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仪现在有些苦恼。
李如璋显然是个恋爱脑,竟然可以做到每一步都踩在坑上。但她真的很幸运,因为男方在发现娶她得不到什么好处以后,立刻就暴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
真年轻啊。
崔令仪不由得回忆起自己还不是个毒妇的时候,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在她已经可以毫无芥蒂地和李如璋的爹站在同一阵营了。
为李如璋考虑,她要鼓励李如璋回家和她父亲道歉,然后欢欢喜喜地嫁给谢珩。谢珩为人很讲义气,绝不能说他坏,皮相又生的很好,至少在崔令仪和谢珩短暂的接触之中,崔令仪觉得谢珩人还是不错的。
但是为了她自己考虑,李如璋一定要和谢珩退婚,否则她就死定了。
真是难以抉择啊,崔令仪绝望的闭上眼睛。
思虑再三,崔令仪决定先带她脱离眼下的困境:“我是吏部尚书崔骊的女儿崔令仪。既然你决定不私奔了,为了你名节考虑,今夜你就跟我去我府上。我会找人向你父亲传信,让他可以安心。”
李如璋泣道:“可是我已经扬言要和他断绝父女关系了。”
崔令仪道:“父女之间哪有隔夜仇。等他知道了你并没有和男人私奔,而是住在我家,他必然不会责怪你的。”
李如璋扬起一张还略带婴儿肥的少女面孔:“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骗你又有什么好处?”崔令仪叹道。
李如璋立即朝她显露出个甜美的笑容:“崔姊姊,你真好!”
崔令仪和阿阮一同把李如璋给扶起来,一路往马车上去,许久还是禁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你为什么誓死不肯嫁给谢珩?”
“谢珩多可怕啊。”李如璋夸张地瞪大了眼睛,“满京城谁不知道他心狠手辣,听说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笑。又身在大理寺,满手血腥,听说他以前亲审藩王谋逆案,曾当庭剜掉藩王家臣的眼珠喂狗。我光是听到他的名字就要做噩梦了。”
这么说是挺吓人的。崔令仪也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
古代刑狱也太可怕了,前几天她才见到阿阮在重刑之下几乎体无完肤,如今又听闻谢珩逼供挖人眼珠。
如此重刑,必定冤案众多。
李如璋凑到她眼前,挤眉弄眼地对她说:“崔姊姊,你知道我们在私底下喊谢珩什么?我们都叫他‘玉面阎罗’。”
“我爹竟然要把我嫁给他,他必定是心中一点儿我都没有了,我必定不再是他最宠爱的女儿了。”
崔令仪情不自禁抬起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
她父亲怎么会不爱她呢。古代将男孩降生称作“弄璋之喜”,而女儿则是“弄瓦之喜”,她父亲给她取名叫做“如璋”,自然是说她在她父亲的心里,跟男孩子也不差分毫。这在整个古代大环境中,已经极为难得了。
翌日,崔令仪又去了她的“贞静女德研修班”。今天来的学员比昨日略多了几个,无非是想占她针线的便宜,顺道还能听几个故事。
古代妇女的受教育情况比她想象的更糟糕。她给大家讲《女则》,说到这本书是长孙皇后所写,许多人都不知道究竟谁是长孙皇后。崔令仪就给她们从长孙皇后一直讲到太平公主。
说到武则天时,大家尚且十分惊讶:“女人还能当皇帝?”
再听到安乐公主时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她太可惜了,从头到尾都是为人利用。”
最后听到太平公主,有人问出了这一整天崔令仪最想听到的问题:“太过分了,女人凭啥不能当皇帝?”
夜幕降临时崔令仪才回到府上,管家急匆匆地来请她:“大小姐,李侍郎求见,已经等了您一下午了。”
他的来意,崔令仪心知肚明,却故意问:“李侍郎?你确定他不是来找我爹的吗,他来找我做什么,我跟他又不熟。”
“大小姐,大人也想知道。”
“等我更衣。”崔令仪扯下身上的氅衣,露出里边为了在市井之中和大家打成一片特意选的浅青色的褙子和罗裙,“这套衣裳见李侍郎也太不庄重了,来人,给我换一身能见客的。”
李侍郎在崔府苦等了一下午,茶水喝了一肚子,茅厕都跑了五六趟。崔尚书陪他陪的心里直犯嘀咕,简直怀疑他臭不要脸,看上了自己的女儿。
过了酉时,梆子已经响了一声,下人终于来回禀,说大小姐已经回来,更衣之后便来见客。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崔令仪终于来了。
她面颊上贴着精致的珍珠花钿,眉眼纤细,头戴白玉花冠,如同画上走下来的古代仕女。原身喜欢穿白,只是一样的白衣在原身的身上显得清纯可怜,在她身上却显得秀雅冷艳。
崔令仪道:“是令仪来晚了,向父亲、侍郎大人请罪。”
李侍郎不敢怪她半句,笑出一脸褶子跟她寒暄。崔尚书眼看着李侍郎,脸越来越绿。
他不问,崔令仪便也不主动提起。你来我往地打了五六个回合,李侍郎终于按捺不住:“小女顽劣,因不满意我给她定的一桩亲事,竟然离家出走。真是气死老夫了。好在有崔小姐好心收留,否则她万一遇见什么意外,我和她母亲下半辈子还活不活了?她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侍郎大人太客气了。”崔令仪道,“如璋妹妹已经都跟我说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当大嫁,如璋妹妹确实也到了成婚的年纪。只是大人强把她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那让她怎么能接受的了呢?何况对方又是素有‘玉面阎罗’之称的谢珩,如璋妹妹可是说,光听见他的名字就要做噩梦。”
李侍郎立即将脸一板:“这就是她胡闹了。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她说话的份?”
