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谢珩立刻指挥衙役掘开葛大海的坟墓。
土才将将刨开,一股强烈的尸臭就扑面而来。谢珩以前闻过,接受良好,而崔令仪当场就要吐出来。人本能就讨厌尸臭,害怕尸臭,以至于那股**的味道一时之间萦绕灵魂,无法呼吸,谢珩凑在她身边,低声道:“你去旁边休息一会儿吧,这儿有我。”
崔令仪应了一声。
谢珩带人继续挖掘,瞧见眼前是一具破烂不堪的棺椁。棺材四周被刀剑剜的不甚整齐,似乎是有人强行破土而出。而后衙役将已经重度**的葛二牛的尸体挑开,底下赫然又是另一具白骨。
这不对,葛大海已经因坠崖而死三十年,这里明明是他的衣冠冢,哪里来的尸骨?
这会是谁的尸骨?
谢珩调来仵作,经仵作查验后,首先确认了葛二牛并非中毒身亡,其后,仵作确实认为这是一具因坠崖而死的尸骨,因经年风蚀雨淋已经呈棕黑色,四肢长骨、脊椎骨多出骨折,上肢和下肢分布不连贯,个别肢体上有动物啃咬的痕迹,个别肢体已经残缺不全。
也就是说,这具白骨有很大可能会是葛大海本人。
为什么葛大海父子会被人埋在一起,他到底想做什么,他现在又藏在哪里?
谢珩将棺材内的发现告知崔令仪,她喃喃自语:“难道说,葛大海也是被王二麻子害死的?”
旋即她又摇了摇头,“杀死父亲,又杀人儿子,还想将父子两个的尸体放在一起,目的是什么?”
谢珩沉声道:“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现如今,找到王二麻子,才能解开这一切的关键。”
崔令仪沉吟片刻,道:“王二麻子既然已经失踪了这么久,我们想要找到他,恐怕并不容易。不过,我敢确信他一定还在山上。不过我们不能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王二麻子的事情或许还有旁人知道。”
两人商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崔令仪带人去走访王二麻子的亲朋好友,而谢珩则在山上搜寻着可能遗漏的线索。
山涧惊起飞鸟声声,伴有野兽长啸。谢珩手持长剑,与一众衙役披荆斩棘。直至走到一处山崖边,有人上前告知他,此处就是葛大海当年坠崖之地。
王二麻子会不会畏罪自杀,也跳了下去?
谢珩思忖半晌,最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葛二牛的尸身为何会失窃?一定是被人偷盗至其父的棺椁之内,他必然要以此转移官府的视线,等时机一到,好光明正大的回去。因此他一定有着自己的藏身之处,甚至,他也有可能正在暗中窥视。
假设葛二牛要在此地窥伺,最好的位置是哪里?
谢珩抬头望去,只见一处岩石嶙峋之地,草木丛生,颇为隐蔽,寻常人难以察觉。他立刻命人前去查看,果然发现一处隐秘的山洞。
山洞被藤蔓遮掩,若非仔细寻找,很难发现。谢珩走上前去,轻轻拨开藤蔓,走了进去。
这山洞不深,却足以藏身。谢珩命人将山洞搜了个遍,却并未发现王二麻子的踪迹,但在山洞的一角,却发现了些许饮食物品及衣物碎片,与葛大海坟前所发现的衣物碎片极为相似。
谢珩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将衣物碎片带回,与葛大海坟前的碎片进行比对。果然,这两处碎片出自同一件衣服。可以证明,确实有人曾在此处逗留。
而崔令仪走访了王二麻子的亲朋好友,却并未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王二麻子平日里行踪诡秘,与人的交往也并不密切。最终,她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个上山采药的农人。
“葛二牛未曾见过,不过我认识他爹。”那老者道,“大海可是个热心人,见人有难都会帮忙。他已经走了这么久,还时常有人还他坠崖之处祭拜呢。”
“是何人曾在那里祭拜?”崔令仪追问。
那老人道:“是当年同他一起采药的小兄弟,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只是长着一脸麻子。他和大海的关系十分好,大海的胆不大好,他还曾经问过我,用什么药对胆有好处。我还告诉他,是柴胡、虎杖、金钱草。”
“三十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大海,那时他正和那小兄弟吵架。起因是那小兄弟为了给他采柴胡,攀至一处断崖之上,摔下来险些丧命。可我瞧那小子不大服气。再过不久,大海就坠崖而死了,而他坠崖那处断崖,生长着最多的柴胡。”
崔令仪闻言,豁然开朗。
夕阳西下,崔令仪与谢珩在山脚下汇合。谢珩给她讲了今日的发现,崔令仪点头道:“不错,既然他没死,那应当还会回来,我们可以在山洞附近设下埋伏,等他自投罗网。”
两人商议已定,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调集了人手,在山洞附近设下了埋伏。而王二麻子,果然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返回了山洞。
他刚走进山洞,就被埋伏在四周的衙役捉了个正着。王二麻子见状,知道自己已经插翅难飞,索性不再挣扎,束手就擒。
天蒙蒙亮,仓前镇府衙还灯火通明。
忙活数月的葛二牛之死案终于即将告破,连习惯熬夜的谢珩也都多出三分振奋。王二麻子被一左一右两个衙役押解,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谢珩站在刑堂之上,审视着堂下之人。
他身材矮小瘦弱,面有菜色,满脸麻子像芝麻一样均匀地洒在他的大圆脸上。他似乎有段日子没有正常吃东西了。谢珩有些惊异于他这样瘦小,该是如何击杀葛二牛的。不多时,另有人把杨大鼎和罗秀姑带了上来。
杨大鼎看见王二麻子头戴重枷,十分意外:“舅父,你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你与此事有关?”
