赎游戏机。”

孟瑜嗷一声枕着自己的老虎滚来滚去,不料那温驯如大猫的百兽之王突然起身,面朝西北发出了危险的呼声,阿瑜的脑袋被突然撂在地上,咚的一声,整栋楼都跟着跳了一下,接着,广莫风发出了尖锐的报警。

天边陡然升起了一片漆黑的影,不是日全食的天象,也不是什么山峦一般的巨物的阴影,而是……

林鹤玉跪在了地上。孟瑜大惊,她的老虎也扑了过来,仿佛要帮林鹤玉挡住什么似的。

“黑……域……”林鹤玉双眼通红,头痛欲裂,数千个大钟在脑海里轰然作响,这是精神力失控的前兆。他靠着无数次面对危机得来的敏锐和冷静,一把抓住了胸口的玉符,那是他的家人斥重金求来的一枚力量强大的护符,能使方圆十米的范围内不受任何侵害,持续十分钟。

但他尚未捻动法诀,便听到当空一声清越的断喝:“咏怀刃!”

白鹿迅捷的身影化作爆开的明光,在黑色的洪流里保护了整个小白楼,但林鹤玉因为骤然到来的暗影和戛然而止的侵蚀,到底还是扛不住,昏了过去。

他沉落进了黑暗里,这种感受并不陌生,上一次,还是在基地里不小心和那个綦庄的黑域共鸣,晕头转向误闯了进去。这一次他不会了,他等待着精神碎片呼啸而过,直到脚踏到了实地。

然后,看到了令他毛骨悚然的情景。血池深如墨,七鬼抬座,牢牢压制着一枚金色的徽记,徽记的痕迹已然不明显了,残留的部分只看出有些像火焰,或者是鬃毛。上悬七面水镜,几乎每一面里,都有一个痛苦的魂灵幽影,只有一面,里面的似乎空空如也,待他再要仔细观察时,一道强光撕裂了黑暗,听到了孟瑜呼唤他的声音。

黑暗里仿佛有什么被惊动了,可怖的力量向着光亮蔓延而来,林鹤玉果断旋身一跃,跳进了明亮的罅隙里。

林鹤玉醒来的时候正躺在老虎毛茸茸软乎乎的肚皮上,忍不住上手挼了两把,被两只大爪子推开,睁开眼就迎上了一张大脸。

孟瑜见他醒了,二话不说“啪”地糊了他一脸湿毛巾,用力均匀,平铺完整。林鹤玉无语地起身抹脸,被精神冲击后的应激反应呛地直咳嗽。

“鹤玉,你刚才和黑域共鸣了?”

林鹤玉闻声看过去,“师父,你怎么出来了?”

“不出来你就要死了。”说话的“人”有些辨不清年龄,他长衫广袖,束发笼冠,身体腰部以下皆是半透明的,流动着莹白的浮光,最特别的,是一对鹿角自额上沿着长发垂在背后,像传说里的精怪。

林鹤玉连忙查看身上的物件,拿出了一根骨笛,正是他师父寄身的所在,见笛身符文皆完好,才松了口气,见小白楼外一片黑沉,“师父,这是……黑域具象了?这是什么人的黑域,能量这么大?”

“金狮王庭的最后一任可汗,阿合斯兰。”

“……难不成那个血池镇压的徽记是金狮么?”林鹤玉立刻回想起自己方才见闻,说给了师父听,就见那精怪一样的人物眼神复杂,回答:“是。”

“那七面镜子……”

“七鬼抬棺,七镜炼煞。是兀剌尔部从海东一带引入的邪术,用以折磨强大的魂灵,污染灵脉,也就是你们现在说的精神海。”温和而低沉的声音,在诡异的黑域里,有种安抚的力量,哪怕他说的并不是什么好事,“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灵脉,有的灵脉强大,会诞生灵体,有的地方,会有力量强大的人和灵脉融合,成为镇守。阿合斯兰,就是苍云野的镇守。”这个说法至今也在沿用。

“可是苍云野离鹿泸湖至少还有十公里。”

“二十里地对于他的精神域来说,不算太近呀。”师父轻轻地叹道,“用你们的这个仪器探一探,看看黑域的边界在哪里,应该不会太远,我们得尽快撤离。”

林鹤玉刚要动手,一直没出声的孟瑜不知道打哪冒出来一把按住了他的手,大大的眼睛充满警惕,“你刚刚在跟谁说话?”

“我师父。你看不到他,是他救了我们。”回答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个状态,答得很是随意。

孟瑜眨了眨眼睛,“我感觉到附近有点什么,但是阿橘找不到。”她左右看看,“所以你经常自言自语是因为在和那个师父说话吗?”

