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太子一起要过饭 > 第21章 第21章

和太子一起要过饭 第21章 第21章

作者:小女富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3:14:37 来源:文学城

阿晓去往兖州的船途中遭遇寒流,整片河冻住,连船都冻裂了,河水不断渗进船舱,最终整艘船都沉入水底。

腊月廿十九,埠州已染了年味,整条街张灯结彩,狮子龙灯巡街,红飞翠舞,喜气洋洋,热腾的年糕汤圆出锅,袅袅白烟咸香蜜甜混合,百姓熙熙攘攘,游街采买过年用品,整座城一派繁华祥和之气。

姜府大门红灯高挂,昂首的石狮也带上绯花,厨师牛老出门采买除夕夜和正月宴席的肉菜,老爷最爱吃松鼠鳜鱼,家宴往往离不了这道菜,黄葵河里的鳜鱼最鲜美,他早早去码头边的集市买鱼。

牛老提篮哼着小曲,远处码头边围着一群人,兴许是有人在卖大鱼,他凑过头瞧,只见地上躺了个姑娘,脸色苍白,嘴唇冻得发紫。

不是鱼,那他走了。

“这姑娘趴在木板上一路漂过来,这么冷的天还能活着,实属不易,赶紧报官找个大夫看看吧,别等会死了。”捡到姑娘的渔夫道。

有个路人眼尖,指着她的脖子,“这姑娘脖子上挂了个什么东西?”

“俺瞅瞅,哎呀,俺不识字啊,这是个什么字。”

一个好心的读书人握着折扇把头凑过去,“这是个晓字,这前面破损的,好像是个盖还是个姜……”

他蹙眉思索。

忽然人群搅动,看客皱着眉,“喂,谁啊,你别挤我啊。”

折返的牛老从围观的人群里冲进来,抢过玉佩,摩挲着上面的字,倏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长啸。

“这是我姜家小姐啊!”

牛老去河边买鱼,捡到姜家丢失多年小姐的喜讯从码头传到姜府,阖府震动。

知州老爷提着蔽膝从衙署大堂跌跌撞撞跑出,一路上连连吩咐车夫,“快!快!快!”

大公子姜怀兰招手在后追赶,“爹!爹!我还没上车呢!”

屋内早已哭作一团,姜家老太太和主母围在床边,捂着帕子哭得泣不成声。

许夫人初听喜讯时,激动得晕了过去,撞到脑袋,捂着红肿的额头被丫鬟搀过来,一看床上不省人事的女儿,心如刀割,大声哭喊,“我可怜的儿呀!”

知州老爷匆匆赶来,一进门就见这幅场景,尤其是老太太。

他拍膝惊讶道:“诶呀娘,你怎么把父亲灵位给抱过来了。”

老太太哭得泪眼昏花,抱着灵位哽咽,“你父亲生前最疼晓晓,死前最惋惜的事就是没有找回晓晓,我把你父亲灵位搬过来,叫他在天之灵看看,也可瞑目了。”

“那也不能抱到晓晓床上啊。”

“这不是叫你父亲看得更清楚些嘛。”

姜老爷无奈,连忙吩咐身旁的小厮,“快,把老太爷的灵位抬下去,也把老太太扶起来,别哭坏了身子。”

他伸手拍了拍妻子颤抖的肩膀,“你们都别哭了,消停些,别吵到晓晓歇息,母亲你也下去歇息吧,等晓晓醒了儿派人去唤你。”

许夫人抹了抹红肿的眼睛,“老爷说的是,大夫说了,晓晓身体过劳,该好好歇息。”

姜老爷看向床上趟的人,嘴唇冻得干裂,脸颊上凝了层紫红的冻疮,整个人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一看就没好好吃过饭。

他抖着胡子,忍不住抽泣。

“呜呜……呜,我可怜的儿啊……”

又连忙捂住嘴巴,“不能哭不能哭,晓晓要歇息,不能吵着她,对了,大夫还说什么了?”

许夫人哽咽道:“大夫说晓晓患了风寒,开了些药,调养几日便好。”

他点点头,“那便好。”

两个人又像看刚生出来时的娃娃看她。

“晓晓跟小时候也没什么变化,就是变黑了变瘦了。”

“老爷瞧,这眉毛鼻子跟老爷真像。”

“这眼跟夫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瞧,水汪汪的,葡萄似的。”

紧接着,两人一愣,“哎哟,我的儿!你醒了。”

阿晓一睁眼,就见两个人凑着脑袋对着她的脸指来指去,轻声细语。

忽然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又哭又笑,想捧住她的脸,又怕捧化了不敢捧。

阿晓猛地咳嗽,喉咙疼得厉害,像被刀割,偏她咳得停不下来,咳得面色通红。

旁边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把她扶起来在背后垫了个枕头,妇人连忙招手让丫鬟端来梨汤,舀了舀,吹了吹。

“梨汤润喉,喝了就不疼不咳了,阿娘给你吹吹。”

阿晓一愣,嘶哑着嗓子张口,“阿……阿娘?”

