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鹤鹿同春 > 第88章 第 88 章

鹤鹿同春 第88章 第 88 章

作者:怀渡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1 10:07:38 来源:文学城

趁她呆愣的时候,泰安帝用帕子擦了擦手,好奇道:“龄儿怎么哭了?”

雍贵妃瞥了一眼已经收势,这会儿正立在泰安帝旁喝水的淳王,面上带着丝丝无奈的说到:“龄儿先前与明月还有虞庆侯府的六姑娘打叶子牌,不知怎么就哭着跑了出来,抽抽巴巴的,妾身还从未见过她如此委屈过。”

泰安帝垂眸朝六公主招了招手,后者反应过来,瞬间如同乳燕投林一般冲进了父皇的怀中,还未止住的眼泪,流的更凶了。

李鹤霖站在一旁,目光不甚明朗的看了一眼雍贵妃。

泰安帝拍了拍六公主的背,好声好气的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雍贵妃想要抬手拭泪的动作一僵,委屈的咬着下唇,目光期期艾艾的投向泰安帝,可惜对方没有给她一个眼神,依旧看着怀中的女儿。

而七公主的生母景贵妃,则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岿然不动,好似被告状的并不是她女儿一般。只在心里不屑的笑着,雍贵妃以为新安县主好欺负还是她女儿好欺负?只要说话时用些春秋笔法就能让陛下替李诗龄出气?

陛下是疼爱女儿不假,但那只是出于对洛阳的愧疚。

自洛阳十二岁之后,陛下便揭竿而起,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直到洛阳的哥哥,陛下的嫡长子慧德太子战死后,才见到了已经十九岁的女儿。这七年的缺失,令陛下深感愧疚,便一直对其余女儿都格外关照一些,可谁也越不过洛阳公主去。

难道她就没发现,自洛阳公主去世后,陛下对两位公主的感情淡了许多吗?

陛下就算再宠爱女儿,也会先问清楚情况再定夺。更何况李诗龄还是怡妃的女儿,留着前朝皇室的血脉。

李诗龄在进来前,就被雍贵妃交代过要如何阐述事实才能对自己更有利,她抽抽噎噎的说到:“女儿与七妹还有章六姑娘打牌,结果两个人联合起来欺负我一个,把把都让我输,给女儿脸上贴了好些字条,简直丑极了!女儿说她们联合着串牌,她们还不承认,七妹还要打我……”说到这里,她哭的更惨了,一副被欺负得敢怒不敢言的可怜模样。

“贴字条不是早先说好的规则吗?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欺负?”李鹤霖垂眸看着她。

六公主身体一僵,顿时委屈的大哭:“可她们串通起来欺负我一个!还狡辩说自己是心算出来的,这不是欺负是什么!”

一旁的雍贵妃也适时的掉了眼泪,温柔的安抚着李诗龄,嘴上还说着什么,寻常女儿家都是读的千字文、百家姓,像皇室女儿才学些数术、筹算之类的,一个戍边的武将之家,怎么会心算,可见就是在欺负我们家龄儿,云云。

泰安帝闻言,顿时对李诗龄感到失望。他轻轻将怀中的女儿拉开,不顾她委屈的神色命她站好,面上冷淡的说:“武将又如何,洛阳也善武,于数术一道也颇为精通。”

“那怎么能一样。”雍贵妃辩解道。

泰安帝不欲多言,直接端起茶杯喝茶。倒是一旁的李鹤霖好心解释到:“范阳章氏的族学,由四大儒之一的徐无贺先生执掌。徐先生通文善武,于诗词歌赋、数术、礼仪三道都颇有盛名,堪称四大儒之首。想必在章氏族学授课时,定会教章氏兄妹一些关于心算的本事吧。”

这话说得委婉,却噎得雍贵妃哑口无言。

徐无贺哪里是在数术上颇具盛名,他于数术一道上堪称天造之才!放眼整个大梁无人能及,心算之道更是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如此名师竟在范阳章氏的族学教学,简直是暴殄天物!