罗秀姑反倒不发一言。
崔令仪问她:“你一点都不意外王二麻子怎么在这里,是料到了吗?”
罗秀姑道:“是,那日跟崔小姐聊完,我便明白了。该是王二麻子杀死了公爹,他为了给公爹报仇,所以才会死,这都是命数。”
“王二麻子,你可知罪?”谢珩喝问。
王二麻子道:“我无话可说。”
谢珩冷哼一声:“无话可说?你盗走葛二牛的尸体,又将葛大海的尸骨移至他的衣冠冢内,还试图以此转移我们的视线,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王二麻子闻言,冷笑道:“你们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葛二牛是我杀的,葛大海也是我害的,那又如何?”
谢珩怒道:“你为何要这么做?他们与你有何仇怨?”
王二麻子道:“无仇无怨我便不能杀他们?反正我杀了他们两个,如今依然是个死。现在只求速死,官差大人,我王二麻子既然已经招认,你便速速宣判吧。”
谢珩沉声道:“你杀葛二牛,或许是因为一时气愤,可葛大海已经去世三十年,你为何要将他胡乱葬下?”
王二麻子道:“大人,我没什么好说的。大人说的话我全都认下,只请大人速速宣判吧。”
崔令仪与谢珩对视一眼,许久,崔令仪站了出来。
“大人,还是我来说吧。”
谢珩一拍惊堂木:“准。”
“事情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了。”崔令仪缓声道,“彼时,猎户葛大海还在世,他膝下有一独子,便是葛二牛,爱若珍宝。为了赚钱养活妻儿,葛大海增加了上山打猎的频率,赚到不少钱。就在这时,他认识了无家可归,流浪街头的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自小父母双亡,和姐姐相依为命。姐姐出嫁后,就没有人管他了,他为了活命,这才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这日不想偷到了葛大海的头上。但葛大海虽然外表粗犷,内心却很细腻。他可怜王二麻子的遭遇,不但给他一口饭吃,还带他上山打猎,教他一些赖以生存的活计。”
“王二麻子也很感激他。他那时候十六七岁,正是年轻力壮,学东西很快,跟着葛大海赚了不少钱,明明可以拿钱盖间房子,过上安稳的生活。后来他们认识了在山下采药的赵老头。听说葛大海有祖传的肝病,他就问赵老头,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治疗人的肝病的。赵老头跟他说了几样,都不太现实。比如虎杖,长在于陕北、华南等地,比如金钱草,长在两湖、两广。只有一样药,是在我们仓前镇有出产的,就是柴胡。”
“柴胡喜欢长在山坡上,尤其在山崖上生的格外多。王二麻子想孝敬葛大海,想给他治疗他的肝病,就替他去采。谁知那天下雨湿滑,王二麻子脚滑没有站稳,差点跌下山崖。这时候是葛大海和赵老头出现,一起救了他。”
“王二麻子被救下以后,挨了葛大海和赵老头好一顿臭骂。可他那时候太年轻气盛,不服输,过了几日他又去登坡,却不想又跌下山崖,幸好又是葛大海及时拉住了他。”
“他们两人一起悬挂在向阳坡的山崖之上,唯一能悬挂的只有葛大海紧紧把住的一颗枯树。可那枯树因为早已枯死,枝干变的很脆,无法承担两个人的重量。但是葛大海一个人,又难以将他拉出去。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