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离前夕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 第13章 第 13 章

和离前夕怀着身孕被流放了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木子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6 10:16:54 来源:文学城

“宣尚书的请求朕允了。”盛誉素来清朗的嗓音里带着微不可察的一丝阴鸷,“朕待要将苏家人流放至广虚府,诸卿可有异议?”

广虚府?

梁方方心里一动,暗中瞥了一眼前头的林韧。

广虚府那等瘴气横生、民不聊生的地方,除了那里穷困潦倒的少数原住民因无法离开而代代挣扎求生,剩下的都是大盛建朝后这数百年间流放过去的犯人,算起来偌大的地方百姓加起来都不足千人。

那里是连最恶贯满盈的盗匪都不愿意路过的地方,新帝竟要将苏家人流放到那里?

是因为宣家姑娘说的那句话,彻底惹怒了上头这位了吗?

他暗自思量着,自古被流放至广虚府的人不是在半途就经受不住路途辛苦失了性命,就是奄奄一息到了广虚府却遭瘴气入体暴毙而亡。

宣家姑娘自幼娇生惯养,还怀着孩子,即便路上再怎么有人照应活着生下孩子,到了广虚府怕也是十死一生。

帝王果真无情,放在心上的姑娘不愿遂了他的心意,便要送她去死。

梁方方瞧着林太傅的背影,心底叹息,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可怜。想着,他心里那一瞬便有些软,太傅暗中坑害自己的事,不如就这么算了罢?

这厢刑部尚书在兀自思量暗中唏嘘,满殿的寂静中,林太傅率先跪下,“陛下圣明。”附议了新帝将流放之地定为广虚府的事。

林韧这一跪,他身后便跟着跪了一片。

余下仍在站着的文臣武官乃是少数,面面相觑片刻,也跟着跪了下去,口呼“陛下圣明”。

罢了。

纵是他们觉着流放至那等民不聊生之地不妥,但左右苏、宣、林家这三家皆与他们无甚干系,这么多人都应了,何必当这个出头鸟。

最重要的是,先于他们跪下的可都是这三家一系的朝臣,这些人都不急,他们又急什么?

再者。

有人又想起了昨日吵闹不休的朝会,看着队伍里原属于工部尚书但此时空着的位置,他们此时仍心有戚戚。

工部尚书年逾古稀,昨日那一晕一摔,虽然及时被身边的侍郎搀扶起来没有摔到头,但老人家又是累饿交加,又是情绪起伏,昨夜已有消息传出工部尚书府怕是要办白事了。

纵是心里已经思绪万千,众臣垂着头,恭敬地迎合着帝王,个个面上不露声色。

盛誉将底下情状看得分明,心里憋闷,捏紧了手中的玉扳指。

昨日傍晚林太傅建议苏家人的流放之地由朝臣商议,但他将了他一军,自己便将地点定好了。

原以为在这老狐狸手中扳回一城,能展帝王之威,却不想他居然应承得这般快。难不成,流放之地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他们已有应对之策?

心底有郁气上涌,盛誉沉默了好一会儿。

跪着的朝臣们迟迟不闻帝王叫起之声,便知此时帝王心情不佳,一时殿里落针可闻。

侍立在侧的宫女和太监屏住了呼吸,生怕一个不慎,给自己招来祸端。

即便是服侍盛誉多年的吴太监,经历过昨日之事,此时也不敢托大——毕竟他在皇帝心里,怕是和普通的宫女太监也没什么分别。

盛誉冷冷地盯着林太傅,良久,才缓缓吐出浊气,“众卿平身。”

等朝臣皆站好,他慢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吴太监高声将皇帝的话复述一遍。

左右两列朝臣互相看了一眼,太府寺卿便出列跪下,“陛下,臣有要事请奏。”

……

宣兆稳稳站在队列之中,面上一派沉静,其实早已心不在焉,太府寺卿说了什么他半个字都没听进去——他还是第一次,在早朝上出神。

他想的还是方才之事。

果真是流放至广虚府。

没人知道,从新帝口中听到这个地名,他心里紧绷的一口气霎时便散了,心底微松。

被苏琯璋猜中了。

昨夜他要走前苏琯璋叫住他,说未必是流放三千里。新帝定是想让他们死在外面,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去更南的地方,譬如瘴气横行的广虚府。

不过没关系,只要离开京城,等到宣槿妤生了,苏家人尤其苏琯璋的顾忌便小了很多。

“流放之地定在哪里都行,只要在十月,孩子满了九个月之后,我们一行人走到前边商定过的几个县便好。”苏琯璋说。

都说怀胎十月,槿妤身子若是满了九个月,便不宜再上路,须得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待产。且孩子不是没有提前出生的可能,他们还需早做准备。

广虚府在淮招县更南边的地方,按他们脚程推算,等到了十月要停下来的时候,他们恰好在淮招县。

十月、十一月虽从四季划分上归于冬季,但从淮招县的气候来看,其实算是夏末。

而且那时淮招县也不似北边南地的夏季般,要么酷热难耐,要么暑湿难捱,反而清润温凉,这样的天气正合适槿妤生产、坐月子。

宣兆正想着,上首之人叫了他,“宣尚书,今日,你便带令嫒归家罢!”