可无论雍贵妃如何腹诽,这状都告不下去了。只有李诗龄还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气的差点破口大骂,却又恐惧于大皇兄的威严,只能哭着告状:“我知道那是你未过门的妻子,所以你向着她!处处替她说好话……”

“本王只是就事论事,若你觉得徐先生的弟子不会心算,那本王也不欲与你多言。”李鹤霖一脸严肃,丝毫不想与她在此事上过多掰扯。

这一番冷言冷语更让六公主觉得委屈,口不择言道:“徐无贺又怎么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徐无贺才看不上章六那个贱人……”

“放肆!”泰安帝的暴怒声乍然响起,惊得院中众人都不由的身体一颤。

原本哭的撕心裂肺的李诗龄瞬间哑了声,吓得忍不住一直打嗝。

雍贵妃没想到李诗龄竟然敢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一时间脑袋只觉嗡的一声巨响。

她平日除了需要利用她才会见她外,其余时候她学了什么,跟什么人见过她都只听宫人汇报个大概,除非有需要特别在意的人,她基本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她没想到,李诗龄不知何时学了这张口‘贱.人’闭口‘贱.人’的毛病!

她简直想要晕过去!这拖后腿的小畜生!怎么没被怡妃给掐死!

“父皇……”李诗龄呆呆的看着一脸严肃的父亲,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泰安帝丝毫没有安慰她的意思,直接站起身甩袖离去:“早早休息吧,明日还要赶路。”

李鹤霖扶着母后跟在后面,经过李诗龄时,高高在上的垂眸看了一眼跌坐在地上的人:“脑子是个好东西,雍贵妃既如此疼爱她,金银珠宝都舍得,为何不肯给她副好点的脑子呢?”

见人都走了,景贵妃也没留下来看热闹的意思,反而跟上了皇后。

待皇帝一行回到了屋内,景贵妃才上前请安,道明了来意。

泰安帝对景贵妃的态度远比对雍贵妃要温和许多,他重复了一遍景贵妃的请求:“你想给明月相看?”

景贵妃恭恭敬敬的半蹲在泰安帝和皇后面前,头微微低垂的说到:“是,明月如今也十五了,该是相看人家的时候了,待到成婚之日也有十六七,确实拖不得。”

泰安帝寻思了一会儿,说:“可龄儿还未成婚,安规矩,明月也不能越过姐姐先行成婚。她们是亲姐妹,不像章麓与章引玉是堂姐妹,且章弋离开范阳多年,名义上也算是分了家的,并不违背祖宗规矩。”

“妾身知道,但六公主如今也十七了,再过四个月便十八了,虽然雍贵妃颇为疼爱她,但总也不好继续留着,再留可就成老姑娘了。”

这事儿太后倒是提过一句,不过是在安国公被夺爵之前。那时太后是想让李诗龄先嫁了,好将李明月嫁给崔家旁支这辈最有出息的孩子,以拉拢琅琊王氏。

如今太后的如意算盘被打翻了一半,章麓成了准淳王妃,那李明月的婚事她还会惦记吗?

想到此处,泰安帝不动声色的问道:“你可是有人选了?”

景贵妃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到:“人选倒谈不上,毕竟妾身还想问问明月的意思,只是觉得父亲新收的几个门生,倒有一个人品不错的,虽于学问上远不及临之,但贵在人品不错,应当会对明月好。只是,还未问过明月的意思,想着得先得到陛下准予,才好同明月讲。”

景贵妃出身琅琊王氏,自幼学的便不单是女红、乐艺,更多的是朝堂制衡与人脉往来,最看得清利弊得失。琅琊王氏有妃嫔却从不出皇帝,就是为了维持传承。毕竟,一旦成为皇帝母家,很多事情都会被放大,小错也会被说成大错。稍一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因而,琅琊王氏只出帝师,不出皇帝。

自景贵妃嫁入皇室的那天起,她便没想过争宠,他的兄长告诉她,这不是她的责任,她只需随心所欲的活着便好。她的宠爱,自会有兄长,有琅琊王氏在朝为官的人替她去争取。

所以,对于景贵妃来说,儿子的正妃,女儿的驸马,都不需要出自高门大户,最好不要出自世家。如此一来,利益牵扯少了,才能独善其身。才能让琅琊王氏更坚定的站在淳王的阵营里。