“对。”林鹤玉笑笑,“你孟姨姨见过我师父,放心吧,他以前也是琼珏塔的人。”

孟瑜勉强放开手,看着他操作广莫风。探测的精神力无形地释放出去,林鹤玉顿了顿,将自己的精神力接入系统。

“小心一点,利用这个仪器,不要让自己再和黑域共鸣。”师父在旁指点,“向东南,鹿泸湖入口的地方。”

“边界距离小白楼很近,不到三公里。”

“化为现实的黑域会改变我们对距离的感知,只有一次机会,让那个小姑娘带着你,跑出最快的速度,合适的时候我会用咏怀刃,你用你的……”

“‘弧空’【注1】。”他那个无视一切精神防御和边界的能力终于有了个名字,孟站长起的。

“嗯,跳进我划开的空间里,就可以离开。”

“好,这里面没有信号,我得尽快通知孟站长,这边的情况应该已经惊动她了。”

师父顿了顿,没说话,他只觉得黑暗里有什么在试图触碰自己,却迟迟无法靠近,可他是个灵体,这种实际的感受,只能是直接感知到的。

这么久以来,这是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我快要挡不住他了。”

【注1】

为什么叫弧空:取自“基元弧”的概念。

以下来自DeepSeek的资料整理——有点长。不感兴趣可以不看。

------------------------------------------------------------

一、 提出的思想渊源与动机

“基元弧”假说的提出,背后是几种强大的科学和哲学传统的驱动:

1.对“还原论”的终极追求:

物理学一直有一个梦想:找到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砖块”。历史脉络是:

?原子 -> 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 夸克和轻子

?场(电磁场、引力场) -> 量子场(这些场的激发就是粒子)

但问题来了:时空本身是什么? 它是否也是由更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如果我们承认时空不是背景,而是物理的、动态的实体(如广义相对论所言),那么很自然地,我们会问:时空的“原子”是什么?“基元弧”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某种猜想性回答——时空和其中一切的基本单元,可能是一种一维的、线性的、具有某种基本属性的“弧”。

2.寻求“关系论”胜过“实体论”:

在哲学上,自古就有关于空间本质的争论:

?实体论:认为空间像一个容器,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物体存在于这个容器中。

?关系论:认为空间只是物体之间关系的总和。没有物体,就没有空间。

莱布尼茨是关系论的著名支持者。现代物理学,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强烈支持了关系论的观点。“基元弧”的假设可以被看作是关系论的极端推演:也许宇宙中不存在所谓的“点”或“粒子”这种实体,只存在最基本的关系。而“弧”,作为一种连接,一种“ betweenness”,正是关系的完美几何化身。一个弧连接两个“事件”或“节点”,宇宙就是由无数这种基本关系编织而成的网络。

3.统一性的渴望:

现代物理学的圣杯是统一广义相对论(描述引力与时空)和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这两大理论在数学和概念上格格不入。一个核心矛盾是:广义相对论的时空是光滑连续的,而量子世界是离散和不连续的。

“基元弧”或类似的构想(如圈量子引力中的“圈”)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图景:或许时空和物质在本源上是同一回事。这些一维的“基元弧”及其组合方式,既可以激发出表现为“粒子”的属性(如质量、电荷),其自身的编织和纠缠又构成了“时空”几何。这就为实现大一统理论提供了一种非常优美且自洽的概念框架。

二、 为什么在哲学和科学中会有这样的假设?

这种假设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回答几个核心问题:

1.解释时空的量子本质:

如果时空是连续的,我们会在极小的普朗克尺度下遇到无穷大等问题。假设时空由离散的“基元弧”构成,天然地避免了无穷大,为时空提供了了一个最小的、量子化的尺度。这类似于“原子论”解决了物质无限可分带来的悖论。

2.提供本体论的经济性(奥卡姆剃刀原理):

一个优秀的理论应该用最少的假设解释最多的现象。“基元弧”假设试图用一个单一种类的基本元素来解释万物的复杂性:不同的编织方式产生不同的粒子,不同的网络结构产生不同的时空曲率(即引力)。这是一种极致的简约和美。

3.实现从“东西”到“事件”或“关系”的范式转换:

传统物理学关注的是“物体”(thing)的属性。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越来越揭示,过程(process)和关系(relation)可能比静态的物体更基本。“基元弧”天生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元,它代表一种关联、一种相互作用。在这个图景下,电子不是一个“小球”,而是一系列动态“弧”或“关系”的稳定模式或共振。

4.为意识或信息提供几何基础(更推测性的领域):

在一些更偏向哲学和推测性的领域(如整合信息理论,IIT),有人尝试将意识解释为复杂系统内部因果关系的整合。一个由“基元弧”构成的、充满了因果联系的时空网络,天然地提供了一个描述信息流动和整合的几何结构。虽然这远非科学共识,但它展示了“基元弧”作为一种隐喻的强大解释潜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其一:白鹿非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