崔令仪不甘示弱:“既然如此,大人是不在乎如璋妹妹婚后能否过的幸福了?”
李侍郎道:“我给她选的夫君自然是天下最好的男子,我怎么会害她?谢珩年纪轻轻就官拜四品,更尊我为授业恩师。我与他议亲时,他曾亲口应下会一生一世待如儿好。如此郎君,有什么对不住她的?”
崔令仪摇了摇头:“既然李侍郎这么说,那令仪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今日辰时,如璋妹妹已经离开我府上,连我也不知道她要去哪里,只怕李侍郎要白跑一趟了。”
李侍郎盛怒,但是碍于崔尚书在此也不敢发作,半晌他要请来崔尚书评理,道:“崔兄,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女儿!”
崔尚书老神在在地端起了茶盏:“李兄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也是很正常的。”
崔尚书溺爱女儿也是满京城出了名的。原身满京城追着赵王跑,一心要嫁给赵王,他非但不阻拦,还放任原身肆意妄为,连旁人想要跟他做儿女亲家他都婉拒,有人曾问他如果女儿最终没有嫁给赵王,又坏了名声,该当如何。
崔尚书那时说:“那便让她出家去做姑子罢。”
崔令仪:呜呜,感动,更想给他打扫卫生接送孩子了。
李侍郎被他父女两个气的脸红脖子粗:“难道就任由如儿嫁给那个云州小儿?那小儿浅薄粗鄙,与我女儿如何相配,我把如儿嫁给他,才是真的把她送进了火坑!”
崔令仪不甘示弱:“大人,令爱聪慧,您怎能将她当作识人不清的孩童?她早已经看透了那人的真实面目。昨夜,令爱亲自跟我发誓和那人永远断绝来往。但她的终身大事,她希望自己可以有做主的权利。大人如果真的疼惜她,就应该给她这个权利,就应该让她选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一辈子守着不爱的人,那对她而言,比死还要痛苦。”
李侍郎“你你你你……”地喊了半天,却说不出口,只得求助般地看向崔尚书,乞求他能和自己站在同一头。
崔尚书喝了一口茶,半晌道:“李兄你看,孩子说的也很有道理嘛。”
崔令仪立即接话:“正是如此,既然她已经想开了,不愿在那云州小儿身上吊死,大人又为何非要把她嫁给谢珩不可?依我看不如你们父女各退一步,她和云州那人不再联系,大人也同意她和谢珩退婚。满京城这么多大好儿郎,为什么就非他谢珩不可?依我看他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大家坐在一起,和和气气地共同商议夫婿人选,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
最终,李侍郎无奈叹息,同意了崔令仪的提议。
“就依你说的吧。现在可以让我见一见如儿了?”
崔令仪但笑不语,只是轻轻击掌三下。
屏风后边立即钻出一个娇小的身影,嗖地一下钻到李侍郎膝下。李如璋扬起脸,一双杏眼泪盈于睫:“爹,女儿不孝,让爹爹操心了。”
李侍郎瞧见女儿这副模样,看见她面颊上的青色掌印,也忍不住流泪:“如儿,是爹错了,爹答应你,以后我们都商量着来,爹再也不逼迫你了。”
崔令仪终于松了口气,她看向崔尚书,崔尚书还在饮茶,眉眼低垂,并没看她,但是茶盏之中映出一丝轻微地笑意。
翌日一早,崔令仪先送李如璋回家。
李如璋和母亲又相拥而泣,崔令仪百无聊赖,就在她的闺房外闲逛。晨光熹微,她听到一阵风铃声。
春光正好,柳树枝桠舒展,翠鸟在林中穿梭,满园春色含苞欲放。
崔令仪寻至风铃处,随手拿手拾起,那是个锈迹斑斑的青铜风铃,她用手轻微地摇晃了一下,忽地瞧见对面墙壁上映出一个狰狞无比的鬼影。
崔令仪情不自禁往后退了一步,直到满身阳光洒落在她身上才如梦初醒。她仰起头,再看了一眼风铃,瞧见风铃身实际上篆刻了奇怪的图腾。当有光穿过风铃时,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小孔另一侧的墙壁上形成了倒立的实像,也就是这个栩栩如生的鬼影。
崔令仪凝望风铃半晌,忽地笑了笑。
她现在明白为什么李如璋说,每想到谢珩就会做噩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