泰安帝得知她的想法后,心中感叹琅琊王氏不愧被称为清流世族,无论儿女皆会做人。他满意的点头,说:“那就让明月先看看,若是她不喜欢,再慢慢遴选,不急于一时。至于六公主的婚事,这次游猎,有不少勋贵世家的子弟,正好可以给她选一个不错的驸马。”

话音落定,也昭示着李诗龄的婚事被敲定,甚至都没知会雍贵妃和怡妃一声。

第二日一早,泰安帝的仪仗再次出发,这回章麓没有继续留在皇后的凤车内,而是与母亲坐在一辆车里。

虞庆侯夫人自然得知了昨日六公主告状,最后却被陛下冷声斥责的事。毕竟驿站不比宫中,出点事儿根本藏不住。包括淳王是如何替自家女儿说话的,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不过最让众人惊讶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自二十年前便失去踪迹的徐无贺,竟会在范阳,还掌管章氏族学。

这令不少文臣世家羡慕嫉妒的眼都红了,不少家乡离范阳近一些的文臣,都来找虞庆侯套近乎,明里暗里询问族学的事。还有不少人问虞庆侯,有没有将族学搬到京城的打算,毕竟日后也不一定能回得去范阳了不是。

但都被虞庆侯以各种理由搪塞回去,问的直白的直接打哈哈,揣着明白装糊涂。众人见状,知道这徐无贺的光怕是不好沾,便都暂时收敛了起来,打算结束游猎,回到京城再行登门。

就这样,在众人若有似无的羡慕目光中,陛下的仪仗终于在日暮时分到达了秋山。

看到比皇宫还要华丽的秋山猎宫,章麓终于知道前朝的六王之乱是如何来的了。如此奢靡荒废,连给边关军饷都扣扣索索的,怪不得会被逼宫!

一行人进入猎宫后,泰安帝入住中间靠北的轩辕宫,皇后则住在轩辕宫后面的凤云殿,太后则住在凤云殿后的寿安宫,其他妃子按品级居住在凤云殿西侧,品级越高越靠近凤云殿。

几位未成年的皇子与母亲同住一宫,封王的则单独居住在凤云殿东侧,皇室宗亲也住在凤云殿的东侧。

大臣及其家眷则安品级居住于轩辕宫以南,公侯等则离轩辕宫最近。

马匹要单独圈在西南角的马圈内,由侍候马匹的宫人来看护。章麓的照夜白也不知怎得,死活不愿意离开章麓,宫人牵着它的缰绳它就尥蹶子。而宫人知道这是大宛国进贡的宝马,之前一直养在洛阳的西郊马场,他们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颜。

见它如此不服管教,又不敢像对待其他马匹一样使大力气拉拽缰绳,一时间竟僵持在原地。

章麓见状,便接过缰绳,命宫人前方带路。

宫人讪讪的讨好章麓,擦了擦额头的汗,在前面带着章麓去了马圈。

回来的路上,天色已黑,宫人提着灯为其照路。

行宫不像皇宫花草树木少得可怜,反而郁郁葱葱。因着西南角是马圈,怕惊扰贵人,通往西侧的西南门已经关闭,章麓只能沿着小路从东南门返回。

穿过一处小花园时,正巧遇见了五皇子李谨焕。对方衣袂翩翩,自桃花树下而来,在粉红色的花瓣的映照下,宛若翩翩君子、顾盼生姿。

这是章麓重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李谨焕,心中的五味杂陈自不必说,前世李鹤霖那般信任他,可最后换来的只有背叛。

章麓停下脚步,双手交叠,微微垂头,行了个福礼,道:“见过康王。”

李谨焕本是要去见舅舅西洲侯,没想到会遇见章麓,不过他与此女并没有什么话好说,所以只是微微点头,便准备离开。

在即将越过她时,他忽而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儿,突然停下了脚步,神色莫名的扫了章麓一眼,说:“你……”

章麓默默垂首,静待下文。

可康王只说了一个‘你’字便停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最后,只听得对方说了一句:“恭喜新安县主,希望县主能与三哥百年好合。”

“臣女,谢过康王殿下。”章麓客气的回了一个笑容,从容淡然,不卑不亢。

康王没有多留,转身离开。待快走到西洲侯所在院子的时候,他突然站定,望着不远处另一处院子里,伸出来的合欢花出神。

“我为什么会觉得似曾相识呢?”他喃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