出神时被点名,他身子本能地一僵,很快放松下来,听完新帝的话,便恭敬行礼,“谢陛下恩典!”

散朝之后,宣兆仍需当值不能归家,他便差了人给林清婉递信,让她去将女儿接回家中。同时他去找了长子宣文威,“你先告个假,陪你娘去刑部接妹妹回家,小心些别让她磕碰到了。”

宣文威知道妹妹有了身孕,郑重点头,“父亲放心,我会将妹妹好好带回家的。”

刑部死牢。

通道中滚轮声又起,宣槿妤朝那头看去,便见常在那里守着他们的狱卒推着小车走来,将火把一一换下。

这是今日第三次换火把了。

现下当是未时了,时间过得好慢。

宣槿妤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彤姐儿给她编的故事。

自昨日苏琯璋透露出不要她腹中孩子的意思,她便和他决裂了,不和他说话,不许他碰他。就连偶尔视线不小心碰上,她也会很快转开。

窄小的仅有他们二人的牢房里,两颗心却似是咫尺天涯。

昨夜,宣槿妤睡的床,盖着软被,而苏琯璋则是在围帘外头的干草上草草歇下,仅脱了外袍用以遮身。

三月的天已经很暖和了,苏琯璋又是个不畏冷的,当是冻不着。但她依旧心烦气躁,背对着帘子,翻来覆去,久久未能入眠。

她想狠下心,却发觉自己仍在心软。想着幼时到庄子上陪伴夫子,她常对自己说的话“先爱上的人注定要伤得更重”,她便越发唾弃自己。

宣槿妤,你可真是没出息透了。她睁着眼,轻轻抚摸着依旧平坦的小腹,泪水沾湿了枕巾。

天明时她仍未睡够,只强打精神起身洗漱用了膳。白日时间漫长,在这方寸之地,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苏琯璋往日里还会有寥寥数语,今日连一个字都没说出口。

宣槿妤越发烦闷。

苏老夫人、许玉娘、许萱娘和苏玉彤所在的牢房是和他们距离最近的,也是最方便说话的。

看出夫妻二人之间犹如冰封的关系,三个大人带着乖巧伶俐的彤姐儿,和她坐了一上午。

宣槿妤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但老夫人、婆母和大嫂嫂说的不是孕中的注意事项,就是孕中趣事,总算让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进去了。

至于苏琯璋,整个上午都很识趣地当一个透明人,不来烦她,却总在她需要的时候递上温水或温热的帕子。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真想不管不顾地将这个男人臭骂一顿,最好找人打他一顿。总好过让她现下心里不上不下的,一口气总也理不顺。

“也到了午睡的时辰了。”

苏老夫人知道昨夜宣槿妤睡得不好,有心让她去休息,便将彤姐儿揽进怀里,摸了摸她的头,“你的故事下回再讲给小婶婶听好不好?小婶婶腹中还有弟弟或妹妹,她很累了,让她去睡,嗯?”

彤姐儿乖乖地点了头,还对宣槿妤说道:“小婶婶,我等你睡醒了再和你说故事噢!”

宣槿妤面对她,脸色不禁放柔,“好,小婶婶等着彤姐儿再说故事。”

“拉钩。”她伸手到对面牢房,勾起了小孩子的右手尾指。

彤姐儿被逗得“哈哈”笑着,扑在曾祖母怀里蹭了又蹭。

正这时,宣槿妤还未起身,狱卒领着林清婉和宣文威来了。

“槿妤。”

“妹妹。”

宣槿妤慢慢站起来,“娘,大哥哥。”

林清婉、宣文威简单和苏家人见过礼,林清婉看着隔日相见却憔悴了许多的女婿苏琯璋道:“陛下答应让槿妤归家养胎,待坐稳胎了再随你们上路。”

“槿妤,娘接你回家。”昨夜宣兆回府歇下时和她说了牢中女儿女婿决裂的事,她忍着不再去看苏琯璋,只柔声叫着女儿。

苏琯璋是为女儿考虑不错,但他罔顾女儿心思惹她伤心,她便也有了迁怒的心思。

总归无论女儿如何选择,她是无条件支持的,即便她知道女儿选的是一条十分辛苦且危险的道路。

狱卒打开了牢门,让宣槿妤走了出去。

铁链、铁索和铁栅栏之间互相碰撞,发出刺耳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