那妇人又红了眼眶,“诶,我是阿娘。”

旁边的中年男子戳着胸脯,结结巴巴,“我……我是你阿爹……是阿爹。”

“阿爹?”

“诶!”

阿晓脑子雾蒙蒙的,眼前的一切更像是梦境,像西方极乐世界。

她疑惑问:“我漂去兖州了?”

那十万八千里,她怎么可能有命漂过去,除非是飘过去。

“这是埠州,兖州是你父亲八年前做官的地方,现你父亲被贬到埠州了。”

“原来如此。”

倒真是命运弄人。

许夫人问:“晓晓这十一年到底在哪个地方。”

“岭州。”

许夫人哭得更厉害了,“那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你父亲被贬十几遭才能贬到那去,呜呜呜我可怜的儿,这些年你受罪了。”

“那地方……也还好。”阿晓讪讪一笑。

许夫人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孩子,你是这些年没享过福,以后回了家,就不一样了。”

阿晓点了点头,愣愣的,这十余年她无一不渴望着家,想过无数次,重复的场面,无非是热泪盈眶,哭得泣不成声,老头子也曾调侃过她没准是丢的,她也曾暗暗生气恨过,若如老头子所言,她便愤愤转头走,一滴眼泪都不掉。

如今看来她的家人很爱她,远比她想得还爱。

但她却没有想象中那般抱住父母,像她赚钱养过的那个娃娃,思念父母号啕大哭。

她的脑子糊了团浆,一切都失真,像场梦境,午夜她做过无数次这样的温情梦,以至于此刻,她分不清是真是梦。

她害怕,怕梦又醒了,天色黑暗伸手不见五指,抬手摸到眼角的泪。

许夫人开心道:“我等会给你姐姐写信,告诉她晓晓找到了,你姐姐这些年一直牵挂着你,耿耿于怀当年带你逛庙会一不注意被歹人掳走的事,她出嫁前一晚都还在跟我说晓晓找到了一定要给她寄信。”

父母一共生了二子二女。

大姐姜玉梅是爹娘头生的女儿,文静贤淑,长她八岁,五年前嫁入京城靖海伯府,许夫人总是拍着大腿高兴又惊怕,好在这亲事是当年父亲在京为官时定的,不然现在都高攀不上。

二哥姜怀兰是家中长子,年十七,斯文稳重,读圣贤书,时而在衙署帮衬着父亲做事,近日在准备明年的院试。

小弟姜怀菊,比她小两岁,人不如其名,浓不似菊,是个跳脱的混世魔王,整日里爱耍些刀枪,常惹得父亲头疼。

大姐在上京收了信,连夜收拾行囊驱车赶来,甫一阿晓正在喝牛老刚炖的鸡汤,就听外面激动的笑声。

“哎呦,我的小糯米团子长什么样了,快让大姐瞧瞧。”

这就是阿娘说的文静贤淑?

只见一个衣香鬓影,珠光宝气的女子匆匆走来,身后的丫鬟紧追着,身上的盘金绣牡丹狐狸毛斗篷还未解下,凌云髻上的白玉梅花步摇金晃晃,珠串儿缠得凌乱。

她一见举着勺子愣住的阿晓,拧着眉头惊愕道:“我的小糯米团怎么瘦成黄豆芽了?”

黄豆芽跟糯米团也差不多嘛,阿晓讪笑。

姜玉梅心疼极了,捧着她的脸连声叹气,“怪我,当年带你去逛庙会没看好你,买个糖人的功夫一转头人不见了,我当初就不该贪玩,也不会让你受这么多年的罪。”

她也曾听母亲说过,后来找到了那人贩子,据人贩子讲她狠狠咬了他一口逃走了,不知道跑哪去了。

阿晓也记不清了。

她朝阿姐道:“没事的阿姐,怪自己作甚,该怪的是人贩子,再说了,都过去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姜玉梅抹了抹眼泪笑道:“姐姐这次来带了不少补品,可得好好补补,都养回来。”

阿晓一笑,“多谢阿姐。”

“自家姐妹有什么谢的。”

姜玉梅拍拍她的脸颊,又拧眉叹了口气。

“只可惜祖父未能瞧见你回来,我们这几个子女中,祖父最疼的是你,你的小名还是祖父取的,当时祖父病重昏迷不醒城中大夫都摇头道怕是熬不过去了,没承想东方欲晓你一出生,祖父就醒了,晓日东升时,金榜揭落,又传来父亲中了进士的消息,父亲考了八年才考中呢,没过几天祖父的病也好了,姜家三喜临门,祖父视你为天降大吉,赐一个晓字,东方欲晓,刚好咱这辈姑娘家玉字中,咱家我为梅,二弟为兰,凑个竹字,竹同筱,欲晓玉筱,如此甚好。”

所以,她叫姜玉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2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